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他敢向雍正承認麼?雍正為何敢讓他手握重兵

2021-01-09 騰訊網

那玩意兒哪裡敢承認呢?但是不管你承不承認,查一查你的祖上,這是朝廷用人的手段之一。嶽鍾琪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是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的後人。

雍正百分之百知道嶽鍾琪的身份,但是他還是敢用嶽鍾琪,這就是雍正的特別之處了。畢竟嶽飛和女真族的祖先們,那可是水火不容的關係。

清朝入主中原以後,甚至把嶽飛從武聖人的位置上給拉了下來,將關二爺給扶正了。由此可見,嶽鍾琪在清朝的身份,的確有點小尷尬。但是這不妨礙嶽鍾琪精忠報國的品質。

一、嶽鍾琪家裡三代,都是清朝著名的愛國將領。

嶽鍾琪是嶽飛的二十一世孫,這一點是有族譜可以查證的,應該問題不大。因為他們家是名門,所以在傳宗接代的問題上要求十分嚴格。

嶽鍾琪的遠祖是嶽飛,嶽飛的兒子嶽霖生下了嶽珂,嶽珂就是嶽鍾琪這一支的祖先。同時嶽珂也是幫助嶽飛平反最重要的一個人,嶽飛的很多事跡,都是嶽珂搜集流傳後世的。

嶽鍾琪的祖父嶽鎮邦,跟他的爺爺和父親一樣,都是武將出身。在三藩之亂的時候,康熙皇帝啟用了嶽鎮邦,嶽鎮邦給康熙打了好幾個勝仗,為平定三藩立下了功勞,所以被康熙提拔為山西大同總兵官。

嶽鍾琪的父親嶽升龍,那就更加出色了。三藩之亂的時候,嶽升龍就已經展現出他的軍事能力,跟隨西寧總兵王進寶,奪取了蘭州。隨後又攻克臨洮,平定關隴地區。

此後嶽升龍在康熙朝如魚得水,噶爾丹叛亂的時候,康熙御駕親徵,嶽升龍也在部隊之中,因為他在戰場上的優秀表現,嶽升龍被康熙封為四川提督。

所以說在這種武將家族的薰陶之下,嶽鍾琪也棄文從武,成為了一名武將。他起家地方在四川,也是在這裡,他結識了後來的年羹堯。

如果清朝的皇帝,介意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那麼從嶽鎮邦時期,他們就不可能啟用嶽家軍的人。人家老嶽家三代人都在為清朝賣力打江山,清朝又怎麼可能因為嶽飛的緣故,就對嶽鍾琪棄之不用呢?

嶽鍾琪,字東美,四川成都人。父升龍,初入伍,授永泰營千總。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反,永泰營遊擊許忠臣受三桂劄。升龍使詣提督張勇告變,密結兵民,執忠臣殺之。十四年,從西寧總兵王進寶克蘭州,先登被創,遷莊浪守備;從克臨洮,平關隴,加都督僉事銜。累擢天津總兵。---《清史稿》

所以說嶽鍾琪雖然不會刻意提起自己的祖先,但是他是嶽飛後人這件事,應該是家喻戶曉的,畢竟誰也不會特別在乎。

二、嶽鍾琪給雍正立下大功,也是平定西北的重要角色。

早年嶽鍾琪在四川加入行伍,此後嶽鍾琪參與了康熙朝平定西藏叛亂的戰爭,立下了不小的功勳。

在十四阿哥胤禵帶兵出徵西北的時候,嶽鍾琪也參與其中,帶兵擊潰了三千叛軍,招降了各路土司和寺廟主持。

鍾琪督三省天下勁兵處,疑忌眾。成都訛言鍾琪將反,鍾琪疏聞,上諭曰:「數年以來,讒鍾琪者不止謗書一篋,甚且謂鍾琪為嶽飛裔,欲報宋、金之仇。鍾琪懋著勳勞,朕故任以要地,付之重兵。川、陝軍民,受聖祖六十餘年厚澤,尊君親上,眾共聞知。今此造言之人,不但謗大臣,並誣川、陝軍民以大逆。命巡撫黃炳、提督黃廷桂嚴鞫。」尋奏湖廣人盧宗寄居四川,因私事造蜚語,無主使者,論斬。---《清史稿》

到了雍正朝,嶽鍾琪的表現就更加優秀了。當時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將年羹堯任命為撫遠大將軍,而嶽鍾琪則為他的副將。

在他們倆的努力之下,迅速平定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穩定住了青海地區的局面。嶽鍾琪在其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

