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刪除了地動儀?外國專家:中國地動儀是假的,根本沒用

2020-12-05 騰訊網

很多人都對上學時,在歷史課本書中出現的地動儀記憶猶新。作為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代表,它似乎和四大發明一樣,都是我們曾經的驕傲。伴隨著地動儀,還有一個歷史故事。

《後漢書·張衡傳》有記載「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以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有人把這段記錄擴充為一個故事:說的是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朝著西北方向的那條龍,忽然吐出了含在口裡的鋼珠。張衡說西北有地震了,他人無比嗤之以鼻。但是數日之後,隴西的信使快馬加鞭趕到洛陽報告:隴西地震了。人們才無不佩服張衡。

所以,人們才說公元 132 年,東漢的張衡發明了地動儀,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臺能測量感知地震的儀器比歐洲早了 1700 多年,是中華民族古代科技文明的結晶。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歷史上並沒有地動儀的實物傳下來,我們在博物館裡看到的地動儀首先就是假的。

1934 年,燕京大學讀歷史專業研究生的王振鐸,研究了《後漢書》的相關記載,決定複製出張衡的地動儀。不過歷史記載太過模糊,無論是外形還是理論基礎,都是王振鐸邊摸索,邊嘗試。外形尚且可以探尋,但究竟是什麼原理,讓地動儀能感知地震,而且還能辨明方位,從龍嘴裡吐出銅珠?

王振鐸選擇遵從英國地震學家米爾恩 1883 年《地震和地球的其他運動》一書中闡述的「懸垂擺」的結構原理,決定用懸垂擺來作為「地動儀」的內部機理。1951 年,王振鐸用倒立的直杆原理,複製出了 1∶10 比例的「張衡地動儀」模型。複製的這款「張衡地動儀」隨即被編入全國中小學教科書,一代代的學生和老師都以為教科書上的地動儀就是張衡發明的。

由此可見,張衡這一重要發明早就失傳了,隋朝時科學家林孝恭寫有一部《地震銅儀經》,也未能流傳下來。我們所見的地動儀只是後人製造出來的,古人的地動儀究竟是不是這樣的,內部的構造是否是「倒立直杆」,恐怕沒人能說清。

但是,世界各地的質疑聲開始響起。1972 年,日本學者關野雄用計算否定了直立杆原理。美國學者指出,中國目前最流行的地動儀模型工作原理模糊,模型簡陋粗糙,對地震的反應低於居民的敏感,其作用應予以質疑。就連我們自己的學者,就說「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模型強」。

對地動儀的質疑,開始擴展到對張衡的質疑,甚至對中國古代科技的質疑。如今的地動儀模型,不僅不能起到宣傳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作用,而且成為了被攻擊的把柄。事實勝於雄辯,於是把張衡地動儀刪除課本,也是出於對歷史的準確性考慮。

