明朝16位皇帝的血緣關係是什麼脈絡,混亂嗎?看完一目了然!

2020-12-06 歷來現實

歷史上無數次農民起義都是說得比唱得都好聽,什麼天下為公,什麼除暴安良、替天行道,什麼耕者有其田,剷除人間不平,可是說穿了都是一個樣,打江山,自己坐,天下還是為一己之私。你見哪一個皇帝打下江山讓給了別人,除非是刀架在脖子上,都是自己的嫡系子孫才能坐江山,享受世襲待遇。

那時候皇帝的妃子們不配備司機保鏢,宮裡能出現在她們面前的都是如真包換的假男人。只要沒有假太監混入,嬪妃們生的孩子都是老朱家的,沒摻外人的血緣,純正的朱元璋後人。

所以這乞丐皇帝打下江山一代一代往下傳,血緣是不會亂的。

真要有嬪妃出軌了,那就不好說了。可那時候沒有DNA鑑定,不能妄下結論。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以後,才知道當皇帝的感覺就是爽,那是叫花子根本就不能比的兩種境界,所以朱元璋處心積慮要選好接班人,把江山千秋萬代傳下去。

按照千百年來的接班人制度,原則上都是立嫡長子為接班人,自己的大兒子朱標就理所當然成為朱明王朝的繼承者,可是朱標嬌生慣養,是溫室裡的幼苗,儘管皇宮裡每天山珍海味,營養全面,還有保健醫生不離左右,但免疫力太差,先天不足後天也補不上,早早就去世了。

所幸朱標雖然走了,還留下了珍貴的種子——朱允炆,朱元璋就嘔心瀝血培養孫子繼承自己的家業。

朱元璋知道孫子一沒有什麼從政工作經驗,二沒有根基,三沒有黨羽。將來接班會遇到不小阻力,於是朱元璋就面面俱到把孫子從政的絆腳石全部清除,給孫子留下了一條平坦大道,只等著自己一蹬腿,孫子繼承皇位了。

朱元璋忘了那句話,堡壘最容易打內部攻破。外來的威脅消除了,內在我威脅卻忽略了。兒子到底比孫子厲害,兒子朱棣趁著侄子年輕軟弱可欺,就違背了老朱的遺志,向侄子發難,朱允炆這個名正言順的皇帝還是太嫩,論狠論手腕都玩不過叔叔,還是輸給了朱棣叔叔,沒有完成爺爺交給的光榮使命,不但丟掉江山還丟了性命,變成冤鬼去爺爺那裡訴苦去了。

朱棣不管三七二十一當了皇帝,安排侄子去見了閻王,還對外說侄子是玩火不小心玩死,這樣自己的接班就成了天經地義的。

朱棣費這麼大的周折當了皇帝,當然就不會捨得把江山讓別人奪走,重蹈老子朱元璋的覆轍,朱棣就培養穩健老練的大兒子朱高熾為接班人。朱高熾順利接班沒有辜負老爸朱棣的期望,有條不紊地繼承了皇位,可是這朱高熾也是個苦命的貨,儘管幹到咽了氣,但只幹了八個月的一把手,就把江山傳給了兒子朱瞻基。

都說富不過三代,皇帝的種子繁衍多了也會變成變異,就會變成壞種、孬種,朱瞻基不是壞種也不是孬種,但卻是顆平庸的種子,整天就會愛護小動物,把聰明才智用到了蛐蛐身上。可嘆吃香喝辣的朱瞻基免疫力也不行,比老爸朱高熾還少活了十歲,37歲就與世長辭、告別了皇帝生涯,只當了十年皇帝。

朱瞻基的兒子朱祁鎮是個裝逼皇帝,他想打腫臉充胖子搞御駕親徵,去跟瓦剌軍隊過招,結果被瓦剌軍隊打出紙老虎原形,當了俘虜。

皇帝被抓,裝逼裝到了家,這大明航船沒有了掌舵人,情急之下于謙和大臣逼朱祁鎮同父異母的弟弟朱祁鈺代理皇帝,組成看守政府。這樣一來似乎朱棣的種子就亂了,血緣就亂了。可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一年之後朱祁鎮也許感動了上天,這貨並沒有跟南宋徽欽二帝那樣坐井觀天到最後,而是被瓦剌人釋放了。

