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考古學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一些世界上古老的文獻呈現在世人眼前,而世界上的首批文獻著作通常來源於埃及人,蘇美爾人,阿卡德人,著作中幾乎完整的記錄了古老時期的歷史故事,宗教信仰,以及當時的民族生活,這些古老的文獻,成為研究古代文明的突破口,那麼,世界上最古老的書籍你又聽說過哪幾本呢?
1、《蘇魯巴克箴言》
《蘇魯巴克箴言》是一本古老的書籍,可追朔到公元前3000年,是至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已知文獻之一,書中記載了一位神秘人物――蘇魯巴克,最後成為蘇美爾國王的故事,但這位國王除了在《蘇魯巴克箴言》中有記載外,在別的文獻中幾乎沒有關於蘇魯巴克的任何記述,所以很多學者甚至懷疑,這位蘇美爾國王是否真的在世界上存在過。
書中記載,蘇魯巴克的時代發生了毀天滅地的大洪水,而蘇魯巴克和家人共同戰勝了洪水,而那張寫有《箴言》的泥板文書上記載了國王奉行的道德準則,還記載了當時的一些法律法規,正是這些準則令蘇魯巴克贏得了神的青睞,讓他在洪水退去後統治了美索不達米亞。
2、《伊塔那史詩》
《伊塔那史詩》出土於蘇美爾文明的一個遺址中,以泥板文書的形式保留下來,是世界上現存最完整的泥板文書,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書籍之一,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其內容經過專家解讀,記載了約公元前2600年,一位傳奇的基什國的國王伊塔那的一首史詩,故事圍繞著伊塔那對女神伊什塔爾的奉獻,以及為求得王位繼承人的焦渴而展開,伊塔那登天尋求能賜予他願望的奇效植物,路上遇到了天神宇都的巨鷹和蛇,戰勝了諸多難以想像的困難,經過一路的冒險,伊塔那終於如願以償,得到了神奇植物,還成功喜得貴子,當伊塔那和巨鷹在伊什塔爾的祝福和保護下飛離時,兒子巴裡赫繼承了王的衣缽,然而,這首詩僅僅留存了片段,有些許部分已經失傳,因此也無法明了故事的真諦所在。
3、《巴勒莫石刻》
巴勒莫石刻,約公元前3100~約前2345是埃及最初五個王朝的歷史與文化的基本資料來源之一,是埃及最古老的紀年石刻,是研究古代埃及早期歷史的重要史料,至今只存6塊殘片,因其中一塊黑玄武石1877年起收藏於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巴勒莫國家考古博物館而得名,這些石塊原先可能立在埃及神廟或其他重要建築物中,碑的兩面都刻有象形文字,橫向書寫,記載的是約公元前3100~2345年,前五個王朝法老的名字,以及在他們統治的那個時期所發生的大事記。
4、《金字塔文本》
《金字塔文本》是古老的文獻之一,可追溯至公元前2400-2300年之間,記載了十位古埃及王室成員墓葬銘文的彙編,文字跨度近250年,發掘於第五代王朝統治者烏納斯金字塔的文獻,記錄在牆壁兩側和石棺上,這些雕刻文字都詳盡地敘述了,古埃及人對於來生的認識,以及嚴格的社會等級結構,還有咒語、咒符以及其他玄妙的話語,不僅向神祈求保護法老或王后、祈求他們永生,還概述了他們死後靈魂的所能和所不能。
5、《普塔霍特普箴言》
《普塔霍特普箴言》記載的是公元前2400年,古埃及第五王朝的一名官員,傑的卡爾·伊澤齊的維齊爾(相當於中國的宰相),他寫的這篇箴言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已知的第一篇倫理文章,箴言在金字塔時代的埃及,是作為歷世頗深的聖人對年輕人、父親對兒子、在位的法老對將來的繼任者的教育性忠告,主要是關於生活藝術方面的箴言和規範,捲軸中還涉及到埃及等級制度的框架,討論了統治者通過神的意志獲得權力的方式,以及主僕交流的規範。
而在我國,1952年時,在陝西西安的半坡遺址中出土了半坡陶符,是一種刻畫在陶器和陶片上的符號,有27種符號,距今有六千多年的歷史,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認為,這些符號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是我國文字的起源。
在一些仰韶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風格,作法與其相似的符號,這些符號都應該具有一定的含義,有學者認為,這種符號很可能是公元前4800年到公元前4300年時期的象形文字,甚至與甲骨文和金文也有一定的淵源,但可惜的是,至今一直無人能夠辨識這些字符,更無法得知這些符號所代表的含義。
這些古老文本的出現,使人類能夠更清晰的研究古代人類的生活以及文明,若我國的半坡陶符能夠解開,大概也會是展示出一副更加古老的歷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