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握80萬大軍,李自成圍京卻不肯去救駕,後人卻還說他是忠臣

2020-12-04 語嫣歷史

提到明朝,都免不了提到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朱由檢雖然後來登上帝位,但早年間的經歷可沒有其他皇子一樣,有著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朱由檢的父親明光宗,明光宗雖貴為太子卻不受明神宗的寵愛,而且朱由檢的母妃也並非皇宮妃子中的一員,而是當時明光宗身邊服侍的女婢。而其母妃因為惹怒明光宗,被處死。朱由檢也只能交給其他妃子撫養。朱由檢的幼年可謂是悲慘的。而這些也造成了他之後當上皇帝後,對大臣疑心太重這一致命缺陷。

明朝晚期,可謂是千瘡百孔。朱由檢從明熹宗朱由校手中接過皇位時,大明江山早已經是搖搖欲墜了。最為人熟知莫過於魏忠賢閹黨和東林黨人的鬥爭,這樣的鬥爭更加促進了大明王朝的崩塌。因此崇禎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剷除閹黨,他大力清除閹黨,抓準時機一舉將魏忠賢黨羽殺光,將魏忠賢貶於鳳陽守陵後,又藉機將魏忠賢處死,想幹閹黨一網打盡。這給了當時的大明王朝到來了復興的希望。

但歷史總是極其殘酷的,自崇禎繼位之後,天下似乎就不大太平,先是北方大旱,莊稼顆粒無收,不久後又爆發蝗災。這無疑是把貧苦百姓的生路活活掐斷了。最為後人熟知的就是陝西連年乾旱,爆發饑荒,所到之處樹皮都全被吃光,一時間屍橫遍野,滿地都是餓死的白骨。幾年下來陝西人口饑荒死了一半。不久後河南也爆發蝗災,百姓難以活命,幾年下來世道早已亂到不行。

而後爆發的瘟疫,更是雪上加霜,瘟疫從河北傳入北京,沒多久北京人口就死了接近總人口四成,據記載當時十室九空,每日感染死亡人數不下數百,不少家庭感染後全家不留一人。崇禎十三年江南爆發洪澇災害,這樣動蕩的社會中,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不少地區流民四竄。活下來的人中大多數都當了土匪。這時候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也已經和明朝對抗了十多年,內憂外患的大明朝,早已經無力回天。

為剿滅流寇,崇禎皇帝先用派遣楊鶴,洪承疇發病圍剿闖軍,也許是天註定,李自成數次大難不死,最後在河南地區已經擁兵數十萬。與此同時,滿清也是頻繁騷擾邊境,明朝軍隊不得已兩邊作戰。我們都知道,打戰靠的就是財力支撐,而此時的大明王朝早已經國庫空虛,每年光戰餉就得兩千萬兩,這哪裡還能扛得住。而這時候朱由檢的一個致命缺陷基本讓大明朝氣數已定。

此時的明朝軍隊也早已經是內部矛盾不斷,為了鎮軍,朱由檢竟然安排宦官前去,還因此錯殺袁崇煥。而之後朱由檢的多疑更是殺性大發,一連誅殺數十位大臣將領。知道已經打不過滿清皇太極。朱由檢派人前去議和,可此時皇太極哪會就此止住鐵騎。而此時坐擁數十萬起義軍的李自成也開展了和明朝的最後決鬥。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大軍圍京,而此時的京城的守軍早已經是四處逃散。能救崇禎的只有左良玉了,面對遲遲不出兵的左良玉,崇禎派人送信給他,信中稱只要出兵,可以答應他任何條件,並且封左良玉為藩王世代承襲。可以左良玉思考良久才制定計劃,還沒等到左良玉出兵京城,早已城破,李自成奪得皇位,崇禎上吊自殺。

