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地動儀記載,「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中有都柱……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
在2010年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中,曾經介紹了張衡和他的地動儀。課文稱:「科學家張衡製造了一種儀器,能測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動儀。這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但從2016年的部編本教材中,就不再提及張衡地動儀了……
專家提出的質疑
1)地動儀無法記錄地震發生的時間;
2)地動儀無法記錄地震發生的震級;
3)現代人根據歷史記載,無法復原張衡地動儀;即使複製幾次,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4)也有專家言,張衡地動儀又稱候風地動儀,不是用來測地震的,而是用來測風
本人,不是科技研究者,無法用科研數據解釋……
以下僅是個人的理解,如有不對請多包涵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
請問東漢時期有24小時一說嗎?即使現在地震探測儀器,也是鐘錶記錄時間,而不是探測器記錄時間;
東漢時期能提前預測地震,已是非常偉大的發明;況且地震分級是從1935年由美國的裡奇特和古騰堡兩人提出的,請問東漢年代的儀器能有震級一說?如果張衡地動儀有震級記錄,那……
古人的很多黑科技非現代人能全部理解掌握,如木人木鵲、木牛流馬、王莽卡尺,以現在的科學也解釋不了;本人以為現代人生產不出的東西,歷史長河裡就未必一定不存。
假如真像個別專家說的那樣,退一萬步說:候風地動儀,不是用來測地震的,而是用來測風,在東漢時期那也是一項不朽的偉大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