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宋大大小小的戰爭,解析嶽飛為何最終難成大事!

2020-12-08 騰訊網

在西子湖畔埋葬著三位傑出的民族英雄,他們分別是明代的于謙,清朝的抗清英雄張蒼水,以及宋朝的民族英雄嶽飛,他們三個人的大名在中國歷史上都如雷貫耳。無論對於老人還是孩子,甚至是那些未曾在中國生活過的海外華人,他們都對這樣的民族英雄,還有著一種飽滿的熱情和至高無上的崇敬,他們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今的民族英雄,正像我們民族精神的標杆和豐碑,他們永遠的屹立在後世人的內心深處,今天我們要了解的就是在北宋和南宋這樣重文輕武的歷史背景下,一位著名的武將嶽飛他竭盡一生的精力,希望能夠將北方的金國打敗,救回被俘虜的宋徽宗和宋欽宗,可是他畢生的心血都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最終也沒有獲得成功。有人認為這是嶽飛過於執拗,也有人認為是當代皇帝不作為。今天我們就從歷史背景和王朝局勢上來分析嶽飛究竟為何會難成大事。

一,出身經歷不凡俗

1、英年早逝

嶽飛出生於1103年,去世於1142年,每一個人都為嶽飛這年輕的生命感到嘆息,他英年早逝,在最為身強力壯能夠大幹一番的時候,卻遭到了滅頂之災,這樣的人生境遇讓我們感到十分的可悲。我們就從嶽飛的人生經歷當中進行綜合概括,來了解嶽飛一生的起起伏伏。

他出生於河南省的湯陰縣,在南宋時期,他是國家的護國柱石,著名軍事將領,作為抗擊金國的一把手他多次帶領著自己的嶽家軍和北方的金國軍隊浴血奮戰,有人將他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具文藝書生和詩人氣質的軍事家,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也非常了不起,他的一首滿江紅更是成為了我們後世傳頌的經典。

2、投身軍旅

嶽飛在20歲的時候就開始參加軍隊在1128年,他已經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戰鬥,從1128年到1141年的13年間,嶽飛經歷了上百次和英國人作戰的戰鬥經歷,在這13年中嶽飛流血負傷,忠心耿耿,他積累了非常豐厚的戰鬥經驗,在金國人向南進攻攻打江南地區的時候,嶽飛率領著自己的部隊,以萬夫不當之勇抗擊金國的主力部隊,不僅僅收復了建康地區,而且在1134年他收復了襄陽地區,在1136年,嶽飛又帶領著自己手下最為精銳的部隊,向北去對金國人的退路進行攔截,他先後收復了河南的洛陽和鄭州,又在潁昌地區將金國人打得大敗,不得不說這是宋朝建國以來取得的最大的軍事成就。

二,無奈之下班師回朝

1、秦檜的罪惡

但並不是每一件事都做得順心順意,嶽飛內心的真實想法就是通過自己的軍事技能來報效祖國,帶領著自己手下戰無不勝的嶽家軍和金國人進行決戰,將金國消滅救回被俘虜的皇帝,但是宋高宗趙構和當時的宰相秦檜,他們兩個人達成一致,希望能夠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北方和南方的爭端,他們這樣做的目的首先在於他們不放心嶽飛的軍事能力,雖然眼下嶽飛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可是他們懷疑嶽飛不能夠在今後永葆常新的勝利,他們不願意冒風險,選擇了主張和解這樣的策略,他通過12道金牌將嶽飛從北方的軍事戰場調回南部的國都。

2.軍事計劃破滅

不得不說,這對嶽飛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此時的他已經制定了完備的軍事打擊方略,希望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借著自己一路風光奏凱歌的氣勢,對金國的軍隊進行更加有效的打擊,而且此時的金國人已經走投無路難以自保如果此時放棄,決定班師回朝,那之前所取得的戰果都將前功盡棄。可是另一方面嶽飛面對的是皇帝和宰相以及朝廷文武官員的壓力,他無法做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無奈之下嶽飛含著自己內心的憤怒,回到了自己的國都,誰人能夠想到,回到南宋以後,迎接他的並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冤屈和侮辱。

3、收到污衊和陷害

宋國和金國開始講和他們要通過談判來達成一致的協議,這是金國人最希望得到的結果,他們畏懼嶽飛他們難以想像,如果嶽飛繼續採取非常有力的攻擊態勢他們又是否能夠抵擋,在1142年嶽飛受到陷害,以莫須有的罪名和自己的部下與自己的兒子一同被推進了監獄,在當時這樣的政治決策使得朝廷上下遭到了強烈的批鬥,尤其是民間的百姓對於這樣的決策非常的不滿,他們擁護嶽飛,認為嶽飛是有功之臣這時候即使有人上書為嶽飛撐腰他也難以逃脫死亡的厄運。

