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李自成手下為人殘暴無比,致使李自成失敗,最終不得善終

2021-01-14 讀史閒談

李自成也是歷史上一個傳奇的人物,在明朝末年,他帶領著起義軍打進紫禁城,差一點就要坐擁天下。雖然最終他失敗了,但是我們並不否認他的能力。當時李自成身處亂世之中,他意識到自己應該做一番大事業,於是拉起了起義的隊伍。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擊敗明軍,打入紫禁城。但是沒想到,皇位還沒有坐穩,就被清軍拿下,最終失敗。其實當時李自成已經勝券在握,但是無奈吳三桂反投清軍,因此才打的李自成措手不及,面對清軍的進攻,他毫無還手之力。那麼為何吳三桂最後會投靠清軍呢?其實都是因為這個人在背後作祟。此人是李自成手下,為人殘暴無比,最終不得善終。他就是劉宗敏。

劉宗敏出身很低,一開始只是一個鐵匠,在社會上地位很低。但是當時因為國家動亂,劉宗敏生活並不好過,於是他決定加入起義軍,那樣的話也能討口飯吃。因此劉宗敏投靠了李自成。誰知劉宗敏天生就是一個打仗的好手,在軍隊中立下戰功無數。因為他戰績卓越,所以漸漸被李自成注意到了,於是一步步提拔他,在軍中佔有很高位置。最關鍵的一點是,當時李自成兵敗被圍困的時候,就是劉宗敏在背後相助,最終李自成才有了繼續下去的勇氣。當時李自成深感絕望,於是想要放棄。他叫來劉宗敏說,我現在佔卜三次,如果是大兇的徵兆,我就立馬自殺。沒有想到李自成佔卜了三次,全部都是大吉的徵兆。劉宗敏看到這樣的情況,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讓李自成堅持下去。於是他回去以後,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對李自成說,他願意誓死追隨。正是因為劉宗敏的這個做法,給了李自成信心,於是他決定堅持下去。之後又有幾個士兵受到劉宗敏的鼓舞,決定誓死追隨。就這樣,李自成奮起反抗,最終扭轉戰局贏得勝利。

當李自成進入京城,坐上皇位以後。劉宗敏自恃位高權重,於是對明朝的官員開始大肆誅殺。當時劉宗敏對這些官員實行了慘無人道的刑罰,要求他們用錢來換命。當時有一部分官員為了保命,於是把家中的財產盡數上交。但是有一些官員很忠義,他們的誓死不降李自成。於是劉宗敏對他們施以酷刑,當時很多人都對劉宗敏的做法不滿,不過是敢怒不敢言罷了。而劉宗敏做的最過分的一件事情就是強佔了吳三桂的小妾。要知道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這是最屈辱的事情。但是劉宗敏完全沒有顧忌吳三桂的想法,硬把他小妾搶了過來,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才為吳三桂反叛埋下禍根。

當時吳三桂本來已經有了投降李自成的心思,但是因為有劉宗敏的存在,所以吳三桂決定,給李自成一個教訓。因為吳三桂的反叛,李自成兵敗。他一路倉皇逃竄,最終也沒有逃過清軍的追殺。沒有想到,他耗盡心力打下來的江山,竟然被劉宗敏毀於一旦。如果當時有吳三桂的幫助,李自成也不會潰敗的如此之快。作為李自成的爪牙,劉宗敏的日子自然也不好過。關於他的結局,民間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他被清軍抓到以後斬首。另一種是,他因誓死不降,所以被清軍活活用弓弦勒死。不論是哪一種結局,都是很悽慘的。但是天下間卻沒有人同情他,因為他犯下的罪行,足以讓他被千刀萬剮。

筆者認為,像劉宗敏這樣的人,最終也難成大事。因為他是一個兇狠殘暴的人,或許能夠在戰場上有所作為,但是並不適合為官。像他這樣的人,只會漸漸的失去民心。終有一天,會因自己的暴行而自食惡果。對於李自成來說,他之所以會被牽連,是因為他沒有識人之能。如果當初他能夠看出劉宗敏是一個怎樣的人,不要對他委以重任,想必最後也不至於是那樣的結局。因此想要成大事,就必須有長遠的眼光,只有這樣才能坐得穩江山。

