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王室千年不變,而中國王朝不到三百年就要改朝換代?

2020-12-04 老周愛歷史

我國古代的朝代一直都在不斷的更替,這些朝代中,也很少有超過300年歷史的,但是歐洲王朝卻很少更迭,甚至是幾千年都不變,這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要知道我國古代歷代王朝的基本國策都是重農抑商,所以也造就了古代的中國就是典型的農業大國,這樣的國情也決定了古代中國有太多的人口都是農民,我們都知道古代農業基本都是靠天吃飯,沒有現代化的農業技術,也沒有現代化的農具,本來糧食產量就不穩定,如果一旦發生荒年,糧食產量不夠的話,政府必然就要開倉放糧,

但是這都是在政府行之有效的情況下,王朝建立,百姓經過長期的恢復,國家也得到了休養,這時候大多數國家會出現治世或者中興,面對天災的時候,也有能力拿出足夠的錢糧來救治百姓,但是一旦一個王朝進入後期,運行機制出現僵化,大的社會積弊出現,政府也沒有足夠的錢糧來救濟因為戰亂或者天災導致的大量流民的時候,就會興起農民起義,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的願望都很簡單,就是為了填飽肚子,在願望得到滿足後,就容易得到鬆懈,再加上農民階層自身的局限性,他們每天強有力的法則來約束起義軍,最後往往又是以失敗告終。

農民起義不會將一個封建王朝給推翻,但是農民起義的爆發卻會給該王朝的一些其他貴族有了起兵造反的理由,例如李淵,朱元璋,每個朝代興起的原因,都是舊王朝被推翻的過程,所以百姓們對於一個王朝的盡忠意識也沒有那麼深厚了。

但是歐洲的封建王朝不同,歐洲的貴族統治文化深入人心,即使是新的國王繼位,也會有血統上的要求,在這樣的政治意識下,即使是新的國王登基,也是原本貴族家庭的統治延續,自然也就不算是改朝換代。歐洲在進入近代史以前,想當皇帝,自己有能力有兵權都是不行的,還需要教皇的批准,就算拿破崙再怎麼厲害,稱帝時也必須要接受教皇的加冕,才能有合法的身份。

所以這才是歐洲王室幾乎千年不變,但是中國王朝卻不過三百年就改朝換代的原因,社會背景不同,歷史文化也不同,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歷史進程。

