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詩詞:滿江紅·推窗得月

2021-01-08 一月正當空

捉筆流泉,相宜處、晨昏霜雪。

影獨立、此夜星辰,推窗得月。

漠漠浮生萬千語,絮絮閒情幽古樂。

難羈懷、依舊那雲天,情猶切。

水潺潺,山脈脈。拾階上,千重越。

圓曾經清夢,隨緣難愜。

碧浪微波浮清影,嫩荷紅柳時時現。

卷漪瀾,浮萍寸草心,生搖曳。

作者/陳工,筆名/一月正當空,鎮江詩詞文學愛好者,專注於詩詞文學與中外歷史的研究與創作。喜歡的詩人有:蘇軾、柳永、納蘭性德、李白、陸遊等。

滿江紅·詞牌註解:又名「上江虹」、「滿江紅慢」、「念良遊」、「煙波玉」、「傷春曲」、「悵悵詞」。以柳永的《滿江紅·暮雨初收》為正體。另有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十句五平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嶽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厲聲教的《滿江紅·浩浩長江》、辛棄疾的《滿江紅·敲碎離愁》等。

我是一月正當空,歡迎關注、評論、點讚、分享、收藏!

圖源網絡
圖源網絡
圖源網絡
圖源網絡
圖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秋瑾的這首《滿江紅》,取代嶽飛《滿江紅》入選教科書,憑什麼?
    可是原本在課本上的這首嶽飛的《滿江紅》卻被移出了課本,取而代之的則是另外一首秋瑾所寫的《滿江紅》。  精忠報國    這首愛國主題的詩詞在課本中被移除,  讓很多人不理解。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提起這首《  滿江紅  》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嶽飛。  嶽飛是我國著名的愛國將領,大英雄  。
  • 一枕幽思情幾許,半窗畫意笑浮生;長調六首,花落花開滿江紅
    而詞牌《滿江紅》,不僅適於表達沉鬱頓挫、哀絕悽婉的情感,也適合抒發感慨悲憤的情緒,是一個可剛可柔的特例詞牌。一枕幽思情幾許,半窗畫意笑浮生,花落花開滿江紅。古典君分享六首長調《滿江紅》,歡迎讀者朋友們互動交流。——皛玊題記
  •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刪除,秋瑾《滿江紅》入選,有無道理?
    半壁江山被敵虜侵佔,南宋朝廷在東南偏安,面對這種情況,嶽飛將一腔豪氣與悲憤通通化作墨汁,融入了這首《滿江紅》,使得《滿江紅》全詞中激蕩著濃鬱的愛國主義情懷,被一代又一代後人傳誦,曾經更是一度被選入語文教科書,成為經典名篇,但是時移境遷,現在嶽飛的這首《滿江紅》竟然被剔除了語文教科書,而取代它的是清末義士秋瑾的一首同名作品。
  • 嶽飛《滿江紅》比蘇軾《赤壁懷古》好嗎?區別在哪裡?
    前言蘇軾《赤壁懷古》與嶽飛《滿江紅》 你認為哪一首更好些?這是我在問答裡看到的一個問題,我以為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認識,兩首詞各有千秋。處於和平時代的我們,沒有體會過戰爭的血腥與亡國的劇痛,估計有很多人喜歡蘇東坡的瀟灑與超脫,當然大家也尊敬嶽飛的光榮與夢想。一、滿江紅是一首戰歌如果那個時代有國歌的話,滿江紅是可以作為國歌唱的。
  • 莫日根新歌《滿江紅》心懷愛國志 傳遞愛國情
    ­  近日,華語流行男歌手莫日根發行最新單曲《滿江紅》,這首歌根據嶽飛詩詞《滿江紅•怒髮衝冠》改編,是一首「心懷愛國心,傳遞愛國志」的正能量歌曲!該歌曲一經上線便引起了全國網友的極大關注和轉發。­  歌曲《滿江紅》是著名音樂人珞巖創作,之所以選定莫日根來演唱,正因為莫日根男子漢氣概十足,很man的形象,略帶沙啞的滄桑嗓音把歌曲演繹的淋漓盡致!
  • 2020年3月曉宇宙詩詞原創55首、提前和大家見面了,眾志成誠過疫關
    導讀:2020年3月曉宇宙詩詞原創55首、提前和大家見面了,眾志成誠過疫關,心底無私宇宙寬,揮首瞻望坎坷日,包容眾生地球安。1為《拜泉縣寶塔公園》所作七言詩詞其一《拜泉真牛、了不起》拜泉產糧景色美,綠色產業縣百強。芸豆牛肉走四方,生態農業國際獎。
  • 那首膾炙人口的《滿江紅》,究竟是不是嶽飛所寫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不論何時,讀罷這首膾炙人口的《滿江紅》,作者表達出的那種渴望沙場徵戰、建功立業的英雄氣概和滿腔報國熱忱,即便是千百年後的我們也會感覺熱血沸騰。
  • 柳永創調,嶽飛怒髮衝冠,滿江紅精選50句
    滿江紅,調名來源說法主要有三種:一說是詠水草,滿江紅是一種生長在水田或池塘裡的浮水植物,秋冬時節葉子會變紅,呈現一片紅色,所以叫作滿江紅;一說是詠江景,白居易的《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描繪太陽出來光照江水的美麗景象;一說是詠曲名,唐朝朱慶餘志怪小說《冥音錄》中載有「上江虹」曲名,後轉易「上」「虹」二字得「滿江紅」調名。滿江紅以柳永的《滿江紅.暮雨初收》為正體,另外有變體13種。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為送別而作,卻極為與眾不同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古人送別,往往設宴餞別,三五好友杯酒惜別,更兼詩詞文賦,寫滿別情。唐詩宋詞中,送別題材的詩詞就佔很大比例。而送別詩詞中名作也極多,「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等等數不勝數。今天再向大家介紹兩首冷門的送別詞,這兩首詞都是詞中之龍辛棄疾所作,奇的是兩篇俱是為送別同一個人接連而作。兩次俱都是難得的佳作,其中一首《滿江紅》尤其與眾不同。