三,宋高宗的愚蠢

1、徽欽二帝何去何從

在1141年,當時的金國已經沒有任何軍事上的實力來和南宋進行抗爭。在宋金議和的過程當中,宋高宗也瞅準機會,準備對嶽飛進行約束,他深刻的了解到嶽飛內心的志向是將北方的皇帝迎接回到南方,但是宋高宗十分無奈,如果北方曾經被俘虜的皇帝回到了南方的南宋王朝,那宋高宗又將何去何從,皇帝的寶座究竟又會歸誰呢?

有人說嶽飛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問題,他招致了皇帝的不滿,而且難逃殺身之禍,當然也有歷史學家為嶽飛撐腰,認為嶽飛是不願意揣摩皇帝的意圖,一個忠誠報效祖國的軍事將領,不可能會為了阿諛奉承去放棄自己的清明和理想,當時堅決主張抗擊金國軍隊的嶽飛和韓世忠,也受到了北方金國的離間,他們深刻地知道這兩位軍事將領對金國軍隊的威脅,金國的將軍親自給秦檜寫信告訴秦檜,如果嶽飛不能夠被殺掉,和談是不可能達成一致的。

四.含憤而終

在1141年的4月份,中興四將當中的三個人都已經被調離了軍事系統,他們去到了國都任職。從整個事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並不是莫須有的罪名,將嶽飛推向了死亡的深淵,而是整個國家上下的政治風氣使得嶽飛難逃一死。

首先小人當政,會所率領的小人集團對嶽飛非常不滿,他們希望保有自己手中的權利,不要繼續和金國作戰,他們彈劾嶽飛。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能夠擁有一個明辨是非的皇帝站出來為嶽飛說話,可能嶽飛就會避免被殺掉這樣的命運,恰恰宋高宗不願意和嶽飛這樣的軍事將領打交道,他也是一個以眼前利益為先的沒有長遠發展眼光和民族精神的皇帝,在這樣的皇朝家族背景下,嶽飛自然成為了悲劇。

