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膾炙人口的《滿江紅》,究竟是不是嶽飛所寫

2020-11-26 騰訊網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不論何時,讀罷這首膾炙人口的《滿江紅》,作者表達出的那種渴望沙場徵戰、建功立業的英雄氣概和滿腔報國熱忱,即便是千百年後的我們也會感覺熱血沸騰。長久以來,此詞都被認為是南宋名將嶽飛所寫。

但近代開始,認為該詞不是嶽飛原創的說法卻變得越來越多。網上甚至出現了所謂專家的論斷,判明這是後人託名嶽飛的偽作。那麼,這首千古流傳的名詞到底是不是嶽飛所寫?人們對它的爭議又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上圖_ 湯陰嶽飛廟《滿江紅》手書石碑

爭論1、宋時資料未見記載

追根溯源,我們不難發現,現有的材料表明最早對《滿江紅》系嶽飛所寫提出質疑的,是著名學者餘嘉錫。他在《四庫提要辨證》中指出:這首詞最早見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徐階編的《嶽武穆遺文》,它是根據弘治十五年(1502)浙江提學副使趙寬所書嶽墳詞碑而收入的。但趙寬對這首彌足珍貴的詞作之出處卻沒有提及。在這之前,從未見有宋、元時人提到此詞。

而研究嶽飛生平的重要史料、其孫嶽珂所編的《鄂國金佗粹編》(《以下簡稱《粹編》)也不見敘述。要知道,嶽珂在收集嶽飛遺文時,是相當不遺餘力的。從選材到刊印,前後歷時達三十一年,卻為何仍無此詞的記載?

對於這一點,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我國史學界經過多年實踐證實,在當前歷史研究中,從明代材料內發現大量宋人不曾記載的宋時史實,是一個普遍現象(詳情可見今從《永樂大典》殘本中抄錄的宋時史料內容)。因而從明、清著作中引用相關史料,是宋史研究資料來源的一個不應忽視的方面。

上圖_ 嶽鄂王像(《南陵無雙譜》) 嶽飛像

以此而論,在宋時材料中未發現記錄有《滿江紅》,並不能說明嶽飛沒有寫過這首詞。據著名史學家鄧廣銘先生考證,宋時各類官私文獻、筆記小說的流失十分厲害,目前尚不能排除宋元文獻中有記載《滿江紅》的資料曾被明代人看到,但原書卻在後來失傳的可能。要知道,嶽飛遇難時家存文稿全被查封,家人無法妥為保管。此後秦檜及其黨羽把持朝政,凡是和嶽飛有關的文書札子都經歷了一場浩劫,不是被改得滿目全非,就是慘遭毀版。

至宋孝宗為嶽飛平反,但相關材料經過十幾年的不斷遺散,經嶽霖、嶽珂兩代人的努力,仍絕不可能收集到嶽飛全部的遺文,《粹編》裡未見收錄也是很自然的事。歷史上一些文學作品歷久始彰的情況也不乏其例,唐末韋莊的《秦婦吟》就默默無聞九百年方得見之於眾,但後人卻從未懷疑過其真實性。

上圖_ 趙昚(shèn,1127年-1194年),宋孝宗

爭論2、文中表述不合史實

繼餘嘉錫先生後,大詞學家夏承燾先生也對此詞提出質疑。他認為,詞中的「賀蘭山」當時位於西夏境內。而嶽飛是抗金將領,他是要帶領嶽家軍「直搗黃龍府」,即今日吉林省境內,與位於今寧夏的賀蘭山簡直南轅北轍。如果此詞為嶽飛所寫,作為一位英明的軍事統帥,其絕不會在地理常識上犯這樣的錯誤。

關於此種觀點,曾一度得到某些「鍵盤俠」的廣泛認同。甚至有人將其作為論證,指出嶽飛不具備基本的軍事地理素養,嶽家軍北伐必定失敗云云。但我們知道,嶽飛是宋人,而宋朝在北宋時期和西夏是有過戰爭的,用賀蘭山來代指敵境未嘗不可。況且詩詞貴在意會,辛棄疾曾將長安比作汴京,陸遊也將天山比作中原。和嶽飛相比,辛棄疾曾身為武將,陸遊也是飽習武事,然而卻沒有人說他倆犯了地理方面的錯誤。

上圖_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居士

爭論3、詞意風格不是嶽飛特點

有學者認為《滿江紅》筆鋒慷慨激昂,其英雄氣概溢於言表,顯然是豪放派詞作。但如今公認的為嶽飛所寫的《小重山》,卻明顯是一首徘徊婉轉、惆悵彷徨的婉約派作品。兩詞的文風大相逕庭,斷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不過,嶽飛並不是一位文學家或專職詞人,後世也沒有人將其歸為婉約派作家之列。既然如此,為何嶽飛不能涉足豪放派詞作?

