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課本上為何寫中國只有70年歷史?卻稱自己歷史有幾千年

2020-11-27 騰訊網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直以來都是被世界人民普遍承認的。然而,在日本的課本上,他們居然赤裸裸地寫道,中國只有短短七十年的歷史!話說,另外的幾千年去哪兒了?日本人這樣寫,真的是忽視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嗎?還是說他們就喜歡篡改跟中國有關的歷史?原來,這與日本人的「特殊」的計算方式脫不了干係。

從夏王朝的建立到後來的商周時期,從秦王朝的封建統一到後面的漢朝時期民族大融合,從唐宋元明清到近代的民國,一直到如今文明富強的新中國。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從未間斷,中華輝煌瑰麗的文化傳承至今仍在延續!並且這些歷史文化在傳承過程中,還給我們中國人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歷史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合,造就了我們獨一無二的人格品質及行為方式。

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歷史長短,我們往往是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以及建築文字等遺留下的信息,進行大致的推測和判斷的。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這些信息,劃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以及後來的封建社會。縱觀古往今來的歷史資料,我們能夠知道我國其實從部落時期,就已經產生了初級的文明,而我們漫長的歷史,也正是由此開始計算的。

那麼,日本人為何要在課本中寫,中國的歷史只有短短七十幾年呢?日本人如此大言不慚,真的不怕閃了舌頭嗎?而且這種說法,別說中國人不接受了,全世界的人可能都無法接受,就連日本網友都非常不滿:出版社這是瘋了嗎?編輯課本居然這麼不嚴謹,話說他們是來搞笑的嗎?諸如此類……

那麼,他們是如何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硬生生的計算為只有七十年?原來,這與日本人的計算方式有關。首先,日本人很喜歡修改課本,他們在課本中最先宣揚的,也是他們的國家歷史如何如何悠久,像其他國家英國、美國都要排在後頭。那麼,為什麼到了中國,就變成了只有七十多年呢?

原來,日本有著極其「獨特」的計算方法,也就是說無論中國曾經有過多少代的王朝更迭,只要一個朝代被推翻了,那麼在此之前的歷史,就不能稱之為這個朝代的歷史。所以,在日本人的眼裡,中國只有區區七十年的歷史,因為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也只有七十年。不得不說,日本人的計算方法還真是奇葩,朝代的更迭意味著民族和社會的進步,怎麼就被說成是歷史的中斷了呢?細細想來,隨意歪曲歷史事實、提高日本民族自豪感,這些都不過是日本人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慣用手段罷了!

