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宋王朝會選擇偏安政策?難道僅僅是因為統治者軟弱嗎?

2021-01-12 玉簪輕綰融於石

這個問題需要從幾個方面來看。

宋朝之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因為地勢易守難攻,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經之路。

據《宋史·地理志》載: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自從公元938年劃入遼朝版圖之後,中原王朝北部地區便少了天然的防禦屏障。

北宋時期,包括比較銳意進取之君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在內,都時時不忘收復燕雲地區。可惜的是趙匡胤在北伐遼朝年間『壯年早逝』,之後宋太宗趙光義北伐又失敗,北宋收復燕雲十六州始終處於夢想之中。

公元1122宋徽宗時期,北宋與虎謀皮,與從窮山惡水中崛起的女真人籤訂了『海上之盟』,一起攻伐遼朝,1125年遼朝滅亡,北宋終於如願以償收復了十六州中的其中六州(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順州、景州等)。

收復是比較好聽的說法而已。

按『海上之盟』宋、金的約定:金軍攻取遼上京、中京大定府;宋軍攻取遼的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

當時遼朝在與金國的連年交戰中已節節敗退,遼國國君天祚帝已逃亡,遼朝已是強弩之末。更何況在宋、金兩軍夾擊之下,按理說宋軍取勝只是遲早問題。

但就是在這這樣的背景下,宋軍依然被哀兵遼軍擊敗。最後西京、南京還是金軍幫打下來的,所以事後北宋因未能按承諾攻陷遼西、南二京,經雙方交涉後,北宋以二十萬兩銀、三十萬匹絹給金,並納燕京代租錢一百萬貫,從金國手中接回了燕雲六州。

按這樣來看,說買回來其實更貼切一些。不過呢,燕雲六州和十六州依然相差甚遠,北宋根本沒有底氣從金國手中要回餘下的十州。

而在戰略上,北宋參與滅遼的戰略方針,不僅白白損失了遼朝這個北方天然邊防屏障,還將宋軍戰鬥力的羸弱徹底的暴露在金人面前,就好像在說:「我很脆弱的,快來打我呀!」

而金國最後也沒讓北宋「失望」,收拾完遼朝後不久又收拾了北宋。「海上之盟」可以說是宋史上最大的昏招,是北宋滅亡、南宋只能偏安一隅的主要原因之一。

嶽飛之死和宋朝的文人治國。

經過五代十國皇權更迭頻繁之亂世,所以宋朝建立後,怎麼樣治國才能讓皇朝更穩定便是重中之重了,先來看宋朝的文人治國。

宋朝非常注重科舉選撥人才,無論是寒門子弟還是有錢人家,都可以通過拼博苦讀而成為「天子門生」,從而進入仕途報效國家。所謂知識就是力量,這些文人人才便鞏固了宋朝的統治基礎。

在這樣的環境下,宋朝的文化發展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從『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均為北宋人就可見一斑。

文人入仕為官的話,如果官運享通可以官至太子太師、太傅,宰相(如南宋大奸臣秦檜)、甚至丞相(南宋後期增設),官階為正一品。

而武官的地位就沒有那麼吃香了。

據《宋史·職官二》載: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機關,掌管軍政、軍令,制定戰略決策等事。正副長官為樞密使、樞密副使。

樞密院的長官一般由文官擔任,沒武官什麼事。不過在南宋初期,抗金名將韓世忠、嶽飛倒是相繼擔任樞密使、樞密副使一職。

而在南宋早期,在嶽飛、韓世忠等抗金名將的率領下,宋軍在抗金路上不斷取得勝利,收復了黃河以北大片失地(潁昌、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重挫了金軍的有生力量,導致金軍一度軍心動搖,宋軍兵鋒距金軍大本營河南開封僅數十裡之遙。