上圖_ 《鳳墅帖》收嶽飛手札

現在有一首公認的嶽飛所作的《題新淦蕭寺壁》一詩:「雄氣堂堂貫鬥牛,暫將直節報君仇。斬除頑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可見,這首詩和《滿江紅》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文風頗有相似之處。

而且同為一代名將,辛棄疾不也寫過「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樣水平極高的婉約詞作嗎?可現在人們提到辛棄疾,卻都知道他是豪放派的代表。

所以說,歷史上兼擅兩種甚至多種風格的作家很多。我們完全沒有道理因為文風問題而去質疑《滿江紅》是不是嶽飛的作品。

上圖_ 鄧廣銘(1907年3月16日-1998年1月10日),字恭三,中國歷史學家、著名宋史學家

著名宋史專家鄧廣銘先生曾作過一個很有意義的論斷:「《滿江紅》就是嶽飛,嶽飛就是《滿江紅》。」鄧老也曾致信夏承燾先生:「何必寫文辨析真偽!」雖然目前尚沒有決定性證據指明這首詞系嶽飛本人所寫,抑或是後人託名的偽作。

但平心而論,這首充滿壯志豪情,是有事跡、有心志、有理想的絕佳詞作,其內容恰恰是嶽飛赤膽忠心、以身許國的真實寫照。

上圖_ 宋高宗手敕嶽飛《起復詔》(聖旨) 紙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對比嶽飛的生平事跡,他完全有能力、也有緣由寫出這樣的大氣磅礴之作(例如「三十功名塵與土」是指嶽飛30歲時被任命為江南西路、舒、蘄州制置使,成為南宋獨鎮一方的統兵大將。時嶽飛置司江州,而農曆秋季當地多雨,所以詞中有「瀟瀟雨歇」之句。又從江州奉旨入朝謹見,「計其行程,足逾八千裡」,又與「八千裡路雲和月」相合)。

故而,作為後人的我們不必糾纏於一些瑣碎問題,而且否認此詞出自嶽飛之手。即便它真是一首偽詞,也是具有相當歷史地位和文學價值的,是其餘任何偽詩偽詞萬萬比不了的。

文:林森

參考資料:

