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枯竭論,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騙局-虎嗅網

2020-12-08 虎嗅APP


環保主義,是一個當代的黑暗神話,充斥著謊言、誤解和謬見。


01 被高估的人類


上世紀80年代,西伯利亞針葉林即將消失的科學預言一度引發全球焦慮。原因是在酸雨作用下,針葉林發黃、落葉的「異常」情況,看上去像是某種不祥之兆。


顯然,這個預言並不準確——西伯利亞針葉林並沒有消失,甚至也沒有衰退的跡象。照例,這會被歸類於環保成功案例,但是蘇聯到俄羅斯,在減少酸雨方面的努力對遼闊的西伯利亞而言幾乎沒有什麼意義。


事實是,從一開始就不存在什麼危機,因為西伯利亞針葉林的古老樹種曾經經歷過「酸」得多的地質時代,這是植物學、古生物學的基礎知識。遺憾的是,「唱衰」針葉林時沒有人聽得進懷疑的聲音。


西伯利亞針葉林地帶(圖/視覺中國)


北極熊受到關注,就在針葉林之後,這一次的故事背景可比酸雨的來頭要大得多——全球變暖。從此,北極熊要消失的傳聞成了多年老梗,各路家養專家、野生專家紛紛以預言這種龐然大物的滅亡期限為能事。


然而,過去二十年間,北極熊的數量正在增加,從1981年的2.5萬頭上升到了3.1萬頭。去年加拿大甚至在考慮提高捕獵配額,因為熊多成災,影響了因紐特人的社區安全。


北極熊安然無恙的原因和針葉林差不多,它們經歷過遠比現在溫暖得多的地質年代,有很好的適應能力。北極地區更長、更溫暖的夏季只會促進這一種群的繁榮——幾乎所有的北極動物都是如此。


北極熊會在更溫暖的地球活得更好,這是個好消息。可是,真實的科學數字阻擋不了病熊、餓熊的照片被媒體拿來傳播「北極熊」滅絕的謊言。最近一次就是《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照,相關視頻還在網絡上引發了25億圍觀,這一病毒式傳播引發了科學界罕見的反彈,以致於作者不得不出面澄清。「熊滅絕」比「熊沒事」更能吸引眼球,人類的心理已經被環保主義毒害何種程度?


人類的境遇其實也差不多。全球變暖總是被宣布為人類的滅頂之災,可是歷史上的暖期都是人類的繁榮期。


商周時的黃河流域水草豐美、森林密布,大象和鱷魚徘徊。這個暖期不僅屬於中國人的文明肇始,也是整個軸心時代的環境動力。更溫暖意味著更多的降水、更豐富的食物來源,北極熊和人類對繁榮的基本需求其實沒有什麼區別——我們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僅此而已。只是人類時常忘乎所以。


圖/視覺中國


科學投下第一縷曙光的17世紀,弗蘭西斯.培根爵士「徵服自然」的吶喊震耳欲聾。300多年後「保護自然」的口號取而代之,這只是「徵服自然」的鏡像。顯然,人類高估了自身的能力。


人類改變自然環境的能力其實非常有限。如果人類滅亡,80%的人造物將在一百年內消失。只有極少數地下軍事掩體和核設施可能支撐兩千年,這是最後的極限。兩千年,在漫長的自然進程中不過是打個響指的時間。


關於時間,在環境話題中有兩個很重要的表達話術,那就是「有史以來」和「有歷史記載以來」以突出事件或數據的嚴重程度。可是,即使以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誕生開始計算,「有史以來」不過五千餘年。而「有歷史記載以來」,如以人類開始精確記載環境數據的歷史計算,不會超過三百年——攝氏溫標要到1742年才被提出。與自然的氣溫變化周期相比,人類的「有史以來」、「有歷史記載以來」微不足道。


02 無一兌現的預言


環保領域的「科學預見」多如牛毛。可是,兌現率並不令人滿意。


「北極熊滅絕預言」已經岌岌可危,與之相關的還有「極端天氣多發論」——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說,全球變暖——不管是不是人為的——導致極端天氣事件增加的可信度低。


此外,還有一個好消息——也許對「環保危言聳聽者」而言不是好消息,2000年到2016年的氣溫變化模式並非他們預言的極端模式。當然,「全球變暖」的戲碼還沒結束,還不可整體定論。但是,上一臺大戲的系列預言可以盤點一下,那就是一系列的「自然資源枯竭論」。


