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三大難題,造就中興四將,也讓嶽飛悲劇命運就此註定

2020-12-04 冷兵器研究所

金兵、盜賊、潰兵是南宋初年宋軍所需要面對的三大難題。金兵之患,在整個建炎年間都非常激烈,後因金人立劉豫為偽齊皇帝,使之成為宋金兩國之藩屏,金人暫緩了對宋朝的進攻,一定程度上給了宋朝以喘息之機。加之偽齊剛成立,需要穩固和壯大自身實力,故紹興初年,宋邊境並無較大規模的戰爭,著重點亦可放在剿撫境內遊寇與土賊上。金廷主動放棄與南宋的正面衝突,到紹興改元後,金人之患,已不甚劇烈。不過,金人南下帶給了中原及江南百姓嚴重地創傷,加之南宋潰兵問題愈演愈烈,使得紹興改元之後,盜賊、潰兵問題成了南宋軍事重建面臨的重大問題。

經過建炎四年的發展,宋境內的諸股反叛力量亦有變化,前期反叛力量分散、數量眾多,至紹興初,諸股力量漸漸融合,叛亂數目呈現下降趨勢。當時境內比較強大的叛亂勢力主要為江淮的李成,湖南、江西的曹成,福建範汝為,還有洞庭湖地區的農民起義軍鐘相、楊麼。

對於這些強大的勢力,宋廷在剛開始一般採取招安政策,實際上對於叛亂勢

力的處理方式無非是剿、撫與剿撫並用三途,招安不成,再行圍剿。但南宋初期圍剿方案的施行權力並不在高宗手中,圍剿的結果也要取決於各大帥。而諸大將帥正是利用這一機會,進一步壯大自身實力。

在紹興初年,神武前軍統制王燮招編李捧、華旺、韓世清等人;韓世忠平定範汝為叛亂,納水軍統制張崇、耿進所部。招馬友、曹成之眾;劉光世接受淮西諸盜的歸降;張俊圍剿李成等。

至紹興二年年底,境內已有大軍一十九萬人:其中「張浚軍三萬,有全裝甲萬副,刀槍弓箭皆備;韓世忠軍四萬;嶽飛軍二萬三千;王王燮軍一萬三千,雖不如浚之軍,亦皆精銳。劉光世軍四萬,老弱頗眾,然選之亦可得其半。又神武中軍楊沂中、後軍巨師古,皆不下萬人。而御前忠銳如崔增、姚端、張守忠等軍亦二萬。」境內兵力大盛,但這其中中央所能掌控者,不過神武中軍與御前忠銳軍而已。

紹興三年開始,神武軍便名副其實,神武五軍地位不等,其中尤以實力最強的張俊和韓世忠地位最高。在紹興三年四月,韓世忠便實際上脫離了神武軍,其地位被提升到神武諸軍統制之上。

而六月,神武后軍統制巨師古便因不聽韓世忠節制被貶。其被貶之後,武泰軍節度使權主管殿前司郭仲荀兼神武后軍都統制,實際上神武后軍也由朝廷掌控了。神武五軍,中央控制住最弱的神武中、後兩軍。

除了中、後二軍外,神武右軍都統制張俊亦和朝廷走得比較近。故中央對其亦是百般照顧,在紹興三年九月之時以忠銳第九將史康民,第十將王林所部益俊軍,又令第二將張守忠受俊節制。在紹興三年七月,又將「神武后軍及御前忠銳十將軍馬皆撥付張俊。」⑧除拔隸御前忠銳軍外,中央還將神武后軍在行在的八千人全都拔隸張俊。紹興四年四月,以忠義軍李橫、牛皋、董先及其萬五千人歸於張俊,中央再次擴充張俊兵馬。這一目的就是為了使張俊與各自擁五萬重兵的韓世忠和劉光世抗衡,以起到互相牽制的作用。在中央禁旅單弱的情況下,中央必須讓諸將保持實力相當,互相制衡,這樣才能維持政權穩定。