年羹堯被貶謫以後,嶽鍾琪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他成功地接受了西北地區的軍務,被任命為川陝總督,雍正封他為三等公爵,手握川陝甘三地的所有兵權。

這種角色,完全是可以顛覆大清王朝的。如果雍正在意嶽飛的問題,就不會把清朝如此重要的角色,交給嶽鍾琪了。

三、曾靜曾經鼓動時任川陝總督的嶽鍾琪謀反。

曾靜是雍正朝非常有意思的一個文人,他別的事情不做,專門在民間詆毀雍正皇帝。恰好他也是一位教書先生,所以有一定的影響力。

曾靜各種污衊雍正,認為他的皇位是篡奪得來的,但凡你能想到的所有雍正的傳言,曾靜都有參與的可能。

這麼一個人當然被雍正給抓了,曾靜對自己的罪行也十分坦然,他表明自己就是個反清復明的人,而且還一口氣捅出了一大幫清朝官員。

這下子炸開鍋了,其中比較特別的,那就是嶽鍾琪。因為曾靜認為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自然是有義務反清復明的,也不知道他哪來的這種邏輯。

所以曾靜就鼓勵嶽鍾琪造反,希望他能夠帶領手裡的人馬,推翻滿清王朝的統治。雖然曾靜案是嶽鍾琪主動舉報給雍正的,這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但是雍正對此也不得不有所忌憚。

此後嶽鍾琪果然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遭到了雍正的貶謫。其實這就是雍正在心理上有點過不去。嶽鍾琪畢竟是嶽飛的後人。

