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經歷了風霜雨雪的洗禮,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留下了很多實用的東西,比如在醫學上有著諸多著作;在文學方面每個不同的朝代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形式;當然了最著名的還是要數四大發明。除此之外,我國古代還有一個發明是出現在過我國教科書上的,但是現在卻被移出了課本,它就是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
在人類的歷史上有著很多的自然災害,比如火山爆發、海嘯、泥石流等,最近經常爆發的還是地震,人類已經幾千年飽受地震的荼毒,在地震面前,我們受到的只有數不清的人員傷亡,有的地震甚至不僅是房塌地陷,還會引起其他的災難。
就比如2011年日本的九級大地震導致的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了爆炸與核洩漏事故,這場災難已經不僅僅是地震造成的傷亡了,更多的是核洩漏。但是直至今日我們在面對地震的時候,科學家只能模模糊糊的了解地震發生的地區範圍和時間範圍,具體的時間和地點卻是很難預測。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為何說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其實我們在中小學的課本上可能都學過一篇文章,就是關於張衡和地動儀的故事,這讓無數的中小學生了解到了在我國東漢時期就有了已經可以預測地震的儀器。但是近年來,張衡和他所發明的地動儀卻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後來也證實了在中小學教材上出現的地動儀的模型並不是真正的地動儀,而是一個名叫王振鐸的考古學家根據史書等相關資料復原出來的,這一消息顛覆了很多人的常識。
在課本中我們了解到地動儀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哪個方向上發生了地震,這個方向上的龍頭裡含的小球就會掉落在下方對應的蛤蟆嘴裡。這樣的作用就是用來提醒這個方向上居住的人要注意將會有地震發生,而且關於這個地動儀,在相關的史書上還有著它使用的記載,並且這些記載描述的都是它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記錄,可以說張衡的地動儀是我國文化集大成者的具體體現之一,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實用的發明為什麼會被從教科書中刪除呢?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就是我們在課本上所見到的地動儀模型並不是真正的地動儀模型,而是被考古學家王振鐸復原出來的。甚至有中科院院士表示「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與此同時,課本上的模型與史書上所記載的有著一定的差距,並且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們還發現課本上的模型有著很多的漏洞。因為我們生活的年代距地動儀真正使用的年代太過遙遠,所以真正的地動儀是什麼樣的,還有待考古學家的進一步發掘。為了不讓中小學生產生錯誤的認識,所以在最新的教科書中刪除了這一篇文章。
其次就是科學的預測地震是一個時至今日都沒有解決的世界性難題,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仍然沒有一位科學家或者是一個科學團隊發明出了一種可以預測地震發生的儀器,所以地動儀的出現或多或少都會令人懷疑,倒不是說古人沒有能力研究出這個東西,只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或許古人連地震的原理都不一定很了解,又何來的預測地震這一說呢?
若是真的有這樣一件儀器存在過,相信很多科學家都會不遺餘力的把它重現出來,即使只能提前幾分鐘預測到地震,相信憑藉這短短的幾分鐘也能救出很多人。所以按照常理來說,張衡的地動儀或許就沒有真正的存在過,所以就把文章從教科書上刪掉了。如果在若干年後,有考古學家在哪座古墓裡發掘出了真正的地動儀模型,或許這篇文章還會重返教科書的。
本文由史色性也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