「自然資源枯竭論」有一套固定模式的表達模式:「XX資源因為人類過度汲取將要在XX年內枯竭,人類社會將會面臨崩潰」。這張名單上幾乎囊括了人類社會需要的所有大宗自然資源,但第一個出現的名字顯得有些冷僻,那就是錫。


直至十九世紀,錫是最重要的金屬之一,從炮彈到餐盒,錫的應用隨處可見。於是「錫資源枯竭」流行一時,甚至在東南亞錫產區發生殖民地爭奪戰爭。今天我們已經知道故事的結局,大量替代材料的湧現,錫資源儲備已經沒有什麼話題性,但事實是遠未枯竭。


開採油田礦井(圖/視覺中國)


錫之後是煤炭,還有石油、鐵礦、磷礦,等等。和錫一樣,無一兌現。引發全球恐慌最成功的要數石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多位權威人士給出了石油資源的大限是二十年。為此,時任美國總統的吉米.卡特不僅在多次演講中大談八十年代將面臨石油枯竭的危機,甚至專門撥款數百萬美元,成立了替代能源的對策委員會。1981年,全球石油產量突破11億噸,2018年,全球石油產量是1981年的4倍。


數十年流行的「自然資源枯竭論」應該列入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騙局。


其實戳破這一騙局並不需要高深的理論。只不過是一條基本的經濟學原理:資源的發現、利用和替代升級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結果,而不是原因。這也有充分的歷史經驗為佐證。


石器時代,青銅不是資源,煤炭、石油都不是,當時沒有發現和利用這些資源的能力。而石器時代的結束,也不是因為石頭用完了,後來的青銅時代、鐵器時代也是一樣。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繁榮,尋找替代品、利用新資源的能力越來越強,因資源枯竭而發生危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環保主義者恰恰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充滿了敵視,這構成了環保黑暗神話的另一重要分支。


03 「回到伊甸園」的返祖想像


環保主義有一種「回到伊甸園」的返祖想像,把人類文明的進步視為對自然的冒犯和敵對。他們為此編制很多神話,最典型的是物種滅絕是人類技術水平提高的結果。


事實是,90%的物種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已經消失,剩下的10%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和人類活動沒有什麼關係。因此,人類只需要為少數物種消失負責,其中大部分是史前人類的傑作。正是因為缺乏有效精準的狩獵技術,史前人類的狩獵活動才會採取無差別的趕盡殺絕策略,比如利用火把恫嚇,將大批動物趕下懸崖。北美洲的大型哺乳動物猛獁、北美野牛、馬都是這樣走向滅亡的(。


在狩獵技巧更成熟後,獵人們可不會這樣浪費。此外,史前人類低劣的技術水平限制了他們選擇食物的自由。歐洲兔猴的滅亡,有可能就是史前歐洲人的盤中餐。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後,以靈長類動物為主的食譜極為罕見。


渡渡鳥(圖/視覺中國)


農耕技術的發展,才讓人類擺脫了對野生動植物食源的依賴。但是,失去了技術支持,人們不得不退回到更為原始的狀態時,有的物種又要遭殃了。比如渡渡鳥的團滅,就是歐洲水手們飢不擇食的結果。假如他們擁有現代冷藏技術,那麼無論如何也不會考慮這種肉質粗老、肥膩的呆萌大鳥——難吃,是這種可憐物種留下的極少數記載。


進入文明時代,人類真正犯過的錯誤是粗心大意與虛榮心作祟。前者是無意中把老鼠、貓狗這樣的入侵物種帶到了脆弱的生態系統中。後者則是為了奢侈性消費而作孽,比如歐洲人熱衷的海獸皮毛、中國人熱愛的魚翅。這和技術進步沒有直接的聯繫。


真正有關的是工業化時代的大規模商業捕鯨。捕鯨有數百年悠久歷史,而真正造成毀滅性打擊的,是工業化時代短短二十年。鯨油照亮了愛迪生的書桌,也照亮了人們的未來——其中就包括電力照明取代了鯨油製品。技術進步也是解決對自然資源依賴的手段,這比技術進步造成環境損失要普遍得多。


04 繁榮與發展才是環境改善的根本出路


人類社會的繁榮與發展提供的技術條件,才是環境改善的根本出路。


世界上最好的生態環境都在最發達的工業化地區,那些被環保主義者誇張讚美的「伊甸園」,連基本的環境宜居都很成問題——有幾個環保人士移居到紐幾內亞的雨林,不丹的高原?他們都在大都市中痛斥現代工業文明的罪惡,但這並不妨礙他們使用電力、品嘗和鑑別千裡之外運輸過來的綠色食品。