歷史不應該被粉飾,不能因為歷史驕傲感就不切實際的宣傳「人類第一臺能測量感知地震的儀器」。少一點浮誇,多一些實際,才是對歷史真正的尊重。

相關焦點

  • 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專家稱其無用,還不如房梁上吊塊肉
    在這之中也有著不少的發明,其中張衡的地動儀就是之一。地動儀對於不少人來說都很熟悉,因為它一直在課本上,給我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但是後來地動儀卻被教科書刪除了,只因專家稱其無用,還不如在房梁上吊塊肉。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地動儀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地動儀無法真正預測地震
    中華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在中國古代就有許多發明,這其中張衡的地動儀就是發明之一,相信有許多人知道地動儀還是因為他出現在教科書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後來地動儀因為真實性存疑的問題被教科書刪除了。
  • 為何張衡的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吊塊肉都比這強
    張衡地動儀是偽科學?王振鐸是中國科技史學家,他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根據史籍資料復刻出來的。該名網友還指出張衡地動儀根本就是偽科學而已,這種所謂的地動儀根本就沒有辦法記錄地震。因為爭議很大,在2018年的時候張衡地動儀被移出了教科書。
  • 被刪除的張衡和地動儀,是外國的質疑?還是對自我文化的不自信
    2100年前,中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就是張衡。曾經,張衡和他的地動儀是我們歷史課本上的必將知識,但是只因為一些所謂的外國學者的質疑,我們的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從此就消失在了我們的歷史課本上。張衡是東漢人,是南陽五聖之一,他學識廣博,天文地理、諸子百家,兼蓄包容,自成一家。
  •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
    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被印在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以「直立杆」為理論基礎製作的地動儀模型,開始淡出當代青少年的視野。實際上,近年來,王振鐸所造的地動儀模型一直非議不斷。
  • 張衡地動儀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引言:說到地動儀,百分之九十的人會想到張衡。因為這是從課本上學到的,但是在2017年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居然從課本中被刪除了,難道地動儀是假的?01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張衡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地震學家。
  • 教科書造假?《博物館奇妙夜》探尋真假地動儀
    張衡地動儀同樣出現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伴隨著一代代歷史教學,張衡地動儀和它的歷史地位已經深入人心。  然而,幾十年來張衡地動儀遭到了強烈的質疑和否定,有網友指出教科書的張衡地動儀為復原模型應予以刪除。  原來,張衡於132年製作的地動儀早已失傳。
  • 1800年前的地動儀真能預知地震?為何教科書將其刪除?原因太現實
    中國歷經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海原大地震等數個地震,受到其中的傷害更是不小。其實在很早之前的教科書裡記載了一個千年前能夠預言地震的儀器,那就是張衡的地動儀。說起來後來這個被教科書刪除掉了,那麼它真的能夠預測地震嗎?張衡,東漢著名的天文學家。78年出生,他的家族是一個世代的大家,張衡祖父曾經帶兵抗擊過匈奴。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能預言地震,為何教科書將其刪除?原因很簡單
    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凝結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對整個世界具有深遠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一項發明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就是由張衡發明,可以準確預測地震的地動儀。直到今天,張衡發明地動儀一事,得以通過小學教科書中的《張衡傳》被廣泛流傳。
  • 漢代古人發明的「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專家:明顯是偽造的
    所以現代人說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比西方先進很多年,僅這臺地動儀就比西方地動儀領先1700多年。張衡地動儀復原圖後來,這臺地動儀被納入我們的教科書,中小學生開始了解到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有多先進。學者們只能通過史學家司馬彪古文字的記錄來恢復歷史上的地動儀。可是,結果很不令人滿意。地動儀被學者們製造出來後,他們發現現代科學製造的地動儀是根本無法預測地震的發生,這也與他們此前的預測相一致。然而,當地震「震動地球」時,地動儀中的小銅球就會落下,這被認為能夠記錄地震的發生,但預測仍然是不可能的。
  • 張衡地動儀從教科書中刪除,中科院院士: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巧合的是,2018年,有媒體報導稱,在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刪除了有關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其中包括廣為人知的照片。一石激起千層浪。難道中國人從小就熟悉的張衡地動儀是假的嗎?
  • 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中刪除?
    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中刪除?前言身處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中的我國勤勞勇敢、充滿智慧的古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器械,也在各個領域探索總結出了很多幾乎接近現代科技的學科理論。現在比較流行兩個說法,其中一個更多被認可的就是由地震局馮銳提出的"都柱"模型,此模型經過多次模擬、測試,被比較多的專家和學者認為和歷史上記載的地動儀相對比較吻合。
  • 張衡地動儀2017年從教科書中移除,1972年就被證明原理不成立
    該帖子還指出,張衡地動儀根本就是偽科學,這種地動儀根本就不可能記錄地震。無獨有偶,2018年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包括那張廣為人知的照片。一石激起千層浪,難道中國人從小就是熟悉的「張衡地動儀」是造假的?
  • 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強
    他曾經創造過許多超越時代的儀器,其中就有名聲大噪的地動儀。而地動儀自復原便爭議不斷,現今,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傅承義回應: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模型強。此言一出,無疑引起諸多質疑。建國之後,為了弘揚優秀傳統科技文化,提高國人的科技意識,國家派遣專家復原了一批古代優秀髮明創造,其中就包括張衡的地動儀。
  • 張衡地動儀頻遭質疑,關於地動儀的介紹,已被撤出教科書
    這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地動儀的故事,書中記錄的地動儀距現在已有1800多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臺地動儀,比義大利製造的地動儀早1700多年。,2004年還和中國地震臺籤了合作協議。值得注意的是,這臺地動儀採用的結構和教科書中記述的結構不同,設計這一地動儀的馮銳多次打點電話給教育局指出建議修改教科書中的章節,經過長時間的交涉,到2017年開學時,七年級的教科書中已經不再記述地動儀內容,已經被徹底刪除。
  • 為何張衡的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畢竟,這是一位被寫進歷史書中的傳奇人物,他發明了聞名遐邇的地動儀。實際上,張衡不僅發明了地震儀,他還發明了許多科學儀器,但張衡的地震儀是最著名的,而且曾經寫在中學教科書中,供學生閱讀,學生無不佩服張衡的偉大發明。但是,中科院院士卻說: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張衡地動儀為何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
    你還記得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嗎?據報導,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15課不再收錄張衡地動儀的相關內容。事實上,在2018版課本中,「兩漢的科技和文化」課程的「課後活動」欄目仍明確提到了「東漢張衡發明創製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只是刪除了正文介紹。
  • 張衡的地動儀被從教材中刪除,專家說沒有用,不如把肉掛在梁上
    其中,張衡的地動儀是發明之一。地動儀之所以被很多人所熟悉,是因為它一直出現在教科書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後來地動儀被從教科書中刪除,因為專家說它沒有用,不如在房梁上掛一塊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張衡是中國兩漢時期的科學家。他那個時代地震頻繁,於是他研製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第一臺地震儀。
  • 地動儀為什麼會被從教科書中刪除?該做法是否合適?
    大家好,我是小熙,相信大家都知道,地動儀的存在,不得不佩服中華民族的智慧,所以直到現在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越來越強大。那麼一則消息指出,地動儀作為我們智慧的結晶被從教科書中刪除了,那麼是為什麼呢?這種做法是否合適呢?今天就讓我來一起討論一下吧。教材的改動向來是大事。
  • 張衡地動儀被刪出教科書?因測不出地震?專家:房梁吊塊肉比它強
    張衡地動儀被刪出教科書?因測不出地震?專家: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說到張衡,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我們在上歷史課的時候,一定有聽老師講過這方面的知識。而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不過談起張衡的話,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是他發明的地動儀了吧。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