相關焦點

  • 渾天儀為何被印在韓國鈔票上?而地動儀卻從中國歷史課本裡消失了
    渾天儀為何被印在韓國鈔票上?而地動儀卻從中國歷史課本裡消失了地震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災難,有的時候小編在想,什麼時候我們可以預知地震的到來,可以提前做出準備呢?當然,這件事現在已經實現了,而在古代也有一個可以預測地震的儀器。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被歷史課本刪除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被歷史課本刪除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我們國家的歷史十分悠久,在古代的時候,中國就屬於世界的前列。因為地域開闊、經濟富足,技術先進等各種原因引來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崇拜。根據記載我們歷史上有很多實用的發明,我們現在最熟悉也是最常被提到的就是火藥、指南針,造紙和印刷術這幾樣東西了。由於課本上記載得比較多,自然人們從學生年代就比較了解。
  • 為何韓國錢上有渾天儀圖片,而中國課本裡卻刪除了地動儀
    為何韓國錢上有渾天儀圖片,而中國課本裡卻刪除了地動儀人類近二百年來所創造出來的科學技術成就,要比過去幾千年的歷史多上很多倍,但是古人的智商並不比我們差,甚至要更聰明,比如中國古代就有四個大發明,對於這些成果,每個民族都希望它是歸屬於自己的
  • 「地動儀」從歷史課本中刪除,網友驚呼:我們竟被騙了幾十年
    關於歷史,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爭論,就像80年代的我們,在學校學過的許多歷史事件,甚至課本上存在的知識,現在已然成為了許多學者爭論的話題。比如我們都熟知的嶽飛,之前因為抗金被認定為民族英雄,後來就有一些學者站出來高喊,按現在的地域劃分,金朝也是中國的土地,也是中國人,自己人和自己人打仗,嶽飛不能算作民族英雄等等。
  • 日本教師的心聲:「希望有更多的日本年輕人銘記這段歷史」
    2018年,他與弟弟山本敏雄一同在紀念館裡,就其父親留存的戰場日記進行演講。 談及為何多年為傳播南京大屠殺歷史奔波於中日兩國之間,山本富士夫先生這樣說: 「這是身為戰爭第二代的我們應該做的事。這些年來所做的這些努力,都是為了不斷反思戰爭、追求和平,讓後代銘記日本曾經犯下的戰爭罪行,不再參與到這樣的戰爭中來。」
  • 一個日本精神病偷埋一樣東西,讓日本歷史提前70萬年
    」怎麼只有區區4萬年歷史?,他已經不滿足「70萬年」了,他要從上高森遺址挖出「100萬年前」的舊石器! 至此,藤村新一的神跡轟動了全日本。而他一次次刷新日本人的遠古歷史,讓日本歷史活生生往前提升了70萬年,獲得日本國內一片讚譽,連中學歷史教科書都改寫了。 二、 藤村新一的牛逼在於:儘管發掘現場有很多考古人員,但所有刷新紀錄的石器,都是他一個人發現的,儘管他是個近視眼。
  • 散居在異域的「小中國」,人們寫漢字說漢話,這有什麼歷史原因?
    在國外的某地,當人們的語言、生活習慣、歷史文化與中國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時,人們習慣上稱其為「小中國」。目前,有 多少「小中國」,恐怕很難一下子說清楚。這些「小中國」雖然散居海外,分屬不同的國家,但探究成因,卻發現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打上了中國的烙印,要麼原來屬於中國,要麼是中國先人移民海外,要麼歷史上仰慕和學習中國文化……曼尼普爾邦位於印度東北部,人口240餘萬。
  • 人教社否認歷史課本 刪除張衡地動儀內容
    人教社否認歷史課本 刪除張衡地動儀內容  稱教材中對張衡及地動儀有專門介紹;專家稱張衡地動儀寫入教材,旨在學習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圖/視覺中國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新京報記者昨日採訪專業人士了解到,張衡地動儀實物和圖樣早已失傳,目前的複製品並不能正常監測地震。
  • 歷史課本刪除張衡地動儀?人教社回應
    人民教育出版社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有關張衡地動儀的內容(紅圈處)。受訪者供圖張衡地動儀模型。圖/視覺中國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
    復原工作再啟動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王振鐸所復原的地動儀模型原理。1953年中國發行的「張衡地動儀」郵票。張衡。更為科學的「地動儀」誕生在幾代中國學生的歷史課本中,都能夠看見關於張衡以及候風地動儀的描述以及模型圖片。這是國人對於古代中華民族科技文明的自豪,可能也是因為如此,哪怕教材上的圖片僅是20世紀50年代的古代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古籍復原得出,哪怕這個復原模型在當時飽受爭議,仍然在教材中延續了數十年。
  • 歷史上釣魚島記載:歸屬中國還是日本?
