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四大文明古國其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中國也是現存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國。那麼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孕育出工業革命呢?反倒是被中國稱之為「紅夷」的西方國家率先實現了工業現代化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古代中國人的傲慢和偏見讓中國看不到別人的長處。
自從黃帝統一了中華的各個部落之後,中華民族就一直是這個地方最強大的民族,雖然偶爾會被外族入侵,但整個中國歷史還是以漢族為中心的,其他的小民族或則部落只是走走過場而已。所以華夏民族從一開始就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固稱之為「中國」。這種民族的自信是融入到中國人的骨子裡的。所以中國人很少學習別人的長處,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科學技術基本上是停滯的。
第二:古代中國缺乏科學的氛圍。
古人講究「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而讀書的目地是考取功名,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從來都沒有誰讀書是為了研究科技的。科學技術要不就被認為是「奇技淫巧」,或則認為是巫術一類的東西,研究科技的人也就只能遊走於社會的邊緣。雖然我國古代在建築和醫學方面取得很大進展,但都只是應用層面的,很少有理論著作。
第三:中國沒有形成嚴謹的科學理論。
雖然我國有越王勾踐劍,有都江堰,有四大發明。但我國的先人從來就沒有形成系統的科學理論,要想繼承師父的技術全憑悟性。所以古代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個人悟性高就能得到師父的真傳,而且師父的技術也不會輕易教給徒弟,必須要先考察徒弟的品行。如果師父中途出了點小差錯死了,那麼這項技術也就失傳了。孔子這麼偉大的教育家也只培養72賢人,問題就出在沒有系統科學的教材。
第三:中國人太勤奮了。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也是一個勤奮的民族,我們的祖先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心中唯一的念頭就是努力幹,好好幹,拼命幹。如果他們中間偶爾出現了幾個每天想著怎麼「偷懶」的人,大多數人一定會把他們當做異類。而這些喜歡「偷懶」的人正是想提高生產效率的人,所以改進生產設備的行為很多時候都被扼殺在搖籃中了。
如今的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了,無論是科技還是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很多,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比古人聰明很多,因為我們站在巨人的肩上。大家說是嗎?
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