後人對於左良玉這人的點評,也是褒貶不一,但更多人認為不出兵救主,是他作為人臣最大的過錯。但之後面對袁繼鹹的質問,左良玉也是愧疚的吐血身亡。小編覺得在當時外有滿清,內有李自成,左良玉或許覺得進退都兩難把,進一步或許自己和手中的軍隊九死一生,退一步,不能救主則是終生的悔恨吧。所以後人對於他是否忠臣也是至今仍有爭議。各位看官,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他敢向雍正承認麼?雍正為何敢讓他手握重兵
    嶽鍾琪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是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的後人。 雍正百分之百知道嶽鍾琪的身份,但是他還是敢用嶽鍾琪,這就是雍正的特別之處了。畢竟嶽飛和女真族的祖先們,那可是水火不容的關係。 清朝入主中原以後,甚至把嶽飛從武聖人的位置上給拉了下來,將關二爺給扶正了。
  • 別怪滿清和李自成,明朝滅亡難道是因為小冰河時期?
    明王朝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明朝都城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殉國,可以說是兩百餘年的大明朝就此結束。從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明朝滅亡的原因在於李自成,因為是他,北京陷落。往往一個國家的首都攻佔和統治者身死,代表著這個國家滅亡了。
  • 明末時,李自成起義成也農民,敗也農民!
    背負兩條人命的李自成,只有和侄子李過逃到甘肅甘州投軍。後來,金兵南下攻打京師,參將王國率領李自成所在軍隊奉命進京防守。由於王國剋扣軍餉,士兵早就不滿,在途經金縣(甘肅榆中)時,李自成率眾將王國和當地知縣殺害後,舉兵起義,開始了他的徵戰生活。李自成起事後,先後投靠王左掛、張存孟、高迎祥等農民軍。打著「均田免糧」的口號,經過中原之戰、三攻開封之戰、洛陽之戰。
  • 闖王李自成真正死因終於揭開!史學家:並非戰死,死法太窩囊了!
    李自成在位的時間很短,他可以說是歷史為數不多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皇帝。李自成或許是一位成功的將領,但並不一定會管理好一個國家。畢竟自己農民出身,很多小市民的本色在建國後成功地體現出來。當時因為清朝入關,由多爾袞和吳三桂率領的清兵不斷的攻打李自成,政局可以說非常的不穩。但是李自成以為只要當上了皇帝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 結果李自成將其夾裂腦袋
    他被李自成折磨了五天五夜,最後因頭部被擊裂而死。偽造的,順天通州人,崇禎十三年進士。不久他參加殿試,在崇禎時寫下「今日內外紛爭,何必報仇報仇?」在中國,魏造德「恥於」上流社會,為鎮守通州而居功。崇禎對此十分讚賞。「帝恩,升為首位,教以寫字。」回顧魏德藻的一生,他不是一個賢能無能的第一助理,也是一個赫赫有名的第一狀元。
  • 崇禎死後,李自成與清朝是怎麼對待他子女的?
    李自成進京後,崇禎帝用劍殺死了他的小女兒昭仁公主,長平公主也被他砍去一條胳膊,後來金庸的小說《鹿鼎記》中的獨臂師太九年就是以她為原型。但這畢竟是一本小說,不是真的。事實上,長平公主的名字叫朱媺娖,崇禎皇帝把她砍倒在了血泊中,後來被人救活。
  • 豆瓣評分8.0的《大明劫》講出一個歷史事實,許多人至今不肯接受
    在2020年的今天,一個新冠病毒,零下80度的低溫都殺不死。從2019年10月全國抗疫開始,到今天已經9個月,國內的疫情還沒有解除。更不要說國外,感染的規模達到千萬人口,每一天都在死人。因此闖王李自成輕輕鬆鬆地打進北京城。錦衣衛指揮使開門迎降。要知道當時的李自成,只有2萬餘人。小時候讀《人類群星閃耀時》,史蒂芬·茨威格用他令人讚嘆的生花妙筆告訴大家,有時候一個國家、一個文明的覆滅,只是由一個偶然的歷史事件促成。儘管這個偶然的事件,只是導火索,在它的背後,總是有大事情發生。
  • 一片石決戰: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為了皇位女人中原,結局令人噓唏
    北京的午門處,馬兵東西馳騁,一片狼藉,大順軍的童子兵還把從宮中搶來的錦繡裹在身上,飛馬在鬧市……李自成及手下那幫兄弟們認為,進了北京城便萬事大吉了,將領們忙著往腰包裡搶錢,李自成忙著搞登基,對在山海關稱雄一方的吳三桂,和他手上擁有當時最強大的騎兵部隊關寧鐵騎,特別是他身後虎視眈眈窺視中原很久的多爾袞視而不見。
  • 崇禎皇帝朱由檢自殺真相,他的子女都去哪了?
    今天咱們講一講明朝的故事,說到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次農民起義,就不得不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結束明朝統治的闖王李自成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南徵北戰,不斷壯大,幾十萬大軍所向披靡,終於推翻了政治腐敗、經濟崩潰、搖搖欲墜的明王朝。