但在這個時候,南宋執政者卻演繹了什麼叫做「豬隊友」。

公元1240年,宋高宗趙構、秦檜等人害怕韓、嶽等軍隊不斷坐大難以掌控,勒令韓世忠、嶽飛回朝接受「論功行賞」,封韓、嶽二人為正副樞密使。

樞密使可以說是管轄『三軍』的最高長官,但卻不能直接統軍,所以嶽飛等人明面上是升了官,實際上卻是被奪了兵權。然後在宋高宗、秦檜的主導下,嶽飛、嶽雲父子更是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慘遭殺害。

宋軍在打勝仗呢,而主帥卻被自己人害死,讓嶽飛等人的十年抗金之功毀於一旦,宋軍收復的失地再次落入金國之手。南宋再次向金國臣服,與金國籤訂了妥協苟安的『紹興和議』。

嶽飛是南宋少有的中興之將,抗金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卻成了宋朝『重文抑武』執政架構下的犧牲品,落得含冤而死的下場,直接導致南宋失去了徹底收復北方的最好時機。所以說,宋高宗昏殺嶽飛,是南宋只能偏安一隅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宋朝的『進貢之路』

北宋時期,公元979、986年,宋太宗曾兩次北伐遼朝,但均無功而返。

風水輪流轉,到了1004年宋真宗時期,遼軍入侵北宋,本來雙方打得有輸有贏,一時難分勝負。後來遼朝主動求和,畏敵的宋真宗向遼朝送上大禮,同意協定宋每年貢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各守疆界,兄弟相稱互不侵犯,史稱『澶淵之盟』。

而從公元1040年開始,宋朝又和西夏發生了多次戰爭,雙方損失都很大,最後結果是宋先後共進貢銀五十五萬兩給西夏,換來和西夏二十多年的『西邊無戰事』。

到了金國崛起後宋朝就更加不堪了,因為金軍的戰鬥力比之遼朝、西夏更加強大,對宋朝的破壞力也更大。先是汴梁城被金軍攻破,徽、欽二宗被俘押解北上,北宋滅亡;而南宋雖有過嶽飛抗金的『十年中興之期』,但架不住宋高宗、秦檜的的「神操作」,喪失了徹底收復北方的銳氣,之後南宋就始終在抗金無果、向金議和稱臣進貢之中掙扎苟安,直到被後來崛起的蒙元所滅。

從上述可以看出,包括北宋在內,整個宋朝對外採取的多是貢獻歲幣求安的策略,雖有進取擴張之意,卻無開疆僻土之力。從版圖來看,北宋國土疆域也只不過280萬平方公裡,南宋為200萬平方公裡,如果說南宋甘於偏安一隅,北宋又何嘗不是如此?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如果北宋比作老大哥,飽受金國戰火摧殘後的南宋小弟除了龜縮苟安,又能怎麼樣呢?

是什麼原因導致整個宋朝只能偏安一隅呢?

宋朝軍隊戰鬥力天生羸弱?但偏偏嶽飛又告訴世人宋軍也可以叫不可一世的金軍吃敗仗。究其原因,還是宋朝統治者的御軍之道有問題,且問題還不小。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唐朝後期的『安史之亂』,地方藩鎮割據,導致民怨四起,後來唐朝政權也煙滅於農民起義之中。再歷經五代十國藩鎮割據、權臣篡位政權頻繁更替之後,宋朝的統治者便有了『外患可防,內患可懼』的意識,而且宋朝正是趙匡胤通過「造反」建立起來的,可見『懼內』是深入宋朝骨髓的,所以便有了後來太祖「杯酒釋兵權」,把軍權收歸中央的操作。

宋朝的主力軍隊分別由殿前都指揮使、步軍都指揮使和馬軍都指揮使統領。但是,三帥無發兵之權,有發兵權的是樞密院,樞密院直接對皇帝負責。但是樞密院又不能直接統兵,這樣兵權層層鉗制是不方便造反了,但一旦發生外戰,會出現發兵調度的不識兵,識兵的又不能直接調遣軍隊,到戰場後戰鬥力就可想而知了。