俗話說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臥薪嘗膽的朱祁鎮等到了機會,在軍隊高官石亨的支持下發動了軍事政變,結束了弟弟朱祁鈺的代理皇帝任期。

朱祁鎮也是個短命鬼,37歲就撂挑子,接班人是朱祁鎮的長子——明憲宗朱見深。

這廝是個情種,有戀母情結,愛上了比他大得多的保姆,封為萬貴妃,萬貴妃是個罹患不孕不育症的可憐人,怕自己失去愛情,就害死了老公和別的嬪妃所生的孩子。也是不該朱見深絕後,朱見深歪打正著,在一個宮女那裡走私成功,帶了私貨,得以長大成人。

這私貨就是太子——明孝宗朱祐樘。這系出旁門的朱祐樘很有皇帝命,當了18年皇帝,可惜也是短命,35歲就見了閻王。

朱祐樘的接班人明武宗也是準太子朱厚照,在位16年,是個好皇帝,在打仗時候跟士兵同吃、同住、同玩,還能打勝仗。在位期間,在大臣協助下誅劉瑾,平定安化王暴亂、寧王造反,還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小王子,且對老百姓非常仁慈,多次開倉賑災免賦。可惜就這樣一個好皇帝,由於太愛玩,在一次潛水運動中淹壞了自我,只活了30歲。

接下來該嘉靖皇帝朱厚熜登場了。

他就是那個讓宮中所有女人都心驚肉跳的矢志不渝追求長生不老的皇帝。就因為這些個荒淫惡趣味,惹的宮女們合謀害他,差點被勒死。

嘉靖死後自己的三兒子明穆宗朱載垕接班,他是朱祁鈺之後最短命的皇帝,只當了6年。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還有一位皇帝在位太短,比如明光宗朱常洛,他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這位一月天子實際上在位還不到一個月,他是明神宗朱翊鈞嫡長子。

朱由校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16歲即位,在位七年。明熹宗朱由校吃仙丹吃丟了性命,年僅23歲。

朱由校死後,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也就是朱由校同父異母的弟弟朱由檢登臺,他是大明王朝破船的最後一個舵手,大明王朝的送終人。