    日本政府罔顧這一事實,至今仍堅持1972年3月外務省發表的所謂《我國關於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筆者注)領有權的基本見解》。基於這一陳舊而荒唐的「基本見解」,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採取的強硬立場導致中日關係惡化、民眾對立情緒上升。為防止領土爭議繼續對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造成幹擾,有必要追根溯源,澄清釣魚島主權歸屬的歷史經緯。
  • 民進黨更改歷史課本,打造「失憶工程」,臺媒:必遭反噬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從這學期剛剛開始,就有很多臺灣老師對歷史教科書產生了很大的異議,並將有的歷史書直接寄給媒體,並向媒體痛述在改完版的初二歷史課本中,對很多的中國歷史進行了大量的刪減,使得歷史課本中從此不見三國,更不見武皇帝,民進黨推出的這樣『去中國化』和將臺灣「文化獨立化
  • 被推上神壇的地動儀究竟是真是假?為何將它從歷史課本裡面刪除?
    被推上神壇的地動儀究竟是真是假?為何將它從歷史課本裡面刪除?記得小編小時候在學歷史的時候,課本上記載有一種神器,那就是地動儀。課文上在介紹這件神器的時候,說它能感知千裡之外的地殼活動,如果哪裡發生地震的話,利用這個神器,就可以提前預知。
  • 中國幾千年歷史為什麼科學技術沒有發展?現代人比古人更聰明嗎?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四大文明古國其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中國也是現存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國。那麼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孕育出工業革命呢?反倒是被中國稱之為「紅夷」的西方國家率先實現了工業現代化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 世界上最古老的書籍,距今有幾千年的歷史,記載著人類的歷史故事
    1、《蘇魯巴克箴言》《蘇魯巴克箴言》是一本古老的書籍,可追朔到公元前3000年,是至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已知文獻之一,書中記載了一位神秘人物――蘇魯巴克,最後成為蘇美爾國王的故事,但這位國王除了在《蘇魯巴克箴言》中有記載外,在別的文獻中幾乎沒有關於蘇魯巴克的任何記述,所以很多學者甚至懷疑,這位蘇美爾國王是否真的在世界上存在過
  • 我讀︱以70天寫70年:從「小瞬間」看以色列的「大歷史」
    以色列建國70年之際,一系列建國主題的著作問世,《創造以色列歷史的70天》([法]薩洛蒙·馬爾卡著,馬秀珏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就是其中之一。該書以很強的畫面感來呈現特殊的歷史節點,由於選材獨特、視角新穎,讓讀者沉浸在一種「不露聲色的感動之中。」
  • 「北京人」到底有多老?人教版初中教材「歷史」與「生物」說法不同
    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20萬年前的直立人。」「北京人」到底有多老?
  • 他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航海家,比鄭和整整早了幾千年!
    我們歷史上第一位開航海家是誰?可不是你想的鄭和去西洋的事,第一位開始航海的這位前輩比鄭和整整早了幾千年,他去航海還是奉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命令,去為他尋丹問藥去了,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秦始皇經過長期的徵戰,滅掉了其他六個諸侯國,然後感覺到自己已經把國家統一了,就不能再稱為秦王了,自己應該叫皇帝,秦始皇在做了皇帝以後,就天天想著自己如何能夠長命百歲,發動了秦國無數的練道士為他煉製丹藥,尋找可以長生的法子,弄的整個秦朝烏煙瘴氣的,到了最後有個叫徐福的道士實在看不下去秦始皇的所作所為,就對秦始皇說我知道有一個地方哪裡有位得道的仙家,已經煉成了長生不老之術
  • 盤點人類歷史上十次超強地震,日本只有兩次,中國次數最多
    No 10:土庫曼斯坦 阿什哈巴德大地震(1948年)1948年10月5日夜在土庫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發生了震級7.3級,地震烈度9度的破壞性地震。阿什哈巴德及其周邊地區幾乎被夷為平地,至今關於這場地震的死亡人數也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一般認為有超過10萬人在這場地震中遇難。但更悲觀的統計認為有60-70萬人死於這場地震。
  • 西方歷史哲學研究在中國:70年回顧與反思
    王晴佳也認為,很多史家在寫史時會注意史學方法的革新,但方法的革新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從廣義上說,理論歸根結底也是一種方法。因此,歷史學的發展需要歷史哲學。(20)  事實上,當中國學界展開這些探討的時候,在西方,思辨的歷史哲學已「臭名昭著」,被替之而來的分析的歷史哲學斥為一些站不住腳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