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地動儀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2021-01-09 正史戲說

引言:說到地動儀,百分之九十的人會想到張衡。因為這是從課本上學到的,但是在2017年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居然從課本中被刪除了,難道地動儀是假的?

01張衡和他的地動儀

張衡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地震學家。

他的一生極其傳奇,尤其是在天文學方面造詣極高。

天文學家張衡

張衡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他一生發明了很多驚奇的科學儀器。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出現在中學歷史課本中的地動儀,成為幾代人的記憶。

但是2017年,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居然被從課本中刪除了。

難道地動儀不準嗎,為什麼要刪除呢?

張衡和他的地動儀被從歷史課本刪除

02地動儀

其實在地動儀在被請進課本以後,就經常遭受多方質疑。

第一個質疑的聲音就是:張衡的地動儀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失傳了。

那麼教科書上的地動儀是哪來的呢?

原來教科書上我們看到地動儀,並不是張衡地動儀的原型。

而是古代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史籍復原而出的概念模型。

他依據的史籍就是《後漢書·張衡列傳》對地動儀不到200字的文字描述。

復原的地動儀模型

他為什麼要復原地動儀呢?

因為他接到了一項任務:復原一批代表古代文明器物的科技發明。

它們要作陳列、宣傳之用,其中就包括張衡的地動儀。

所以說復原地動儀最開始的初衷,其實就是為了宣傳。

因此他的是否能夠準確預測,並不是第一重要。

03地動儀模型能預測嗎

既然是復原的模型,那第二個質疑的聲音,就是這東西到底能不能預測?

從原理上來講,復原的地動儀採用的「直立杆原理」。

簡單來說就是地動儀周圍有8條龍,代表8個方向,每條龍嘴裡含著一顆珠子。

當某個方位要地震的時候,龍口的珠子就會掉道下面蛤蟆的口中。

「直立杆原理」示意圖

在2009年,中國科技館新館開幕,地動儀終於和大家見面了,引起了世界性的轟動。

但是現場測試效果不如人意,因為他只能感受到橫波。

也就是「直立杆原理」根本就不靠譜。

其實,從1875年開始就有多位的科學家對張衡地動儀進行過探索。

但是統統以失敗告終。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復原的地動儀模型並沒有實際性作用。

當年的汶川大地震它就沒有預測到,如果真有用的話,不至於死那麼多人了。

而奧地利人雷立柏認為:地動儀完全就是中國的一種民族的崇拜,跟科學無關。

甚至中科院院士都曾說過:「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模型強!」

地動儀出現過多種復原模型

伴隨著多次質疑聲,和多次實驗失敗以後。

中國科學院教授馮銳,針對這個事情更人民教育出版社溝通過很多次,它希望能在教科書上糾正這個錯誤。

2010年,教育部經過研究以後,給出了肯定的答覆,同意修改「張衡地動儀」這一章節。

但是直到2017年張衡和他的地動儀,才徹底消失在教科書中。

不過更多學者堅持認為,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雖然不能預測。

但是不代表著張衡的地動儀也不能預測,只是它的復原工作相對難度較高。

所以我們不能因此否定,張衡對於天文學的傑出貢獻,張衡依然是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天文學家。