【1】《四庫提要辨證》 餘嘉錫

【2】《嶽飛詞考辯》 夏承燾

【3】《再論嶽飛的詞是不是偽作》 鄧廣銘

【4】《嶽飛和南宋前期政治與軍事研究》 王曾瑜

【5】《嶽飛作詞「新證」辨析》 王霞

【6】《金戈鐵馬之兩宋煙雲》 林森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秋瑾的這首《滿江紅》,取代嶽飛《滿江紅》入選教科書,憑什麼?
    可是原本在課本上的這首嶽飛的《滿江紅》卻被移出了課本,取而代之的則是另外一首秋瑾所寫的《滿江紅》。  精忠報國    至於為什麼將這首詩從課本中移除,  有很多學者表示《滿江紅》其實不是嶽飛寫的  。
  •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刪除,秋瑾《滿江紅》入選,有無道理?
    半壁江山被敵虜侵佔,南宋朝廷在東南偏安,面對這種情況,嶽飛將一腔豪氣與悲憤通通化作墨汁,融入了這首《滿江紅》,使得《滿江紅》全詞中激蕩著濃鬱的愛國主義情懷,被一代又一代後人傳誦,曾經更是一度被選入語文教科書,成為經典名篇,但是時移境遷,現在嶽飛的這首《滿江紅》竟然被剔除了語文教科書,而取代它的是清末義士秋瑾的一首同名作品。
  • 嶽飛的《滿江紅》被移出課本,被另一首同名作取代,這合理嗎?
    所有的英雄都應該被銘記,而作為英雄的他們也許會將心中的熱血化作文字,這些文字雖然有力量,卻鮮少能被放到教材裡,嶽飛便是其中的例外,但是近年來,嶽飛的《滿江紅》卻成為了教材書上的過去式,它被同名的詞所替代,這究竟合不合理呢?
  • 中國古今最有經典的12首《滿江紅》:嶽飛排名第一,當代有人上榜
    《滿江紅》,是中國古代的詞牌名。滿江紅是一種浮水植物,秋冬時節呈現一片紅色,所以叫作滿江紅。在北宋時期,《滿江紅》主要被詞人們用來寫羈旅行役、閨怨閒愁,但是並未產生什麼經典的詞作。南宋時期,嶽飛以《滿江紅》寫抗金,於是名聲大震。此後《滿江紅》就成為了中國第一愛國詞牌名,歷代以《滿江紅》寫愛國情懷的詞作數不勝數,而且名篇輩出。
  • 嶽飛《滿江紅》比蘇軾《赤壁懷古》好嗎?區別在哪裡?
    前言蘇軾《赤壁懷古》與嶽飛《滿江紅》 你認為哪一首更好些?這是我在問答裡看到的一個問題,我以為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認識,兩首詞各有千秋。處於和平時代的我們,沒有體會過戰爭的血腥與亡國的劇痛,估計有很多人喜歡蘇東坡的瀟灑與超脫,當然大家也尊敬嶽飛的光榮與夢想。一、滿江紅是一首戰歌如果那個時代有國歌的話,滿江紅是可以作為國歌唱的。
  • 著名歌手李玟聽過《滿江紅》後表示:嶽飛是誰?我打算請他寫歌
    嶽飛在中國絕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需要懂歷史,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嶽飛,他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在二十歲起,先後四次從軍,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可惜的是後來因為他和宋高宗及趙構的意見不統一,他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
  • 嶽飛《滿江紅》移出課本,被一首近代同名作品取代,為何會這樣?
    上過語文課的都知道,嶽飛不僅軍事能力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級別,其高超的文學功底也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一首豪氣沖天的《滿江紅》被收錄在了課本中,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領略到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
  • 替換嶽飛《滿江紅》的做法與清代「文字獄」有什麼區別
    這句詩詞出現嶽飛《滿江紅.怒髮衝冠》現在嶽飛的《滿江紅》已經被秋瑾的《滿江紅》取代。語文書上再也看不到嶽飛的《滿江紅》了秋瑾與嶽飛的《滿江紅》要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都表達了報效祖國的情懷以及對侵略者的仇視。很多人猜測刪掉嶽飛《滿江紅》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詩中提到的「胡努」「匈奴」。嶽飛因為抗擊匈奴而成為民族英雄。
  • 柳永創調,嶽飛怒髮衝冠,滿江紅精選50句
    滿江紅,調名來源說法主要有三種:一說是詠水草,滿江紅是一種生長在水田或池塘裡的浮水植物,秋冬時節葉子會變紅,呈現一片紅色,所以叫作滿江紅;一說是詠江景,白居易的《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描繪太陽出來光照江水的美麗景象;一說是詠曲名,唐朝朱慶餘志怪小說《冥音錄》中載有「上江虹」曲名,後轉易「上」「虹」二字得「滿江紅」調名。滿江紅以柳永的《滿江紅.暮雨初收》為正體,另外有變體13種。
  • 李玟聽完《滿江紅》,興奮地問:嶽飛在哪?我能請他幫我寫歌嗎?
