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被歷史課本刪除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2020-11-29 不一樣的歷史課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被歷史課本刪除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我們國家的歷史十分悠久,在古代的時候,中國就屬於世界的前列。因為地域開闊、經濟富足,技術先進等各種原因引來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崇拜。根據記載我們歷史上有很多實用的發明,我們現在最熟悉也是最常被提到的就是火藥、指南針,造紙和印刷術這幾樣東西了。

由於課本上記載得比較多,自然人們從學生年代就比較了解。但其實我們國家歷史上的發明不僅僅只有這些,要知道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國家,發明可不只局限於這幾樣,但是有很多的東西雖然之前有過記載,但是慢慢的都被從書本中移除了,所以了解的人也就慢慢變少了,自然也就很難被人們記住,今天我們要說的一項發明,就是歷史上很實用的一項創造,但是如今也被從書本上移除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這件發明我們可能有聽說過,那就是地動儀,它是被張衡發明的,我們多多少少從書上也看到過,但是現在它卻被慢慢地從書上移除了,相信以後了解的人也就會慢慢地變少。在古代的時候經常會發生一些天災就好比說地震什麼的,但是當時由於人們還不能很好的預測,所以每一次這些災害發生的時候人們的損失都非常的大,漸漸地人們有了必須提前預測才能夠避免這些災難所帶來的傷害意識。

於是在東漢的時候,就有人研究出了一個發明就是地動儀,它能夠預測地震,這個儀器的主要組成就是在各個位置上都有一個龍,龍的嘴裡面有一顆珠子,龍的下方,對應放著一隻蟾蜍,只要哪一個方向即將發生地震,那麼這個方向對應的龍嘴,裡面的那一顆珠子,就會滾落出掉到下方的蟾蜍嘴中,當時的人們對於這個發明也是半信半疑。

公元134年,張衡發明的這個地動儀有了動靜,朝向洛陽方向的龍珠突然掉落,預示的就是那裡即將發生地震,但是等了很長時間洛陽都沒有事情,人們也就不相信這件發明了,覺得它預測的不準沒有用。

但是不久之後,隴西(甘肅天水一帶)那邊快買來報,說前幾天,隴西確實發生了一次地震,這正是地動儀指示的方向,這個時候人們才開始相信,原來這個長相奇特的地動儀真的這麼有用,而隴西距離洛陽有一千多裡遠,這對於古代來說,是相當遙遠的距離了,如此遠的地方都能預測到,可以看出這個地動儀有多麼的準確。西方最早用儀器記錄地震的時間,卻是在一千七百多年後。

然而這將近2000年前發明的地動儀,卻沒有留下實物,其技術也早已失傳。對於地動儀的記載,也僅僅在《後漢書·張衡列傳》、《後漢紀·順帝紀》和《續漢書》中簡簡單單的記錄了數百個字。想要靠這有限的文字將地動儀復原,是何其困難的事。所以即便國家多次啟動了地動儀的復原工作,都失敗了。而我們曾經歷史書中,地動儀的圖片,就是上世紀五十年代,考古學家王振鐸根據記載復原的,但只有形狀相似,無法具備預測功能。後來方舟子在網上質疑說,地動儀早已失傳,能否具備監測地震的功能,現在已經成了謎。

此外,很多西方國家也在質疑地動儀監測地震的真實性,由於科學是要講根據擺實例的,所以,為了科學的嚴禁,只能將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暫時從中學歷史課本中刪除,這就是地動儀被移除的真正原因。

總之現在的地動儀也只是存在於書中的記載,文字的描述是很有限的,雖然人們也根據書中的記載造出過幾個類似的樣子,但是人們造出來之後才發現根本不能用來預測地震,這項發明就相當於就沒有流傳下來。於是漸漸的人們就開始對這項發明有了疑慮,沒有實物的話,僅靠書中的記載也是沒有什麼說服力的,所以這項發明也就漸漸的被從書本中移除了。希望不久的將來,專家們可以將地動儀復原出來,地動儀也可以重回歷史課本,讓我們的後輩充分了解古人的聰明才智。

