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是中國古代的詞牌名。滿江紅是一種浮水植物,秋冬時節呈現一片紅色,所以叫作滿江紅。在北宋時期,《滿江紅》主要被詞人們用來寫羈旅行役、閨怨閒愁,但是並未產生什麼經典的詞作。南宋時期,嶽飛以《滿江紅》寫抗金,於是名聲大震。此後《滿江紅》就成為了中國第一愛國詞牌名,歷代以《滿江紅》寫愛國情懷的詞作數不勝數,而且名篇輩出。這些詞都以嶽飛的《滿江紅》為宗,形成了一個體系。本文就介紹一下從古到今的最出色的12首《滿江紅》。
1,嶽飛《滿江紅·怒髮衝冠》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嶽飛是南宋時期,中國著名的抗金民族英雄,該詞大約寫在1132年或者1134年,正是嶽飛從事抗金期間。其上片主要寫自己的功業未立,歲月不待的概況,可謂「無心買酒謁青春,對鏡空嗟白髮新」。下片寫家仇國恨,以及對自己的赤誠之心。全篇慷慨激昂,神完氣足,響遏行雲,是古代愛國詞中的第一名篇。古人評價到「膽量、意見、文章悉無今古。」嶽飛還有一首《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下。
2,辛棄疾《滿江紅·暮春》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花徑裡、一番風雨,一番狼籍。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閒愁極。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處也,彩雲依舊無蹤跡。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著名的豪放詞壇領袖,不過他寫起婉約詞來也讓其他格律派的詞人自愧不如,辛棄疾的《摸魚兒》《滿江紅》就是婉約詞的代表作。辛棄疾南渡江南後,鬱郁不得志,「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在閒愁之餘,辛棄疾就寫下了這首《滿江紅》,寫暮春時節的離愁別緒。全詞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堪稱佳作。詞中的江南女子,是辛棄疾對於自己的政治形象的審美化和柔化創造。
3,戴復古《滿江紅·赤壁懷古》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1219年前後,南宋已經走向了衰亡,詞人當年正在鄂州、黃州一帶,見到黃城州外赤壁礬,傳說是三國戰場,弔古思今,寫下本詞。詞的上片緬懷赤壁之戰,盛讚周瑜雄才大略。下片尋訪遺蹤,感嘆興亡,抒發憂時傷世之情。有人評價本詞「豪情壯採,直逼蘇軾,又集中之變調也。」
4,王清惠《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馨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問嫦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
1276年,元朝大軍攻破了杭州,南宋滅亡。之後三千宮女被俘虜北上,王清惠便在其中。在路過北宋故都汴梁夷山驛站時,王清惠感慨萬千,遂在驛站牆壁上題這首《滿江紅》。上片寫開封汴梁的前後變化,反映出了山河如舊,但是人事已變,江山易主。下片寫個人的悲慘遭遇,將亡國之恨和個人遭遇結合,顯得更加無奈。讀之如聆三峽啼猿、三更啼鵑,酸心墮睫,難以為懷。晚清詞家陳廷焯評價到:」悽涼怨慕,和者雖多,無出其右。」
5,文天祥《滿江紅·代夫人作》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聽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彩雲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算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甌缺。
王清惠《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一詞在當時名滿天下,而文天祥讀了之後,覺得末句「欠商量」,於是以王夫人的口氣,寫下這首詞。上片寫宋亡後,王夫人的悲慘遭遇。下片回首往事,更添傷悲。文天祥改變王清惠原作中消極避禍的思想,要潔身自愛,堅守操節,這實際上是詞人借王夫人之口表達的自勉之詞,並與王夫之和眾宮娥共勉,穿雲裂石之概。另外,文天祥還寫下了一首《滿江紅·燕子樓中》,也用了《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的韻。
6,薩都剌《滿江紅·金陵懷古》
六代豪華,春去也、更無消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螿泣。到如今、只有蔣山青,秦淮碧。
薩都剌,是回族人,為元朝第一詞人,其詞風格豪強開闊,直追蘇辛。詞人薩都剌曾經和元文宗來到過金陵,當時自己正春風得意。如今,元文宗已經去世,而元朝的統治也開始搖搖欲墜。詞人想到這些,無不感慨,於是以六朝衰亡為主題,寫下了此詞。全篇融情於景,多化用典故,但是卻了無痕跡,顯示了詞人藝術之高超。褚斌傑在《中國歷代詩詞精品鑑賞》評論:古來詠金陵者,莫不興盛衰榮辱之嘆,王安石《桂枝香》如此,薩都拉《滿江紅》亦然。
