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石,是明長城最重要的關隘之一,長城自東向西翻越無數高山、跨過無數大河,都是遇山連綿不絕,遇水中斷不接,因此關隘就建造在九江河之上,形成獨特的水上長城,這些過水條石上鑿有燕尾槽,然後用鐵水澆注成銀錠扣,形成牢固的河床。
一片石一帶屬燕山餘脈,群峰簇聚,山勢巍峨,巨石崢嶸,溝谷深邃,坡陡崖峭,青龍河從兩山之間流過,旱季河道乾涸,雨季山洪暴漲,眾山之水,匯為一流,水勢湍急,有如"萬壑赴荊門",石砂轉流,勢不可擋。明朝開國之初,為了抵禦後金的入侵,為做到這裡既有高牆抵敵,又可放洪水通過,花費巨資建造,遠遠望去好像一片巨大的板石,一片石由此得名。然而,真正使一片石得名的是明末清初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三人,在這裡展開的一場一片石決戰。
1644年春,闖王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攻陷北京,明思宗在煤山上吊,明朝宣告滅亡。進了北京坐了金鑾殿的李自成及其那幫艱苦奮鬥而來的難兄難弟們,很快迷醉在這繁華錦繡之地,溫柔富貴之鄉的酒色財氣之中。
《明季北略》中記載:二十戊申李自成入宮,大順軍的馬兵入城,亂闖百姓家,大順軍將領看到高門大宅就據為已有,劉宗敏佔據了田宏的宅子,李牟佔據了周奎的宅子。「先拿娼婦及歌童小唱各數十人設宴」,又到大大殿裡擺宴演戲,往來奔突,嘻笑嘈雜。北京的午門處,馬兵東西馳騁,一片狼藉,大順軍的童子兵還把從宮中搶來的錦繡裹在身上,飛馬在鬧市……
李自成及手下那幫兄弟們認為,進了北京城便萬事大吉了,將領們忙著往腰包裡搶錢,李自成忙著搞登基,對在山海關稱雄一方的吳三桂,和他手上擁有當時最強大的騎兵部隊關寧鐵騎,特別是他身後虎視眈眈窺視中原很久的多爾袞視而不見。
令李自成集團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在北京城裡只是逍遙快活了一個來月,就因為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三個人在一片石的這場惡鬥,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吳三桂,遼東中後所人,出身遼東軍閥世家,他的父親吳襄、舅父祖大壽都曾任明朝總兵,後來祖大壽降清,清廷對他進行過招降但被拒絕了。
李自成進京後曾打過一張好牌,就是遣人去招降吳三桂,又行文招左良玉、高傑、劉澤清等。他意識到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是最大威脅,各地明軍戰略力量猶存。面對吳三桂等重要的將領,李自成最初的招撫之策是正確的。
因此,派人給吳三桂送來一份勸降書,勸吳三桂歸附大順,就像那些已經投降的前明官員一樣,不要有心理壓力,不要有心理負擔,大明氣數已盡,實乃天意如此,豈是人力所能相抗?各朝各代興衰自有定數,存亡與否當尊天道,哎呀,總之就是大明玩完了,我們來一起建設大順吧,你在京師的老爹老婆全家我都不會傷害他們的,這樣好不好?
但是,事情並沒有向好處發展,歷史一瞬間被改變了,吳三桂當初奉崇禎皇帝的詔命救援,到山海關時北京城已破,正在他猶豫不決時,李自成抓了他父親吳襄,寫信招降,吳三桂心想皇帝已經死了,效忠已經沒有機會,但父親還在,盡孝還是可能的,況且自己的家眷還在北京城呢,因此就準備投降。
為此,他率兵走到灤州(今灤縣),便接到探報說了二件事,一是大順軍抄沒了他家家產,二是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搶走,他於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率兵回到山海關決心與大順軍為敵。
本來,李自成是完全有機會挽救這局面,大不了再安撫吳三桂,把他的小妾家產還有老父親什麼的,都好好地對待,來日方長嘛,但李自成面對抗命不降的吳三桂,搞了一出「御駕親徵」,匯集了百萬大軍,擺出決一死戰的架勢。
吳三桂面對氣勢洶洶的大順軍,首先是保命要緊,便暗中寫信給關外的多爾袞,叫他幫忙抗敵,再看接到密信的多爾袞大喜過望,親率大軍立刻直奔山海關,同時,寫信給吳三桂許以「裂土封王」,你只要跟李自成拼命,往後便能成為王爺了。
多爾袞與吳三桂兩人同年,1644這一年都都33歲,與吳三桂只想活下去的小心態不同,身為大清攝政王實際上一把手的他,心裡時刻惦記著的是整個大明江山,想的是一統中原。
1644年初,多爾袞決定幹一票大的,他致書李自成欲兩方聯合攻明,事成之後共分天下。如果事成大清則可入主中原,成就霸業,如果事敗大清則退回東北,自己身死政滅。在等李自成回信的同時,他徵發境內10歲到70歲之間的所有男子,備好糧草兵器馬匹大炮,只等李自成一點頭達成同盟,自己便率全部兵馬殺向北京,待大明一滅再以八旗勁旅攻殺李自成,之後中原豈不是我囊中之物?到時候還不是美滋滋。李自成當然不幹,因為他有足夠的實力打敗明朝,豈能與你分享。
吳三桂則暗暗投降清軍李自成一無所知,李自成為了全殲關吳三桂軍,防止吳三桂被擊敗後引殘部出關降清,將主力放在石河西,另外派遣部分軍隊包抄至關內外,進攻山海關的東羅城、西羅城、北翼城,呈一字長蛇陣,從北山綿延到海邊。
關寧鐵騎本是精銳之師,大順軍依仗人多勢眾,兩軍從上午7點殺至晚上5點,大順軍的包圍圈被打開又合上。清軍在戰況膠著時,從吳三桂陣地右邊出擊,直衝大順軍的中軍,「萬馬奔躍,箭如雨下」。雙方激戰一晝夜,到次日上午吳三桂軍已有不支之勢,據守北翼城的一支關寧軍向大順軍投降。
此時的吳三桂敗局已經定,李自成眼看大獲全勝時,只聽多爾袞一聲令下,滿洲八旗突襲大順軍弓箭如蝗蟲一般飛向大順軍,一開始大順軍以為這是吳三桂軍隊預備隊,認為這是困獸之鬥,但很快發現這是留辮子的清軍,大順軍雖拼死抵抗,但兵員已經同吳三桂軍廝殺一晝夜已經精疲力盡,很快陣線大亂,大將劉宗敏負傷,全線崩潰,李自成立馬小崗阜上見敗局已定,下令急速撤退,到達永平府範家店時,李自成下令將吳襄處斬,回到北京後下令屠殺吳三桂家屬三十四口,而吳三桂在山海關戰役剛剛結束就帶領關寧軍剃髮降清,由多爾袞封為平西王。
《明史》記述一片石之戰此時又遇到奇怪天象:天黑時突然颳起大風,吹向大順軍的陣營,沙石如同冰雹……李自成正挾持崇禎的皇太子朱慈烺在高崗觀戰,發現清軍偷襲後,自亂了陣腳,急忙縱馬下崗而跑,自己率先當了逃兵。意思是天滅李自成。
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三人決戰一片石,是明末清初的一個歷史轉折點,善於遊擊作戰的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盛極而衰,想當皇帝,結果第二年被殺於九宮山,距離一片石之戰僅一年多一點。吳三桂為了女人而投降,也算是得到了。垂涎中原久矣的多爾袞率領清軍迅速殺入北京,建立的帝國統治了近三百年,此役也讓後人噓唏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