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地動儀頻遭質疑,關於地動儀的介紹,已被撤出教科書

2020-11-29 源起炎黃

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後漢書·張衡列傳》

本是很平靜的一天,但在都城洛陽的百姓卻吵成一團。因為都城洛陽的一個機器發生了異常情況,這個機器就是張衡發明的侯風地動儀,這個機器上的西北方向掉出一顆銅球,銅球不偏不倚落在了地動儀下方的額銅蛤蟆口中,人們都在說這個破機器沒什麼用。

但是沒過幾天,隴西一位驛者著急忙慌的來到了洛陽,他和皇上稟報,隴西遭遇了一次強地震,而隴西的位置正好是這臺地動儀的西北方,這時候整個洛陽吵成一團,人人都在議論這個地動儀有多神奇。這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地動儀的故事,書中記錄的地動儀距現在已有1800多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臺地動儀,比義大利製造的地動儀早1700多年。

我們對於地動儀應該不陌生,因為在中學課本我們就都接觸過這個故事,張衡能製作出這臺地動儀和他親眼目睹過地震有著很大的關係,張衡經過多年的研究,終於做出了這臺機器,張衡做出的這臺地動儀之所以能讓世人記住,是因為當初成功的測出了隴西的那場地震。

可能這個故事太過於玄幻,所以這個故事經歷了一千八百多年還能被人們津津樂道,但人們只見故事,不見這臺機器,相傳這臺機器在戰爭中被毀,這臺機器的構造和原理就成為了一個謎團,這就引來了人們的質疑,2003年,河南博物館決定招募相關人員來複製出張衡地動儀,2004年還和中國地震臺籤了合作協議。

文史學者和技術人員通過《後漢書》、《張衡列傳》查找史料,終於在2009年9月20日問世,人們可以通過儀器放出的聲波來看到這臺機器的反應,只有儀器放出橫向的波時,地動儀才會吐出銅球,無論是巨大的聲響還是汽車的經過,都不會使地動儀有任何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這臺地動儀採用的結構和教科書中記述的結構不同,設計這一地動儀的馮銳多次打點電話給教育局指出建議修改教科書中的章節,經過長時間的交涉,到2017年開學時,七年級的教科書中已經不再記述地動儀內容,已經被徹底刪除。

刪除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從史書中找到張衡地動儀的具體構造,更不知道張衡地動儀具體長什麼樣子,史學家只能通過想像來構造出一個地動儀的造型,但這並不是很嚴謹的,所以將地動儀的樣子放在教科書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就如同教科書刪除扁鵲內容一樣,因為根本沒辦法證明歷史中是否有扁鵲這個人。