因此對於嶽飛等人的過河拆橋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考資料

【1】宋史

相關焦點

  • 看南宋大大小小的戰爭,解析嶽飛為何最終難成大事!
    ,不僅僅收復了建康地區,而且在1134年他收復了襄陽地區,在1136年,嶽飛又帶領著自己手下最為精銳的部隊,向北去對金國人的退路進行攔截,他先後收復了河南的洛陽和鄭州,又在潁昌地區將金國人打得大敗,不得不說這是宋朝建國以來取得的最大的軍事成就。
  • 嶽飛能成為中興四將,此人的遺產功不可沒,為他積攢了起兵家底
    南宋建炎年間所依靠的軍事力量總共有四支:一為御營司兵馬;一為東京留守司兵馬;一為陝西兵馬;還有一支兵馬是楚政權的兵馬。中央亦意圖憑藉此機構,將境內諸軍集中起來,由宰相為御營使,將軍隊指揮權完全掌控在中央手中,以達到鞏固政權的目的。張俊、韓世忠、劉光世、王淵、苗傅等,都統屬於御營司名下。將各地匯聚在大元帥府之下的軍事力量組歸到御營使司的統治之下,只是南宋朝廷初建時期對軍事重建的一個舉措。
  • 韓世忠:功勞與嶽飛平分秋色,為何能善終?
    兩宋之交的中國是個紛亂的時代,北宋徽欽二帝被俘,南宋建立,更是和金國你來我往打了幾十年才穩定住局勢。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起"中興四將"這個稱號,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嶽飛和韓世忠,當世人並稱為韓嶽。同樣身處宋高宗的猜忌之下,同樣要面對奸相秦檜的翻雲覆雨,嶽飛在風波亭含冤而死,韓世忠最終卻得以全身而退、悠遊鄉間。此中差距是為何?對南宋江山來說,韓世忠、嶽飛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勇擊金軍,都可謂居功至偉。
  • 狐說嶽飛(四十二)黑蠻龍抗金是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起源
    在歷史上南宋初年抗金戰爭參加的不僅僅是漢族人民組成的南宋軍隊,其中還有相當部分的南宋統治下少數民族地區的武裝力量。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來自於古代苗族的抗金將領黑蠻龍。他在抗金作戰中立下的功勳,不但受到嶽飛的推崇和南宋朝廷的獎賞,就算在民間也留下了各種傳說。
  • 南宋名將試金石,如果沒有擊敗過金兀朮,都不好意思自稱名將
    南宋初年,名將輩出,不僅有著嶽飛、韓世忠這樣的所謂南宋中興四大名將,鎮守川陝吳玠、吳璘兄弟也是名噪一時。而這些人的威名赫赫,很大程度上的感謝一個人。他叫完顏宗弼,當時的金國四太子,也是金軍攻伐南宋時的主要統帥之一,當然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金兀朮。
  • 嶽飛書法,非一般的霸氣!
    1103年3月24日,民族英雄嶽飛出生。嶽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 「非卿不忠,非朕不明」,宋高宗對嶽飛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面對大宋江山的半壁淪喪,面對大宋皇上徽、欽二帝及大量皇族的屈辱,面對大宋子民慘遭金軍鐵蹄的蹂躪,面對家國危難之際,嶽飛懷揣「盡忠報國」之志,手提十萬虎狼之師,力抗金軍十數年,以「還我河山」「直搗黃龍」的蓋世豪情,歷經大小戰役100多場而鮮有敗績,打得金軍抱頭鼠竄,聞之色變,贏得了「撼山易,撼嶽家軍難」至高榮譽。宣和四年,19歲的嶽飛投身軍營,開啟了自己金戈鐵馬的一生。
  • 宋高宗為何恨嶽飛入骨?嶽飛死後兩年,他的軍師揭開秘密
    1133年,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召見了嶽飛,厚加賞賜,同時還親自書寫「精忠嶽飛」四個字,作為嶽家軍的旗幟。可見當時,宋高宗對嶽飛是多麼的信任!可是八年後,宋高宗卻下旨,將嶽飛賜死,嶽雲、張憲等人處死!那麼嶽飛在此期間,到底做了什麼事,讓宋高宗對其恨之入骨呢?
  • 著名歌手李玟聽過《滿江紅》後表示:嶽飛是誰?我打算請他寫歌
    嶽飛在中國絕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需要懂歷史,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嶽飛,他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在二十歲起,先後四次從軍,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可惜的是後來因為他和宋高宗及趙構的意見不統一,他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
  • 為什麼南宋王朝會選擇偏安政策?難道僅僅是因為統治者軟弱嗎?