嶽飛抗金時又有所不同。除了嶽飛是個傑出的軍事指揮家、治軍嚴明之外,嶽飛是以戰養軍,是非常時期的戰時指揮官,是宋高宗為了增加和金國議和籌碼,退無可退而不得已放權給嶽飛的無奈之舉。但正是這死馬當活馬醫的舉措,卻無心插柳地釋放了嶽飛的指揮才能,也釋放了宋軍的戰鬥力,消耗了金國意欲一舉吞併南宋的銳氣。

所以,正是宋朝統治者這種「俱內」的御軍之道,才給了金國瘋狂南侵之機。另外,南宋也沒有特別傑出的有為之君,多是貪生怕死恐金之輩,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君熊就只有熊一國」了。所以,南宋除了偏安一隅,別無他途。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歷史課本只提苟且偏安的南宋,不提威震中亞的西遼?
    說到偏安,並能像標籤一樣只貼在南宋身上,西遼也逃不出這個範疇。並且,西遼所展現出來的歷史能量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因此不入選歷史課本也屬正常。反觀南宋,除軍事差強人意外,各方面都達到了封建歷史的最高水平。
  • 南宋統治者苟且偷生,昏庸無能,根本沒有光復中原的意思
    宋王朝是在五代武官專政、封建藩鎮割據嚴重的局勢下建立起來的,鑑於這種背景,所以北宋統治者在建國初期為維護趙家天下,制定朝代法度時,就分外地加強中央集權,尤其特別注意防止武官掌握大權,並且力主子孫們實行文治。1127年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皇室的倖存者趙構在南方大臣的擁護下在南京應天府即帝位,建立南宋。
  • 清朝和金國同屬於一個民族,可乾隆皇帝為何認定南宋是正統?
    在北宋之前,世人皆認為曹魏是正統,因為曹魏的合法性則是來自於東漢末代皇帝劉協的禪讓。雖然這種禪讓是曹丕強加於漢獻帝劉協的,但起碼從名義上來說,曹魏的天下來自於漢朝的合法想讓。既然漢朝是正統王朝,那麼我曹魏自然是正統了。除了在法理上繼承東漢政權以外,接替曹魏的西晉王朝也大肆宣揚曹魏的正統性。
  • 中國的大一統王朝,都在300年上下,為何唯獨漢朝超過了400年?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有著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經歷了像秦、漢、唐、明、清這樣的大一統王朝,也經歷了像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南宋偏安一隅如此的分裂格局。
  • 歷史上的兩個南宋實力相差不大,為何存活時間卻相差近百年?
    在中國歷史上,存在著兩個「南宋」王朝,這兩個「南宋」相比,領土面積可以理解成大致相等,但是存在的年代卻相差很大,後者要比前者少存在百年的時間,這其中的差別在哪裡?圖片:南宋宮廷劇照一、兩個「南宋」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宋朝,很多人會想起趙匡胤建立的宋朝,但是,實際上在南北朝時期存在另外一個宋朝,這個宋朝就是劉宋。
  • 同是亡國時,為何南宋士大夫殉國的較多?而明朝士紳投清的較多?
    中國歷史上的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這兩個時期,一直是歷史愛好者們比較惋惜的時期,再往前追溯,能和這兩個時期相比的,大概只有兩晉引發的五胡亂華時期,以及北宋末年的靖康之恥。但五胡亂華和靖康之恥畢竟沒有完全打垮中原王朝,而南宋和明朝的滅亡屬於完全淪陷。
  • 伴隨蒙元王朝始終的「質子政策」是怎樣的?折射出一段興衰榮辱
    如此詳細的徵求質子的規定,一方面看出了蒙元統治者對於自身統攝效力的急切把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質子制度逐漸完備,成為了一項維繫中央與地方矛盾的十分必要的舉措。歷史教訓告訴蒙元統治者,質子是有效的。所以,他們在滅宋以後,都要從江淮新附官員三品以上者各取質子一名。即使這種手段略顯愚劣,但是達到了目的就行,這也是一個王朝實施真正統治效力的體現。
