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為何恨嶽飛入骨?嶽飛死後兩年,他的軍師揭開秘密

2021-01-09 縱橫五千年

1133年,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召見了嶽飛,厚加賞賜,同時還親自書寫「精忠嶽飛」四個字,作為嶽家軍的旗幟。可見當時,宋高宗對嶽飛是多麼的信任!可是八年後,宋高宗卻下旨,將嶽飛賜死,嶽雲、張憲等人處死!那麼嶽飛在此期間,到底做了什麼事,讓宋高宗對其恨之入骨呢?

1143年,薛弼赴任時,路過江西建昌,遇到了老朋友張戒,他們進行了一番對話,揭開了嶽飛之死背後的秘密!薛弼、張戒是何許人也呢?他倆都是北宋末年的進士,在北宋、南宋時期做過官。張戒因反對與金朝議和,被免去官職,到建昌(今江西南城縣)居住。薛弼的經歷那就更複雜了!

薛弼參加過李綱指揮的東京保衛戰,後來出任湖南運判。這時候,嶽飛奉命徵討盤踞洞庭湖的楊么,期間採納了薛弼的計策,才將楊么平定。之後,薛弼就被任命為嶽飛的參謀官,相當於軍師,為嶽飛出謀劃策。薛弼一方面是嶽飛的參謀官,另一方面還是朝廷命官,因此對嶽飛與宋高宗之間的糾葛非常清楚。

薛弼見到張戒後,談起了當年的一段往事,他認為自己能夠逃脫制裁,純粹是天意,因為嶽父被害後,嶽家軍的所有的參謀官都遭到革職,唯有薛弼例外。事情發生在紹興七年,也就是1137年,嶽飛、薛弼奉命入京面聖。在九江的船上時,嶽飛對薛弼說:「飛此行將陳大計」。

接著嶽飛說出了自己的「大計」,「 近諜報虜酋以丙午元子入京闕,為朝廷計,莫若正資宗之名,則虜謀沮矣。」意思是說,根據情報顯示,金國人打算將宋欽宗的兒子送到開封,立其為傀儡皇帝。為了阻止金人的計策,最好的方式是確定趙伯琮(趙構的養子)的名分。薛弼聽完這話,沒敢做出任何回答。

抵達行在後,嶽飛首先入殿奏事,沒過多久就出來了,細心的薛弼發現嶽飛「面如死灰」。薛弼入殿時,宋高宗將嶽飛的意思說了出來,同時將自己對嶽飛的批評也說了出來,「卿雖忠,然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薛弼趕緊撇清關係,「臣雖在其幕中,然初不與聞」,「凡密奏,皆飛自書耳」。

宋高宗也看出了嶽飛很不高興,最後囑咐薛弼,「卿自以意開喻之」。說完這件事後,薛弼對張戒說:「鵬為大將,而越職及此,取死宜哉!」這件事讓宋高宗耿耿於懷,首先嶽飛身為手握重兵的武將,卻公然幹預朝政,這是犯了政治的大忌。其次,宋高宗遲遲不立太子,是因為他還想生兒子,嶽飛這樣說,讓趙構很難堪。

根據其他史料記載,召見結束後的第二天,宋高宗立即把宰相趙鼎找來。趙鼎隨即召見薛弼,說道:「大將總兵在外,豈可幹預朝廷大事!」應該說這件事,嶽飛雖然是出於公心,但卻觸怒了宋高宗,觸犯了宋朝的祖宗家法。遠有陳橋兵變,近有「苗劉之變」,在宋高宗看來,積極幹預朝政的嶽飛是個「定時炸彈」。

