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死後,李自成與清朝是怎麼對待他子女的?

2021-01-13 騰訊網

前言

在各朝各代,作為亡國之君,很少有人能夠像劉禪和漢獻帝那樣得到善終。相反,很多人都落得了隋煬帝、李後主那樣的悲慘下場。眾所周知,崇禎皇帝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下場也很悽慘,那麼崇禎的孩子在其死後又落得了怎樣的下場呢?

崇禎的子女們

崇禎皇帝一生中共有七個兒子和六個女兒。其中,三個兒子懷隱王朱慈烜、悼懷王朱慈燦、悼良王都在年幼時早早的夭折了,另外三個女兒也如這三個兒子一樣。

李自成進京後,崇禎帝用劍殺死了他的小女兒昭仁公主,長平公主也被他砍去一條胳膊,後來金庸的小說《鹿鼎記》中的獨臂師太九年就是以她為原型。但這畢竟是一本小說,不是真的。事實上,長平公主的名字叫朱媺娖,崇禎皇帝把她砍倒在了血泊中,後來被人救活。

順治二年,長平公主寫信給多爾袞請求出家做尼姑,但多爾袞沒有答應她的請求,還被多爾袞命其和崇禎皇帝生前為她選擇的女婿周顯結婚,以引誘其他皇室成員出來。雖然長平公主按照要求與周顯完婚,但是國破家亡的痛苦卻使長平公主終日抑鬱,最後還是在婚後的第二年便鬱鬱而終。這就是崇禎皇帝女兒的最終結局。

崇禎皇帝在去世之前就讓他的三個兒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燦和永王朱慈照。

崇禎自盡前,將這三個兒子叫到跟前,要求他們換上平民百姓的衣服,並告訴他們:「你們分散開來逃命去吧,在外一定低調小心行事,遇到做官的人要喊老爺,年輕的人要稱呼相公;如果遇到了平民百姓,老人家要稱呼老爹,讀書人要稱作先生,當兵的要喊軍爺或者長官」。於是,在幾個太監的護送下,崇禎的三個兒子迅速逃離。

崇禎兒子們的去向

那麼,崇禎皇帝的這些兒子們最後都逃到哪裡去了呢?

關於他的這幾個兒子的去向,在歷史中有著許多分歧,有人說他們被清廷殺害,還有人說他們最後下落不明,甚至還有說他們最後出家成了和尚。

一些人說,在李自成進入北京以後,崇禎的三個兒子和長平公主都被他們的外祖父周奎獻給了李自成,以換取性命和榮華富貴。後來,李自成被清軍打敗,為了和清軍換來休戰,便把崇禎皇帝的三個兒子作為交換交給了清軍,就這樣他們最後落到清軍手裡,被殘忍地殺害。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李自成交給清軍的其實是假冒的皇子,李自成從北京撤軍時,燒毀了宮殿和九座城樓,曾經流傳著「挾太子、二王西走」的說法,從此三位太子便杳無音信,下落不明。

另一種觀點則是認為三位皇子子同李自成一起逃出北京城的路上,趁亂和之前東宮的老師李士淳一起逃離了李自成的隊伍。幾人一同出逃到了廣東,就此削髮入了佛門。他們在人跡罕至的深山上建造了一座名為「聖壽寺」的廟宇,正殿名為「紫極殿」,這些名字處處都表明了寺中僧侶的神秘身世。

以上所述的幾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都沒有切實的證據。但是後來在清朝的康熙時期,民間組織用「朱三太子」的旗號從事反清復明的活動,接連爆發數個大案,牽連出來並被殺了許多人,結果後來也被考證出,這些人並非崇禎的兒子。

崇禎皇帝去世之前,有四個兒子,還有一個我們沒有提到的兒子叫朱慈煥,他隱瞞身份,改名王士元,藏於民間,後來在康熙47年被清政府抓捕。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七十歲的老人了,但仍然被康熙處以凌遲之刑,至此崇禎帝再無子嗣於世。

