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作為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是因為他的皇兄天啟帝英年早逝,於是17歲的朱由檢登基,並建號崇禎。有人說崇禎這一生是勤勞的一生,也是悲慘的一生。雖然後世對他褒貶不一,但只能怪他生不逢時,因為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無力回天了。
天啟皇帝很短命,卻把大明朝交到閹黨手裡攪得烏煙瘴氣,更是重用魏忠賢,自己專心玩木匠。我覺得如果這孫子生對朝代,絕對是個木匠大師,據說他設計的東西很先進。可是,這個貨最後連個兒子都沒留下,在臨終前只好把皇位傳給十八歲的朱由檢。
躊躇滿志的朱由檢,在眼前規劃處大明王朝的唯美畫卷。他剷除閹黨,重用東林黨,使大明王朝一度迴光返照,朝廷尚清風正氣一片。可是,一場場大火的預兆使大家陷入不安中。崇禎執政期間,似乎很邪門,總是兇兆不斷。在以前,那怕皇帝再昏庸,也無非是下邊鬧鬧民變,而崇禎期間,即便他那麼辛苦努力,卻依舊千瘡百孔。
自崇禎元年(1628年)起,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裡,寸草不生,《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禎皇帝為了縮減經費開支,竟然撤銷了驛站,而這一項舉措直接導致了大明朝毀滅。
雪上加霜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其中勢力最大的就是李自成。李自成就來勢洶洶,打進了京城,而這時候的崇禎呢,那些禁衛軍,還有官員們早就溜之大吉了,只剩下崇禎和宮中女眷。但是他為了明朝日後能夠東山再起,就讓身邊一個貼身太監把自己的四個兒子喬裝打扮成素人,逃出了皇宮。
走投無路i的崇禎皇帝,面對著那些百官帶給自己的失望,逃到煤山上吊身亡。遠望著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連天烽火,崇禎長嘆失聲。太監王廉急告皇帝,朱由檢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爾!」太監張殷勸皇帝投降,被一劍刺死。最後陪伴他的是貼身太監王承恩。
崇禎皇帝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打算以死殉國。可是在自盡之前,他卻讓那些女眷們先結束自己的性命。第一個就是自己的皇嫂,曾經的天啟帝之妻——張皇后。崇禎下令讓其上吊自殺。接著就是自己的周皇后,也是自盡以報皇恩。
當然,這場悲壯的殺戮還沒有結束,看到兩位皇后了斷了性命,崇禎又揮劍殺死了自己的兩位女兒和貴妃。之後,崇禎自己又親自用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就這樣,大明的最後一位皇帝也去世了,統治了我國兩百多年的大明王朝也退出歷史舞臺。
剩餘的 大部分女家眷卻落入農民軍手中。當然還有幾位妃嬪的命運算是比較好的,比如袁貴妃被崇禎皇帝砍傷後,後來經過醫治總算撿回一條命,被順治皇帝賜了一所宮殿養老,而崇禎皇帝的養母李康妃先歸附李自成,後又歸附清朝,作為前朝皇帝的家眷,清朝統治者也比較優待,直到康熙十三年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