這些歐洲老爺們絕對不會同意放棄工業文明的成果,讓歐洲回到90%森林覆蓋率的「理想狀態」。但是,他們會真誠地懇求、歌頌處於饑荒威脅中的肯亞人拒絕轉基因種子。2014年,肯亞農民確實拒絕了。2015年,飢餓的人群不顧政府阻攔,衝進港口倉庫,把轉基因作物的種子和食物都分掉了。2016年,饑荒影響的人群從250萬降低到了120萬,該國政府開始鬆動「反轉」立場。這是「胡不食肉糜」的現代環保版,但沒有智商不在線的晉惠帝。


圖/視覺中國


我們確實不知道轉基因作物到底會對肯亞的自然生態產生什麼作用,但是確實知道大航海時代傳到歐洲的土豆是其成功實現工業化的重關鍵因素,而不那麼重要的番茄也成為了義大利披薩的法定配料。歐洲人應該感到慶幸的是,當年沒有疑神疑鬼的環保主義者。


發達的工業化地區是人類社會繁榮與發展的最高產物,人類在工業化時代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資源。


不可否認的是,達到這樣的成就必須付出發展的代價,其中也包括相應的環境代價,這沒有捷徑。沒有煙囪林立的霧都倫敦,就沒有今天的現代英國,其他發達工業國家也一樣。阻止這一切的發生,只會適得其反。


05 誰從環保主義中獲益


人類追求幸福、舒適的生活是一種天性,這種天性也包含了環境需求。比如說,人類本來就不喜歡酸雨,和西伯利亞針葉林是不是被「酸」死沒有什麼關係。環境需求的正當性並不需要什麼「主義」來包裝。更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資源,創造出更為宜人的環境,這才是人和環境真實而簡單的關係,也是千百年來人類一直的作為。環境是個問題,但「主義」給不出答案。


環保主義並不是人類環境需求的正確表達,只是歪曲和利用了人類正當的需求,創造出的意識形態準宗教。它建構了一套虛幻的信仰,信仰的對象是「自然」。在這套信仰中,「自然」是至善至美的,人被異化為自然的對立面——破壞者和威脅者。這套準宗教的戒律是,「自然的需求」是最高的,人的需求是最低等的,中間可以隨心所欲地插入任何比人類「更自然」的物種。這是對人本主義的倒退——「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當地時間2018年2月25日,墨西哥瓦哈卡州,環保主義者參加「嫁給一棵樹」活動。她們按照印加人的風俗舉辦象徵性婚禮,以感恩大地。(圖/視覺中國)


可是,顯而易見的是,「自然」沒有人格,當然也沒有所謂「需求」。既不可戰勝,也無從破壞,更不會提出任何戒命。「需求」、「戒命」只是祭司們的權力。為了維護這種權力來源的信仰體系,五花八門的謊言就出籠了。這些都和古老宗教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那些宗教把戲——世界末日的預言、不祥之兆的警告、犧牲人類利益的獻祭都經過了現代科學術語的包裝,看起來煞有介事。


但是,謊言終究是謊言。迄今為止,人類獲得宜居的環境,到底是祭司們祈禱、詛咒、預言的功勞,還是人們辛勤勞作、技術進步、創造繁榮的成果?這些問題一目了然,失敗的預言家只是假裝有貢獻。


令人遺憾的是,人類還在為這套準宗教意識形態付出沉重的代價。大量人力物力被投入到徒勞無功、毫無效益可言、甚至後果嚴重的「環保事業」中。只有少數利益相關者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其他社會成員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環境議題被權力綁架,正在成為危害人類前途最嚴重的潛在危機,這又是另一個話題。



