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中小學校迎來開學日。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周熾成隨手翻閱人教版中學教材,發現裡面有不少事實錯誤、邏輯錯誤和詞語、標點使用錯誤的情況。有感於這些錯誤對學生的危害,周熾成提筆致信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時隔數月,周熾成收到了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回信,信中答覆部分錯誤「已經修訂或者將會修改」。
教授致信教育部部長
呼籲改錯
周熾成是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的教授,也是一位初三學生的父親。他在隨手翻看兒子的人教版教材的時候,驚訝地發現其中有不少事實錯誤、邏輯錯誤和用詞錯誤,甚至語文課本當中還有病句、錯句。
「有些錯誤實在是太離譜了。」周熾成感慨地說,他對教材當中出現基本事實錯誤感到震驚。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的高中《歷史》必修1,第98頁有句話說「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續10年沒有召開……」事實上,我國在1975年召開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周熾成最先發現理科課本當中有語法錯誤,後來翻看兒子的語文課本時,發現裡面的文法錯誤、標點錯誤也不少。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寫在前面的話》提到,「語文與歷史、地理、生物、自然等學科,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周熾成說,從事實上看,初中並無「自然」一科,小學才有;從邏輯上看,把「自然」與「生物」、「地理」並列,正如把「人」與「中國人」並列,一樣可笑。例如,教材第177頁提到,「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周熾成指出,「禮運」不能沒有書名號。
「孩子普遍迷信課本,並不認為這是錯誤。」周熾成說,自己跟兒子討論這些錯誤的時候,兒子覺得不以為然,「但是,受害最大的卻是孩子」。
今年2月,周熾成提筆給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寫信,列舉中學教材當中的諸多錯誤,呼籲袁貴仁部長能夠「過問一下中小學教材,不要出現常識錯誤、邏輯錯誤,更不要出現病句、錯句」。同時,他也把這封信公開放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
教授建議
教材通盤改革
前幾天,周熾成收到了一封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回信,信中對他提出的錯誤逐條進行了商討和解釋,並且表示部分錯誤已經修正。比如,2007年版的高中《歷史》(必修1),原來表述說「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續10年沒有召開……」,已經在2012年改為「自1965年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續10年沒有召開……」信中還說,還有一些錯誤將會在今後的出版過程中加以修訂。
原來,教育部收到周熾成的信後,將它轉交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請其代為答覆。周熾成說:「這說明袁部長還是很關心教材、教育問題的。」
接到來信以後,周熾成又給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寫了一封信。他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和九年級上冊兩本語文教材為例,指出其中仍然存在的錯誤。「教材就該『零誤差』,引導學生擁有咬文嚼字的態度。」周熾成說。
信中他還建議,教材應該通盤改革。他說:「我們的教材已經用了10年,雖然有過小改、微調,但是遠遠不夠,一些信息和理念都該更新了。」(記者/雷雨 實習生/萬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