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地動儀從教科書中「消失」

2020-11-29 天下玄者

張衡地動儀記載,「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中有都柱……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

在2010年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中,曾經介紹了張衡和他的地動儀。課文稱:「科學家張衡製造了一種儀器,能測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動儀。這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但從2016年的部編本教材中,就不再提及張衡地動儀了……

專家提出的質疑

1)地動儀無法記錄地震發生的時間;

2)地動儀無法記錄地震發生的震級;

3)現代人根據歷史記載,無法復原張衡地動儀;即使複製幾次,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4)也有專家言,張衡地動儀又稱候風地動儀,不是用來測地震的,而是用來測風

本人,不是科技研究者,無法用科研數據解釋……

以下僅是個人的理解,如有不對請多包涵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

請問東漢時期有24小時一說嗎?即使現在地震探測儀器,也是鐘錶記錄時間,而不是探測器記錄時間;

東漢時期能提前預測地震,已是非常偉大的發明;況且地震分級是從1935年由美國的裡奇特和古騰堡兩人提出的,請問東漢年代的儀器能有震級一說?如果張衡地動儀有震級記錄,那……

古人的很多黑科技非現代人能全部理解掌握,如木人木鵲、木牛流馬、王莽卡尺,以現在的科學也解釋不了;本人以為現代人生產不出的東西,歷史長河裡就未必一定不存。

假如真像個別專家說的那樣,退一萬步說:候風地動儀,不是用來測地震的,而是用來測風,在東漢時期那也是一項不朽的偉大發明。

相關焦點

  • 從教科書中「消失」的張衡地動儀,真的是「造假」嗎?
    爭議頗多且被教科書刪掉的張衡地動儀真的是「造假」嗎?在「四大發明」以外,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技?神秘的「木牛流馬」究竟長什麼樣?從教科書中「消失」的張衡地動儀,真的是「造假」嗎?近年來,對張衡地動儀的議論頗多。在2010年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中,曾經介紹了張衡和他的地動儀。課文稱:「科學家張衡製造了一種儀器,能測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動儀。這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後,引來一片質疑,難道張衡地動儀不存在
    其實還要從地動儀的來源前來了解。一、張衡的地動儀據《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地動儀用精銅鑄成,圓徑八尺,頂蓋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象裝飾。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關閉發動之機。」然而,如此神奇的地動儀隨著歷史的發展,卻消失在歷史舞臺之上,取而代之的是王振鐸所做出的地動儀。二、有關於地動儀的所有「聲音」讓人感到無比遺憾的是,張衡所發明的地動儀在公元200年的時候就已經徹底消失,距今仍不知道它身處何方。因為地動儀的消失,也讓人們質疑它的真實性。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為什麼?
    說起張衡,你應該不陌生。張衡地動儀的發明讓很多學生崇拜,曾經出現在課本裡的張衡地動儀卻被移出了教科書。更有院士稱,它模型簡陋粗糙,對地震的敏感度低於居民。這是怎麼回事?這一切還要從學生時代的課文說起。我記得小時候看到地動儀的照片的時候,真的覺得張衡這個人很厲害,幾千年前就能檢測到地震。但其實,張衡製造的地動儀並沒有流傳下來,而且張衡的地動儀並不是預測地震的。因為古代通訊非常落後,地動儀其實是獲知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的。
  • 張衡的地動儀,為何會從歷史教科書上消失?原因很簡單
    張衡的地動儀,為何會從歷史教科書上消失?原因很簡單 文/歷史天天觀 在我們國家的近代歷史當中,我們國家也是有一段十分屈辱的歷史。而這份屈辱,正是因為我們國家封建晚期時期,閉關鎖國的原因導致的。
  • 張衡地動儀被貶「一文不值?」已經移出教科書?
    大家都學過歷史課本中一篇文章,是被老師重點強調的,關於張衡地動儀。張衡是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發明家,科學家。就今來說,算河南南陽人。而張衡一生最傑出的發明就是能夠預測地震的候風地動儀。相信不少小夥伴還記得歷史課本中紙張與墨的香氣,以及那一頁泛著古色的候風地動儀圖片。候風地動儀外表精細,華麗,內部結構複雜,有一根支柱和八道機關。
  • 張衡地動儀不如房梁上的一塊肉?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
    近些年,新編歷史課本逐漸被採用,納入正式教學教科書使用範疇。隨之而來的,就是改動部分引起的公眾情緒,整體來說,批評聲音佔多。究其根源,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對新編歷史課本的增刪修改引起了社會的普遍不滿。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那就是張衡地動儀被移出了課本。張衡的地動儀為何被移出課本?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此前的仿造模型不具有張衡地動儀的預測功能,而張衡的地動儀又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因此真正的張衡地動儀究竟能否預測地震,就成了疑問,最終課本將其剔除。
  • 張衡地動儀遭質疑,被移出歷史教科書,真的不能預測地震嗎?
    或許有人會想起教科書上讓人以之為傲的張衡地動儀,它不能預測地震嗎?為何汶川地震時不見其起功效呢?很遺憾,事實證明教科書上那個地動儀確實不能,甚至有中科院院士道: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有關張衡地動儀的內容也被移除歷史教科書了。
  • 張衡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還不如房梁上吊塊肉
    但非常可惜的是,張衡所創造的地動儀並沒有流傳下來,而是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據考證,張衡地動儀早就在公元200年左右就已經消失了,這也讓人們不禁懷疑,張衡地動儀在歷史上是否是真實存在的,是不是只是一個構想或傳說。
  • 張衡地動儀頻遭質疑,關於地動儀的介紹,已被撤出教科書
