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很疑惑,中國幾千年的王朝史,為何到現在沒有保留王室?

2020-12-01 奇聞趣談史
封建帝制統治下的王朝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封建帝制的統治時期幾乎與中國的歷史發展可謂是唇齒相依。除去早期禪讓制的傳承模式,後來的道路上,封建王朝在歷史中的佔比處絕大部分。甚至中間即便經歷過數次的朝代更迭,封建帝制卻依舊存在於歷史的長河中。

從早期的夏商周,到後來的元明清。2000多年的為中國帶來了前無古人的輝煌,同樣也帶來了後無來者的恥辱。同期跟我們相同的英國與日本,也是在王室的統治下帶來了輝煌與恥辱。

但為什麼他們可以保留王室,而中國就要推翻帝制呢?況且還是推翻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中國為什麼可以推翻得如此乾乾淨淨?西方人對於中國不保留王室更是感到疑惑。

歷史變革之路

在古代時期,雖然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接觸並不大。秦漢時期與中原民族戰鬥的匈奴也無非是離我們最近的草原人(今蒙古與內蒙古)。此時中國的傳統帝制尚處於萌芽階段,也在慢慢發展並被人們所認知。

後來伴隨著一系列的戰爭、統一、鼎盛、戰爭周而復始的循環,中國封建帝制終在隋唐時期達到頂峰,隨之也開始沒落。

戰爭的爆發

直至明清之際,在中國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下,在西方積極探索新世界的時候。他們發現了東方這個龐然大物,但對這個國家不了解的他們也不敢前來挑釁。而這一段時期的封建帝制也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再一次到達了小高峰,但與其說小高峰不如說是迴光返照。

當時的西方社會終究不同於東方,這不止體現在科學技術上,更加體現在行為思想上。

在西方的思想上,他們講究的是個人權利與自由平等,所以極力探索未知的領域,以期獲得新的發現。與他們不同的是,中國人講究的是修身養性,有容乃大。

就因為兩種不同思想的影響,一直和平發展的中國在西方人眼中變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所以,他們選擇用槍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而在被閉關鎖國所限制的人民群眾才開始認識到外面原來還別有洞天,同樣也感受到和平同等的氣息。

封建帝制下的不同階級

隨著中國國門大開,世界列強均期待分一杯羹的時候,一些進步之士認識到現有制度的落後,便開始了變法圖強。但是經過數次的失敗之後,人們終於認識到了變法救不了中國,要想進行改變,就得變個徹底。

圖強,發展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古今通用。所以在改變之初,或者說在明清交際之時,中國南方已經有了小型資本主義的萌芽。但是隨著因為當時封建統治的主導因素,15世紀誕生的資本主義萌芽在發展了近四百年才有了明顯的效果。

但是19世紀時的中國已經進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與列強壓迫下的經濟難以發展。所以經濟發展以求變革的道路並不適合中國。

但是資本主義的萌芽也為當時的中國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在封建王朝後期的變法中,以洋務派為主體的洋務運動就是憑藉著資本主義萌芽所積累的優勢成功得到了發展,但還是因為自身實力不濟,致使變法失敗。

江南製造總局的炮廠

雖然其變法失敗,但是這場自稱為"自救運動"的活動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也為後來辛亥革命的爆發奠定了提供了一定的先決條件。

在經濟變法圖強失敗後,中國的先進人士又將目標瞄向了甲午海戰的戰勝國——日本。早在1868年,日本政府便開始實施明治維新。明治維新的變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當時日本的國力,成功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所以,在康有為、梁啓超等人的領導下,"戊戌變法"大張旗鼓地展開了。倘若當時的清政府可以抓住這個機會,主動實行君主立憲制,通過放權、散權等行為來將國家主權分放開來。那麼中國近代的歷史完全有可能會被改寫,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也會得以保留。

但是因為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並不想分散自己手中的權利,並從中作梗使得這個運動僅僅持續103天就結束了。而這樣做的清政府更加得到了百姓的反對,使清廷的威信大為減低。