相關焦點

  • 美國成功登月5次,人類歷史上的壯舉,但可能是個騙局?
    很多人暴露於「登月騙局」的說法,是因為福克斯電視網絡以非常悲憫的基調播出了一個電視節目,名為「陰謀論:我們登過月嗎?」,但是沒有給科學家有足夠的時間來反駁陰謀論者的說法。但是這個節目最讓人震驚和可怕的事情是,它暗示為了防止太空人向報社披露「騙局」,NASA故意對阿波羅1號的登月艙縱火以殺死三個美國太空人:羅傑.查菲, 愛德華.懷特, 和格斯.格裡森。
  • 為何說永動機是騙局?人類研究上千年都未成功,未來會成功?
    ,相關歷史記載表明,永動機的概念發端於印度,並在公元12世紀傳入歐洲,之後在歐洲,這一新概念圈粉無數,甚至被妖魔化若干個世紀,例如記錄在冊的,也就是歐洲最早、最著名的出現在13世紀的永動機設計方案,是由一個名為亨內考的法國人提出,在他的設計中,輪子中央處有一個轉動軸,邊緣等距地安裝著12根活動短杆,每個短杆的一端裝有一個鐵球,也就是說通過安放在轉輪上一系列可動的懸臂,這個裝置就能實現永動,這意味著一旦讓其運轉起來
  • top10-世界歷史上十大老式騙局
    騙局,惡作劇和詐騙無處不在,大多數人已經學會了如何本能地發現它們。信息幾乎立即傳播到全球,在線上印刷或發布的所有內容都會被成百上千的人審查。但是,在資訊時代,當單詞傳播緩慢時,欺騙某人要容易得多。一旦謠言傳開,通常就為時已晚,要扭轉它就已經成為歷史,有時甚至長達數月甚至數年。
  • 相由心生:基因理論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相由心生:基因理論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騙局從基因理論提出並獲得諾貝爾獎以來,人們越來越迷信該理論,許多生命科學相關的學科都喜歡引用基因理論去解釋各種遺傳方面的現象。
  • 俄羅斯歷史上最著名的騙局,MMM公司和他的鈔票
    MMM公司,俄羅斯最大的金融傳銷組織,典型的龐氏騙局,但是其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在俄羅斯全國成功的騙到了1500萬人前來投資MMM公司的紙幣。而其幕後策劃者,謝爾蓋·馬夫羅季,在監獄中成功當選議員,之後逃亡8年,再次被捕入獄後又馬上釋放,之後他又與創辦維基解密的朱利安·阿桑奇聯手,開始行騙海外。
  • 張衡的地動儀是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地動儀仿製品東漢陽嘉元年(132年),張衡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但他的地動儀早在公元200年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失傳了,我們在教課書中看到的地動儀是上個世紀我國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王振鐸設計出來的地動儀其實是歷史上一個最大的謊言和騙局,但中國歷史上的謊言和騙局豈止這一個地動儀。比如偉大的四大發明也完全經不起推敲,造紙術並非蔡倫首個發明,他只是革新;印刷術,也並非畢升一人之功,他只能算是一個集體成果;火藥並不是近代意義上的炸藥、硝藥,而是能「著火的藥」,是為「煉仙丹」,吃了「長生不老」;指南針是用來看風水的。《文史博覽》中說,四大發明是為抗戰提出來的。
  • 進化史最大的騙局,誤導人類40年,人類起源於哪裡?
    這個騙局最終愚弄了科學界40多年,甚至扭曲了人類進化的過程。皮爾當人的騙局1912年的2月,古生物學家阿瑟·史密斯·伍德沃德又收到了查爾斯·道森的一封信,這次信上的內容可不是拉家常。當時人們就認為類人猿到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是大腦先行發育的,而且皮爾當人也證明了人類起源於歐洲。因為這個發現道森真的是一夜成名,不僅能實現他所有的理想,甚至一度稱為了古生物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 只有不愛電影不講科學的人,才相信美國登月是騙局-虎嗅網
    1965年6月,美國卯足了勁兒打算實現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太空行走」,誰承想蘇聯提前了原定計劃,在3月18日搶先發射了上升2號飛船,並且由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完成了12分鐘的太空行走。在這段歷史中,美國的存在感極低,好萊塢式主旋律自然無從下手,所以要找相關電影必須去俄羅斯——2013年的《搏擊太空》主角是加加林,2017年的《天際行者》主角則是列昂諾夫。
  • 歷史上10個愚蠢的終極大騙局,不少人曾信以為真!
    幫助日本連貫地拼接起該國的早期歷史。這個史前巨人的出土,使得很多人相信,世界上曾經存在過巨人一族。但其實這是一個叫喬治·弗爾的人搞的惡作劇。他請了兩個德國工匠,製作了一尊巨大的石膏像,再澆上硫酸,使之顯得年代久遠。德國工匠的手藝太出色了,甚至連毛孔都看的出來,所以才能夠騙那麼多人。6、冒充皇室
  • 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無疑是人類,那麼最成功的植物又是哪種?