    這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地動儀的故事,書中記錄的地動儀距現在已有1800多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臺地動儀,比義大利製造的地動儀早1700多年。我們對於地動儀應該不陌生,因為在中學課本我們就都接觸過這個故事,張衡能製作出這臺地動儀和他親眼目睹過地震有著很大的關係,張衡經過多年的研究,終於做出了這臺機器,張衡做出的這臺地動儀之所以能讓世人記住,是因為當初成功的測出了隴西的那場地震。
  • 張衡地動儀從教科書中刪除,中科院院士: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幾年前,網上有這樣一個帖子,「你在課本上看到的張衡地震儀,其實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學家王振鐸在上世紀50年代從古籍中復原的,應該叫「王氏地動儀」帖子還指出,張衡的地動儀是偽科學,這樣的地震儀不可能記錄地震。
  • 張衡地動儀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引言:說到地動儀,百分之九十的人會想到張衡。因為這是從課本上學到的,但是在2017年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居然從課本中被刪除了,難道地動儀是假的?01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張衡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地震學家。
  • 張衡地動儀2017年從教科書中移除,1972年就被證明原理不成立
    幾年前,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帖子,「大家在教科書中看到的張衡地動儀,其實是上世紀50年代中國古代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古籍復原出來的,應該稱為『王氏地動儀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科院院士:房梁上掉塊肉都比那個強
    范文瀾先生曾經在《中國通史簡編》之中評價過張衡:「王充的著作,有益於科學思想,張衡的發明,推進了科學知識。《論衡》於地動儀是東漢兩大創造,王充與張衡是東漢文化界的兩個偉人。」可見學者對於他是有一定的認可的,只是因為時間太過久遠,他的地動儀也早已消失在了歷史之中,沒有一件真品遺留至後世。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翻開我們五千年的地震歷史,站在C位的那個人,叫「張衡」。他與他發明的「地動儀」,似乎是許多孩子對於地震知識的啟蒙。可是疑問也隨之而來:既然「地動儀」對於監測地震非常靈敏,為何如今沒有被普及?反倒是這段關於地動儀的內容,被悄然從教科書中刪除了。
  • 張衡地動儀被刪出教科書?因測不出地震?專家:房梁吊塊肉比它強
    張衡地動儀被刪出教科書?因測不出地震?專家: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說到張衡,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我們在上歷史課的時候,一定有聽老師講過這方面的知識。但是讓人覺得可惜的,那就是由於歷史久遠,張衡地動儀已經失傳,只留下一百多字的文字記載,所以我們現在看不到當年張衡的地動儀了。可能大家會問,那麼現在的一些地動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是上世紀50年代一位叫王振鐸的古代科技史學家,他根據史籍復原而出的概念模型。因為根本就沒有地動儀保存下來,王振鐸就按照了古書籍上介紹的地動儀,按照其比例造出來的。
  •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麼覺得被教科書騙了?
    日前,一則關於「張衡地動儀從教材中刪除」的新聞曾引發熱議。其實除了張衡地動儀,很多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都入選了中學課本,有一些也產生過爭議。張衡地動儀的複製品為何不能預測地震?指南針的始祖「司南」到底能不能指南?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還是改進者?讓我們一起來考證一下。(更多精彩內容請看「中學課本裡的中國古代科技」專題)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為何會被移出教科書?
    從古至今地震都是破壞性極大的天災,古人對於地震也是束手無策,直到張衡發明了地動儀,這預示著古人對於科學和地理也有很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張衡研究的地動儀能夠精準預測地震發生的方位比西方先進了近千年,但是為何如今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沒有在現代地震預測中普及,而且教科書中還移除了關於張衡地動儀的介紹。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它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可是疑問也隨之而來:既然「地動儀」對於監測地震非常靈敏,為何如今沒有被普及?反倒是這段關於地動儀的內容,被悄然從教科書中刪除了。這不禁引起了我們的疑問:地動儀,真的能準確預測地震嗎? 張衡與地動儀: 教科書中的地動儀裝置,外表像個酒罈。那酒罈上附有八條龍,每條龍嘴裡含著一顆珠子。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國院士稱:房梁上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中國又一發明造福百姓,可是天不遂人願,候風地動儀早在公元200年左右消失殆盡,並沒有遺傳下來,這也是人們懷疑候風地動儀是否真實存在的原因。  其實教科書裡的地動儀模型應該稱為"王氏地動儀",是原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王振鐸耗時一年多時間設計出1:10比例的木質"張衡地動儀"。  由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的消息一出,震驚中國,全國中小學生教科書馬上編入,就連中國地震局也用這部模型做標誌。耗時一年時間鑽心研究,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不僅成果顯著,就連世人都大加讚嘆。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科院院士稱:房梁上吊塊肉都比那個強
    即便是不熟悉他的這些名頭的人,都應該知道他發明過的一樣東西——地動儀。這是一種專門用來檢測地震的儀器,根據《後漢書·張衡傳》中記載:地動儀用精銅組成,外表雕琢有精美的圖畫和文字,其形狀就像酒樽一樣。在其內部還有一根支柱,旁邊有八道機關,為典型的牙套裝置,只要發生地震便可檢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