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和金國同屬於一個民族,可乾隆皇帝為何認定南宋是正統?

2020-12-05 千佛山車神

古代歷朝歷代對於「「正統」這個名號看得非常重要,因為「正統」代表著合法性,否則名不正則言不順,連自己的合法性都證明不了,還怎麼去讓老百姓乖乖的臣服呢?

正統之爭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分裂割據時期,例如三國時代。三國時期魏蜀吳皆認為自己是正統,這個問題後世也爭論很久。

在北宋之前,世人皆認為曹魏是正統,因為曹魏的合法性則是來自於東漢末代皇帝劉協的禪讓。雖然這種禪讓是曹丕強加於漢獻帝劉協的,但起碼從名義上來說,曹魏的天下來自於漢朝的合法想讓。既然漢朝是正統王朝,那麼我曹魏自然是正統了。

除了在法理上繼承東漢政權以外,接替曹魏的西晉王朝也大肆宣揚曹魏的正統性。

西晉之所以為曹魏搖旗吶喊,是因為西晉的政權來自於曹魏,晉武帝司馬炎的皇位來自於魏元帝曹奐禪位。既然自己的政權是從曹魏那裡來的,那麼西晉必然視曹魏為正統。

例如《三國志》就是以魏國為正朔編寫的史書,《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雖然是蜀國人,但是《三國志》這本書是在晉朝建立後撰寫的,為了符合西晉的政治正確,陳壽在《三國志》中使用曹魏的年號,尊曹操、曹丕、曹魏等曹魏君主為皇帝,而對於蜀漢則稱之為「先主劉備」,「後主劉禪」。至於東吳的孫家,則稱「吳主」。

其實早在曹魏建國之時,當時的中原百姓就承認了曹魏的合法性。而在今天的歷史劃分中,也常常使用「魏晉南北朝」一說,可見曹魏的地位在後世中是高於蜀漢和東吳的。

不過「正統」這東西完全是由當權者說了算的,凡是有利於我的統治我就認你為正統,若是不利於我的統治,你就是逆賊。

例如從西晉到北宋的1800多年中,曹魏一直歷代王朝奉為正統。但是到了南宋時期,由於中原淪陷,宋室偏安,南宋時期的文人就更加喜歡蜀漢,並且隨著《三國演義》的興起,後世對於三國的正統觀開始發生改變,民間普遍將蜀漢視為正統,而將曹魏看做亂臣賊子。

與三國時期的蜀漢一樣,南宋也是一個偏安王朝,並且南宋還曾向金國稱臣,在南宋滅亡之後,元代對於遼國、金國、宋國的正統之爭就一直爭論不休。

(宋金對立,雙方都視自己為正統)

早在統一天下之初時,元廷內部對於遼、金、宋的正統問題就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金國是正統,一派認為南宋是正統,二者互不妥協。而至於遼國的地位問題,則屬於宋金之爭的衍生品。

宋金正統之爭都好理解,不用囉嗦,遼國的地位問題則是來源於金國。

如果沒有金國的話,遼國肯定不是正統。遼國不是漢人建立的國家,版圖也主要位於塞外,關內領土只有燕雲十六州,算不上正統王朝。

(遼國主要版圖在長城以北,原本就算不上正統)

但是金國的建立者完顏阿骨打原本卻是遼國的臣子,後來也是因為反遼而建國的。

金國正統派認為金國既然是正統,那麼遼國也必然是正統才對。但是這裡又牽扯到另一個問題,金國不只是滅了遼國,金國還滅了北宋,而中原的領土是來自於北宋,那麼金國的法統到底是繼承於北宋,還是繼承於遼國呢?

其實這個問題就連金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由於不知道是該奉遼國為正統還是該奉北宋為正統?所以在金國建立之後一直沒有修遼史,這個問題也就被扔給了元朝。

就三國的正統問題,元朝內部僵持了六七十年,最後元廷決定擱置爭議,讓三國分別獨立編史,於是便創紀錄的同時編寫了《遼史》、《金史》和《宋史》三部正史,這三部史書也皆被列入二十四史。

元朝滅亡之後,漢人重新掌權,明代官方對於宋金問題就給出了很明確的答案,大宋必須是正統!大宋的領土哪怕是只有一個縣,也必須是正統,至此「宋為正統」的觀點被徹底扶正。

清兵入關後,對於宋金之爭的態度有了一點點變化,畢竟金國和大清是同族,清朝統治者對金國是有天然的好感。然而到了乾隆時期,乾隆皇帝蓋棺定論,將南宋視為正統。

(乾隆皇帝非常喜歡給歷史事件蓋棺定論)

在1781年編纂《四庫全書》時,乾隆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論述:

「至於宋南渡後偏處臨安,其時遼、金、元相繼起於北邊,奄有河北,宋雖稱侄於金,而其所承者究仍北宋之正統,遼、金不得攘而有之也。至元世祖平宋,始有宋統當絕、我統當續之語」

