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4月25日,絕望的崇禎皇帝在煤山壽皇亭畔一顆歪脖樹上吊死,唯一陪伴崇禎的只有太監王承恩。
王承恩原本是魏忠賢其中的一份子,從崇禎皇帝朱由檢一出生就開始照顧他,王承恩卻不像魏忠賢禍國殃民,對崇禎卻是忠心耿耿,在崇禎時期一直擔任司禮監太監,可謂是位高權重,崇禎前期好不容易除掉太監魏忠賢,現在又信任王承恩,不得不說在明代太監始終是皇帝們最信任的人,他們每天陪伴在皇帝的身邊,悉心照顧,陪伴左右,而且還能辦事。像王承恩這樣從小到大一直照顧崇禎的太監,更加受到崇禎皇帝的信任。他也值得崇禎皇帝信任。
王承恩原本是曹化淳手下的,曹化淳也不是一般太監,在崇禎繼位之初,負責處理魏忠賢時期造成的冤案,平反高達兩千多件。作為一個太監,曹化淳給王承恩做了一個好榜樣。曹化淳與王承恩,是明朝最後歲月裡,是兩個好太監,至少在明朝歷史中這兩個是忠心,為崇禎辦事。王承恩的一生一直陪伴在崇禎身邊,眼看著崇禎從一個呀呀學語的小孩,到不可一世的大明朝皇帝,王承恩也隨著一切的變遷一直做到了太監的最高位置,司禮監太監。
王承恩眼看著魏忠賢在天啟年間作威作福,他卻只能陪在崇禎皇帝的身邊,在崇禎十幾歲時,滿目瘡痍的大明朝,天啟皇帝終於駕崩,朱由檢在重重魏忠賢的危險下,登上了皇位,王承恩沒有選擇跟魏忠賢同流合汙,而是對崇禎有了感情,跟隨著朱由檢一起除掉了明朝最後一個擅權獨斷,為禍人間的太監。
大明朝終於迎來了新的開始,王承恩成為了新一代的大太監,他不像魏忠賢,而是一心為朝廷做事。
縱然是有人上書崇禎皇帝,覺得王承恩會成為第二個魏忠賢,崇禎雖然有過想殺的念頭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相信這個陪伴自己幾十年的陪伴者。多疑的崇禎皇帝最信任的一個人就是王承恩,因為身邊的大臣們,一次一次讓崇禎失望。只有王承恩可以信任。
在崇禎皇帝的最後歲月,王承恩不像那些沽名釣譽的大臣們,李自成兵臨城下時,王承恩被崇禎命為提督北京軍隊人馬。當李自成攻打西直門,平則門,德勝門時,王承恩卻像一個軍人,用大炮猛烈攻擊敵人,甚至擊退了敵人,但最終也擋不住李自成的攻擊,北京城最終還是被攻陷,那些平日裡,高聲儒家孔夫子的禮義廉恥的大臣高官門,無恥的在李自成進城後獻媚,還不如一個太監王承恩,在最後的時刻,崇禎瘋了一樣在宮中瘋砍,逼死妻女,而他身邊只有一個王承恩默默跟隨,王承恩是一步步看這個大廈將傾的大明朝一步一步陷落,看著才三十多歲的朱由檢,一頭白髮夾雜在黑髮之間。
三月十九日,崇禎皇帝吊死在老槐樹上,王承恩也毅然決然陪著崇禎吊死在了旁邊的一顆樹上。在那個動蕩的時代,太監王承恩卻是崇禎最信任的人,也是最好的陪伴者,崇禎到死有王承恩陪伴,也不算孤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