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368年開國到1644年滅亡,明朝歷史跨度整整276年,出了16位皇帝。要說哪1位最像「聖人」,小編以為是明朝最後1位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這怎麼說呢?
縱觀朱由檢一生都非常刻苦好學,在位十七年中,日講經筵從未中斷;能文能武,不近女色,同時,他勤儉節約,不愛遊玩、不愛美食。基本上,明朝歷代皇帝們有的優點,崇禎皇帝都有,而皇帝們有的缺點,崇禎皇帝也都沒有。所以他確實是明朝16位皇帝中最像「聖人」的,不過因為有亡明之過,他終究不能被世俗稱之為「聖君」。
崇禎皇帝的人生很悲劇,幼年在東林黨教育下成長,沒能得到帝王傳受,鬧不明白皇權與仕紳之間的關係。明朝的皇帝真正的敵人是仕紳。張居正的改革而減少調往北方的財富,減輕江南蘇常五府的負擔,使江南仕紳獲利。明朝的稅收制度是瘸腿的,士紳貴戚免稅,所以宗室快速膨脹,稅收越來越少,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這是制度問題,崇禎也沒有能力改。
作為政治家,崇禎太年輕了,沒能盡人事。明末大可以增加江南的糧食產量並調往陝西,加礦稅,收江南財富用於戰爭,可不使陝人餓死,平定陝西,平定大明。維護明朝必須有強大的中央集權,定都北平,就是強行將南方的財富調往北方。
不過,東林黨人不同意,也不會同意。說白了,東林黨人也是崇禎的敵人,而他卻不自知,等他明白後,明也滅亡了。當然,明朝滅亡的原因遠不止於此。
可以這麼說,崇禎皇帝在生活上是「聖人」,但在政治上卻是明朝第1昏君。他不僅不明白皇帝與仕紳的關係,還在敵人東林黨的歌功頌德中迷失自己,放任江南仕紳做大,而使明朝滅亡。
皇帝不能一心想當「聖人」,最最重要的帝王之術、統御之學,崇禎卻沒能學好。當然,有的事即使是聖人也改變不了,聖人只能知天命,卻無法逆天命,如諸葛亮。 所以,對於崇禎皇帝不能太苛責,王朝的末代皇帝可是非常高難度的職位,他不能挽大廈於未傾也合理。
明朝歷經276年,出了16位皇帝,最像「聖人」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