    而在戰略上,北宋參與滅遼的戰略方針,不僅白白損失了遼朝這個北方天然邊防屏障,還將宋軍戰鬥力的羸弱徹底的暴露在金人面前,就好像在說:「我很脆弱的,快來打我呀!」而金國最後也沒讓北宋「失望」,收拾完遼朝後不久又收拾了北宋。「海上之盟」可以說是宋史上最大的昏招,是北宋滅亡、南宋只能偏安一隅的主要原因之一。嶽飛之死和宋朝的文人治國。
  • 南宋統治者苟且偷生,昏庸無能,根本沒有光復中原的意思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是秦檜跪像背後嶽飛墓闕上的楹聯,上聯寫此地以能埋嶽飛而感到有幸,下聯寫嶽飛墳前以白鐵鑄造的秦檜夫婦像,二人日夜為人所唾罵。千百年來,人們都認為心懷報國之志的一代名將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秦檜就是劊子手。而且從歷史表面上看,似乎也確實是這樣。
  • 嶽飛三札,千古英雄之人格寫照
    《嶽飛三札》——《續汝帖》刻四「南宋名臣書」    端硯銘文    □李志軍(武漢大學哲學博士)    背景穿越    南宋紹興七年(1137)秋的長江上,一艘客船中,嶽飛一遍遍地謄寫一份奏章    《鳳墅帖》裡的嶽飛行書    嶽飛的小楷已欣賞不到,但在《鳳墅帖》裡可看到嶽飛剛勁儒雅的行書。    《鳳墅帖》由曾宏父刻於南宋嘉熙、淳祐年間(1237-1252年),距嶽飛被害剛好一百年,收嶽飛三札。    《與通判學士帖》:    「飛諮目啟上。通判學士即日伏惟。起居佳勝。承惠翰慰感,尚阻披唔,願言加嗇,以俟寵渥。
  •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刪除,秋瑾《滿江紅》入選,有無道理?
    古往今來,愛國是文學創作中一個永恆的主題,比如屈原的「受命不遷,生南國兮」,北宋李清照的「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和南宋陸遊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半壁江山被敵虜侵佔,南宋朝廷在東南偏安,面對這種情況,嶽飛將一腔豪氣與悲憤通通化作墨汁,融入了這首《滿江紅》,使得《滿江紅》全詞中激蕩著濃鬱的愛國主義情懷,被一代又一代後人傳誦,曾經更是一度被選入語文教科書,成為經典名篇,但是時移境遷,現在嶽飛的這首《滿江紅》竟然被剔除了語文教科書,而取代它的是清末義士秋瑾的一首同名作品。
  • 《還鄉》:淺談哈代筆下的自然環境與悲劇命運
    所以我們看到哈代筆下的主人公們儘管面對迫害他們幸福的命運時,也有過奮力掙扎,但是最終他們還是在不幸生活的打擊下變成了聽任命運擺布的木偶,還是逃不開註定的悲劇。所以克林生不逢時,他超越了他的時代,他註定難以改造千百年來穩固的荒原環境,他的現代文明註定敗給了傳統的大自然。
  • 1246年,一顆隕石墜落,當天晚上,南宋最後一個大救星黯然離世
    公元1246年,史料記載天上有一顆隕石墜落,同時大地上出現了很多異象,神乎其神的是,恰好那天晚上,被稱為"南宋最後一個救星"的孟珙大將軍不幸離世,果不其然沒過幾年,南宋真的覆滅了。到了南宋時期,由於金兵不斷地侵略南宋疆域,為了加強軍事防禦,南宋初年開始允許將領們擁有帶兵整軍的權利,於是歷史上出現了嶽飛帶領的"嶽家軍"、韓世忠領頭的"韓家軍",當他們樹立戰功,威名顯赫之時,皇帝首先想到的不是論功行賞,而是要割去他們的翅膀。這也是後來精忠報國的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的重要原因。
  • 在古代可以被「封神」的人物,孔子被稱為文聖人,嶽飛和他齊名
    我國有上下5000年的文明歷史,更多優秀的人也一直被傳頌著,甚至可以說這些人是在歷史上登峰造極的人,如果可以"封神"的話,我相信下面這幾位一定會是可以被封神的人。第一位就是孔子了,孔子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 四本仙俠文!南宋初年,天下動蕩,道佛爭鋒,魔門逞兇
    這些都是小編仔細認真審查過的才給大家推薦的哦,希望你們會喜歡,四本仙俠文!南宋初年,天下動蕩,道佛爭鋒,魔門逞兇。我們一起往下看吧。點擊下方卡片,即可免費閱讀。《蜀山之魔君傳奇》劇情簡介:何為魔?隨心所欲為魔,不擇手段為魔,心狠手辣為魔,執著道念為魔,心無掛礙為魔,與天下眾人作對魔為魔。「正「」是什麼,「魔「又是什麼?
  • 他自稱嶽飛轉世,毀掉秦檜墓,先祖絕世名將,自己卻很草包
    嶽飛與秦檜是一對冤家對頭,但秦檜做夢也想不到,死後幾百年會被「嶽飛」毀墳掘墓,剖棺戮屍。原來這位「嶽飛」是名將之後,自稱是嶽飛的轉世,他毀掉秦檜的墳墓是為自己報仇雪恨,但實際上這位「嶽飛」是個草包將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 嶽飛入獄後誓不屈服,堅稱自己無罪,獄卒吐露九個字令其無話可說
    「建炎南渡」以後,金軍並未停下南侵的步伐,就在南宋政權危急存亡之際,嶽飛及嶽家軍橫空出世,一舉洗刷南宋朝廷在對外戰爭中曾遭受過的恥辱,還收復了大片失地。正因如此,嶽飛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