相關焦點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後,引來一片質疑,難道張衡地動儀不存在
    正是這個「王氏地動儀」成功取代張衡地動儀在教科書的位置,與此同時,也意味著張衡地動儀被移出了教科書。不僅如此,因為「王氏地動儀」的一些操作,也讓世人對張衡地動儀產生了一些質疑。雖然王振鐸做出的復原地動儀像極了張衡的地動儀,但是它畢竟是個紡織品,是否真的可以發揮作用。經過一番實驗,「王氏地動儀」的作用似乎並沒有發揮出來。
  • 張衡地動儀遭質疑,被移出歷史教科書,真的不能預測地震嗎?
    可惜現在的科技水平還達不到,電視臺上所謂的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過之後才預警的,但僅僅提前幾秒幾十秒已是大功一件,能挽回多少損失。或許有人會想起教科書上讓人以之為傲的張衡地動儀,它不能預測地震嗎?為何汶川地震時不見其起功效呢?很遺憾,事實證明教科書上那個地動儀確實不能,甚至有中科院院士道: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為什麼?
    說起張衡,你應該不陌生。張衡地動儀的發明讓很多學生崇拜,曾經出現在課本裡的張衡地動儀卻被移出了教科書。更有院士稱,它模型簡陋粗糙,對地震的敏感度低於居民。這是怎麼回事?這一切還要從學生時代的課文說起。我記得小時候看到地動儀的照片的時候,真的覺得張衡這個人很厲害,幾千年前就能檢測到地震。但其實,張衡製造的地動儀並沒有流傳下來,而且張衡的地動儀並不是預測地震的。因為古代通訊非常落後,地動儀其實是獲知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的。
  • 張衡地動儀不如房梁上的一塊肉?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那就是張衡地動儀被移出了課本。張衡的地動儀為何被移出課本?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此前的仿造模型不具有張衡地動儀的預測功能,而張衡的地動儀又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因此真正的張衡地動儀究竟能否預測地震,就成了疑問,最終課本將其剔除。
  • 教科書造假?《博物館奇妙夜》探尋真假地動儀
    教科書裡的張衡地動儀  張衡地動儀,長期以來都是令國人驕傲的發明。很多介紹張衡地動儀的場合,都把它描述為「世界地震監測儀器的鼻祖,一直被視為中國人的驕傲」。張衡地動儀同樣出現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伴隨著一代代歷史教學,張衡地動儀和它的歷史地位已經深入人心。  然而,幾十年來張衡地動儀遭到了強烈的質疑和否定,有網友指出教科書的張衡地動儀為復原模型應予以刪除。  原來,張衡於132年製作的地動儀早已失傳。
  • 張衡地動儀被貶「一文不值?」已經移出教科書?
    大家都學過歷史課本中一篇文章,是被老師重點強調的,關於張衡地動儀。張衡是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發明家,科學家。就今來說,算河南南陽人。而張衡一生最傑出的發明就是能夠預測地震的候風地動儀。相信不少小夥伴還記得歷史課本中紙張與墨的香氣,以及那一頁泛著古色的候風地動儀圖片。候風地動儀外表精細,華麗,內部結構複雜,有一根支柱和八道機關。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為何會被移出教科書?
    從古至今地震都是破壞性極大的天災,古人對於地震也是束手無策,直到張衡發明了地動儀,這預示著古人對於科學和地理也有很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張衡研究的地動儀能夠精準預測地震發生的方位比西方先進了近千年,但是為何如今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沒有在現代地震預測中普及,而且教科書中還移除了關於張衡地動儀的介紹。
  • 張衡地動儀為何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
    你還記得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嗎?據報導,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15課不再收錄張衡地動儀的相關內容。事實上,在2018版課本中,「兩漢的科技和文化」課程的「課後活動」欄目仍明確提到了「東漢張衡發明創製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只是刪除了正文介紹。
  • 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專家稱其無用,還不如房梁上吊塊肉
    在這之中也有著不少的發明,其中張衡的地動儀就是之一。地動儀對於不少人來說都很熟悉,因為它一直在課本上,給我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但是後來地動儀卻被教科書刪除了,只因專家稱其無用,還不如在房梁上吊塊肉。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張衡地動儀從教科書中「消失」
    張衡地動儀記載,「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中有都柱……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在2010年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中,曾經介紹了張衡和他的地動儀。
  • 張衡地動儀2017年從教科書中移除,1972年就被證明原理不成立
    該帖子還指出,張衡地動儀根本就是偽科學,這種地動儀根本就不可能記錄地震。無獨有偶,2018年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包括那張廣為人知的照片。一石激起千層浪,難道中國人從小就是熟悉的「張衡地動儀」是造假的?
  • 張衡的地動儀真有效嗎?為何初中教科書要刪除其內容,原因很意外
    張衡的地動儀真有效嗎?為何初中教科書要刪除其內容,原因很意外在小時候的課本中,司馬光砸缸、鑿壁偷光、渾天儀、地動儀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故事,讓同學們感嘆古人的智慧高超。其中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十幾年來被當作偉大的發明,在世界各地展出數次,前段時間卻傳出要撤出歷史教科書,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地動儀是用來預測地震的動向,外表像一個酒罈子,周圍鑲嵌了八條龍柱,分別指向了八個方位。
  •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麼覺得被教科書騙了?
    日前,一則關於「張衡地動儀從教材中刪除」的新聞曾引發熱議。其實除了張衡地動儀,很多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都入選了中學課本,有一些也產生過爭議。張衡地動儀的複製品為何不能預測地震?指南針的始祖「司南」到底能不能指南?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還是改進者?讓我們一起來考證一下。(更多精彩內容請看「中學課本裡的中國古代科技」專題)
  • 刪除「張衡地動儀」是對科學和歷史的尊重
    原標題:刪除「張衡地動儀」是對科學和歷史的尊重 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被印在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以「直立杆」為理論基礎製作的地動儀模型,開始淡出當代青少年的視野。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翻開我們五千年的地震歷史,站在C位的那個人,叫「張衡」。他與他發明的「地動儀」,似乎是許多孩子對於地震知識的啟蒙。可是疑問也隨之而來:既然「地動儀」對於監測地震非常靈敏,為何如今沒有被普及?反倒是這段關於地動儀的內容,被悄然從教科書中刪除了。
  • 被刪除的張衡和地動儀,是外國的質疑?還是對自我文化的不自信
    2100年前,中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就是張衡。曾經,張衡和他的地動儀是我們歷史課本上的必將知識,但是只因為一些所謂的外國學者的質疑,我們的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從此就消失在了我們的歷史課本上。張衡是東漢人,是南陽五聖之一,他學識廣博,天文地理、諸子百家,兼蓄包容,自成一家。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它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可是疑問也隨之而來:既然「地動儀」對於監測地震非常靈敏,為何如今沒有被普及?反倒是這段關於地動儀的內容,被悄然從教科書中刪除了。這不禁引起了我們的疑問:地動儀,真的能準確預測地震嗎? 張衡與地動儀: 教科書中的地動儀裝置,外表像個酒罈。那酒罈上附有八條龍,每條龍嘴裡含著一顆珠子。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科院院士:房梁上掉塊肉都比那個強
    2018年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了,包括那張廣為人知的照片,一代人的回憶至此也消失在了課本之上,因此不少人你發出疑問,難道中國人所熟悉的「張衡地動儀」是假的嗎?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言地震?為何被教科書移除?專家發現了不對
    然而在2018年,一則新聞卻傳了出來,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已經完完全全刪除了張衡和他候風地動儀的內容,為何教科書會這樣做呢?其實原因很現實,因為專家們發現了不對,那就是除去《後漢書》中196個文字的記載,人們找不到流傳下來的任何史料和實物,因此對其是否存在和能夠發揮書中的功效也存在一定的爭議。
  • 漢代古人發明的「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專家:明顯是偽造的
    今天我們來看看東漢時期的一種科學儀器,它被稱為地動儀,相信讀者對教科書上的地動儀都極為熟悉。這一事件已被載入史冊。所以現代人說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比西方先進很多年,僅這臺地動儀就比西方地動儀領先17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