慈禧太后

說起清朝,這個由滿族所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並沒有收到很多民心。

自清朝建立初期與之敵對李自成大軍到後期的太平天國運動,都在表現著漢人對滿族統治者的不滿。

不過想想也對,清王朝是滿洲人,對於以漢人為主要群體的中華民族,顯而易見其統治魅力是遠遠不夠的。

縱使中間經歷過康乾盛世的清朝,也因為文字獄、閉關鎖國等一系列政策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心。

民心的分散更加增加了群眾對封建統治者的不滿,並且隨著後期半殖民化半封建社會的逐步加深,越來越多的起義也隨之爆發了。

最終在1912年2月宣統帝離開紫禁城之日,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於被推翻,而中國也終於進入民主共和時期。

末代皇帝溥儀

隨著封建帝制被推翻,種種類似於世襲制,分封制等封建制度亦被清除。況且由於民主共和的確立,越來越多的民主觀念被人們所熟知。以至於在後來有人想恢復帝制,遭到了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和人民群眾的堅決反抗。

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曾這樣形容中國:中國是一個文明偽裝成的國家。

縱觀中國的歷史,從周朝的百家爭鳴到漢代的獨尊儒術,隋唐時期又儒道佛盛行,最終明朝又推崇程朱理學。各個朝代選擇推崇的思想的不同同樣代表著他們所選擇的治國方式的改變。

馬丁·雅克

但是所幸,中華文化是持續傳承下來的。縱使各個朝代的選擇不同,但是他們的大體方向還是一致的。隨著長時間的打磨,這一治國方針也在趨於成熟。

在這一套完整的治國理念之下,民間以此為藍本的各類思想更加層出不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民群眾對於新事物的接納能力,而這也為人民群眾接受新政權領導提供了關鍵性作用。

封建王朝下所規定的是的統治者的權利高於一切,相反在西方世界他們選擇的是神權與貴族權力大於王室的權利。不同背景下的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中國的皇室在政治清明是對人民群眾無疑是福音,但是倘若出現不愛惜民眾的君王,那麼這可謂是一場災難。

秦朝經過多年的韜光養晦,終在秦王嬴政的率領下一統天下。皆因為陳勝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致使秦朝二世而亡。後世皆有許多相關例子皆是如此。

相反,在西方社會中,他們即便不滿足於當前的統治者也僅僅是進行和平演變式的政權更迭,對於王室而言並無大礙。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西方的王室僅僅是華麗、無害的擺設,其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民國民主共和的宣傳畫冊

故在經歷過西方自由平等氣息的薰陶後,中國的人民群眾開始羨慕起西方的民主公正的社會,而封建王朝制度亦被排斥。

結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國選擇了不繼承封建王朝,這是一次對於新時期新發展的嘗試,也是對於自我挑戰的開始。

隨著近百年的成果證明,中國這次的選擇選對了,也是人民的選擇選對了。人民通過戰鬥趕走了列強,通過發展恢復了中華之地位,通過奮鬥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國泰民安