相關焦點

  • 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強
    在這其中,東漢的張衡便是其中傑出代表。他曾經創造過許多超越時代的儀器,其中就有名聲大噪的地動儀。而地動儀自復原便爭議不斷,現今,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傅承義回應: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模型強。此言一出,無疑引起諸多質疑。
  • 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強,如今張衡地動儀被教材除名
    「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模型強!」如果筆者要說這句話出自中國地震學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傅承義之口,大家相信嗎?傅承義所指的模型就是中小學教材裡的張衡地動儀,如今已經從教科書中刪除,最大的原因是這個模型爭議太大了。
  •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為何說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為何說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它強?其實我們在中小學的課本上可能都學過一篇文章,就是關於張衡和地動儀的故事,這讓無數的中小學生了解到了在我國東漢時期就有了已經可以預測地震的儀器。這樣的作用就是用來提醒這個方向上居住的人要注意將會有地震發生,而且關於這個地動儀,在相關的史書上還有著它使用的記載,並且這些記載描述的都是它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記錄,可以說張衡的地動儀是我國文化集大成者的具體體現之一,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實用的發明為什麼會被從教科書中刪除呢?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
  • 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模型強,中科院院士質疑,張衡地動儀被移除
    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上面這句話來自《後漢書·張衡傳》,其描述的是東漢地理學家張衡所發明的候風地動儀,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張衡地動儀。
  • 為何張衡的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吊塊肉都比這強
    曾幾何時,張衡的地動儀驚為天人,大家都感慨老祖宗的智慧,而在幾年之前網絡上流傳著一個質疑張衡地動儀的帖子。在這個帖子當中,有網友直言不諱的表示:以往大家所了解到的張衡地動儀並不是出自張衡之手,我們所了解的張衡地動儀應該更名為王氏地動儀,因為這個地動儀出自王振鐸之手。
  • 張衡地動儀為何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
    你還記得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嗎?據報導,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15課不再收錄張衡地動儀的相關內容。事實上,在2018版課本中,「兩漢的科技和文化」課程的「課後活動」欄目仍明確提到了「東漢張衡發明創製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只是刪除了正文介紹。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老教授: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由於年代久遠,張衡製作的地動儀已經在公元200年左右失傳,如今人們沒辦法再觀測到地震儀內部的結構,也無法對其科學性進行檢測。但據史料記載,公元138年時隴西地震,地動儀「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說明張衡的地動儀在發明之後是經過檢測的。
  • 張衡地動儀為何被教科書刪除?老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強!
    但現在這個智能時代不一樣了,隨著自媒體的發展,很多歷史上有趣的知識我們都能被動地獲取到了,但有一個歷史上有趣的知識就很有趣:在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應該算得上是我們最早熟知的科學儀器。但隨著科學家們對於地震深入的了解,地動儀所受到的質疑也是越來越多,如今地動儀已經被移出了教科書,甚至還有科學人員表示: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地動儀要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科院院士:房梁上掉塊肉都比那個強
    2018年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了,包括那張廣為人知的照片,一代人的回憶至此也消失在了課本之上,因此不少人你發出疑問,難道中國人所熟悉的「張衡地動儀」是假的嗎?
  • 我國院士:房梁上吊一塊肉,都比地動儀強,張衡地動儀被移出課本
    2017年,在新編的七年級上冊歷史教科書中,一個被國人廣為熟悉的身影消失了,它就是張衡的地動儀,它來自東漢時期,距今已經近2000年。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一直以來都被國人津津樂道,在那個對科學懵懂的時代,受到時代限制和思想束縛的中國人,破天荒地發明了這樣一個能夠預測地震的充滿神奇色彩的科學物品,讓今天的人們充滿了好奇和崇敬。根據記載,張衡曾經在京師洛陽成功預測了一次地震。
  • 張衡地動儀從教科書中刪除,中科院院士: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巧合的是,2018年,有媒體報導稱,在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刪除了有關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其中包括廣為人知的照片。一石激起千層浪。難道中國人從小就熟悉的張衡地動儀是假的嗎?
  • 張衡地動儀不如房梁上的一塊肉?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
    如取消文天祥、嶽飛的民族英雄身份,刪除霍去病、衛青的戰神形象等,都是這種情緒爆發的導火索和催化劑。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那就是張衡地動儀被移出了課本。張衡的地動儀為何被移出課本?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此前的仿造模型不具有張衡地動儀的預測功能,而張衡的地動儀又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因此真正的張衡地動儀究竟能否預測地震,就成了疑問,最終課本將其剔除。值得說一句的是,中科院院士傅承義就公開表示:「房梁上吊一塊肉都比那模型強」。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院士解釋:房梁上吊一塊肉都比那個準確
    這幾年教科書對選用的文章越來越嚴苛,新教材進行了大換血,無論是陳勝吳廣起義的故事,還是魯迅的批判文章,又或者是張衡的地動儀都進行了刪減。或許這背後有著廣大群眾不知道的深刻原因,但是張衡的地動儀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傳統文化當中的瑰寶。
  • 為何張衡的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說到張衡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畢竟,這是一位被寫進歷史書中的傳奇人物,他發明了聞名遐邇的地動儀。實際上,張衡不僅發明了地震儀,他還發明了許多科學儀器,但張衡的地震儀是最著名的,而且曾經寫在中學教科書中,供學生閱讀,學生無不佩服張衡的偉大發明。但是,中科院院士卻說: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科院院士稱:房梁上吊塊肉都比那個強
    但遺憾的是,張衡所製造的地動儀並沒有傳下來,而是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消失了,因此這也使得人們懷疑地動儀是否真實存在過。而教科書中的地動儀並不是流傳下來的原件,而是原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王振鐸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設計出來的「仿製品」,因此也叫「王氏地動儀」。
  • 張衡地動儀被刪出教科書?因測不出地震?專家:房梁吊塊肉比它強
    張衡地動儀被刪出教科書?因測不出地震?專家: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說到張衡,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我們在上歷史課的時候,一定有聽老師講過這方面的知識。而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不過談起張衡的話,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是他發明的地動儀了吧。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 張衡地動儀模型,影響中國三代人,中科院院士:不如房梁下吊塊肉
    一個由張衡製作出來的奇怪儀器突然啟動了,在面朝西北方向的門口上銜著的珠子,重重地落了下來。很多人對這個現象也是不理解,雖然議論紛紛,但很快都因為不解而失望離去。在那個通訊落後的年代裡,過了好幾天,才有一個西北而來的譯者乘著快馬而來,高喊「隴西地震」。原來銅球掉落的方向就是地震的方向,人們被這古怪的儀器震驚得說不出話了。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為什麼?
    說起張衡,你應該不陌生。張衡地動儀的發明讓很多學生崇拜,曾經出現在課本裡的張衡地動儀卻被移出了教科書。更有院士稱,它模型簡陋粗糙,對地震的敏感度低於居民。這是怎麼回事?這一切還要從學生時代的課文說起。我記得小時候看到地動儀的照片的時候,真的覺得張衡這個人很厲害,幾千年前就能檢測到地震。但其實,張衡製造的地動儀並沒有流傳下來,而且張衡的地動儀並不是預測地震的。因為古代通訊非常落後,地動儀其實是獲知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的。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國院士稱:房梁上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地動儀的發明令人們嗤之以鼻,都不會相信一個簡簡單單,類似酒樽得儀器能夠測出那個地方地震,然而正當官員們研究的時候,卻發現對應西邊的龍從嘴裡吐出銅珠,可沒有任何地震的消息或徵兆。其實教科書裡的地動儀模型應該稱為"王氏地動儀",是原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王振鐸耗時一年多時間設計出1:10比例的木質"張衡地動儀"。  由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的消息一出,震驚中國,全國中小學生教科書馬上編入,就連中國地震局也用這部模型做標誌。耗時一年時間鑽心研究,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不僅成果顯著,就連世人都大加讚嘆。
  • 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專家稱其無用,還不如房梁上吊塊肉
    在這之中也有著不少的發明,其中張衡的地動儀就是之一。地動儀對於不少人來說都很熟悉,因為它一直在課本上,給我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但是後來地動儀卻被教科書刪除了,只因專家稱其無用,還不如在房梁上吊塊肉。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