7,文徵明《滿江紅·拂拭殘碑》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豈不念,封疆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詞統》卷十二載:「夏侯橋沈潤卿掘地,發掘出宋高宗賜嶽飛手敕刻石。」文徵明見後感慨萬千,於是作了這首詞。上片追溯嶽飛往事,寫出了南宋險惡的政治鬥爭,其中「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讓人頗有共鳴。下片寫宋高宗和秦檜殺嶽飛的原因,對歷史進行了探討,道出了這一千古謎團。沈際飛評價到:「《春秋》誅意。高宗於徽、欽不兩立,亙古一眼。」
8,李叔同《滿江紅·民國肇造填此志感》
皎皎崑崙,山頂月,有人長嘯。看葉底寶刀如雪,恩仇多少!雙手裂開鼷鼠膽,寸金鑄出民權腦。算此生,不負是男兒,頭顱好。荊軻墓,鹹陽道,聶政死,屍骸暴。盡大江東去,餘情還繞。魂魄化作精衛鳥,雪花濺作紅心草。看從今,一擔好河山,英雄造。
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武昌起義。隨後,1912年元旦節,中華民國成立,出現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此時的李叔同心血來潮,寫下了這首能夠和嶽飛《滿江紅》一較高下的千古名篇。詞的上半闋寫革命志士為救國難,雪國恥,月夜看刀,聞雞起舞,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決心報效祖國的豪壯氣勢。詞的下半闋引荊軻、聶政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故事來暗喻革命黨人徐錫麟暗殺安徽巡撫恩銘、黃興暗殺廣州水師提督李準,以及秋瑾、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武昌起義中壯烈犧牲的義士,歌頌其犧牲精神。最終對中國的未來展示了美好的憧憬。
9,秋瑾:《滿江紅·中秋》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
這首詞寫於1903年中秋節,當時八國聯軍入侵不久,秋瑾目睹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機和清朝的腐敗,決定投降於革命事業。但是秋瑾的丈夫卻無心關心國事,在這一天中秋節,秋瑾離家出走,投身革命,寫下了這首《滿江紅》。其中的「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體現他的革命熱情。這首詞,可以說是古今女詞人第一豪放詞,和蘇東坡、辛棄疾的詞相比,也不落下風。
10,馮友蘭:《滿江紅·西南聯大校歌》
萬裡長徵,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絕徼移栽楨幹質,九州遍灑黎元血。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
抗日戰爭爆發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長沙大學等遷徙到了西南地區的昆明,組建為了西南聯大。1938年7月,教育部命令各校呈校歌、校訓。馮友蘭就為西南聯大寫下了這首校歌《滿江紅》。「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西南聯大之精神深深浸潤入了校歌之中。校歌歌詞精煉、典雅,始嘆南遷流離之苦辛,中頌師生不屈之壯志,終寄最後勝利之期望,集中反映了聯大精神,並表達了對中國抗日戰爭必勝的信念。
11,鬱達夫《滿江紅·三百年來》
三百年來,我華夏威風久歇。有幾個,如公成就,豐功傳烈。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到於今,遺餅紀東徵,民懷切。會稽恥,終須雪。楚三戶,教秦滅。願英靈,永保金甌無缺。臺畔班師酣醉石,亭邊思子悲啼血。向長空,灑淚酹千杯,蓬萊闕。
這首《滿江紅》寫於1937年9月。時值盧溝橋事變不久,日本正全面入侵中國。鬱達夫從上海繞道寧波,杭州到福州,投入抗日宣傳活動。處此祖國危亡之秋,詩人登上福州於山頂,憑弔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一股懷古傷時,以古代民族英雄嶽飛和戚繼光的精神品格自勉自礪的民族豪情便油然而生,寫下此詞。
12,厲聲教《滿江紅·浩浩長江》
浩浩長江,萬裡浪,挽瀾擊楫。同坐望,北樓鐘鼓,哪堪別離。踏遍三山程門雪,勘明四海達摩壁。溯萬象,何事主沉浮,觀王氣。聽晚唱,迎朝日。惜少壯,博奇志。嘆青春豪放,筆端星馳。譽滿六朝金粉地,此去天下誰相知?入夢裡,明月照秦淮,長相思。
厲聲教中國現代著名的外交家、國際法學家、教育家、詩詞家,其作品編入《中國當代詩壇選藏》大典等典藏書籍。1952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大學,就讀於地理系經濟地理專業。1956年,大學畢業之後,他將奔赴北京外交學院。在和南京大學離別之時寫下了該詞。整詞大氣灑脫,意象超然,用典巧妙,收放自如,自然流暢,堪稱不可多得的長調佳作。詞中處處激揚著風華正茂的書生意氣,抒寫了大時代裡有為青年的愛國熱忱和報國理想,非「為賦新詞強說愁」之作可比,值得後人品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