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三札,千古英雄之人格寫照

2021-01-15 大河網

    《嶽飛三札》——《續汝帖》刻四「南宋名臣書」

    端硯銘文

    □李志軍(武漢大學哲學博士)

    背景穿越

    南宋紹興七年(1137)秋的長江上,一艘客船中,嶽飛一遍遍地謄寫一份奏章。隨軍轉運使薛弼伸頭看了一眼,見嶽飛是請立皇太子,大吃一驚,說:「身為大將,似不應幹預此事。」嶽飛說:「臣子一體,也不當顧慮形跡。」

    就是這張小楷,闖進了高宗皇帝心中最隱秘的區域,為四年後的風波獄埋下了伏筆。同樣大殺功臣的朱元璋卻有贊語:「純正不曲,書如其人。」

    《鳳墅帖》裡的嶽飛行書

    嶽飛的小楷已欣賞不到,但在《鳳墅帖》裡可看到嶽飛剛勁儒雅的行書。

    《鳳墅帖》由曾宏父刻於南宋嘉熙、淳祐年間(1237-1252年),距嶽飛被害剛好一百年,收嶽飛三札。

    《與通判學士帖》:

    「飛諮目啟上。通判學士即日伏惟。起居佳勝。承惠翰慰感,尚阻披唔,願言加嗇,以俟寵渥。凡事切幾勉力王事為望。不宣。飛諮目再拜通判學士閣下。」

    《洪井帖》:

    「飛已至洪井。累日只俟營寨了,便如長沙矣。此有所需,示及。飛再拜。」

    《平虜亭記帖》:

    「平虜亭記甚佳,可勒諸石。但過情之譽為多,豈踈拙所宜當?悚仄悚仄。飛再拜。」

    歷史點評在此

    曾宏父跋云:「嶽武穆奮自行伍,名震夷夏,然吐辭揮染人未易。及勉力王事,勸僚佐以忠也。俟營寨了,便如長沙,勤勞邦家也。答平虜亭記,處己以謙也。武飾以文,勇守以謙,猶不免讒佞之手,哀哉!」

    嶽珂《寶真齋法書贊》云:「先王夙景仰蘇氏,筆法縱逸,大概祖其遺意。」

    這幾張手札正是學東坡的書體。

    端硯銘文可見草書

    嶽飛的草書,可見於一方端硯銘文。此硯最早為謝枋得收藏。謝枋得將銘文與家藏嶽武穆墨跡相比,認定是嶽飛遺物無疑。「持堅守白,不磷不緇」八個字,堅毅沉雄,氣貫日月。

    謝枋得與文天祥同年進士,南宋亡,絕食而死。他將此硯贈與文天祥以相激昂。文在硯上刻銘曰:「硯雖非鐵難磨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弗失道自全。」

    文天祥說:「嶽先生,我宋之呂尚也。建功樹績,載在史冊,千百世後,如見其生。至於筆法,若雲鶴遊天,群鴻戲海,尤足見幹城之選,而兼文學之長,當吾世誰能及之。」

    《宋史·嶽飛傳》云:「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嶽飛者,一代豈多見哉。……飛北伐,軍至汴梁之朱仙鎮,有詔班師,飛自為表答詔,忠義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諸葛孔明之風。」