建國後,人民又選擇進行了土地改革與階級革命,成功消除了壓榨中國人民幾千年的剝削制度,並且人人身份平等,沒有一個人是特殊的。

就連曾經的皇帝溥儀也選擇了與普通人一起進行工作。

也正是這一系列革命磨平了中國內部的隔閡,致使中國開始朝著更大更強的方向發展而去。

相關焦點

  • 西方人不解,中國有幾千年的王朝歷史,為何卻沒有保留王室?
    這樣的歷史現象在西方人看來似乎是正常的,傳統與現代的中和,但是反觀中國西方人則覺得疑惑不已,明明在中國古代歷史裡有著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
  • 為什麼歐洲王室千年不變,而中國王朝不到三百年就要改朝換代?
    我國古代的朝代一直都在不斷的更替,這些朝代中,也很少有超過300年歷史的,但是歐洲王朝卻很少更迭,甚至是幾千年都不變,這是怎麼回事呢?首先要知道我國古代歷代王朝的基本國策都是重農抑商,所以也造就了古代的中國就是典型的農業大國,這樣的國情也決定了古代中國有太多的人口都是農民,我們都知道古代農業基本都是靠天吃飯,沒有現代化的農業技術,也沒有現代化的農具,本來糧食產量就不穩定,如果一旦發生荒年,糧食產量不夠的話,政府必然就要開倉放糧,但是這都是在政府行之有效的情況下
  • 為何古埃及王室,喜歡娶自己的女兒或妹妹為妻?答案讓人哭笑不得
    說到古埃及,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雄偉壯觀而且神秘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以及法老墓和裡面的木乃伊、各種奇珍異寶。
  • 德國專家:為何中國人明明是無神論者,也沒有國教,卻撐到了現在
    在西方世界,神的代理人及其機構是宗教教徒和教會,而教會組織的國教普遍存在於西方各國中。有一些西方人從出生到死亡,都未曾離開過關於神的教育,他們認為,萬事向神祈禱就會化險為夷。不過,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無神論者國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疑惑。
  • 琉球王朝的王室還有後裔嗎?
    1350年(元至正十年)高德的浦添按司察度成為中心的統治者,由此開始了察度王統時期。隨著宮古、八重山入貢﹐中山的勢力威望有顯著提高。到同明王朝正式建立關係時,琉球王國已是三分天下,即「其國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皆以尚為姓.而中山最強。」其王依次為察度、承察度、帕尼芝。而後不久,中山王逐步統一琉球全國。
  • 四大文明古國,為啥只有中國活到現在?不是沒有原因的
    如果想了解這些原因啊,咱們得先來看一下這些古國是怎麼形成的,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在這四個國家中,只有中國的前面沒有加上「古」字,這是為何?因為在歷史長河中,古巴比倫、古埃及和古印度都已消失,只有中國延綿上千年並一直發展到了現在。可能有人該說了,那埃及和印度現在不是有這個國家嗎?但事實上,他們與古埃及和古印度早已產生了斷層,只是留下了這麼個名字而已。
  • 古代中國科技領先於西方,到最後落寞,我們缺少了什麼?
    然而,從17世紀開始,西方國家開始迅猛發展,我們在各方面被西方國家迅速超越,造成了近代中國一個多世紀&34;的局面。西方國家迅速崛起與其先進位度、工業革命、技術革新等重要因是分不開的,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科學的誕生和發展。那麼,科學是為何會在西方國家中產生?如何在西方國家獲得長足發展的?
  • 日本課本上為何寫中國只有70年歷史?卻稱自己歷史有幾千年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直以來都是被世界人民普遍承認的。然而,在日本的課本上,他們居然赤裸裸地寫道,中國只有短短七十年的歷史!話說,另外的幾千年去哪兒了?日本人這樣寫,真的是忽視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嗎?還是說他們就喜歡篡改跟中國有關的歷史?原來,這與日本人的「特殊」的計算方式脫不了干係。
  • 英國君主制為何這麼穩定?看一下溫莎王朝,對英國歷史有偉大貢獻
    在2001年的時候,南亞國家尼泊爾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事情,統治尼泊爾兩百多年的沙阿王朝第十代君主比蘭德拉及其王后、王子、公主等11位王室成員被槍殺,這件血案的真相至今沒有揭開,但直接導致尼泊爾在2008年廢除君主制,改用共和制。
  • 中國第一個朝代,西方人至今不肯承認,其滅亡與一次火山爆發有關