    是不是看著詩句都能哼唱幾句,實在是耳熟能詳啊!而著名歌手李玟在節目中,偶然聽到了《滿江紅》為詞改編的歌,被深深吸引,要知道作為一個音樂人,能遇到一個好的作品可是求之不得的。於是非常興奮,激動地問道:「嶽飛是誰?可以請他幫我寫歌嗎?」李玟在說完此話後,瞬間引來無數網友們的吐槽:她怎麼會說出這種話,竟然不知道嶽飛是誰?這是故意裝傻炒作嗎?
  • 從《滿江紅》看嶽飛的壯志
    嶽飛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一首《滿江紅》說盡人生壯志未酬和缺憾。這首詞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能哼幾句,滿腔熱血,氣勢如虹。但有一點,北宋的邊疆並沒有到寧夏,自始至終未曾踏足賀蘭山,更不要說偏安一隅的南宋,且賀蘭山一帶屬西夏,後被蒙古攻破,並不屬於金的國土,金滅遼後,也沒有佔領賀蘭山。
  • 讀古詩詞一起《滿江紅》,唱不出英雄的激情和愛國主義
    遙感歷史,那首歌《滿江紅》,讓多少人流淚,讓多少人感慨。他總是「壯懷激烈」,或「躊躇滿志」。熟悉《滿江紅》當然從嶽飛開始。當我年輕的時候,我不太明白,但我也感到興奮,我搖搖頭,背誦了一首歌《滿江紅》,令人耳目一新。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可以隨時脫口而出,不是為了別的什麼,而是為了愛國的熱情和驅趕韃靼人的野心。
  • 李玟朗讀《滿江紅》,大喜過望道:嶽飛是誰?我要請他給我寫歌詞
    然而,有一個愛國詞人,卻也曾憑藉一曲,吸引了著名歌手李玟的注意,他就是嶽飛。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屏幕上忽然出現「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李玟在讀完這曲詞後,激動地問道:「這是嶽飛寫的嗎?嶽飛是誰?我能找他幫我寫歌嗎?」
  • 宋詞中最激情的詞牌,史上最經典《滿江紅》,嶽飛第一辛棄疾第二
    滿江紅,詞牌名,北宋新聲,柳永詞為創調之作。調名來源說法不一,一說調名詠水草。滿江紅是一種生長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秋冬時節,它的葉內含有很多花青素,群體呈現一片紅色,所以叫作滿江紅。一說調名詠江景。唐代詩人白居易《憶江南》詞有「日出江花紅勝火」之句,描繪太陽出來光照江水的美麗景象。
  • 嶽飛書法,非一般的霸氣!
    1103年3月24日,民族英雄嶽飛出生。嶽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 莫日根新歌《滿江紅》心懷愛國志 傳遞愛國情
    ­  近日,華語流行男歌手莫日根發行最新單曲《滿江紅》,這首歌根據嶽飛詩詞《滿江紅•怒髮衝冠》改編,是一首「心懷愛國心,傳遞愛國志」的正能量歌曲!該歌曲一經上線便引起了全國網友的極大關注和轉發。­  歌曲《滿江紅》是著名音樂人珞巖創作,之所以選定莫日根來演唱,正因為莫日根男子漢氣概十足,很man的形象,略帶沙啞的滄桑嗓音把歌曲演繹的淋漓盡致!
  • 一起讀古詩詞丨一曲《滿江紅》,唱不盡英雄豪情和愛國熱情
    遙感歷史,那一曲曲《滿江紅》,讓多少人淚目,讓多少人感懷。讀起來總有些「壯懷激烈」,亦或是「躊躇滿志」。熟悉《滿江紅》當然是從嶽飛開始。幼時不甚理解,卻也感覺心情激蕩,搖頭晃腦背誦一首《滿江紅》,神清氣爽。一直到現在,仍然隨時可以脫口而出,不為別的,只為那一片愛國的熱情和驅除韃虜的雄心壯志。宋代嶽飛《滿江紅·寫懷》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 李玟聽完《滿江紅》,激動地問道:嶽飛是誰?我可以請他寫歌嗎?
    某次李玟參加了一個綜藝節目,車上在放嶽飛的《滿江紅》,她立即被歌詞中的悲壯與氣勢磅礴給打動了,激動地問:「嶽飛是誰,可以請他幫我寫歌嗎?」此話一出,在場人員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嶽飛,出生於1103年,年紀輕輕便表現了超高的武藝,不滿二十歲就能將三百斤的弓拉開。
  • 羅家英在節目上用粵語朗誦《滿江紅》,這便是粵語的魅力
    有一次,羅家英和汪明荃兩夫妻參加撒貝寧主持的一檔節目,在撒貝寧的建議下,羅家英在現場用粵語朗誦了兩首詩詞,第一首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江雪》,第二首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滿江紅》。特別當羅家英朗誦到《滿江紅》最後兩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時,那情調激昂、慷慨壯烈的聲音更是讓臺下觀眾熱情高漲,這便是粵語的魅力。包含九聲六調,較多保留古漢語的特徵,擁有完善的文字系列的粵語確實很多時候背起古詩古文來往往都比只有四聲調、連入聲字都不存在的普通話更加動聽。
  • 原創詩詞:滿江紅·推窗得月
    難羈懷、依舊那雲天,情猶切。水潺潺,山脈脈。拾階上,千重越。圓曾經清夢,隨緣難愜。碧浪微波浮清影,嫩荷紅柳時時現。卷漪瀾,浮萍寸草心,生搖曳。作者/陳工,筆名/一月正當空,鎮江詩詞文學愛好者,專注於詩詞文學與中外歷史的研究與創作。喜歡的詩人有:蘇軾、柳永、納蘭性德、李白、陸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