相關焦點

  • 那首膾炙人口的《滿江紅》,究竟是不是嶽飛所寫
    但趙寬對這首彌足珍貴的詞作之出處卻沒有提及。在這之前,從未見有宋、元時人提到此詞。 而研究嶽飛生平的重要史料、其孫嶽珂所編的《鄂國金佗粹編》(《以下簡稱《粹編》)也不見敘述。要知道,嶽珂在收集嶽飛遺文時,是相當不遺餘力的。從選材到刊印,前後歷時達三十一年,卻為何仍無此詞的記載?
  • 蒙古帝國史:札蘭丁的八魯灣之戰
    摩柯末蘇丹在死時為他的國家做了一件自蒙古西徵以來的唯一一件好事:確立了札蘭丁的王儲地位。1220年,花剌子模終於舉起了復仇的戰劍,已經聚集起十幾萬兵馬的札蘭丁等到了機會,他打敗了成吉思汗的異姓兄弟失吉忽禿乎所率領的三萬兵馬,這就是令花剌子模人為之驕傲的八魯灣之戰。
  • 嶽飛入獄後誓不屈服,堅稱自己無罪,獄卒吐露九個字令其無話可說
    在連下十二道金牌將其從前線召回後,奸臣秦檜夥同万俟卨、張俊等人,在高宗趙構的授意之下對嶽飛進行攀咬。不久,嶽飛死於大理寺獄中,其子嶽雲與部將張憲公開斬首。結合相關史料,不難發現宋高宗高宗對於嶽飛的態度非常曖昧,可謂是又愛又恨。一方面,他需要嶽飛這樣的良將來為他阻擊金人;另一方面,他又對嶽飛的抗命不遵感到痛恨。除此之外,嶽飛還犯了一個錯誤,這才讓宋高宗趙構對其生出了殺心。
  • 曹蓉︱袁枚致慶晴村三札小記
    《隨園詩話》書影近來翻檢尺牘,遇到袁枚致「晴村」三札,同樣寫給貴家,卻真誠可愛,因此稍作考釋,略窺袁枚的另一面向。第一札收入《國朝名家遺墨》,釋文如下:前月藍親家處寄到世兄信一函、紅絲硯一方,感謝之至。山中藏硯多年,從未睹紅絲硯是何色樣,今得見賜,亦補平生眼福,何幸如之。
  •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刪除,秋瑾《滿江紅》入選,有無道理?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嶽飛的這句詞充分體現了對敵人的仇恨和不屑,豪氣幹雲,令人讀之動容。 三、秋瑾與《滿江紅》 秋瑾號曰鑑湖女俠,是第一位為革命獻出生命的偉大女性,在近代史上有著不低的地位。
  • 美國藏米芾行書尺牘三札
    訝摯在清□之中,南山之陰。經暑衿□一熱惱中而獲逃此,非幸□□。秋可去此,遂吐車茵。芾頓首再啟。
  • 《殺戮之神》作者雷札系列作品出版:「文明」的野蠻人回來了
    從日常所寫出發,帶著殺手一般的乾脆、準確,帶著令人沉醉的優雅,法國作家雅絲米娜·雷札通過《「藝術」》《殺戮之神》這兩部戲劇和《巴比倫》這部小說,將日常生活中完美到有點無聊的客廳擊碎,在充滿反諷的題外話間似乎能夠感受到尷尬之餘的一絲寒意。日前,這三部作品的中譯本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並於9月23日在上海建投書局舉行了新書首發式暨分享會。
  • 成吉思汗敬佩的敵人札蘭丁是如何走上絕路的?這兩個原因至關重要
    札蘭丁是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的兒子,他曾在八魯灣之戰中殲滅三萬蒙古騎兵,成吉思汗在得知此事之後親自前去討伐他,雙方在印度河畔進行了一場血戰,札蘭丁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仍拼力奮戰,最後只剩下了自己一個人,成吉思汗見狀之後十分佩服她的勇氣,下令不要蒙古士兵用箭射他,結果札蘭丁居然跳進了波濤洶湧的印度河,
  • 嶽飛書法,非一般的霸氣!
    1103年3月24日,民族英雄嶽飛出生。嶽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 雷札:挖掘歐洲當代生活的劇作家
    之後,她創作於2011年的劇本《殺戮之神》將其聲望推至頂峰。羅曼·波蘭斯基邀請雷札將其改編為電影劇本《殺戮》,由凱特·溫斯萊特、朱迪·福斯特主演,在威尼斯電影節摘得「小金獅獎」。才華、獎項、票房、聲望,說雷札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炙手可熱的劇作家也不為過。    此次在國內引進出版的三本雷札作品,分別是劇作《「藝術」》《殺戮之神》和小說《巴比倫》。
  • 宋高宗為何恨嶽飛入骨?嶽飛死後兩年,他的軍師揭開秘密
    1133年,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召見了嶽飛,厚加賞賜,同時還親自書寫「精忠嶽飛」四個字,作為嶽家軍的旗幟。可見當時,宋高宗對嶽飛是多麼的信任!可是八年後,宋高宗卻下旨,將嶽飛賜死,嶽雲、張憲等人處死!那麼嶽飛在此期間,到底做了什麼事,讓宋高宗對其恨之入骨呢?