相關焦點

  • 西方人很疑惑,中國幾千年的王朝史,為何到現在沒有保留王室?
    封建帝制統治下的王朝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封建帝制的統治時期幾乎與中國的歷史發展可謂是唇齒相依除去早期禪讓制的傳承模式,後來的道路上,封建王朝在歷史中的佔比處絕大部分。甚至中間即便經歷過數次的朝代更迭,封建帝制卻依舊存在於歷史的長河中。從早期的夏商周,到後來的元明清。2000多年的為中國帶來了前無古人的輝煌,同樣也帶來了後無來者的恥辱。同期跟我們相同的英國與日本,也是在王室的統治下帶來了輝煌與恥辱。
  • 為何歷史上會出現改朝換代的現象?
    這首《朝代歌》就較為清晰地反映了古代中國王朝的先後更替。很多歷史學家,不認為「改朝換代」是古代中國所獨有。被認為是「萬世一系」的日本,也有改朝換代的現象,而日本的「改朝換代」則是以時代來劃分的,分別是指繩文時代、彌生時代、古墳時代、飛鳥時代、鎌倉時代、江戶時代等十六個時期。
  • 摘心掏腸,煉獄贖罪:歐洲王室遺骸的顛沛史
    在中世紀歐洲,絕大部分國家清一色信仰基督教。基督教信仰自然就決定了歐洲君主的身後事,同時通過對這些君主葬俗演變的觀察,我們也能從中看到中世紀以來基督教信仰本身的某些轉變。隨著他們在加羅林王朝宮廷裡影響的擴大,這種小愛好也就在整個歐洲的教會裡開花結果了。當時的各種《補贖手冊》就是這種信仰的產物。但是活人可以補贖,死者怎麼辦?或者說死了但罪還沒補完怎麼辦?每個人說到底都願意去天堂,覺得煉獄也不錯的人幾乎沒有,即使真有恐怕也得去冰島找。
  • 琉球王朝的王室還有後裔嗎?
    琉球王朝的王室是有後裔的。在日本廢琉球為縣後,為了淡化琉球人的民族意識,尤其避免「中山」的出現,企圖使琉球人忘卻本國歷史,而將地名改為Okinawa(衝繩)。從此,獨立的琉球國就這樣變成了日本的衝繩縣。琉球王國的發展史提起琉球,不得不提的是隋朝。公元6世紀中後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
  • 近親結婚致歐洲王室家族衰落(組圖)
    本報綜合消息北京時間4月17日消息,據《獨立報》報導,哈布斯堡王朝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重要、最有影響力的王室,同時也是歐洲歷史上統治疆域最廣的王室,家族歷史可追溯到500多年前,曾統治過奧地利、匈牙利、比利時、荷蘭及德國等國。
  • 歐洲奇怪的王位繼承:為什麼歐洲國家喜歡讓外國人來當國王?
    翻開歐洲一些國家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歐洲國家的王室都來自於外國。例如英國王室來自於德國,挪威王室來自於丹麥,沙皇俄國的皇室來自於德國,西班牙的王室來自於法國等。就是說,這些國家當年都是讓外國人來自己國家當國王或者皇帝,我們先來看一下當年的具體情況。
  • 美國人眼中的十大帝國,中國古代王朝沒進前三名,第一名在歐洲
    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有特點,在中國人心中,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都很強大,但若要評比誰最強,在國人眼裡唐朝比較強大。但在外國人眼裡,古代十大帝國卻是另一種角度,唐朝並沒上榜。近日,美國網友對古代帝國強弱進行了排名,中國竟然只有漢朝入選,而且還沒進前三名,著實讓人不理解。
  • 西方人不解,中國有幾千年的王朝歷史,為何卻沒有保留王室?
    ,可是在近現代的民主革命後建立起來的民主制度卻完全擺脫了封建因素,完全消滅了君主專制陰影,沒有保留王室。 首先是很多歷史學家都共同認為的,中國的大一統王朝更替頻繁,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認同感。
  • 為什麼日本歷史上從沒有人篡奪皇位,改朝換代呢?
    和中國封建王朝經常改朝換代不同,從日本古代野史小說《古事記》所記載的日本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到日本上一任天皇明仁天皇總共經過了125任,在此期間日本的君主制沒有出現改朝換代的現象,日本的天皇也號稱「萬世一系」。日本天皇為什麼能夠做到「萬世一系」, 本人覺得這一切都需要從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說起。
  • 擅長「王室外交」的英國用年輕美麗的公主徵服美國人
    [摘要]在歐洲不太聽到「王室外交」這個詞,在歐洲之外經常能。其實一般所謂的「王室外交」就只是在指英國王室在英國外交中的作用,而且主要還就是指英國王室在對美外交以及對大英國協國家外交中的作用。這種「王室外交」在歐洲大陸沒有什麼很大的市場,歐洲的王室說穿了是一家人,歐洲的王室和國家的分離現象很嚴重。對於歐洲人來說王室和國家不一定能等同起來,就在英國到現在還在認為所謂王室就是一些德國來的老外的人也不在少數。
  • 歐洲歷史十大富強朝代,全都做過歐洲霸主,哈布斯堡王朝不是第一