  • 他年過70已鬍鬚斑白,但說出身世後,氣得康熙連夜將他處死
    朱慈炯是崇禎皇帝的第三子,李自成敗退後便不知所終,很多人認為朱慈炯是朱三太子的原型,事實上,朱三太子是永王朱慈炤,是崇禎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李自成敗退後,朱慈炤跟著一位姓毛的將領在河南種了一年地。
  • 此人是張獻忠第11代後人,改名換姓,有武器為證,說出寶藏下落
    最後以李自成害死崇禎皇帝為結果。不少後人都堅定不移地認為李自成是導致明朝滅亡的關鍵人物。不過中國歷史上名人領袖數不勝數,除了李自成還有不少造反英雄。長城以南區域,分布著很多軍閥,他們也獨自掌握著一方統治政權。下面就說說這些軍閥領袖中的一位——張獻忠。他前後創立了位於川地的大西政權。  如果你是四川人,大概對張獻忠這個名字並不陌生。民間傳言,張獻忠是個聳人聽聞的殺人魔王。
  • 民變蜂起、敵進我退、心理攻勢,明朝末期李自成靠什麼戰勝明軍?
    當時整個陝西境內,加上李自成還有張獻忠共有一百多隻農民軍。 他們起初也並非是想推翻明朝的統治,只是為了能夠有口飯吃。後來李自成加入到規模更大的高迎祥義軍中,還成了闖王。在陝西搶完了,就到山西去搶。他們還建立了一個攻守同盟,兵合一處,將打一家,迅速集結了二十萬兵力入晉。
  • 康熙活捉朱三太子,康熙說:他必須死,只因佟國維說了這8個字
    明朝滅亡後,清軍迅速入關,李自成的大軍竟然不堪一擊,很快被多爾袞打敗,此後順治和康熙兩任帝王,為了維護滿人的統治,一方面殺害反清義士,另一方面表現出「尊重漢人」的姿態,清朝局勢才得到穩定。尤其是康熙年間,反清復明起義屢禁不絕,雖然康熙派兵一一鎮壓,但始終沒有抓到一個人,此人就是明朝崇禎帝的第五子——朱慈煥,又稱朱三太子。
  • 手握大權,一心效忠清朝的嶽鍾琪,為何會被雍正帝判處斬監候?
    嶽飛忠心耿耿保衛大宋,他所要吃的「胡虜肉」、飲的「匈奴血」,實際上都直指女真。南宋時期,嶽家人和女真勢不兩立、不共戴天。但是到了清朝時期,嶽家人和女真(滿族)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滿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統一的大清王朝,嶽飛之後嶽鍾琪非常忠於清朝,是雍正皇帝時期的忠臣,也是雍正朝的重臣。正是這樣一位忠臣和重臣,卻曾經被判「斬決」,雍正皇帝改判「斬監候」並處罰銀70萬兩。
  • 古代社會中的「八佰」精神:「嘉定三屠」所展現的忠臣「義氣」
    從古至今,在國難關頭,總有一群人捨生取義,勢必與國共存亡,縱使很多人會說他們以卵擊石、不自量力,但這種「忠臣義氣」又如何不讓人動容呢?十五日,李成棟選精兵40餘人由吳淞去太倉搬兵,行至羅店,北鄉兵追殺。李成棟即縱兵報復。
  • 大明最後的硬漢張煌言:歷史學家都說,他死了明朝才算是徹底消失
    ——柳亞子《題張蒼水集三首》崇禎十七年(1644年)3月15日,李自成帶人包圍了北京,明王朝面臨滅頂之災。18日晚上,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禎,帶著他的貼身太監王承恩上了煤山。不久前,太監張殷因為勸降被他一劍刺死,太子、永王、定王已經被他送走。懿安張皇后、周皇后、袁貴妃(未死)自縊殉國,兩個年幼的公主皆被砍傷,能做的他已經都做了。
  • 崇禎皇帝被李自成逼死後,他的女眷們命運怎樣?
    崇禎皇帝作為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是因為他的皇兄天啟帝英年早逝,於是17歲的朱由檢登基,並建號崇禎。有人說崇禎這一生是勤勞的一生,也是悲慘的一生。雖然後世對他褒貶不一,但只能怪他生不逢時,因為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無力回天了。
  • 可惜朱棣的有備無患,後人不重視,他的方法真的可以保住明朝嗎?
    只不過在後來朱棣上位的時候,發動了一些戰役,在他當上皇帝以後,就拿北邊倭寇為患的理由選擇了將都城搬遷到了北京這裡。其實在這個時候的朱棣也並沒有徹底就是放棄了南京這個都城。但是為了削減敵人的實力,也為不將他自己爹多年打下來的江山就此浪費掉,就在那裡留下了一個非常完整的行政機構。這樣以來就能夠使建立在南京的皇城不被荒廢掉。
  • 皇帝無法生育,忠臣送懷孕妻子,皇帝卻要他滿門抄斬
    然後小編就想說,皇帝不能生育,忠臣送懷孕的妻子,皇帝:給我殺了他全家,生兒育女一個成語!黃歇就是我們要談論的人物,他是春秋戰國時期,戰亂時期的楚國人。這個人有一定的學識,很快就進了官場,起初擔任較小的官職,逐漸表現突出,被選去升遷。黃歇一生中有一個重大的轉折,這也使他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