參考資料

《崇禎身後風波:「朱三太子」懸案的真相》

《明史》

相關焦點

  • 崇禎皇帝被李自成逼死後,他的女眷們命運怎樣?
    崇禎皇帝作為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是因為他的皇兄天啟帝英年早逝,於是17歲的朱由檢登基,並建號崇禎。有人說崇禎這一生是勤勞的一生,也是悲慘的一生。雖然後世對他褒貶不一,但只能怪他生不逢時,因為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無力回天了。
  • 崇禎皇帝朱由檢自殺真相,他的子女都去哪了?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的時候,當時的崇禎皇帝拿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來說,國破以後,他在自殺之前,先命令自己的后妃和公主們自縊,就是因為他清楚地看到了皇族女性們悲慘的下場,與其被俘受辱,還不如自己將他們殺死,以全名節。據史料記載,崇禎皇帝一共有7個兒子,6個女兒。
  • 還是崇禎皇帝操作不當?崇禎的兒女都去哪了呢?
    據史料記載,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崇禎皇帝見大勢已去,於是便逼皇后自殺,又親自殺了妃子和公主,而自己則是上吊自殺,這也預示著明朝滅亡,但是這有個問題,那就是崇禎皇帝的子女都去哪了?畢竟,崇禎只是殺了妃子和皇后,並沒有殺兒子和女兒!
  • 崇禎皇帝最後的日子:死時無人陪伴,死後無人厚葬
    這是他在人世間最後一次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句話雖然有推諉之嫌,但是結合當時明朝的實際狀況,也難怪崇禎發出如此感慨。然後他希望李自成可以拿自己的屍首做文章,但是不要傷害百姓,也看出崇禎也算一個好皇帝了。崇禎帝作為末代皇帝,其實功績可圈可點。他剷除魏忠賢等閹黨,生活上十分節儉,並且勵精圖治,如果再給他二十年,相信明朝會有一個不一樣的變化。
  • 明朝崇禎為何可以葬在十三陵,而清朝的溥儀為何沒有葬在清西陵?
    這兩件事,這兩個人,還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既然本質不同,那他們兩個還怎麼相提並論呢。接下來咱們就捋一捋這兩個人,這兩件事第一,崇禎皇帝。話說在大明朝立國的時候,皇家就有了一條祖訓,那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為什麼有那麼大號召力,讓清朝如芒刺在背
    清朝入關進入北京,首先面對的就是各個明朝的政權,本來明朝都已經被李自成起義推翻了,人們對明朝也沒太多的好感,但是女真的清朝來了就不一樣了,對於中原的百姓和官員來說,那是外族入侵,於是都紛紛找到明朝的藩王,建立了好多南明政權。
  • 困擾康熙幾十年的「朱三太子」,不是楊起隆朱慈炯,是崇禎另一子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皇帝殺死自己所有的妃子和女兒,將自己的三個兒子送到皇親貴胄家中躲藏。但是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後,很快就把太子朱慈烺給找到了,後來崇禎皇帝的嶽丈周奎又把朱慈炯和朱慈交給了李自成。
  • 讓清朝3個皇帝飽受折磨的「朱三太子」到底是誰?他很可能不是人
    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而亡,明朝就此宣告滅亡。雖然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起了多個政權,史稱「南明政權」,但它最終還是沒能像當年的南宋一樣,能偏安一隅長達一百多年,而是僅僅在十多年後,就宣告滅亡了。
  • 康熙誅殺的崇禎三太子到底是何人?朱慈煥為何躲藏64年才被發現?
    明崇禎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農曆甲申三月十九日,闖王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入了北京城,末帝崇禎在煤山之上自縊身亡,國祚276年的大明王朝正式覆滅。臨死前的崇禎帝朱由檢登高遠望,見四處火光沖天而自己只孤身一人,只聽得人喊馬嘶群聲鼎沸,不由地悲從中來。
  • 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為何非要自殺,到底是誰逼死了他
    崇禎皇帝劇照問題來了,為什麼崇禎皇帝沒有遷都呢?畢竟是皇帝好面子,遷都逃跑這種話怎麼能由皇帝來說呢。為何大臣們都不同意崇禎皇帝南遷,這其實都與崇禎皇帝的性格有很大原因。三大明王朝的悲哀——性格缺陷的崇禎崇禎皇帝之所以會把君臣關係搞得很僵,在亡國,這種緊急關頭都沒人願意幫助他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性格缺陷。歷史上但凡是亡國之君,都不會有什麼好的名聲,但崇禎皇帝卻恰恰相反。如果明朝不亡國,沒準還能拿個傑出皇帝獎。