    歐洲歷史的政治格局跟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很相似,或大或小的君主制國家遍布整個歐洲。當然,有些弱小的君主制國家隨著歷史發展,會被富強的君主制國家滅掉或吞併,或者發展成其它政治制度的國家,這才最終形成今天的歐洲。
  • 【圖刊】宮廷內外——英國溫莎王朝百年畫傳
    【圖刊】宮廷內外——英國溫莎王朝百年畫傳正如他的外祖父在二戰中給予英國人信心一樣,威廉王子也忠實履行著作為王室成員應承擔的責任。絕大多數英國人認為,與父親查爾斯王儲——那個棄黛安娜而娶卡米拉的「可惡男人」相比,威廉王子將是一個更好的國王。
  • 近親結婚毀掉歐洲最顯赫王室 為保血統叔侄聯姻
    近親結婚毀掉歐洲最顯赫王室 為保血統叔侄聯姻    哈布斯堡王朝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重要、影響力最大、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家族,該家族成員曾出任過奧地利、匈牙利、比利時、荷蘭以及德國等國君主。可是到18世紀,這個家族卻突然衰落,其原因令人困惑。
  • 我們國家為什麼能大一統,歐洲人是否羨慕中國的大一統?
    西漢疆域 歐洲的情況像極了中國東周時期,也就是春秋戰國(嚴格說是春秋其實,不包含戰國)。 周王朝建立後限於當時的時代,周王室無法管理到全國各地。只能大量分封諸侯國,各國諸侯前往封國進行管理,如果要打戰再召集大家一起出兵。周王室名義上是天下共主,實際上無法管理到封國,封國只需要每年進貢即可。
  •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人才,都集中在改朝換代的時候出現
    太平盛世的時候,出現的人才一般都比較少;而在改朝換代的時候,卻會出現很多叱吒風雲的人物。感覺在太平盛世的時候,這些人才都潛藏起來了,而是集中在改朝換代的時候出現。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政治人才和軍事人才既是中國古代出現得最多的人才,同時也是中國古人最感興趣的人才。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中國古代是一個大一統的社會,而大一統的社會,最重視的就是政治人才和軍事人才。只有政治人才和軍事人才,才能實現整個社會的大一統。 治國安邦,在古代是最重要的大事,也幾乎成了唯一的大事。
  • 簡說墨洛溫王朝
    電影《達文西密碼》最後,蘭登教授發現女主角索妮婭被認為具有耶穌基督和墨洛溫王室的血統,耶穌基督大家都知道,那麼這個墨洛溫王朝是怎麼個來歷呢。查理曼經過開疆擴土建立了更加龐大的查理曼帝國,查理曼死後,他的三個孫子平分了帝國,從那時起就大致形成了現在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雛形。如此說來,墨洛溫王朝的克洛維一世也可算是當今法德意的開創者吧,也有很多觀點認為他是法國的第一位國王。墨洛溫王朝的國君以克洛維最為著名,故事也很多。
  • 「橫向」看歷史,明朝時期的中國與世界,歐洲中世紀的黑暗
    試想如果清王朝的統治者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在很早的時候,不以「天朝上國自居」,又是何景象。今天我們來看看大明時期的中國與世界。我們都說大明的統治是非常黑暗的,甚至是荒唐的,那麼跨越大洋,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歐洲的社會是怎麼樣的?明朝的統治時間是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4年,即就是14世紀中葉至17世紀中葉的近乎三百年的時間。這一時期被很多史學家認為是帝國政治持續發展的時期。
  • 中國古代的「文藝復興」:改朝換代和新文化的出現
    在歐洲歷史上被認為是標誌著一個新社會出現的事件,在中國歷史的傳統視野中,卻只不過是一種「改朝換代」而已。如果說中國社會的歷史與歐洲社會具有非常明顯的根本性差異,那麼這首先表現在人們對這一切所作的描述中。這無疑是不應該被忽略的。
  • 查理二世:近親繁殖的惡果毀了王朝,並使歐洲陷入戰爭
    西班牙的查理二世,世界上最大帝國之一的國王,卻幾乎不能說話或走路——這都是因為他的王朝是近親繁殖。皇室近親繁殖導致的基因突變和出生缺陷,可能比已經估計的亂倫導致的基因突變更加糟糕。事實上,由於西班牙查理二世的近親血統,導致了西班牙查理二世的死因:35歲時,他的頭髮都掉光了,並幾乎不能走路。到了39歲他死時,因為沒有繼承人,導致歐洲陷入血腥的戰爭,各國都在爭奪他的王位。
  • 百年匠心,至高無上的皇室之耀——歐洲王室御用品牌GROTRIAN高天
    勳章:「科堡哥達大公宮廷供應商」授予國:薩克森-科堡-哥達大公國1882年4月11日,在科堡,由薩克森公爵城堡的上尉授予「圖林根馬格裡夫到梅森的領地、侯爵到海德爾堡的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恩斯特二世大公殿下的科堡哥達大公宮廷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