相關焦點

  • 韓世忠:功勞與嶽飛平分秋色,為何能善終?
    兩宋之交的中國是個紛亂的時代,北宋徽欽二帝被俘,南宋建立,更是和金國你來我往打了幾十年才穩定住局勢。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起"中興四將"這個稱號,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嶽飛和韓世忠,當世人並稱為韓嶽。同樣身處宋高宗的猜忌之下,同樣要面對奸相秦檜的翻雲覆雨,嶽飛在風波亭含冤而死,韓世忠最終卻得以全身而退、悠遊鄉間。此中差距是為何?對南宋江山來說,韓世忠、嶽飛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勇擊金軍,都可謂居功至偉。
  • 嶽飛抗金,為何是踏破西夏的賀蘭山?從《滿江紅》看嶽飛的壯志
    嶽飛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一首《滿江紅》說盡人生壯志未酬和缺憾。這首詞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能哼幾句,滿腔熱血,氣勢如虹。但有一點,北宋的邊疆並沒有到寧夏,自始至終未曾踏足賀蘭山,更不要說偏安一隅的南宋,且賀蘭山一帶屬西夏,後被蒙古攻破,並不屬於金的國土,金滅遼後,也沒有佔領賀蘭山。
  • 宋高宗為何恨嶽飛入骨?嶽飛死後兩年,他的軍師揭開秘密
    1133年,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召見了嶽飛,厚加賞賜,同時還親自書寫「精忠嶽飛」四個字,作為嶽家軍的旗幟。可見當時,宋高宗對嶽飛是多麼的信任!可是八年後,宋高宗卻下旨,將嶽飛賜死,嶽雲、張憲等人處死!那麼嶽飛在此期間,到底做了什麼事,讓宋高宗對其恨之入骨呢?
  • 南宋名將試金石,如果沒有擊敗過金兀朮,都不好意思自稱名將
    南宋初年,名將輩出,不僅有著嶽飛、韓世忠這樣的所謂南宋中興四大名將,鎮守川陝吳玠、吳璘兄弟也是名噪一時。而這些人的威名赫赫,很大程度上的感謝一個人。他叫完顏宗弼,當時的金國四太子,也是金軍攻伐南宋時的主要統帥之一,當然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金兀朮。
  • 南宋初年三大難題,造就中興四將,也讓嶽飛悲劇命運就此註定
    金兵、盜賊、潰兵是南宋初年宋軍所需要面對的三大難題。金兵之患,在整個建炎年間都非常激烈,後因金人立劉豫為偽齊皇帝,使之成為宋金兩國之藩屏,金人暫緩了對宋朝的進攻,一定程度上給了宋朝以喘息之機。加之偽齊剛成立,需要穩固和壯大自身實力,故紹興初年,宋邊境並無較大規模的戰爭,著重點亦可放在剿撫境內遊寇與土賊上。金廷主動放棄與南宋的正面衝突,到紹興改元後,金人之患,已不甚劇烈。不過,金人南下帶給了中原及江南百姓嚴重地創傷,加之南宋潰兵問題愈演愈烈,使得紹興改元之後,盜賊、潰兵問題成了南宋軍事重建面臨的重大問題。
  • 狐說嶽飛(四十二)黑蠻龍抗金是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起源
    在歷史上南宋初年抗金戰爭參加的不僅僅是漢族人民組成的南宋軍隊,其中還有相當部分的南宋統治下少數民族地區的武裝力量。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來自於古代苗族的抗金將領黑蠻龍。他在抗金作戰中立下的功勳,不但受到嶽飛的推崇和南宋朝廷的獎賞,就算在民間也留下了各種傳說。
  • 嶽飛三札,千古英雄之人格寫照
    《嶽飛三札》——《續汝帖》刻四「南宋名臣書」    端硯銘文    □李志軍(武漢大學哲學博士)    背景穿越    南宋紹興七年(1137)秋的長江上,一艘客船中,嶽飛一遍遍地謄寫一份奏章隨軍轉運使薛弼伸頭看了一眼,見嶽飛是請立皇太子,大吃一驚,說:「身為大將,似不應幹預此事。」嶽飛說:「臣子一體,也不當顧慮形跡。」    就是這張小楷,闖進了高宗皇帝心中最隱秘的區域,為四年後的風波獄埋下了伏筆。同樣大殺功臣的朱元璋卻有贊語:「純正不曲,書如其人。」
  • 為什麼南宋王朝會選擇偏安政策?難道僅僅是因為統治者軟弱嗎?
    不過在南宋初期,抗金名將韓世忠、嶽飛倒是相繼擔任樞密使、樞密副使一職。而在南宋早期,在嶽飛、韓世忠等抗金名將的率領下,宋軍在抗金路上不斷取得勝利,收復了黃河以北大片失地(潁昌、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重挫了金軍的有生力量,導致金軍一度軍心動搖,宋軍兵鋒距金軍大本營河南開封僅數十裡之遙。但在這個時候,南宋執政者卻演繹了什麼叫做「豬隊友」。
  • 南明為何無法複製南宋奇蹟:朱由崧阿鬥附體,留下個爛攤子
    靖康之變,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繼位並遷都臨安,與金國劃江而治,北宋變成了南宋,從名義上來講,算是擁有半壁江山。而且,在金國強大軍事壓力下,南宋王朝竟然歷經9任帝王,延續了150餘年。與南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400餘年之後北京城陷落,崇禎吊死於煤山。保留有完整六部官員和軍事體系的南明,短短18年就土崩瓦解。南明為何無法複製南宋的奇蹟?
  •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一生飄搖,卻為何評價不高?