參考資料:1.《宋史》;2.《默記》;3.《忠正德文集》

相關焦點

  • 韓世忠:功勞與嶽飛平分秋色,為何能善終?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起"中興四將"這個稱號,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嶽飛和韓世忠,當世人並稱為韓嶽。同樣身處宋高宗的猜忌之下,同樣要面對奸相秦檜的翻雲覆雨,嶽飛在風波亭含冤而死,韓世忠最終卻得以全身而退、悠遊鄉間。此中差距是為何?
  • 看南宋大大小小的戰爭,解析嶽飛為何最終難成大事!
    今天我們就從歷史背景和王朝局勢上來分析嶽飛究竟為何會難成大事。我們就從嶽飛的人生經歷當中進行綜合概括,來了解嶽飛一生的起起伏伏。 他出生於河南省的湯陰縣,在南宋時期,他是國家的護國柱石,著名軍事將領,作為抗擊金國的一把手他多次帶領著自己的嶽家軍和北方的金國軍隊浴血奮戰,有人將他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具文藝書生和詩人氣質的軍事家,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也非常了不起,他的一首滿江紅更是成為了我們後世傳頌的經典。
  • 嶽飛入獄後誓不屈服,堅稱自己無罪,獄卒吐露九個字令其無話可說
    在連下十二道金牌將其從前線召回後,奸臣秦檜夥同万俟卨、張俊等人,在高宗趙構的授意之下對嶽飛進行攀咬。不久,嶽飛死於大理寺獄中,其子嶽雲與部將張憲公開斬首。結合相關史料,不難發現宋高宗高宗對於嶽飛的態度非常曖昧,可謂是又愛又恨。一方面,他需要嶽飛這樣的良將來為他阻擊金人;另一方面,他又對嶽飛的抗命不遵感到痛恨。除此之外,嶽飛還犯了一個錯誤,這才讓宋高宗趙構對其生出了殺心。
  •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刪除,秋瑾《滿江紅》入選,有無道理?
    ,他的一首《滿江紅》壯懷激烈,盪氣迴腸,千古流傳。 那麼,嶽飛的《滿江紅》與秋瑾的《滿江紅》有何異同?為何後者能夠取代前者,如果知道嶽飛和秋瑾的一生境遇,你也許會對此有更深的體會。
  • 著名歌手李玟聽過《滿江紅》後表示:嶽飛是誰?我打算請他寫歌
    嶽飛在中國絕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需要懂歷史,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嶽飛,他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在二十歲起,先後四次從軍,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可惜的是後來因為他和宋高宗及趙構的意見不統一,他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
  • 那首膾炙人口的《滿江紅》,究竟是不是嶽飛所寫
    而研究嶽飛生平的重要史料、其孫嶽珂所編的《鄂國金佗粹編》(《以下簡稱《粹編》)也不見敘述。要知道,嶽珂在收集嶽飛遺文時,是相當不遺餘力的。從選材到刊印,前後歷時達三十一年,卻為何仍無此詞的記載?
  • 狐說嶽飛(四十二)黑蠻龍抗金是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起源
    他在抗金作戰中立下的功勳,不但受到嶽飛的推崇和南宋朝廷的獎賞,就算在民間也留下了各種傳說。在小說《說嶽全傳》和更早的《大宋中興史話》中,黑蠻龍也作為正面角色出場,為南宋的抗金作戰流血出力。而且他與金國大軍作戰的事跡不但寫入了各種藝術形式的作品中,還在本民族留下的種種傳說。人們為了紀念他,還創作出了一套舞蹈,這套舞蹈最終演變成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他自稱嶽飛轉世,毀掉秦檜墓,先祖絕世名將,自己卻很草包
    嶽飛與秦檜是一對冤家對頭,但秦檜做夢也想不到,死後幾百年會被「嶽飛」毀墳掘墓,剖棺戮屍。原來這位「嶽飛」是名將之後,自稱是嶽飛的轉世,他毀掉秦檜的墳墓是為自己報仇雪恨,但實際上這位「嶽飛」是個草包將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 「非卿不忠,非朕不明」,宋高宗對嶽飛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嶽飛劇照)嶽飛是忠臣,這不容置疑。靖康元年,23歲的嶽飛受母親激勵,胸懷民族大義,毅然參加了抗金鬥爭。建炎三年,26歲的的嶽飛在趙構流亡海上後,堅持在金軍背後作戰,創下了6戰6捷的奇蹟。建炎四年,27歲的嶽飛歷時半月鏖戰,斬殺金兵數千,收復建康,取得了抗金的首次大捷。紹興四年,32歲的嶽飛揮師北伐,收復襄陽6郡。
  • 秋瑾的這首《滿江紅》,取代嶽飛《滿江紅》入選教科書,憑什麼?
    提起這首《  滿江紅  》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嶽飛。  嶽飛是我國著名的愛國將領,大英雄  。嶽飛從小力氣就非常大,十幾歲的時候就能夠拉動300多斤的弓,可以說是天生神力。  後來因為戰爭的原因,嶽飛便開始帶兵出徵保家衛國。在戰爭中,嶽飛也表現出了自己的軍事才華,  在當時,他率領的嶽家軍可以說是所向披靡  。
