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到底有多老?人教版初中教材「歷史」與「生物」說法不同

2021-01-13 青瞳視角

「還有這等奇事,同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和歷史教科書上關於北京猿人距今多少萬年的時間不一致,被我兒子在閱讀中發現了,兩者相差20萬年呢,到底以哪個版本為準呢?」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20萬年前的直立人。」

「北京人」到底有多老?同為人教版初中教材,「歷史」與「生物」說法差了20萬年

根據施女士提供的教材課本截圖顯示,教育部2016年審定、2020年7月第五次印刷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書》上,在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第1課》(第4頁紙)裡,寫著「北京人遺址又相繼發掘出土4個頭蓋骨化石,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這些古人類化石和石器的發現,為復原北京人的特徵和生活狀況提供了重要依據。經測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20萬年。」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2012年審定、2018年1月第6次印刷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學》教科書上,在第四單元第一章《人的由來》(第7頁紙)裡,則寫著「1929年,裴文中第一個發現了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到1937年,共發現代表40多個不同個體的北京猿人的骨化石……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直立人。很不幸,其中的頭蓋骨化石在日本侵華戰爭中丟失了。」

施女士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她的小孩兒在人大附中讀初一。上述人教版歷史書正是孩子這學期正在學習的課本。「七年級下冊《生物學》則是我同事孩子用過的舊書,借給我家孩子提前預習下學期的課程。他閱讀時很仔細,發現了這《生物學》上的北京猿人生活時間竟然跟他已學習過的歷史書上的北京猿人生活時間不一樣。他很驚訝,就來問我到底以哪個版本為準?」

施女士表示,她也吃不準,於是打電話給王府井書店,詢問2021年最新版的七年級下冊《生物學》教材有沒有到貨?該店一位姓呂的經理回復她說,「2021版的教材還沒有到貨,2020版是市面上流通的最新版本。按照往年慣例,如果發現教材有錯誤一般會召回重新印刷的,不會等到第二年才更改的。」

對於施女士的上述疑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以讀者身份致電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室,一位姓高的工作人員稱,他將向該社相關業務部門核實此情況後再回復。

「北京人」到底有多老?同為人教版初中教材,「歷史」與「生物」說法差了20萬年

記者還從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官網上注意到,無論是有關遺址的文字介紹,還是該館館長董翠平在北京人頭蓋骨的視頻短片講述中,均稱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前。