相關焦點

  • 晚明極具殺傷力的「流行歌曲」,壯大李自成的實力,助其滅亡明朝
    「三餉」並存的局面,不啻於火上澆油,致使民變的規模越來越大。諸多民變首領當中,最終以「闖王」李自成和「八大王」張獻忠成了氣候,其中以前者實力最強。李自成起兵之初徵戰四方,所過皆殘破,實際上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流寇,所以儘管經營多年,依然得不到士族和百姓的擁護。李自成形象和命運的改變,源自某位「福星」的點撥和宣傳運作,此人便是他身邊的大謀士李巖。
  • 明末時,李自成起義成也農民,敗也農民!
    李自成的家鄉就在陝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生活十分困難,曾當過和尚,放牧過牛羊,十幾歲時,父母就死了,二十一歲時,生活所迫應徵到銀川驛站當驛卒。明崇禎元年,李自成因丟失公文被裁退,失業回家。後因無力償還舉人的債務,被告上衙門,獲親人所救,出獄後殺了舉人。不久,因妻子出軌,又將其妻殺死。背負兩條人命的李自成,只有和侄子李過逃到甘肅甘州投軍。
  • 神話傳說李自成、張獻忠是哪個神仙下凡轉世?
    那麼明末李自成、張獻忠又是哪個神仙下凡轉世呢?《明史》這樣記載:李自成,米脂人,世居懷遠堡李繼遷寨。父守忠,無子,禱於華山,夢神告曰:「以破軍星為若子。」已,生自成。李自成是陝西米脂縣人,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懷遠堡李繼遷寨。父親李守忠,苦於沒有孩子,就去華山祈福,夢中山神告訴他說:我送上破軍星做你的兒子。後來,果然生下了李自成。
  • 一片石決戰: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為了皇位女人中原,結局令人噓唏
    然而,真正使一片石得名的是明末清初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三人,在這裡展開的一場一片石決戰。1644年春,闖王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攻陷北京,明思宗在煤山上吊,明朝宣告滅亡。進了北京坐了金鑾殿的李自成及其那幫艱苦奮鬥而來的難兄難弟們,很快迷醉在這繁華錦繡之地,溫柔富貴之鄉的酒色財氣之中。
  • 好漢無好妻,懶漢娶花枝,嶽飛和李自成老婆為什麼都和人私奔了?
    不幸的李自成。李自成遭遇的情況更慘烈,他有四個妻子,前兩個妻子戴綠帽子的概率也很高。原創妻子叫韓金兒,此人卻不放心,嫁給李自成前,他的名聲也不好。和李自成結婚後,韓金兒的缺點還沒有改變。有一次李自成不在家,韓金兒和被稱為蓋虎的縣役在一起,得知李自成憤怒地殺了韓金兒。眾所周知,李自成不是心胸寬廣的人,而且韓金兒做的事確實不是真的,所以韓金兒的死也是罪。
  • 闖王被殺,李自成被打的不到20騎,此人卻仰天長嘆:大明亡矣!
    高迎祥死後,李自成憑其在軍中的威望,一度成為下一任闖王。然而年輕氣盛的他哪是孫傳庭的對手,幾場戰役下來,李自成的隊伍大打折扣,損失嚴重。崇禎十一年,孫傳庭同洪承疇在潼關南原布重兵埋伏李自成,此戰闖王幾乎全軍覆沒,僅率18騎突出包圍。
  • 崇禎死後,李自成與清朝是怎麼對待他子女的?
    李自成進京後,崇禎帝用劍殺死了他的小女兒昭仁公主,長平公主也被他砍去一條胳膊,後來金庸的小說《鹿鼎記》中的獨臂師太九年就是以她為原型。但這畢竟是一本小說,不是真的。事實上,長平公主的名字叫朱媺娖,崇禎皇帝把她砍倒在了血泊中,後來被人救活。
  • 民變蜂起、敵進我退、心理攻勢,明朝末期李自成靠什麼戰勝明軍?
    當時有位叫李自成的小公務員,也在裁撤範圍之內。倘若崇禎有前後眼,想必怎麼也不會讓李自成失業。 (一)、大災之年,使得餓殍遍野 "崇禎三年,大旱,夏秋無收。李自成以驛卒失公文,盜起"。李自成這個來自米脂的陝北漢子,因為沒有了生計,而選擇起兵造反。
  • 闖王李自成真正死因終於揭開!史學家:並非戰死,死法太窩囊了!
    說起歷史上在位時間不長,卻以農民身份做上皇位的皇帝,李自成就算其中的一位。李自成生於1606年,從小家中貧苦,主要給地主家放牛為生。在明朝末年,隨著大明漸漸地不得民心,而且內憂外患。李自成領導農民開始進行起義。他自稱闖王,因為有勇有謀,最終建立了大順朝。
  • 闖王李自成成為了令人恥笑千古的統治者?
    李自成的時代,離現在還只是三百多年,何來「恥笑千古」之說?另外,「恥笑」之說,也很有問題。所謂「恥笑」,就是鄙視、嘲笑的意思。現在評論李自成,主要是指責他搞垮了大明王朝,卻又無力繼承大明王朝的王業,讓滿清撿了個現成,以至於出現了僅有百萬人口的滿人統治幾千萬人口的漢人的現象。至於說嘲笑,那就談不上了。
  • 結果李自成將其夾裂腦袋
    他被李自成折磨了五天五夜,最後因頭部被擊裂而死。偽造的,順天通州人,崇禎十三年進士。不久他參加殿試,在崇禎時寫下「今日內外紛爭,何必報仇報仇?」在中國,魏造德「恥於」上流社會,為鎮守通州而居功。崇禎對此十分讚賞。「帝恩,升為首位,教以寫字。」回顧魏德藻的一生,他不是一個賢能無能的第一助理,也是一個赫赫有名的第一狀元。