  • 西方人很疑惑,中國幾千年的王朝史,為何到現在沒有保留王室?
    在封建王朝後期的變法中,以洋務派為主體的洋務運動就是憑藉著資本主義萌芽所積累的優勢成功得到了發展,但還是因為自身實力不濟,致使變法失敗。那麼中國近代的歷史完全有可能會被改寫,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也會得以保留。但是因為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並不想分散自己手中的權利,並從中作梗使得這個運動僅僅持續103天就結束了。而這樣做的清政府更加得到了百姓的反對,使清廷的威信大為減低。
  • 成吉思汗西徵時,金人為何沒有選擇偷襲蒙古?反而選擇南下攻宋呢
    當成吉思汗鐵木真帶著蒙古大軍西徵的時候,金人不僅沒有選擇偷襲鐵木真的老巢,反倒是選擇南遷,最終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從而在蒙古和南宋的夾擊下,宣告滅亡。那麼當年金國為什麼沒有選擇偷襲蒙古大軍的老巢呢?01蒙古大軍是遊牧民族,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老巢。
  • 為什麼鐵石心腸的統治者會長久呢?
    在《天道》當中,丁元英就是這樣一個非常理性到極致的人,在這件事上是鐵石心腸,而反觀歷史上的統治者,大凡鐵石心腸的統治者反而會長久,那些有血有肉、兒女情長的皇帝卻很快倒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李世民知道三代後要出武姓女王,那麼李家的天下難道就此斷代了嗎?於是,李世民殺死了很多武姓之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李君羨。那是在一場酒宴上,李君羨喝醉了,被李世民知道李君羨乳名叫做「五娘子」,李世民心想「女子,武姓」,全對上號了,於是殺了李君羨。至於武則天,李世民也想殺,但被李淳風勸誡,留了下來。這也讓李世民殺意隱藏。直到李世民臨死前,問武則天:「我走了,你打算怎麼辦?」
  • 你真的懂歷史嗎?那麼這些歷史冷知識你知道嗎?
    你真的懂歷史嗎?那麼這些歷史冷知識你知道嗎?正兒八經的歷史,恐怕大家都看了很多了,下面小編跟大家說幾個歷史冷知識,不知道大家聽過幾個?每個都很有趣,反正小編以前是不太了解的。換句話說,宋朝很有錢,但怎麼就是打仗不行呢,不都說打仗就是打錢嗎?3、白蛇傳小青一直稱呼白素貞為「姐姐」,而且也是女裝出現。但其實小青是個男的,也就是條公蛇,因為愛慕白蛇,所以化身小青保護白蛇。是不是都忘了,《新白娘子傳奇》小青剛出場是一副男裝打扮?4、唐朝真的很神奇。
  • 你同意嗎?
    那麼對比一下在世界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強盛、富裕、先進的中國,僅僅是在近代這兩百年被西方壓制了,難道我們就不偉大了?中國的歷史,是完整的、從未間斷的,是唯一能夠代表人類通史的國家和民族。中華民族比猶太民族在人類歷史上創造的東西要多得多,但我們為什麼可以說猶太民族偉大,卻不願意承認中華民族偉大呢?是不是對中國太苛刻了?2、中國因為驕傲睡著了。中國為什麼今天落後挨打,被西方侵略欺壓?原因很簡單,中國睡著了!
  • 南明為何無法複製南宋奇蹟:朱由崧阿鬥附體,留下個爛攤子
    靖康之變,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繼位並遷都臨安,與金國劃江而治,北宋變成了南宋,從名義上來講,算是擁有半壁江山。而且,在金國強大軍事壓力下,南宋王朝竟然歷經9任帝王,延續了150餘年。與南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400餘年之後北京城陷落,崇禎吊死於煤山。保留有完整六部官員和軍事體系的南明,短短18年就土崩瓦解。南明為何無法複製南宋的奇蹟?
  • 西廂記為什麼會被古代帝王給禁呢難道真是淫書嗎?