相關焦點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不管用?為何被移除課本資料?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不管用?為何被移除課本資料?這才是真正的原因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出現過很多的才子,他們探索著不同領域的發展,同時也研究出非常多的成就,就連現在人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有老祖宗智慧的結晶,雖然古代的人們生活得並不是很幸福,但是他們的聰明才智徹底的改變了他們所需要的生活,現在最著名的就是中國的四大發明,當這件消息傳出之後,全世界的人都隨時撼動,而在其中有一個發明,就是一隻地震的儀器,它的發明人就是張衡
  • 中學課本上的地動儀不是張衡發明的,而且因為這兩個原因被刪除
    中學課本上的地動儀不是張衡發明的,而且因為這兩個原因被刪除在我們古代,雖然那時的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材料也沒有現在這麼全面,但是仍然有一些非常有才華的人創造出了許多精密的儀器,這些儀器在當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僅能夠給老百姓們帶來實惠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從歷史課本中刪除?其中到底有什麼原因?
    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也創造出了很多優秀的發明造福人類,這些東西的出現無一不是證明了中國古人的高超智慧,比如四大發明,比如今天要說到的——地動儀。地動儀是由東漢時期一名數學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發明的一個驚世傑作。他就是張衡。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什麼從課本中刪除,原來不是他的問題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從課本中刪除了,這是為什麼?原來不是他的問題說起張衡,許多人都認識,他是東漢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地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等,成就非常多,不過大家有許多人都是因為他的一個發明出現在課本上認識他的,那就是地動儀。地動儀是用來測試地震的,張衡的地動儀比國外的早一千多年。可是在2017年課本上關於地震儀的內容卻被刪除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張衡發明地動儀的課文被刪除,是什麼原因?
    後來得知,原來這篇課文早已被刪除了,這使我有些驚訝和不解:是什麼原因怎麼會讓這篇文章被刪除呢?之後才得知真實原因。 原因有兩個版本,但都有各自的道理。
  • 「地動儀」從歷史課本中刪除,網友驚呼:我們竟被騙了幾十年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許多過去被肯定的東西都被推翻,這也順應了人類自然發展的規律。關於歷史,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爭論,就像80年代的我們,在學校學過的許多歷史事件,甚至課本上存在的知識,現在已然成為了許多學者爭論的話題。
  • 張衡地動儀為何被課本刪除?製作原理遭人質疑,可能並不存在?
    很多人都知道,東漢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八條金龍口含銅珠,代表八個方位,龍嘴下方八個張嘴的金蟾蜍,負責接住掉落下來的銅珠。若是哪個方位的銅珠掉落,就說明這個方向發生了地震。這件候風地動儀,曾是小學課本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件東西。
  •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
    復原工作再啟動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王振鐸所復原的地動儀模型原理。1953年中國發行的「張衡地動儀」郵票。張衡。更為科學的「地動儀」誕生在幾代中國學生的歷史課本中,都能夠看見關於張衡以及候風地動儀的描述以及模型圖片。這是國人對於古代中華民族科技文明的自豪,可能也是因為如此,哪怕教材上的圖片僅是20世紀50年代的古代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古籍復原得出,哪怕這個復原模型在當時飽受爭議,仍然在教材中延續了數十年。
  • 張衡的地動儀真有效嗎?為何初中教科書要刪除其內容,原因很意外
    張衡的地動儀真有效嗎?為何初中教科書要刪除其內容,原因很意外在小時候的課本中,司馬光砸缸、鑿壁偷光、渾天儀、地動儀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故事,讓同學們感嘆古人的智慧高超。其中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十幾年來被當作偉大的發明,在世界各地展出數次,前段時間卻傳出要撤出歷史教科書,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地動儀是用來預測地震的動向,外表像一個酒罈子,周圍鑲嵌了八條龍柱,分別指向了八個方位。
  • 傳說中的地動儀,或許只是謠言,學生課本已經刪除內容!
    古老的地動儀,或許不能預測地震,學生以後不會再看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而中國的四大發明卻是推動了世界的進程。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印刷術、火藥與指南針。每件發明都有它自己的妙用,在地質上,張衡曾經創造了一個傳世傑作「地動儀」。