而對於王府井書店呂經理的「慣例」說法,施女士發現,2020年版的七年級下冊《生物學》教材上,仍然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直立人。」可以看出,此版在印刷時沿用了2018年版本。「這個《生物》書上與《歷史》上就同一歷史事件截然不同的時間點,是相關編輯在編校過程中疏忽了未發現,還是這幾年一直沒有接到讀者反映投訴,就一直按照以前的版本來出版?希望人教社能有個解釋。作為供學生學習使用的教材,在處理歷史常識時,抱著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還是需要嚴格把關,還原歷史脈絡與真相,不能因為一些紕漏差錯而誤導學生。」施女士說道。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北京猿人」多老?同為人教版教材,「歷史」「生物」說法竟不同
    「還有這等奇事,同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和歷史教科書上關於北京猿人距今多少萬年的時間不一致,被我兒子在閱讀中發現了,兩者相差20萬年呢,到底以哪個版本為準呢?」根據施女士提供的教材課本截圖顯示,教育部2016年審定、2020年7月第五次印刷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書》上,在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第1課》(第4頁紙)裡,寫著「北京人遺址又相繼發掘出土4個頭蓋骨化石,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這些古人類化石和石器的發現,為復原北京人的特徵和生活狀況提供了重要依據。
  • 同為人教版教材 歷史、生物書中表述相差20萬年 北京猿人生活時代...
    「還有這等奇事,同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和歷史教科書上關於北京猿人距今多少萬年的時間不一致,被我兒子在閱讀時發現了,兩者相差20萬年呢,到底以哪個版本為準呢?」根據施女士提供的教材課本截圖顯示,教育部2016年審定、2020年7月第五次印刷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書上,在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第1課》(第4頁)裡,寫著:「北京人遺址又相繼發掘出土4個頭蓋骨化石,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這些古人類化石和石器的發現,為復原北京人的特徵和生活狀況提供了重要依據。
  • 同為人教版教材 北京猿人生活時代鬧烏龍?
    原標題:北京猿人生活時代鬧烏龍? 「還有這等奇事,同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和歷史教科書上關於北京猿人距今多少萬年的時間不一致,被我兒子在閱讀時發現了,兩者相差20萬年呢,到底以哪個版本為準呢?」
  • 人教版初中生物說課通用技巧
    說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闡述: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準備(可省略)、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針對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師招聘考試中,說課時我們可以掌握以下幾個備課技巧:一、「說課」中的「說」「說」不是簡單的亂說、胡說,是有一定的條理性。1.
  • 新版初中歷史教材,為何刪除「張衡地動儀」?
    >(1)因《史記》中關於扁鵲的記載不可信,舊人教版教材裡「能用針刺、按摩、湯藥治療疾病」、「總結出來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醫沿用」的扁鵲,從新教材裡消失了。(2)因歷史上究竟有沒有屈原這個人,目前學術界尚無共識,舊人教版教材裡濃墨重彩介紹的屈原,在新教材中消失了。(3)新統編本教材不再介紹漢匈戰爭,與之相關的歷史人物,冒頓、衛青、霍去病、王昭君,課文也不再提及。
  • 中小學"人教版"等教材被取消 科學課成必修
    中小學語文教材結束「一綱多本」 實現全國通用9月1日起,全國就讀於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將開始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結束。
  • 人教版初中、高中全科電子版課本、教材
    2020-04-02 00:21:33 來源: 中學試題 舉報   人教版初中
  • 北京猿人生活時代鬧烏龍?
    「還有這等奇事,同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和歷史教科書上關於北京猿人距今多少萬年的時間不一致,被我兒子在閱讀時發現了,兩者相差20萬年呢,到底以哪個版本為準呢?」 根據施女士提供的教材課本截圖顯示,教育部2016年審定、2020年7月第五次印刷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書上,在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第1課》(第4頁)裡,寫著:「北京人遺址又相繼發掘出土4個頭蓋骨化石,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這些古人類化石和石器的發現,為復原北京人的特徵和生活狀況提供了重要依據。
  • 華師教授給人教版教材挑錯 致信教育部長籲改正
    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周熾成隨手翻閱人教版中學教材,發現裡面有不少事實錯誤、邏輯錯誤和詞語、標點使用錯誤的情況。有感於這些錯誤對學生的危害,周熾成提筆致信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時隔數月,周熾成收到了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回信,信中答覆部分錯誤「已經修訂或者將會修改」。
  • 歷史課本刪除張衡地動儀?人教社回應
    人民教育出版社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有關張衡地動儀的內容(紅圈處)。受訪者供圖張衡地動儀模型。圖/視覺中國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 人教版語文教材大調整:送走魯迅 迎來史鐵生
    不過,拿到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的老師們發現,課本出現了不小的變化:30篇課文中,9篇被更換,單元順序也做了較大調整。  在一線教學者看來,新教材更接地氣,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  課文  更換9篇,改動1篇  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級語文教材中,30篇課文,有9篇被更換,一篇文章有改動。
  • 滬科版物理教材與人教版物理教材關於「浮力」的內容對比1
    人教版中的「浮力」安排在八年級下冊第十章,滬科版中的「浮力」安排在八年級全冊第九章。兩個版本關於「浮力」的內容都是安排「壓強」等力學知識的相關內容之後。因為,浮力是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力學內容中比較重要的一種力,力的基礎內容及壓強,特別是液體的壓強和壓力的相關知識是「浮力」這部分內容的基礎。所以「浮力」的內容,在兩種版本的教材中都安排「力和運動」及「壓力和壓強」相關知識之後。
  • 人教社否認歷史課本 刪除張衡地動儀內容
    圖/視覺中國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新京報記者昨日採訪專業人士了解到,張衡地動儀實物和圖樣早已失傳,目前的複製品並不能正常監測地震。
  • 蚌埠市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回訪活動在蚌埠二中舉行
    為進一步提升蚌埠市高中生物學科教育教學水平,幫助高中生物教師更好地熟悉新教材、掌握新教材、使用新教材,11月3日,人教社高中生物新教材回訪組一行來到蚌埠市第二中學,開展新教材回訪活動。回訪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編輯室資深編輯吳成軍、教材事業部主管張楓、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生物學科教研員鍾能政、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相關領導和人員共7人組成。蚌埠市生物學科市縣區教研員及一線教師代表35人參加回訪。本次回訪內容包括聽課、評課及座談研討。回訪組首先聽取了蚌埠市第二中學老師的常態課《細胞膜結構與功能》。
  • 小學1年級——高中3年級,12年所有課本教材在線電子版!值得收藏
    經常有很多家長跟我說:林老師,我家孩子放暑假放寒假了,好想給他們預習下學期的課本知識,可是無奈的是假期還沒有課本教材,怎麼辦好呢?今天跟大家說的這個包含多個版的電子在線課本,有人教版、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滬教版、魯教版、冀教版、浙教版、仁愛版、外研版、譯林版、閩教版、語文版、青島版、中圖版、科粵版、人民版、西師大版、北京版、滬科版、魯科版等20個版本,覆蓋從小學1年級到高中3年級,包含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科學等10大學科,可以說是囊括了從小學到高中
  • 頭條|澳門妹子告訴你,他們的歷史教材是這樣的→
    來自澳門的學生「律子」近日製作了一期節目,展示自己在澳門讀書時使用過的人教版歷史和地理教材,獲得了不少網友關注,還「喜提」@人民日報、@中國警方在線等官方大V的轉發支持。律子在接受採訪時,詳細介紹了澳門中小學就中國歷史、外交常識等課程的學習內容。提及香港示威者就視頻內容對其進行網絡暴力一事,律子直接回懟其「暴徒」。
  • 「北京猿人生活時代鬧烏龍」 教科書內容要嚴謹求實
    「還有這等奇事,同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和歷史教科書上關於北京猿人距今多少萬年的時間不一致,被我兒子在閱讀時發現了,兩者相差20萬年呢,到底以哪個版本為準呢?」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直立人。」(1月12日《北京青年報》)  北京猿人究竟有多久的歷史?至今70萬年,還是50萬年?這本身是一個學術問題,需要經過嚴謹的科學研究,進行反覆論證,並結合考古物證推斷,方能得出合理的結論。
  • 想知道人教版和教科版的初中物理有啥區別嗎?
    一、人教版教材內容人教版的全稱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初中階段主要有八年級上下冊和九年級全一冊。二、教科版教材內容教科版的全稱為教育科學出版社,在初中階段主要有八年級上下冊和九年級上下冊。三、人教版與教科版的異同四、教學建議考生在報考某地區的教師招聘時,應及時了解當地所用的教材,從而才能及時調整教學的順序和難易程度,防止超綱。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詩文篇幅,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初中教材則減少課文篇目,增加了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份量」。
  •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人教社:教材中對張衡及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新京報快訊 (記者王俊)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