在乾隆看來,南宋雖然偏安,雖然稱臣,但法統繼承於北宋,仍為中國正統,而清朝的法統也是源於南宋。到了1782年,乾隆皇帝又重複了一遍自己的定論:

「夫遼、金雖稱帝,究屬偏安」

乾隆之所以認為南宋是正統,還是出於維護清朝統治的需要。

作為僅有的兩個少數民族大一統王朝,清朝入住中原的合法性一直遭受質疑,為此清朝政府堅稱自己統治的合法性來自於大明,乾隆曾多次強調:

「我朝為明復仇討賊,定鼎中原,合一海宇,為自古得天下最正」

可以看出,在乾隆看來,清朝的法統並非是來自於金國,而是來自於明朝。清朝替大明剿滅了闖賊,為崇禎皇帝報仇,理應是正統的繼承者。

既然清朝的合法性來自於大明,而大明奉南宋為正統,那麼清朝自然也要奉南宋為正統了。

時至今日,關於遼金宋的正統問題已經再無爭議,自乾隆之後到現在,所有歷史資料都是使用兩宋年號,或者是將宋朝年號放在遼金之前,南宋雖然偏居一隅,但依然是中華正統。

相關焦點

  • 金國的女真族和清朝的滿族有什麼關係?他們算是一個民族嗎?
    清朝滿族就是明末後期的女真族,但他們是金國殘餘的女真族重新建立起來的一個民族,他們還是有一點點的血緣關係,但不算一個民族。先從金國女真說起在金國後期,蒙古出現了一個牛人:鐵木真,橫掃歐亞大陸,而金國當時佔據了中原地區,蒙古想要攻打南宋就要直接衝擊金國。後期的金國很明顯無法對抗當時強大的蒙古,在對戰幾次之後更是疲軟不堪,南宋見經過快不行了,就跟著蒙古一起把金國當成三明治給夾死了。
  • 古代少數民族建立的正統王朝,遼國和金國究竟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在不少人看來,遼國和金國這些國家在中國古代就像是匈奴族這些一樣,是北方的異民族建立起來的國家,但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南宋的正統地位其實並不穩固,因為南宋當時佔據的只是半壁江山,遼國與金國,特別是金國,說他們是北方的政權更合適。
  • 金國女真族和清朝滿族是一個民族嗎?為什麼大金國不梳辮子?
    有網友問:金國,女真族和清朝,滿族是同一個民族嗎?為什麼大金國不梳辮子?金朝女真和清朝女真(滿族),都屬於通古斯族群下的肅慎。金朝的完顏家族出自於現在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南阿什河。1234年,蒙古人摧毀了金朝。
  • 宋朝時期的「金國」和明朝時期的「後金」是同一個民族建立的嗎?
    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這麼一個國號,他在歷史上曾經被用過兩次,比較巧合的是,這兩個國家還是「同一個民族」在同一個地區建立的政權,很多人可能已經猜出來了,那就是女真人在我國東北地區建立的「金國」!金國勇士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這兩個「金國」的歷史,第一個「金國」是完顏阿骨打於1115年建立,後來分別滅了遼國和北宋,曾一手導演了著名的「靖康之恥」,只不過這個「金國」後來也被蒙古聯合南宋滅掉。第二個「金國」是明末努爾哈赤於1616年建立,為了區別起見,所以也被稱為「後金」。
  •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若照他路線走,清朝不止二百年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若照他路線走,清朝不止二百年清朝是從後金過渡而來,從後金建立,到清朝滅亡,一共經歷了12位皇帝,其中10位皇帝是大統皇帝,坐朝北京,統治全國。在這12位皇帝中,誰是最開明的皇帝呢?是康熙還是雍正?
  • 看南宋大大小小的戰爭,解析嶽飛為何最終難成大事!
    如今的民族英雄,正像我們民族精神的標杆和豐碑,他們永遠的屹立在後世人的內心深處,今天我們要了解的就是在北宋和南宋這樣重文輕武的歷史背景下,一位著名的武將嶽飛他竭盡一生的精力,希望能夠將北方的金國打敗,救回被俘虜的宋徽宗和宋欽宗,可是他畢生的心血都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最終也沒有獲得成功。有人認為這是嶽飛過於執拗,也有人認為是當代皇帝不作為。
  • 殺出來的紅頂子,清朝乾隆皇帝的手下第一戰將是誰?
    清高宗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軍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生於1711年9月24日,卒於1799年2月7日。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他做皇帝的60年裡,清朝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那麼問題來了,在這60年中,大小戰爭無數,那麼到底誰才是乾隆手下的第一戰將呢?當時的清朝軍隊的戰鬥力跟晚清比起來是否更強大呢?
  • 華夷之辨:為何清是我國正統王朝 而日本侵華則是外族入侵
    華夷之辨地理與民族的不同我國自從秦始皇席捲八荒六合,建立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以來。因此即便後來滿族建立清朝,但不能否認的是清朝也是屬於我國正統王朝之一。因為滿族與東北地區,自古完完全全屬於我們中國的一部分。
  • 清朝皇帝壽命一覽表:乾隆皇帝最高壽,同治皇帝最短命
    清朝皇帝壽命一覽表:乾隆皇帝最高壽,同治皇帝最短命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