  • 六甲番人原創詩詞:七絕·穀雨夜聽雨心事
    六甲番人原創詩詞:七絕·穀雨夜聽雨心事,用韻平水韻平聲十四寒前序:近日忙於俗事,差旅在外,身不由己,今日歸家,靜坐片刻,方記起原已穀雨節氣,獨斟新茶,正恍然時,忽聽夜雨敲窗。自古惜春空自怨,落花驟雨淚痕殘。
  • 李玟聽完《滿江紅》,興奮地問:嶽飛在哪?我能請他幫我寫歌嗎?
    我國是一個詩詞大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蘊育了無數的經典作品,很多文人雅士在月光下,不禁伴著笛聲而賦詩一首,非常有雅興。01詩詞作為我們千百年來的文化瑰寶,也深受音樂人的喜愛,經常被改編到歌曲裡面傳唱,著名詩人蘇軾的經典作品《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被改編成音樂,流傳至今。每到中秋時節,我們就會唱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替換嶽飛《滿江紅》的做法與清代「文字獄」有什麼區別
    這句詩詞出現嶽飛《滿江紅.怒髮衝冠》現在嶽飛的《滿江紅》已經被秋瑾的《滿江紅》取代。語文書上再也看不到嶽飛的《滿江紅》了秋瑾與嶽飛的《滿江紅》要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都表達了報效祖國的情懷以及對侵略者的仇視。很多人猜測刪掉嶽飛《滿江紅》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詩中提到的「胡努」「匈奴」。嶽飛因為抗擊匈奴而成為民族英雄。
  • 【詩詞鑑賞】十首唯美秋夜詩詞,一起感知秋夜的美好!
    十首唯美秋夜詩詞,一起感知秋夜的美好! 樓頭夜半風吹斷,月在浮雲淺處明。 好風吹過雨,午夜得新涼。 促織聲偏細,舂鋤立自雙。 人生隨處好,最好是家鄉。
  • 小學就會背的「窗含西嶺千秋雪」寫的什麼季節?詩詞大會選手答錯
    詩讀多了後,大家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大家經常會理解錯的詩,往往都是當年中小學時背得滾瓜爛熟的作品。這話一點兒都不誇張,從5季詩詞大會上來看,錯得最多的一道題考的是蘇軾的「但願人長久」,百人團錯了91人。
  • 中國古今最有經典的12首《滿江紅》:嶽飛排名第一,當代有人上榜
    這些詞都以嶽飛的《滿江紅》為宗,形成了一個體系。本文就介紹一下從古到今的最出色的12首《滿江紅》。  1,嶽飛《滿江紅·怒髮衝冠》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 母親節獻禮——滿江紅.此愛無聲
    新作欣賞滿江紅.此愛無聲作者:光隱先生此愛無聲,尤勝那,延綿細雨。誰不是,趁方年少,夢安詩賦。十月懷胎連骨肉,三餐為食經霜露。格律淺釋《滿江紅》,又名《上江虹》、《滿江紅慢》、《念良遊》、《煙波玉》、《傷春曲》、《悵悵詞》等。詞調來源,眾說紛紜。一說是詠水草,滿江紅是小型浮水植物,秋天葉片呈紅色;一說是詠江景,描繪太陽光照射江面的美麗景象,唐代詩人白居易《憶江南》有「日出江花紅勝火」之句;一說是詠曲名,唐朱慶餘載有《上江虹》曲名,後改為《滿江紅》作詞牌名。
  • 著名歌手李玟聽過《滿江紅》後表示:嶽飛是誰?我打算請他寫歌
    嶽飛不僅是一個軍事家、戰略家,同時他還是一個書法家、詩人,一首《滿江紅》感染了無數兒女,這是嶽飛最為經典的一首詞。《滿江紅》代表了嶽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嶽飛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
  • 【詩詞鑑賞】一壇松月伴秋吟,九首關於秋吟的詩詞,感受古人對秋天...
    古人常常把對秋天的感悟,寫在詩詞裡,九首關於秋吟的詩詞,一起去感受古人在秋天的濃濃情懷和秋意! 世事炎涼俄忽爾,閒來物理靜推尋。 品讀好詩詞 品讀經典 品讀好詩詞
  • 【詩詞鑑賞】十五首古人對雪的詩詞,有數不盡的浪漫!
    從《詩經》中的「雨雪霏霏」,到《唐詩》裡的「千樹萬樹梨花開」,晶瑩剔透的雪花在詩詞文章中紛飛了百年千年。 十五首古人對雪的詩詞,有數不盡的浪漫! 幽人吟望搜辭處,飄入窗來落硯中。
  • 羅家英在節目上用粵語朗誦《滿江紅》,這便是粵語的魅力
    有一次,羅家英和汪明荃兩夫妻參加撒貝寧主持的一檔節目,在撒貝寧的建議下,羅家英在現場用粵語朗誦了兩首詩詞,第一首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江雪》,第二首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滿江紅》。特別當羅家英朗誦到《滿江紅》最後兩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時,那情調激昂、慷慨壯烈的聲音更是讓臺下觀眾熱情高漲,這便是粵語的魅力。包含九聲六調,較多保留古漢語的特徵,擁有完善的文字系列的粵語確實很多時候背起古詩古文來往往都比只有四聲調、連入聲字都不存在的普通話更加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