  • 崇禎上吊前,為什麼要殺盡妻女?其實是害怕李自成這1招
    崇禎是明王朝的末代皇帝,千百年來,關於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崇禎是賢能皇帝,在位期間,勤於國政,關心百姓,清心寡欲,節衣縮食,歷史上少有帝王能做到如此,也有人說崇禎是昏庸之君,疑心重重,頻繁更換、濫殺朝中大臣,沒有帝王的魄力、膽識跟長遠目光,最終導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
  • 民變蜂起、敵進我退、心理攻勢,明朝末期李自成靠什麼戰勝明軍?
    當時全國大旱,顆粒無收,崇禎實在是籌措不出多餘的銀兩來救濟災民,就開源節流,縮減了全國的驛站。當時有位叫李自成的小公務員,也在裁撤範圍之內。倘若崇禎有前後眼,想必怎麼也不會讓李自成失業。
  • 看崇禎皇帝2女3男的命運就知道了
    崇禎皇帝早已做好了「君王死社稷」的準備,那他在死前,又是如何安排妻子、兒子和女兒的命運呢?明朝滅亡之後,崇禎的兒女們又都是什麼樣的結局呢?(補充:李自成打進北京,那些下跪投降的人最後是什麼下場?奇怪的是,吳三桂根本沒提交還他父親吳襄的事兒,可見吳三桂也知道太子的價值有多大,連親爹都可以不要。在吳三桂看來,在趕走李自成之後,他就可以擁戴太子即位,恢復大明王朝,那他本人就是另一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事實上的皇帝。可惜吳三桂太高看自己了,他難道還不知道,此時的大清攝政王多爾袞才是幕後大老闆,多爾袞怎麼可能同意他這麼做呢?
  • 崇禎自縊之前,最痛恨誰?結果李自成將其夾裂腦袋
    300多年來,當人們看到崇禎的遺詔時,總是對崇禎深感惋惜。但我們應該注意到,崇禎在遺詔中寫道「諸臣皆誤我」。顯然,崇禎將大明滅亡的部分原因歸結於大臣。崇禎這樣做雖然有爭議,但皇帝很難承認自己的過錯。且不說這個,你覺得崇禎皇帝最痛恨的大臣是誰?
  • 崇禎死後20年,康熙殺了一個叫張煌言的人,從此,明朝徹底結束
    張煌言死後,有書生為他做了一篇《兵部左侍郎張公傳》,文中寫道: 「自丙戌至甲辰,蓋十九年矣,煌言死而明亡。」 意思是,張煌言從清軍入關時開始抗清,在艱難困苦中和清廷鬥爭了19年,張煌言的死,意味著明朝徹底結束了。 這是把張煌言的死當作明朝滅亡的標誌。
  • 明崇禎帝心腹 太監王承恩,死後李自成下令禮葬 順治下旨為其豎碑
    明十三陵除了葬著明朝13位皇帝外,還陪葬著7座妃子、太子墓和1座太監墓,這個太監就是王承恩,崇禎皇帝最信任的人。王承恩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艱難。他讀過兩年私塾,從小聰明伶俐,有過目成誦之本領。無奈時運不濟,在他十四歲這一年,家鄉鬧大水,迫於生計,他在村東娘娘廟自淨其身,遂入京,託門路投於太監曹化淳門下,入宮當了一名小太監。
  • 明朝滅亡,崇禎死後有多慘,百官投降,與妃嬪合葬
    明朝亡於內亂、外患,但末代皇帝崇禎的確是給李自成的大順軍給逼死的。崇禎十七年(1644年),也就是明朝滅亡的最後一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不久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等戰略重鎮,北京岌岌可危。情急之下,崇禎帝詔徵天下兵勤王,命吳三桂火速領兵入衛北京,並起用吳三桂之父吳襄提督京營。崇禎在兩線作戰中,疲於奔命,最終獨木難支。三月十九日(4月25日),為了免於羞辱,崇禎命後宮嬪妃自殺,又親手砍殺自己的女兒。之後,他跟著太監王承恩逃亡至煤山,自縊而死。
  • 他手握80萬大軍,李自成圍京卻不肯去救駕,後人卻還說他是忠臣
    而這些也造成了他之後當上皇帝後,對大臣疑心太重這一致命缺陷。明朝晚期,可謂是千瘡百孔。朱由檢從明熹宗朱由校手中接過皇位時,大明江山早已經是搖搖欲墜了。最為人熟知莫過於魏忠賢閹黨和東林黨人的鬥爭,這樣的鬥爭更加促進了大明王朝的崩塌。
  • 此人是崇禎最後一個兒子,被兒媳婦洩露了身份,康熙下令滿門抄斬
    此人是崇禎最後一個兒子,被兒媳婦洩露了身份,康熙下令滿門抄斬 明朝後期危機重重,有宦官專權的危機,國內還有李自成等勢力,同時國家還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屋漏偏逢連夜雨,可能上天註定明朝要滅亡,在這麼多危機下,明代後期還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五個小冰河期,在萬曆十三年開始變得明顯,崇禎一朝達到災變的高峰
  • 崇禎皇帝歪脖樹上吊死後,屍首呢,埋哪兒了?
    兩天後,李自成安排找尋崇禎皇帝的人終於發現了這兩具屍體。並且報告了崇禎皇帝衣襟上留有的兩段文字: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貌恭,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百官俱赴東宮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