    難道書中真的描寫了許多不堪入目的事情嗎?其實並沒有。書中對於男女之事也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時候也一筆帶過。可以這麼說尺度還沒有現在正常電視劇的尺度大呢。小編就給大家舉個西廂記書中帶有淫穢例子吧。「休將閒事苦縈懷,取次摧殘天賦才。不意當時完妾命,豈防今日作君災。仰圖厚德難從禮,謹奉新詩可當謀。寄語高唐休詠賦,今宵端的雨雲來」——《西廂記》。這就是所說的淫穢。對於這樣就算淫書,是不是感到很驚訝呀?
  • 為什麼嫦娥五號要選擇在凌晨發射?網友:難道因為白天沒月亮?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嫦娥五號要選擇在凌晨發射?網友:難道因為白天沒月亮?難道在凌晨發射是趁著沒人偷偷發射嗎?也有網友抖激靈,說趁著月亮差不多要去「換班」的時候,趁著月亮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登月成功。而其實選擇在凌晨發射還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是凌晨發射太陽活動會相對減少,一些太陽活動會與電子信號已經探測器等等都有一定的影響,而凌晨的時候正好陽光還未出現,其二就是方便觀察,大白天的陽光刺眼,而且氣溫高,而凌晨的時候對於噴射出來的火焰可以更好地觀察。
  • 金國本來也是一個草原民族,前期很是強悍,為什麼到後期那麼弱了
    在金代崛起的過程中,他們先後摧毀了遼、北宋,迫使南宋偏安一隅,西夏宣布稱臣。金人終於在中原。像大多數遊牧民族一樣,金朝逐漸被漢化,女真族士兵已經很少了。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他們逐漸失去了原本強大的戰鬥力。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金後期,女真族人口進一步減少,真正掌權的是契丹族和漢族。
  • 是因為想挽回曾經軟弱的自己嗎?
    也完全搞不明白傑克船長,為什麼一定要跟他決鬥,還說自己曾經打敗過他,胸前的那道傷疤就是阿柒的傑作。但是阿柒卻完全沒有兩年前的記憶,眼看著雞大保就要被燒成烤雞了,阿柒又打不贏傑克船長。無奈之下的阿柒,只能操控剪刀劃傷了自己的胸膛,以此來向傑克船長贖罪。當時梅花十三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她真的是坐不住了。
  • 「彼蒼者天,何其有極」,氣候與「王朝更迭」有何關係?
    但是接著在一次跳崖式的氣溫降低之後,到了南宋王朝時期,北宋已經滅亡,南宋國力式微。元朝時期,暖期到來,版圖幾乎達到了中國歷史以來的最大的範圍,單單王都直接管轄的地區涵蓋了今天的華北地區。到了漢朝,文景之治時候的中原大陸,農耕文明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政府的"休養生息"政策也是文明繁榮的原因。在休養生息之後,漢朝主動發起了對匈奴的攻擊,這其實是一種擴張性行為。這也說明了,在氣溫高的時候,中原農耕文明的國立就比較強盛。
  • 武則天不是首位女性統治者,在她之前,還有兩位女性成為皇帝
    我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女性統治者最早出現於北魏,而且其在出生僅僅一個月的時候就成功的坐上了統治者的位置,後期卻因為種種變故,導致其不幸喪生了。而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胡承華,他本來就是一個平民,但是因為姑姑的原因,所以成為了當時統治者的妃子,當時的統治者為了避免出現一些變故,設立了相應的制度:如果確立了統治者的接班人,那麼就需要將接班人的母親賜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防止出現後宮亂政的局面,當時統治者的嬪妃都害怕因為這一點而最終被賜死,所以在懷有子嗣的時候,都會想盡辦法偷偷打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