    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種是人類似乎沒啥毛病,畢竟除了自然界,人類在地球上可是上帝一般的存在,無論哪個物種的生死,只要人類看上的,似乎就在劫難逃,當然咱人類也不是一無是處,畢竟作為最強大的物種,本身就具有保護這個世界的責任,那麼在這個世界中,有哪些植物是人類也是高山仰止的呢?
  • 進化論誤導了整個人類 人類進化是騙局嗎?
    但是有人提出進化論是不正確的,人類並不是進化而來的,這是怎麼回事呢?晨哥帶大家共同研究了解。 進化論誤導了整個人類 很多人看著周圍的動物可能會有一些自豪感,畢竟人類現在成為了高級動物,甚至於可以主導著地球。但是有人開始對進化論抱著懷疑,很多人甚至於重新開始研究起了人類進化發展歷史。
  • 一個錯誤猜測導致的,人類進化騙局,達爾文或許誤導了我們上百年
    但是卻一直有人認為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是不正確的,意思就是說人類並不是由進化而來的。要不然怎麼會在許許多多的生物之中唯獨只有人類進化成功了呢?如果按照進化論裡面的理論來分析,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生物要想生存下去,就得不斷地去適應環境並且不斷地進化自身。那麼地球上為什麼只有猿這種生物進化成了人類?而別的生物在整個進化的過程中,卻沒有進化出另外的一種高智慧生物呢?
  • 阿波羅登月:究竟是人類的一大步,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可是這場登月帶給人類社會的不只是驚喜還有懷疑,很多人認為,這次登月活動是「20世紀最大的騙局」。自上個世紀70年代起,美國航天局的前僱員就曾在新聞上揭發「登月騙局」,他聲稱這次登月活動乃是美國在攝影棚中所拍攝的,這個消息一傳出,整個世界都沸騰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登月事件並不真實。事實究竟如何?美國官方至今沒有任何反應,而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也並沒有公開發言。
  • 美媒體指出歷史數大騙局 阿波羅登月疑是電影(圖)
    美媒體指出歷史數大騙局 阿波羅登月疑是電影(圖) 2002年9月1日16:36  羊城晚報
  • 我國歷史上3個騙局,每一個都是假的,卻始終有人深信不疑
    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朝代更迭不計其數,裡面有很多事情真真假假根本無法分辨,歷史都是由後人書寫,所以有時候為了穩定自己的統治,很多歷史上的人和事都會被人為修改,很多謊言和騙局被人們當做歷史,無數人深信不疑,比如歷史上三個著名的騙局,每一個都和真相大相逕庭。
  • 張文駒:自然資源一級分類
    導 讀自然資源在人類發展前進的歷史中有著重要地位。在自然資源認識和利用上的重大突破,多次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為在新時代裡能更好地有所作為,需要認真地總結繼承國內外的經驗教訓,建立起對自然資源認識和利用的科學知識體系。為此,需要先建立自然資源的科學分類。文章採取二維標準(來源和功能)建立自然資源的一級分類。
  • 恐龍時代就有人類了?11000塊黑石引發巨大騙局,現在還在騙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可以肯定人類一旦滅絕,幾千萬年後如果出現其他智慧文明,他們一定能從地層裡發現我們遺留下來的眾多化石殘骸,包括大量的手機、齒輪、牙刷以及人類骸骨——地球歷史上還從未有過任何一種動物,能把自己死去的同類大量埋入地下
  • 關羽溫酒斬華雄竟然是個騙局,歷史上真正斬華雄的人又是誰?
    關羽溫酒斬華雄竟然是個騙局,歷史上真正斬華雄的人又是誰?三國時期群雄並起,是一個英雄匯集的舞臺,很多有本事的人展現了自己的風採,創下了不朽的功績,其中令人印象深刻就是關羽。關羽可以說是眾多武將中的佼佼者,過五關斬六將、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都是他一生中輝煌的戰績。
  • 「石油騙局」:靠著謊言,美國上演了「操控世界命脈」的把戲!
    (如今的原油價格已經創下數年歷史新低)沒錯,曾幾何時,你從學校就聽過"地球原油即將枯竭"的奇怪知識,教科書上經常能看到原油僅剩不到20年的儲量,但沒想到你長大了買了自己的汽車之後,一看最新報導原油還是有幾十年的"危險儲量"。
  • 人類最強現役運載火箭誕生,馬斯克成功將特斯拉跑車送入太空
    發射現場 圖片來源:深科技前,特斯拉跑車所在的宇航倉已經進入預定軌道,2個助推器也在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著陸成功。但芯級火箭在大西洋上的無人海上平臺試圖著陸時,因為出現故障墜海,回收失敗。兩枚助推火箭回收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重型獵鷹火箭的發射地是位於弗羅裡達州東海岸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美國歷史上第一架航空飛機「哥倫比亞」號就在這裡發射。在重型獵鷹火箭發射之前,馬斯克的SpaceX也已經發射過多枚衛星,但重型獵鷹火箭是SpaceX的裡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