  • 在古代可以被「封神」的人物,孔子被稱為文聖人,嶽飛和他齊名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 中國古今最有經典的12首《滿江紅》:嶽飛排名第一,當代有人上榜
    下片寫個人的悲慘遭遇,將亡國之恨和個人遭遇結合,顯得更加無奈。讀之如聆三峽啼猿、三更啼鵑,酸心墮睫,難以為懷。晚清詞家陳廷焯評價到:」悽涼怨慕,和者雖多,無出其右。」  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豈不念,封疆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詞統》卷十二載:「夏侯橋沈潤卿掘地,發掘出宋高宗賜嶽飛手敕刻石。」文徵明見後感慨萬千,於是作了這首詞。上片追溯嶽飛往事,寫出了南宋險惡的政治鬥爭,其中「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讓人頗有共鳴。
  • 嶽飛抗金,為何是踏破西夏的賀蘭山?從《滿江紅》看嶽飛的壯志
    嶽飛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一首《滿江紅》說盡人生壯志未酬和缺憾。這首詞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能哼幾句,滿腔熱血,氣勢如虹。但有一點,北宋的邊疆並沒有到寧夏,自始至終未曾踏足賀蘭山,更不要說偏安一隅的南宋,且賀蘭山一帶屬西夏,後被蒙古攻破,並不屬於金的國土,金滅遼後,也沒有佔領賀蘭山。
  •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他敢向雍正承認麼?雍正為何敢讓他手握重兵
    嶽鍾琪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是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的後人。 雍正百分之百知道嶽鍾琪的身份,但是他還是敢用嶽鍾琪,這就是雍正的特別之處了。畢竟嶽飛和女真族的祖先們,那可是水火不容的關係。 清朝入主中原以後,甚至把嶽飛從武聖人的位置上給拉了下來,將關二爺給扶正了。
  • 靖江市首屆嶽飛文化節開幕
    人民網北京3月16日電 3月13日,靖江市首屆嶽飛文化節在馬橋鎮白衣堂嶽家軍主題園開幕,大型人文紀錄片《嶽飛》在現場舉行開機儀式,開幕式上靖江嶽飛文化研究會、嶽飛文化主題圖書館揭牌成立。人民日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餘繼軍,嶽飛後裔傑出代表:嶽宣義、嶽惠來、嶽久成,靖江市領導趙葉、尤紅、趙國慶、範敏、沈南松、史驥濤、季士發、邵春寧、龐餘亮等出席開幕活動。靖江市委書記趙葉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市政府歡迎各位來賓和嶽氏宗親。他在講話中提到,嶽飛精忠報國的精神,薪火相傳。幾百年來,靖江人民一直深愛著嶽飛,一直銘記著嶽飛,嶽飛一直活在靖江人民的精神世界當中。
  • 你認為歷史上的宋高宗趙構是怎樣一個皇帝?為什麼?
    第一,宋高宗作為皇帝,胸無大志,沒有復興大宋王朝之心,是一個典型的不入流皇帝。宋高宗趙構再還沒有成為皇帝的時候,做事施政,就是一個前怕狼,後怕虎之人,做事情一定也不果敢,典型的一個膽小怕事之人。他的這個皇帝並不是他主動爭取的,而是宋庭的官員們將他推上去的,從他個人來說,他對於這個皇位並不是特別熱衷。
  • 嶽飛《滿江紅》移出課本,被一首近代同名作品取代,為何會這樣?
    ——魯迅《自題小像》 嶽飛將軍是咱們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當年他帶領宋軍北擊金國,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戰果。但正當他要一鼓作氣收復失地,將敵寇趕出華夏大地前夕,宋真宗趙構聽信秦檜讒言連發十二道金令將嶽飛召回,最終使其含冤而亡。收復江山的大好機會,隨著嶽飛的一聲長嘆就這樣付之一炬。
  • 嶽飛的《滿江紅》被移出課本,被另一首同名作取代,這合理嗎?
    嶽飛出生於1103年,他小時候家境並不好,但是對讀書和學武卻非常感興趣,由於天生神力,他不到20歲便能將300多斤的弓給拉開,令當時的鄉親詫異不已。成年後的嶽飛投身軍營,憑藉著他的一身武力獲得了眾人的賞識,很快他便從一個小小的騎兵升職了。
  • 嶽飛《滿江紅》比蘇軾《赤壁懷古》好嗎?區別在哪裡?
    前言蘇軾《赤壁懷古》與嶽飛《滿江紅》 你認為哪一首更好些?這是我在問答裡看到的一個問題,我以為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認識,兩首詞各有千秋。處於和平時代的我們,沒有體會過戰爭的血腥與亡國的劇痛,估計有很多人喜歡蘇東坡的瀟灑與超脫,當然大家也尊敬嶽飛的光榮與夢想。一、滿江紅是一首戰歌如果那個時代有國歌的話,滿江紅是可以作為國歌唱的。
  • 好漢無好妻,懶漢娶花枝,嶽飛和李自成老婆為什麼都和人私奔了?
    紹興8年(1138年),此時嶽飛已36歲,嶽飛跟隨趙構來到大名府抗金,留下妻子照顧母親。一般來說,讓妻子照顧母親是不合適的。如果你想照顧母親,最好是兄弟姐妹。這也人之常情。在嶽飛出門的時候,劉先生沒有安定地照顧老人,再婚兩次,嶽飛很可能對此一無所知。有一次,嶽飛掌管軍權後,嶽飛派使者去韓世忠送信,使者姓王忠臣,嶽飛和韓世忠的關係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