    我們常說,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直至今日。但是從現有的考古成就和歷史記載來看,中國的歷史文明與我們所知的卻有一些出入。其中最大的爭議,就是我國歷史朝代的伊始,夏朝的存在!因為是文明的初始,沒有太多的文字記載和古代文物作為考證,以致於很多西方人不承認夏朝的存在,認為夏朝是一個傳說中的時代。
  • 西方學者很疑惑,史前洪水人都躲進諾亞方舟,為何中國卻沒有?
    隨著人口的增加,人的善惡也漸漸開始有了區分,甚至開始了互相殘殺的時代,最後人們無休止地爭鬥、掠奪,世界上的暴力和犯罪越來越多。上帝看見這一切,就後悔造了人,為世人所犯的罪極其難過,上帝說:「我要從地上除滅我所造的人、走獸、昆蟲、和空中的飛鳥。
  • 本是中國藩屬國,面積是深圳的22倍,清朝至今我國從未承認分離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文明古國,擁有著幾千年歷史與文化的傳承,古代中國雖也經歷過朝代更迭、戰火洗禮,卻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之前的中國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也是很有影響力的,並且我們與周邊的國家一直都保持著良好合作的關係,互惠互利,那時候很多周邊的國家都是我們的藩屬國,而如今這些國家的各種傳統習俗文化等或多或少地保留著中國特色
  • 西方想不通,為何只有中國能動員14億人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而這都是西方和世界其他國家比較缺乏的。所以西方至今都想不通,為何只有我國能動員14億人呢?原因只有四個字。這次疫情,整個中國讓世界目瞪口呆,以及非常佩服的就是我國的動員能力。在疫情爆發後,我國政府為了快速戰勝疫情,幾乎是一聲令下,要求百姓居家隔離。
  • 近代西歐格局的出現:墨洛溫王朝被替代,加洛林帝國的形成、瓦解
    二、隨著宮相的傳承,矮子丕平建立了加洛林王朝。 克洛維死後,墨洛溫王室成員間出現了長期的內訌。彼此爭鬥,自相殘殺,導致國王大權旁落,國家的實權掌控在了地方大貴族出身的宮相手裡。
  • 擅長「王室外交」的英國用年輕美麗的公主徵服美國人
    這種「王室外交」在歐洲大陸沒有什麼很大的市場,歐洲的王室說穿了是一家人,歐洲的王室和國家的分離現象很嚴重。對於歐洲人來說王室和國家不一定能等同起來,就在英國到現在還在認為所謂王室就是一些德國來的老外的人也不在少數。
  • 短短幾十年時間,中國是怎麼強大起來的?專家解答了西方的疑惑
    據悉,該文章旨在呼籲美國等西方國家,要糾正對華認知的偏差,從近幾年來看,我們國家確實已經變得越來越強大。很多西方國家提出疑惑:中國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強大了?對此,英國的教授解答了西方的疑惑。有相關知情人士介紹,中國變得強大,或許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短短幾十年的時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世界也有不小的影響。
  • 「倖存的王室」柔佛:曾經擁有新加坡
    1536年,蘇丹馬末沙的長子,即蘇丹阿拉烏丁二世(Sultan Alauddin Riayat Shah Ⅱ)放棄馬六甲蘇丹的稱號,並於1540年創建具馬六甲王室血統的柔佛王朝(亦有史冊認為蘇丹馬末沙為柔佛王朝創始人),定都舊柔佛(馬來語:Johor Lama);其兄弟蘇丹穆沙法沙(Sultan Muzaffar Shah)則遠赴霹靂州建立新王朝。
  • 古埃及王室為何偏愛蛇標飾品?是女神化身和法老的保護神
    從目前資料來看,在第一王朝中期之前,埃及王室還沒好友佩戴蛇標這種裝飾物。 早王朝時代,古埃及人發明了直立的眼鏡蛇的蛇標,來表現法老的權威。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最早佩戴蛇標的可能是登王。在阿拜多斯出土的一個象牙鑑板上,頭戴khat王巾的登王,其王巾前端有蛇標裝飾物,鑑板右側的旗杆上,wepwawet前面也有一個蛇標。
  • 三星堆發掘不到10%,為何至今不敢再挖掘?無關外星人和西方文明
    三星堆發掘不到10%,為何至今不敢再挖掘?無關外星人和西方文明古老的歷史車輪伴隨著時間緩緩轉動,多少王朝的興衰史一幕幕如走馬燈般讓人目不暇接,愈久愈神秘的歷史文物在博物館中向人們無聲訴說著它們過去的輝煌。
  • 中國的大一統王朝,都在300年上下,為何唯獨漢朝超過了400年?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有著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經歷了像秦、漢、唐、明、清這樣的大一統王朝,也經歷了像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南宋偏安一隅如此的分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