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地動儀,或許不能預測地震,學生以後不會再看到!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而中國的四大發明卻是推動了世界的進程。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印刷術、火藥與指南針。每件發明都有它自己的妙用,在地質上,張衡曾經創造了一個傳世傑作「地動儀」。
相信不少的8090後都讀過一篇文章,說的就是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地動儀中間是8面蛟龍的銅壺,而每個龍頭下面又有8個想要吃東西張嘴的金蟾蜍。象徵著中國的4個方位。當哪個地方要地震時所對應方位的龍頭就會吐出珠子,落進下方的金屬蟾蜍嘴中。但是現在不知為何課本中已經沒有這篇文章了,好像是被刪除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張衡所處的東漢時期,由於地震比較頻繁。據記載當時共發生了26次大地震,造成了巨大損失,讓國家苦不堪言,而張衡對地震又有不少親身的體驗,為了掌握掌握全國的地質地震的動態。他潛心研究,終於發明了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歷史記載在漢陽帝年間地動儀的一個龍頭,突然吐出銅球,掉進了張嘴的蟾蜍裡。但是當時的京師,也就是現在洛陽,並沒有感覺到有地震的跡象,於是就開始有人議論紛紛了,就開始責怪地動儀並不靈驗,但是沒過幾天。甘肅那邊有人飛馬來報,證實那裡確實發生了地震。後來人們開始對張衡的高超技術表現,五體佩服。從這次預測地震看來,地動儀的靈敏度是比較高的,有很高的科學技術。
有人懷疑現在的地動儀是假的。我們在教科書上所看到的那個地動儀的照片,其實是現代人做出來的,只是照著描寫,做出了一個外表,並沒有真正的作用。唐山大地震那一次慘烈的天災,竟然沒有絲毫的預測到。也就是說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東西,其實並不是真實的,只是根據考古學家所記載做出的模型,這成為了刪除教科書中關於地動儀一切資料的原因,因為復原的地動儀並不能達到預測感知地震的作用。而且歷史上人們喜歡誇大內容。可能由於東漢的時期地震頻繁的原因,當時的張恆卻卻想要回去升官。也許就是因為借著當時的地質條件而做出了地動儀,以此來封官加爵。或許存在一點僥倖心理罷了。
現在科學已經非常的發達,地震已經可以提前預知。在地震來臨前事中或手機中可以提前告知地震,還有多長時間來臨,比地動儀好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