  • 別怪滿清和李自成,明朝滅亡難道是因為小冰河時期?
    明王朝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明朝都城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殉國,可以說是兩百餘年的大明朝就此結束。從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明朝滅亡的原因在於李自成,因為是他,北京陷落。往往一個國家的首都攻佔和統治者身死,代表著這個國家滅亡了。
  • 他手握80萬大軍,李自成圍京卻不肯去救駕,後人卻還說他是忠臣
    最為人熟知莫過於魏忠賢閹黨和東林黨人的鬥爭,這樣的鬥爭更加促進了大明王朝的崩塌。因此崇禎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剷除閹黨,他大力清除閹黨,抓準時機一舉將魏忠賢黨羽殺光,將魏忠賢貶於鳳陽守陵後,又藉機將魏忠賢處死,想幹閹黨一網打盡。這給了當時的大明王朝到來了復興的希望。
  • 其實是害怕李自成這1招
    崇禎是明王朝的末代皇帝,千百年來,關於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崇禎是賢能皇帝,在位期間,勤於國政,關心百姓,清心寡欲,節衣縮食,歷史上少有帝王能做到如此,也有人說崇禎是昏庸之君,疑心重重,頻繁更換、濫殺朝中大臣,沒有帝王的魄力、膽識跟長遠目光,最終導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
  • 平利狗脊關大戰 李自成詐降車廂峽
    在被圍義軍中,「諸渠魁李自成、張獻忠等威在焉」(《明史·陳奇瑜傳》)。陳奇瑜圍峽70餘天,患得患失,未敢遺兵進峽襲擊,對此,《明史》亦不勝惋惜:「當是時,官軍蹙之可盡殲。」而李自成等則利用陳奇瑜胸無大計的弱點,採用顧君恩偽降以荀全之計,密遣人賄奇瑜,每撫一名,納銀50兩,奇瑜利其賄,許之(明文秉《烈皇小識》卷4)。
  • 崇禎皇帝被李自成逼死後,他的女眷們命運怎樣?
    雪上加霜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其中勢力最大的就是李自成。李自成就來勢洶洶,打進了京城,而這時候的崇禎呢,那些禁衛軍,還有官員們早就溜之大吉了,只剩下崇禎和宮中女眷。但是他為了明朝日後能夠東山再起,就讓身邊一個貼身太監把自己的四個兒子喬裝打扮成素人,逃出了皇宮。
  • 明崇禎帝心腹 太監王承恩,死後李自成下令禮葬 順治下旨為其豎碑
    這時正趕上太監曹化淳出宮辦事歸來,只見瓢潑大雨中一道紅光閃過,曹化淳感到十分奇怪,忙帶人尋紅光找來,看到躲在此處的王承恩,一問話,王承恩對答如流,曹化淳覺得這小孩很有出息,將來前途無量,於是將他帶入宮中,成為其手下的得力助手。天啟七年秋,明熹宗朱由校病危,也許是昏庸了一世的他臨死時突然明白了,遺詔由皇弟朱由儉繼位。遺詔經王承恩秘密夾帶出禁宮,入信王府。客氏、魏忠賢等聞言,宮中大亂。
  • 「闖王」李自成留給南陽的兩個遺蹟,一個成廢墟、一個無人注意
    01文化遺蹟:大約50年前,當姚雪垠先生筆下的長篇小說《李自成》問世時,一時風靡全國,作為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這是姚老的最後一部著作;也是姚老輾轉三十年的心血李自成與南陽李自成與南陽的瓜葛,源於「九洗南陽」的這一歷史事件!很多年以後,人們回看這段歷史,都對這一事件有著深深的不解。偌大的南陽怎就讓闖王如此的憤恨,竟「九洗南陽」?當翻開記載,從中才能看到那個曾經「輝煌」的南陽城!那個兵家必爭之地!
  • 雍正皇帝:大清得天下於李自成,為什麼總有人以朱三太子為名作亂
    鑲黃旗拜他喇布勒哈番鄂克孫首先入內,官兵隨即跟進,最終將陳益等人拿獲。但是所謂的朱三太子卻在發現事情敗露後逃竄。其實這次謀亂並不像影視劇中所講,楊起隆只是其中的一個小頭目而已,主使之人乃是吳三桂之子吳應熊。而且這次行動也並沒有造成多大危害。此次行動是為了響應南方的吳三桂等三藩起事。楊起隆離開京城,又改姓任,裝扮成道士,逃至漢中。
  • 此人是崇禎最後一個兒子,被兒媳婦洩露了身份,康熙下令滿門抄斬
    此人是崇禎最後一個兒子,被兒媳婦洩露了身份,康熙下令滿門抄斬 明朝後期危機重重,有宦官專權的危機,國內還有李自成等勢力,同時國家還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屋漏偏逢連夜雨,可能上天註定明朝要滅亡,在這麼多危機下,明代後期還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五個小冰河期,在萬曆十三年開始變得明顯,崇禎一朝達到災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