總結:一朝天子一朝臣。

嶽飛和嶽鍾琪,雖然是一脈相承。可是這期間卻跨越了宋朝、元朝、明朝,一直到清朝四個朝代。經歷了五六百年的時間差。

要求五六百年以後的子孫,按照祖先的志向去辦事,這未免也有點太過分了。開放包容的大環境下,我們不應該局限在這種狹小的思維當中。

參考資料:《清史稿》

相關焦點

  • 多疑的雍正殺了年羹堯,卻放過了手握重權的嶽鍾琪呢?
    但同樣手握重權的嶽鍾琪,卻能好好的活過三朝,這其中也是有他的過人之處。他跟年羹堯最大的區別又是什麼呢?那就先來認識一下他吧。一、嶽鍾琪生平簡介嶽鍾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字東美,號容齋,四川成都人,祖籍甘肅臨洮。
  • 無論是雍正皇帝,還是乾隆皇帝,為何都不敢重用嶽鍾琪?
    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就是因為嶽中琦是嶽飛的後代,是嶽飛的21世孫,所以雖然很有才華,但是無論雍正還是乾隆都不敢重用他。  當初曾靜也是這麼認為,嶽將軍是嶽飛的後代,當初嶽飛將軍抗金,名垂千史;如今嶽鍾琪將軍在西北大權在握,只要站出來振臂一呼,天下便可傳檄而定,將滿人趕出中原,恢復漢人天下。
  • 嶽鍾琪是嶽飛的21世孫,平定西北叛亂後,和年羹堯的下場別無二致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代,他們家有家譜,他是嶽飛的第21世孫。這種身份在清朝本身就是有罪的,畢竟嶽飛當年抗金的那個金,就是滿清的老祖宗。 可是康熙時代,嶽鍾琪的父親嶽升龍就已經為滿清立下了汗馬功勞。平定三藩、徵討噶爾丹都有嶽升龍的戰績,他因此被封為四川提督。
  • 嶽鍾琪究竟有何魅力,為何成了多方人士關注的對象
    導語:嶽飛乃宋朝時期著名的抗金英雄,而嶽鍾琪正是他的後代,此時嶽鍾琪所處的時代,正是異族當道,自然民間一些對於清廷不滿的人士就希冀於可以得到嶽鍾琪的幫助。要知道,作為康乾三朝的名將,嶽鍾琪手握重兵,巔峰時期更是絲毫不遜色於年羹堯,因此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權勢。當然,也正是由於嶽鍾琪的身份問題,以及在民間擁有著一些莫名其妙的寄託,因此在雍正十年這位恩寵多年的名將以「負恩」等等罪責被奪官拘禁。
  • 雍正王朝:血洗江夏鎮,嶽鍾琪為何劃破臉?導演:噁心年羹堯
    導讀:作為「民族英雄」嶽飛的後人,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名將嶽鍾琪,在《雍正王朝》中的出場次數和橋段演繹並不多,對於其能夠在年羹堯之後接替大將軍一職,也沒有給予明確原因說明。但,作為雍正皇帝用以制衡年羹堯,確保其無法製造有效武裝政變的關鍵人物,嶽鍾琪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站位選擇,絕對不容小覷。
  • 雍正臨死前囑咐乾隆不要殺這個人,為何乾隆不聽?上位就將他處死
    雍正臨死前囑咐乾隆不要殺這個人,為何乾隆不聽?上位就將他處死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他儘管年少,對事物卻頗有見解,在他掌握了處理國務的思路和程序後,很快就通過智謀,將原先被權臣控制的軍國大權奪回手中,還誅殺了前朝勢力過大的重臣。這些事情他事先經過縝密安排,執行起來時又相當聰明果斷。經過他的權力回籠,散落的皇權又重新回到少年皇帝的手中。從此朝中大臣都不敢小覷這個少年天子。雍正生前,囑咐乾隆不要殺一個人,還要好好待他。
  • 手握大權,一心效忠清朝的嶽鍾琪,為何會被雍正帝判處斬監候?
    嶽飛忠心耿耿保衛大宋,他所要吃的「胡虜肉」、飲的「匈奴血」,實際上都直指女真。南宋時期,嶽家人和女真勢不兩立、不共戴天。但是到了清朝時期,嶽家人和女真(滿族)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滿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統一的大清王朝,嶽飛之後嶽鍾琪非常忠於清朝,是雍正皇帝時期的忠臣,也是雍正朝的重臣。正是這樣一位忠臣和重臣,卻曾經被判「斬決」,雍正皇帝改判「斬監候」並處罰銀70萬兩。
  • 一本宮廷機密檔案,揭開雍正皇帝死因,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突然暴斃在圓明園內,享年58歲,他去世的非常突然,導致所有人都沒有準備,而雍正的死因也成為了一個千古謎團,對於他的死因後世和民間眾說紛紜。  在很多傳言裡面,最奇葩的就是說雍正皇帝是被女俠呂四娘看下了頭顱,呂四娘原本是呂留良的女兒,而呂留良一直都有反清復明的夙願,有一個叫做曾靜的人非常仰慕他的學問,於是擅作主張,百匯了雍正手下的嶽鍾琪,想讓他一起加入反清復明的大業
  • 歷史上的嶽鍾琪:25歲晉少將,42歲成為清朝唯一一位漢人大將軍
    嶽鍾琪,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嫡傳後裔,身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一代名將。雍正皇帝曾經為其賦詩數首,以贊其功績,其中「智勇原無敵,忠誠實可風」的評價,至今流傳;乾隆皇帝更是將其評價為「三朝武臣巨擘」。嶽鍾琪率軍徵戰西北時,被敵將稱為「天人」;《清史稿》更是將其列為「忠而毅」的武將典範;直到現在,嶽鍾琪依然是「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的傑出代表人物!