  • 金國本來也是一個草原民族,前期很是強悍,為什麼到後期那麼弱了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百家號「司馬清淺聊歷史」蒙古崛起的過程中,它周圍的很多國家都在這個時候感覺到了恐懼,很多的政權在這個時候走向了滅亡,金國這個女真人建立的國家,曾經是這個時候最強盛的政權在他強盛的時候,滅掉了遼國和宋,只能是南宋被迫稱臣,在蒙古崛起的過程中,雙方進行了很多次的大戰
  • 乾隆罵了紀曉嵐一句話,埋下了清朝滅亡的禍根!
    清朝是一個備受爭議的王朝,乾隆更是其中備受爭議的皇帝。得益於《戲說乾隆》、《銅齒鐵牙紀曉嵐》等電視劇,讓乾隆成為了歷代知名度最高的皇帝。在諸多電視劇中,乾隆和紀曉嵐的關係,可謂君臣相得益彰,一個英明一個賢達,這對好基友一時傳為美談!
  • 南宋釣魚城堅守20餘年,金國也有一悍將,守孤城三年後自焚而死
    雖然南宋和金國有著深仇血恨,「靖康之恥」牢牢記在每個宋朝人的心中,是永遠都無法抹去的痛;但是在面對滅國之危的時候,每個國家都有一批投降者,但也有一批忠貞的愛國志士,南宋有王堅和王立,守釣魚城二十餘載,可歌可泣。
  • 中國最長壽的6位皇帝,5位都是開國皇帝,第一名活了103歲
    元世祖 忽必烈 80歲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在位35年,元朝的開國皇帝。1272年遷都元大都(今北京)。隨後即舉兵南下,直至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國。施政方面:首創行省制度 ,開鑿大運河。
  • 同是亡國時,為何南宋士大夫殉國的較多?而明朝士紳投清的較多?
    中國歷史上的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這兩個時期,一直是歷史愛好者們比較惋惜的時期,再往前追溯,能和這兩個時期相比的,大概只有兩晉引發的五胡亂華時期,以及北宋末年的靖康之恥。但五胡亂華和靖康之恥畢竟沒有完全打垮中原王朝,而南宋和明朝的滅亡屬於完全淪陷。
  •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歷來對他評價都不高,主要是才能不匹配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歷來對他評價都不高,主要是才能不匹配高宗恭儉仁厚,以之繼體守文則有餘,以之撥亂反正則非其才也。——《宋史》▲趙構中國歷史上從秦始皇開始,一共有過400多個皇帝,這些皇帝也是形形色色,相比於清朝和明朝來講,宋朝不知道是因為時代久遠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感覺大眾相比於明清兩代甚至是更遠一些的唐朝都要更陌生一些,很多人知道宋朝名將嶽飛,但是對殺了他的皇帝趙構卻不太了解。
  • 清朝12位皇帝的順序及特點,一個順口溜教你輕鬆記住!
    現在很多古裝劇都喜歡以清朝為背景進行編劇和拍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清宮劇,比如《雍正王朝》《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步步驚心》等等。那麼清朝除了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裡看到的康熙雍正乾隆,還有哪些皇帝呢?
  • 尼泊爾入侵清朝,乾隆為何捨近求遠從東北調兵?他們是索倫虎兵!
    而要是跟清朝全盛時的面積相比,就更可憐了,差不多只有清朝國土面積的100分之一。如果把尼泊爾跟清朝做比較,說他們一個是螞蟻一個大象,一點都不過分。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歷史上尼泊爾這個螞蟻,竟然兩次入侵中國,在中國這個大象身上狠狠叮咬了兩下,把滿清皇帝嚇得魂不附體。滿清皇帝之所以被嚇了一跳,是因為他也沒有想到,一向溫順的尼泊爾會向大清發飆,向大清叫板。
  • 金朝對自己的民族屬性,還是很在意很在意的
    所以,當初辨認民族的時候主動剔除了大和族,卻沒有剔除朝鮮族,實在是因為危害太大了。我覺得還是按照第三個「中國」的定義比較好,畢竟,今天的一切故事,都來自中華民國,與宋元明清以來關聯不大。金人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啊,自稱「中國」一派多是出於維護統治、壓制士人反抗,就主流來看,金國內部仍不自認為「中國」。
  • 故宮裡有一個不足8平方的小屋子,卻是乾隆皇帝的鐘愛之處
    故宮作為中國古代明朝和清朝兩代所有皇帝的皇宮所在地,規模十分龐大。然而,在故宮裡面,有一間很小的宮殿,面積不足八個平方,兩三個人在裡面擦身而過,都會覺得擁擠。這間小小的宮殿,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的書房——三希堂。
  • 清朝的滿洲和金朝的女真是同一個民族嗎?
    一直以來,中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有兩個,一個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一個是滿族建立的清朝,其中滿族在明末的時候還叫女真,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的稱呼,改名為滿洲,也就是現在的滿族,如今的滿族已經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的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