相關焦點

  • 明朝歷經276年,出了16位皇帝,最像「聖人」的是他!
    朱由檢從1368年開國到1644年滅亡,明朝歷史跨度整整276年,出了16位皇帝。要說哪1位最像「聖人」,小編以為是明朝最後1位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這怎麼說呢?基本上,明朝歷代皇帝們有的優點,崇禎皇帝都有,而皇帝們有的缺點,崇禎皇帝也都沒有。所以他確實是明朝16位皇帝中最像「聖人」的,不過因為有亡明之過,他終究不能被世俗稱之為「聖君」。崇禎皇帝的人生很悲劇,幼年在東林黨教育下成長,沒能得到帝王傳受,鬧不明白皇權與仕紳之間的關係。明朝的皇帝真正的敵人是仕紳。張居正的改革而減少調往北方的財富,減輕江南蘇常五府的負擔,使江南仕紳獲利。
  • 明朝的16位皇帝,他們的名字都有一個共同點?你發現了嗎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很多的帝王,也有過很多的朝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明朝的歷史。明朝的歷史共有276年,明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王朝,在這276年的歷史中,明朝共出現了十六位皇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明朝皇帝們的名字,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名字,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1、 明朝的強盛時期在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在明朝的初期,就經歷了三個強盛的時期,這三個時期分別是"洪武之治"、"永樂盛世"還有"仁宣之治"。在這三個時期的時候,明朝不僅政治清明,國力也是十分強盛的。
  • 盤點明朝16帝的歷史冷知識
    明朝是漢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國祚276年,歷經16個皇帝。有天子守國門,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親的美稱。然而,明朝皇帝都是比較有個性,也是非常奇特的。今天我們來看看明朝16個皇帝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在講明朝16個皇帝之前,首先講一下明朝的皇帝和親王的一些有趣的冷知識。
  • 看完《不完美的她》,一個問題拷問靈魂,血緣和母愛是什麼關係?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血緣關係認定母女關係。一個女人生下來孩子,那麼這個女人就是孩子的母親,無論什麼時候,這個孩子都應該叫這個女人媽媽。但是,一個生下孩子的女人,就真的配做一個母親嗎?這個問題,我相信不少人都看過,也有不少人也思考過。
  • 《大明風華》:明朝皇帝何以恁多短命鬼?
    作者:營三千 經過去年清宮劇的輪番轟炸之後,最近開播的《大明風華》終於把觀眾的目光吸引到了明朝身上。不過,因為有《大明王朝1566》珠玉在前,估計這部劇也難以出彩的什麼程度,只能說看慣了大辮子的觀眾們終於可以換一個視覺體驗了。
  • 英國人:明朝皇帝
    但是如果我們思考一下,腦中不禁會冒出這樣一個問題:歷史上的第一把牙刷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又是被誰發明的?現在全世界都在用的牙刷,都可以追溯到歐洲,一個叫威廉·艾利斯的英國人絕對是牙刷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是英國人編纂的列舉了人類300項偉大發明的《發明大全》一書,卻將牙刷的發明權歸到我國明朝一位皇帝的名下。
  • 明朝內官權力的擴張進程,越過皇帝,到達權力的頂峰
    就這樣,宦官當中的一群人,因為與皇帝有著親厚的關係,於是胡作非為,擅自在國家朝政上動手動腳,有的甚至直接導致了王朝的覆滅。 比如,秦朝時期的趙高。作為宦官他有膽有識而且還是秦始皇的近侍,所以他有很多特權甚至能夠參與到朝政大事中,比如秦朝當時很多律法都是趙高謄抄的。
  • 問吧精選 | 古代王朝那麼多,為何明朝的皇帝多"奇葩"?
    ▍為什麼明朝皇帝奇葩較多?ywq:彭老師,為什麼明朝皇帝奇葩較多?是否與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有關係呢?朱元璋的畫像是否如真人一般鞋拔子臉,還是後來清朝統治者歪曲的呢?請問明末崇禎帝真的很勤儉嗎,還有為什麼明末明明是一個王朝的衰垂之際卻還名將輩出?彭勇:崇禎皇帝與前面的幾位皇帝相比,算是比較節儉,也是很勤勉。主要原因是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內憂外患,還真需要他小心應對。亂世出英雄,明末出幾位名將,也算是正常,時代的需要。不過,相比較明朝中期,與戚繼光、俞大猷和李成梁相比,明末的名將,還是差點事。
  • 注重血緣身份,強調親緣關係的中國人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十分重視每個人的血緣身份,這一點從中國人親緣稱謂的無比發達上就可以看出來。 在傳統社會中,中國人的親屬關係錯綜繁亂,複雜無比,讓今天的獨生子們幾乎無法想像。而外國人對親屬關係的稱謂較之中國人來說要簡單多了,比如「uncle」一詞是英語中一個很籠統的稱謂,伯父、叔父、舅舅、姑父、姨夫等郡用它來代指,但是在中國這是絕對行不通,中國人必須用不同的稱渭來識別一個人的血緣身份,確定與自己的親疏關係。