  • 乾隆為何不敢公布雍正死因?國家曾想發掘雍正陵寢後被專家叫停?
    清代皇宮守備極其森嚴,呂四娘如何單槍匹馬避過守衛刺殺雍正,這根本就是不現實的說法,只是民間出於對呂留良家族被雍正帝滅族的可憐,虛構了呂留良的後人呂四娘身懷絕技入宮刺殺雍正帝。而且雍正時期的重臣,康雍乾三朝老臣張廷玉在個人的筆記中曾經明確寫道:雍正帝死時七竅流血。讓在場的張廷玉極為驚駭。
  • 【蘭州故事】傳奇故事從隴原走出的名將嶽鍾琪
    在此甘肅新邊沿線修建了五座駐有重兵的城堡。龜城就是其中之一,它被命名為永泰城,同時抽調大批將士駐防。  讓人們想不到的是,在這個荒原城堡中,走出了一代名將嶽鍾琪。嶽鍾琪(1686年--1754年),字東美,號容齋,他被雍正帝譽為「當朝第一名將」,乾隆帝稱為「三朝武臣巨擘」。關於嶽鍾琪的籍貫,很多地方都說他是成都人。其實,他是甘肅人。康熙五十二年,隨祖母落籍成都,這才成了四川人。
  • 雍正登基,收拾了老八、老九,為何放過老十?雍正:朕並不是怕他
    再加上雍正皇帝繼位初期,以皇八子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始終對錯失皇位耿耿於懷,對雍正皇帝百般詆毀和掣肘。於是,本就「陰鷙熊猜」的雍正皇帝便開始了一場血腥殘酷的清算行動。 雍正四年四月,皇九子胤禟被改名「塞思黑」,削籍奪爵,圈禁於直隸總督衙門;兩個月,皇九子胤禟病逝于禁所。 只是,在剷除了皇八子胤禩和皇九子胤禟以後,雍正皇帝對另外兩名「八爺黨」成員——皇十子胤俄、皇十四子胤禵再無動作,只是將兩人圈禁,並沒有痛下殺手。如果說皇十四子胤禵和雍正皇帝乃係「一母同胞」,雍正皇帝或有心軟,不忍將其殺害,那麼皇十子胤俄為何也能被雍正皇帝放過?
  • 雍正王朝:阿爾泰打了敗仗,卻向朝廷邀功,雍正為何會妥協?
    在《雍正王朝》中,在新疆駐守的阿爾泰被竄逃的羅布藏旦增端了大營,燒了糧食,還連帶著戰死了80多人。但阿爾泰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在奏摺上一通粉飾,反倒成了他打的一場大勝仗,還申請朝廷再調撥一萬石糧食給他。
  • 雍正王朝:叫花子出身的雍正頭號寵臣李衛,在歷史上果真如此嗎?
    韋小寶是文學作品虛構出來的人物,李衛可是真真實實的滿清皇朝裡為數不多的幾位非科舉出身還能官至封疆大吏的漢人官員,這裡注意非科舉出身還是漢人還能官至一品的人,縱觀滿清皇朝只有李衛、嶽鍾琪、左宗棠等幾位寥寥無幾的漢人能做到。不通過科舉和軍功還能官至一品的漢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 宋高宗為何恨嶽飛入骨?嶽飛死後兩年,他的軍師揭開秘密
    1133年,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召見了嶽飛,厚加賞賜,同時還親自書寫「精忠嶽飛」四個字,作為嶽家軍的旗幟。可見當時,宋高宗對嶽飛是多麼的信任!可是八年後,宋高宗卻下旨,將嶽飛賜死,嶽雲、張憲等人處死!那麼嶽飛在此期間,到底做了什麼事,讓宋高宗對其恨之入骨呢?
  • 雍正王朝中弘晝為何玩了出荒唐的「活出喪」?他是在扮豬吃大象!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97期)   上一期我們講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旗人那大爺,他還是一個知識分子,不過就喜歡窮講究,喜歡顯擺,也是他傳播了雍正帝是篡位的謠言。   當然,這背後其實是一股力量在推動,目的也是極其兇惡的。
  • 嶽鍾琪與西藏問題_第三期_中國西藏網
    現以原始檔案為基礎,探討嶽鍾琪在雍正時川陝總督任上關於西藏問題的見解建議,並藉此略見雍正三年至七年間(1725—1729年)清中央籌劃確立治藏方針之軌跡。    年羹堯原來打算把洛隆宗以西地方劃屬西藏,在上述他的理論之外,還因為自康熙末年以來川滇軍入藏時洛隆宗以東的不少寺院首腦、農牧區部落頭人都曾先後內附,且大力支援清軍,所以,在他的觀念中應是大體以怒江為界,怒江以西屬藏,而將怒江以東地方包括昌都劃歸川滇轄治。嶽鍾琪與周瑛的劃界原則卻向東退至金沙江西岸,且金沙江以西瀾滄江兩岸位於巴塘至昌都咽喉要道上的若干地點全部劃予達賴喇嘛。
  • 嶽鍾琪、張廣泗和傅恆相比,誰的綜合實力更強?
    嶽鍾琪、張廣泗和傅恆都是清朝前期的名臣、能臣,仕途也有交叉的地方。他們三人都文武雙全、功勳卓著、身居高位,在史書上也有相關記載,那麼到底誰的綜合實力更強呢一些?從家庭背景來講,嶽鍾琪出身於武將世家,他的祖、父都是朝廷的將軍。張廣泗的出身歷史上沒有確切的記載,但能夠肯定的是他的祖上並不顯赫。
  • 雍正王朝:年羹堯對胤禟前倨而後恭有何用意,他不怕得罪八爺黨嗎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殺掉富寧安後樹立軍威,穩做大將軍之位,成了西北地區的土皇帝。但同時,他也成為了雍正的心腹之患。當初年羹堯出任四川巡撫,雍正就擔心他居功自傲。現如今,他手握二十萬大軍,更是讓雍正坐立不安。為了制衡這位大將軍,雍正派出十名御前侍衛前往西北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