  • 韓世忠:功勞與嶽飛平分秋色,為何能善終?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起"中興四將"這個稱號,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嶽飛和韓世忠,當世人並稱為韓嶽。同樣身處宋高宗的猜忌之下,同樣要面對奸相秦檜的翻雲覆雨,嶽飛在風波亭含冤而死,韓世忠最終卻得以全身而退、悠遊鄉間。此中差距是為何?
  • 再論嶽飛絕不是「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刊出後,引發了不少爭議和討論,反對意見甚多;近日,某門戶網站亦刊出針鋒相對之專題,認為嶽飛確確實實是一位「民族英雄」。再說某網專題舉例的另外三個概念:「部落聯盟首領」、「官僚體制」、「人類」。該專題認為:古代沒有這些概念,但一點不妨礙有事物「屬於此概念」。這三個概念與「太陽」不同,都是社會科學概念。那麼,可不可以說,這種反駁就有道理了呢?這種反駁仍然大謬——在社會科學概念裡,也存在「主觀認同」與「客觀存在」的區別。
  • 將軍冒死救下嶽飛之子,嶽家感恩並立下祖訓:兩家人世代不得通婚
    1142年,嶽飛、長子嶽雲以及他的部將慘遭殺害,嶽飛的家人也被流放,所以一直以來,嶽家和秦家都是世仇,嶽飛的後代傳承了千百年,從來沒有與秦家通過婚,這是嶽家鐵打不變的規定,不過除了秦家,還有一個家族,嶽家也是不與之通婚的
  • 法國劇作家雅絲米娜·雷札 作品中文版首次出版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 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法國當代重要劇作家雅絲米娜·雷札(Yasmina Reza 1959-)作品中文版,「雅絲米娜·雷札作品集」目前已有《藝術》《殺戮之神》《巴比倫》三部劇本及小說面世
  • 李商隱抄襲夜雨寄北,李玟請嶽飛寫詞,文化斷代到底有多可怕?
    後面有人告訴她是嶽飛,然後她說能不能請他幫我寫詞。這個是好些年前的事了,但是作為一個公眾人物,這樣的行為會影響一批人。看到的人有的一笑而過,有的則為古代的英雄氣結。「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不是正是嶽飛本人的寫照嗎?一心為國,他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是終究敵不過政權的掌握。他的一生是壯烈的一生,最後的遭遇急白了多少人的頭。
  • 決戰在高考之後--米爾札哈尼的故事
    米爾札哈尼的成長軌跡倒是跟我們很多學霸有類似之處。最早她並不喜歡數學,理想是成為一個作家。年,那年米爾札哈尼24歲。而讓米爾札哈尼登頂數學研究高峰的成果,正是她在哈佛所做的博士論文。可以說,米爾札哈尼獲得菲爾茨獎,主要就靠她的博士論文。
  • 靖江市首屆嶽飛文化節開幕
    人民網北京3月16日電 3月13日,靖江市首屆嶽飛文化節在馬橋鎮白衣堂嶽家軍主題園開幕,大型人文紀錄片《嶽飛》在現場舉行開機儀式,開幕式上靖江嶽飛文化研究會、嶽飛文化主題圖書館揭牌成立。人民日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餘繼軍,嶽飛後裔傑出代表:嶽宣義、嶽惠來、嶽久成,靖江市領導趙葉、尤紅、趙國慶、範敏、沈南松、史驥濤、季士發、邵春寧、龐餘亮等出席開幕活動。靖江市委書記趙葉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市政府歡迎各位來賓和嶽氏宗親。他在講話中提到,嶽飛精忠報國的精神,薪火相傳。幾百年來,靖江人民一直深愛著嶽飛,一直銘記著嶽飛,嶽飛一直活在靖江人民的精神世界當中。
  • 嶽飛手中兵器是丈八鐵槍:師傅並非周侗,而是湯陰縣槍手陳廣
    嶽飛,其精湛的槍法,得益於師傅的調教,據《宋史·嶽飛傳》記載,「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設祭於其冢。父義之,曰:「汝為時用,其徇國死義乎!」
  • 看南宋大大小小的戰爭,解析嶽飛為何最終難成大事!
    在西子湖畔埋葬著三位傑出的民族英雄,他們分別是明代的于謙,清朝的抗清英雄張蒼水,以及宋朝的民族英雄嶽飛,他們三個人的大名在中國歷史上都如雷貫耳。 2、投身軍旅 嶽飛在20歲的時候就開始參加軍隊在1128年,他已經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戰鬥,從1128年到1141年的13年間,嶽飛經歷了上百次和英國人作戰的戰鬥經歷,在這13年中嶽飛流血負傷,忠心耿耿,他積累了非常豐厚的戰鬥經驗,在金國人向南進攻攻打江南地區的時候,嶽飛率領著自己的部隊,以萬夫不當之勇抗擊金國的主力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