  • 張衡的地動儀,為什麼會從歷史課本上刪除?原因很簡單真實!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這位在歷史上偉大的人物——張衡。這讓許多人都很納悶,張衡發明地動儀的事情這麼著名,不僅能提升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也能激發學生們對於科技發明的興趣,為什麼會被刪除呢?小便做了研究才發現,其實原因很簡單。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能預言地震,為何教科書將其刪除?原因很簡單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發明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就是由張衡發明,可以準確預測地震的地動儀。直到今天,張衡發明地動儀一事,得以通過小學教科書中的《張衡傳》被廣泛流傳。張衡是中國古代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所著《靈憲》、《渾儀圖注》等作品都體現了他在天文學和地理學方面的淵博知識;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更是對中國的天文學和地震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後人譽為「木聖」。
  • 張衡地動儀為何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
    你還記得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嗎?據報導,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15課不再收錄張衡地動儀的相關內容。事實上,在2018版課本中,「兩漢的科技和文化」課程的「課後活動」欄目仍明確提到了「東漢張衡發明創製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只是刪除了正文介紹。
  • 歷史課本刪除張衡地動儀?人教社回應
    人民教育出版社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有關張衡地動儀的內容(紅圈處)。受訪者供圖張衡地動儀模型。圖/視覺中國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 人教社否認歷史課本 刪除張衡地動儀內容
    人教社否認歷史課本 刪除張衡地動儀內容  稱教材中對張衡及地動儀有專門介紹;專家稱張衡地動儀寫入教材,旨在學習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圖/視覺中國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新京報記者昨日採訪專業人士了解到,張衡地動儀實物和圖樣早已失傳,目前的複製品並不能正常監測地震。
  • 地動儀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地動儀無法真正預測地震
    中華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在中國古代就有許多發明,這其中張衡的地動儀就是發明之一,相信有許多人知道地動儀還是因為他出現在教科書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後來地動儀因為真實性存疑的問題被教科書刪除了。
  • 被推上神壇的地動儀究竟是真是假?為何將它從歷史課本裡面刪除?
    被推上神壇的地動儀究竟是真是假?為何將它從歷史課本裡面刪除?記得小編小時候在學歷史的時候,課本上記載有一種神器,那就是地動儀。課文上在介紹這件神器的時候,說它能感知千裡之外的地殼活動,如果哪裡發生地震的話,利用這個神器,就可以提前預知。
  • 四大發明之一的地動儀,為何被歷史課本刪除?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於是,地動儀就由此誕生,在當時科技落後的時代,能有地動儀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原本張衡世界也曾經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上面,那時候的我們還是小學。但是最近發現好像在課本上似乎已經找不到關於張衡和地動儀的痕跡,這又是為什麼呢?明明張衡對歷史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怎麼就這樣輕易地刪掉了呢?
  • 教科書刪除了地動儀?外國專家:中國地動儀是假的,根本沒用
    很多人都對上學時,在歷史課本書中出現的地動儀記憶猶新。作為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代表,它似乎和四大發明一樣,都是我們曾經的驕傲。伴隨著地動儀,還有一個歷史故事。 《後漢書·張衡傳》有記載「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以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為何會被移出教科書?
    從古至今地震都是破壞性極大的天災,古人對於地震也是束手無策,直到張衡發明了地動儀,這預示著古人對於科學和地理也有很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張衡研究的地動儀能夠精準預測地震發生的方位比西方先進了近千年,但是為何如今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沒有在現代地震預測中普及,而且教科書中還移除了關於張衡地動儀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