  • 希臘神話的道德觀為何如此混亂?天神宙斯好色,血緣關係更亂!
    而對於古希臘的神話本身來說,卻存在著諸多的爭議,無論是從人物關係還是處世態度,似乎都被蒙上了一層灰暗的陰影。尤其是十二主神的血緣關係,更容易使人詬病。為什麼天神之父宙斯是那麼好色,諸神之間的關係那麼混亂?個人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導致了前期古希臘神話的局限。首先是因為人口稀少。古希臘創世之初的幾位大神都是由混沌之氣誕生,有點類似於大氣中的各種分子聚合在了一起。
  • 北朝鮮人與中國人的血緣關係
    ,這與拓跋鮮卑人對漢族的影響只是精神而不是血緣頗有些類似之處]。倭又很快和新羅恢復了國家關係。907年,唐朝滅亡。935年,王建推翻新羅王朝,建立高麗王朝(王氏朝鮮)。936年,乘中國的分裂,高麗統一朝鮮半島。英語中KOREA就是「高麗」的譯音。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
  • 明朝皇帝名字為何獨具特色?原來是朱元璋早有安排!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小農出身的大一統帝國皇帝,因此雖然已是九五之尊,但一些小農的特徵仍然在他身上有著強烈的反映。比如在「家」和「國」之間的平衡問題上,朱元璋的制度設計完全在於傾向於「家」,逆歷史潮流而動事實所謂的「分封制」,造成藩王尾大不掉之勢,最終釀成叔侄相殘的局面。
  • 明朝的男女不平等有多可怕?看崇禎皇帝2女3男的命運就知道了
    崇禎皇帝早已做好了「君王死社稷」的準備,那他在死前,又是如何安排妻子、兒子和女兒的命運呢?明朝滅亡之後,崇禎的兒女們又都是什麼樣的結局呢?(補充:李自成打進北京,那些下跪投降的人最後是什麼下場?「很慘」)01.身逢亂世苦別離,不該生在帝王家崇禎皇帝先後一共有七個兒子和六個女兒,但是到崇禎十七年,還活著的只有16歲的太子朱慈烺,13歲的三子定王朱慈燦,12歲的四子永王朱慈煥,以及長平公主和昭仁公主兩個女兒。崇禎皇帝,在聽聞內城陷落的消息之後,徹夜難眠,急匆匆帶著太監王承恩登上景山,只看見夜幕中,北京城烽火連天。
  • 在血緣關係中表妹,堂妹哪個的血緣關係更近一些?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真正從生理血緣關係上說堂兄妹,表兄妹血緣關係上是一樣的!從生理血緣關係上說我們每一個人父親家族和母親家族血緣關係是平等的。如果千年來我們都隨母姓,表兄妹又是一個姓氏,父親家族的姓氏又是張王李趙了。
  • 明朝皇帝朱厚照,別人眼中的昏君,皇帝只想做個普通人而已
    我們知道明朝有許多皇帝,其中第十個在位皇帝是明武宗。這位皇帝原名朱厚照,他非常幸運,一出生就決定了他未來肯定是皇帝,因為他是上一任皇帝唯一的兒子。朱厚照這一輩子在位十六年。他還有個名字叫朱壽,可能他不滿意其他的名字,又親自取了一個。
  • 《巫師3狂獵》血緣關係任務的做法是什麼 血緣關係任務指南一覽
    導 讀 《巫師3:狂獵》中的威綸有一個叫「血緣關係」的任務,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血緣關係任務應該怎麼做
  • 明朝最偉大的皇帝是誰?為什麼大多數人會說是明太祖朱元璋
    要判斷一個皇帝是否偉大,首先要確定判斷的標準是什麼?如果一個皇帝是否偉大在於其是否「仁德」,那麼,愛民如子的皇帝就是最偉大的皇帝;如果一個皇帝是否偉大在於其是否成就了累世霸業,那麼,能開創基業並保障子孫後代坐穩皇帝寶座的皇帝就是最偉大的皇帝。因此,選擇標準不同,選出的最偉大皇帝也會有所不同。介於兼具「仁德」和霸業的皇帝並不多見。所以,大家總是會把成就霸業的皇帝稱為最偉大的皇帝。基於這一標準,我們認為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最偉大的皇帝。
  • 明朝的「發明家」皇帝,後宮只有一人,發明一物現代人天天用
    說起明朝的趣談,那可不要太多,明朝存在的276年中,為後世留下了太多的談資。作為一個悠長而富足的朝代,明朝多了些許風花雪月的韻味,也有著自己的「立體感」。因為明朝的十六位皇帝,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
  • 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為何非要自殺,到底是誰逼死了他
    從明朝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自殺吊死煤山,這件事來看,果然雖未亡國之君,卻不失帝王之儀。李自成起兵造反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難道崇禎皇帝就沒有想過逃跑嗎?當然想過,年紀輕輕的誰不怕。其實當時,明王朝還有一根救命稻草,它就是關寧鐵騎,這支大明王朝的精銳部隊。如果把這支部隊調過來去鎮壓李自成的部隊,那絕對是綽綽有餘,一點毛病都沒有。但是這支部隊沒法調過來,為什麼?
  • 明末真正的大患是什麼?崇禎皇帝去世前才明白,可惜太晚了
    明朝末年,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複雜、最混亂的一個特殊時期了,用內憂外患、一團亂麻來形容是最恰當的;外患很簡單,就是倭寇海患及東北新崛起女真人強勢侵犯;而內憂就是朝堂之上的朋黨之爭及地方上的階級矛盾加劇。原本明王朝還能苦苦支撐,但奈何「小冰川」的到來,接連不斷的反常自然災害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