    首先,罵趙構殺嶽飛的人,一般沒有意識到,為什麼會有嶽飛這個人呢?關於武功方面,整體應該屬於中等偏下,只要讓領土損失百分之四十都算垃圾。但當趙構接手時,宋朝已經是一個破簍子了,能把宋朝國土救一部分回來能力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至於氣節,那真是沒完沒了。初期看起來還不錯,臣構言絕對不能洗,和石敬瑭有的一比。總之,作為一個財政天才,趙構水平相當好。
  • 南宋統治者苟且偷生,昏庸無能,根本沒有光復中原的意思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是秦檜跪像背後嶽飛墓闕上的楹聯,上聯寫此地以能埋嶽飛而感到有幸,下聯寫嶽飛墳前以白鐵鑄造的秦檜夫婦像,二人日夜為人所唾罵。千百年來,人們都認為心懷報國之志的一代名將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秦檜就是劊子手。而且從歷史表面上看,似乎也確實是這樣。
  • 「非卿不忠,非朕不明」,宋高宗對嶽飛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面對大宋江山的半壁淪喪,面對大宋皇上徽、欽二帝及大量皇族的屈辱,面對大宋子民慘遭金軍鐵蹄的蹂躪,面對家國危難之際,嶽飛懷揣「盡忠報國」之志,手提十萬虎狼之師,力抗金軍十數年,以「還我河山」「直搗黃龍」的蓋世豪情,歷經大小戰役100多場而鮮有敗績,打得金軍抱頭鼠竄,聞之色變,贏得了「撼山易,撼嶽家軍難」至高榮譽。宣和四年,19歲的嶽飛投身軍營,開啟了自己金戈鐵馬的一生。
  • 嶽飛能成為中興四將,此人的遺產功不可沒,為他積攢了起兵家底
    嶽飛是南宋初期的著名將領,嶽家軍更是如雷貫耳,但是實際上嶽家軍的主力卻和另一個人密不可分,嶽飛更是此人一手帶出來的,如果沒有繼承他的遺產,嶽飛只怕不會有那麼強大的影響力。建炎年間最主要的軍事特點,莫過於形成幾大帥的軍事雛形。
  • 那首膾炙人口的《滿江紅》,究竟是不是嶽飛所寫
    長久以來,此詞都被認為是南宋名將嶽飛所寫。 但近代開始,認為該詞不是嶽飛原創的說法卻變得越來越多。網上甚至出現了所謂專家的論斷,判明這是後人託名嶽飛的偽作。那麼,這首千古流傳的名詞到底是不是嶽飛所寫?人們對它的爭議又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刪除,秋瑾《滿江紅》入選,有無道理?
    歷朝歷代的文人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始終懷著一顆憂國憂民的心,南宋抗金名將嶽飛同樣是這樣 半壁江山被敵虜侵佔,南宋朝廷在東南偏安,面對這種情況,嶽飛將一腔豪氣與悲憤通通化作墨汁,融入了這首《滿江紅》,使得《滿江紅》全詞中激蕩著濃鬱的愛國主義情懷,被一代又一代後人傳誦,曾經更是一度被選入語文教科書,成為經典名篇,但是時移境遷,現在嶽飛的這首《滿江紅》竟然被剔除了語文教科書,而取代它的是清末義士秋瑾的一首同名作品。
  • 他守釣魚城36年,最終投降元朝,20年後為何被元成宗處死!
    1235年,蒙軍開始對南宋發起進攻,此時宋蒙戰爭全面爆發。但因蒙古窩闊臺汗去世,蒙軍內部突發矛盾。得知消息後,宋軍抓住時機,在四川創建山城防禦體系,而釣魚城就是防護體系中最核心和堅固的堡壘。釣魚城在守軍主將的指揮下,一次又一次地擊退蒙軍,為南宋贏得喘息的機會。直到忽必烈即汗位後,南宋被滅亡,王立為了保住城中百姓的性命,他決定棄城投降。
  • 同樣面對異族入侵,南宋延續一百五十年,為何南明很快滅亡?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南方移民制度,如東晉、南宋和南明王朝。他們都是漢人建立的,面臨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不過相當可悲的是,南宋繼承了北宋,延續了150年的國位,而南明政權僅僅三四年就垮臺了。雖然南明旗下還有其他反清勢力,但他們的活動卻被擠在西南的一小塊地方。
  • 再論嶽飛絕不是「民族英雄」
    如果一個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屬於哪個民族,或者根本不知道「民族」為何物,其決定採取某種行為,當然不可能「以民族利益為重」;既無「以民族利益為重」之意識,又怎麼可能是「民族英雄」呢?也就是說:「太陽」是一種「客觀存在」,不管有無「太陽」的概念,它始終都在那裡;「民族英雄」是一種「主觀認同」,某人若不知「民族」概念為何物,若不認同自己屬於某一「民族」,他自然也就不可能成為「民族英雄」。
  • 嶽飛入獄後誓不屈服,堅稱自己無罪,獄卒吐露九個字令其無話可說
    「建炎南渡」以後,金軍並未停下南侵的步伐,就在南宋政權危急存亡之際,嶽飛及嶽家軍橫空出世,一舉洗刷南宋朝廷在對外戰爭中曾遭受過的恥辱,還收復了大片失地。正因如此,嶽飛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
  • 美國發動的大大小小戰爭無數,一旦再次開戰,首個打擊目標是誰?
    美國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大的不安定因素,縱觀全世界發生戰爭的地方,都少不了美國的幹涉。尤其是中東地區,美國為了自身的利益發動所謂的反恐戰爭,讓數以千萬的普通人變成了難民,當前,美國仍然在中國到處挑釁,而中東地區的戰火也久久不能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