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罵了紀曉嵐一句話,埋下了清朝滅亡的禍根!

2021-01-08 諸史

  清朝是一個備受爭議的王朝,乾隆更是其中備受爭議的皇帝。得益於《戲說乾隆》、《銅齒鐵牙紀曉嵐》等電視劇,讓乾隆成為了歷代知名度最高的皇帝。在諸多電視劇中,乾隆和紀曉嵐的關係,可謂君臣相得益彰,一個英明一個賢達,這對好基友一時傳為美談!

  乾隆對紀曉嵐的態度:視同妓女

  紀曉嵐是乾隆欽點的《四庫全書》總編輯官。因此,紀曉嵐看起來頗得聖寵,地位顯赫,在乾隆心目中的分量應該很重。但事實很具有顛覆性!甚至乾隆罵了紀曉嵐一句話,直接點出了清朝滅亡的根源。乾隆對紀曉嵐說了什麼話呢?

  有一次,紀曉嵐為他的一位犯了罪的朋友尹壯圖求情,乾隆皇帝聞聽之下立即勃然大怒:「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因為你文化水平高,所以讓你做總編輯官,但其實你不過只是個娼妓而已,就這樣你還敢妄談國事?

  整個清朝268年,沒有一個賢臣

  真是一句話驚醒懵懂人,這樣一句話在紀曉嵐心中留下的陰影面積有多大,後人不得而知。但卻給大清王朝埋下了滅亡的根源。因為這揭示了一個殘酷事實,即:清朝無賢臣,因為皇帝只要能臣、幹臣,不需要賢臣。皇帝說什麼,大臣只需要做好,而不是提出意見,更不能提出反對意見!

  清朝為何不需要賢臣呢?這個話題說來話長,主要有三個原因:(1)在奴隸部落,需要奴才比奴隸主聰明嗎?(2)深化皇權專制思想,皇帝最英明,所說所做都沒有錯誤,才能加深這種專制印象,如果有大臣反駁或指出皇帝錯誤,那皇帝還怎麼神話?賢臣會和皇帝搶名聲,會削弱皇帝權威!(3)不對漢人集團進行心理身理打擊,怎能乖乖臣服呢?如果漢人集團中出現賢臣,明顯不利於統治穩定。

  晚清面對危機,「鴕鳥政策」成為漢臣首選

  乾隆一朝一共興起文字獄100多起,而在編纂《四庫全書》的期間,則發動了48起,始終沒有波及到紀曉嵐。從這上面可以看到,紀曉嵐很清楚乾隆真正的心思,紀曉嵐只能選擇「鴕鳥政策」以自保,幫助乾隆「閹割」中國的古書。

  其實,紀曉嵐這種自保的鴕鳥政策,在晚清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很多官員也是如此。遇到皇帝少說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康熙雍正乾隆等所宣揚的能臣,無不是這種做法。正因為大家都如此,所以面對外敵入侵,首先想的不是建功,而是無過,和自己無關最好。如此一來,大清豈能不亡?

  當然,有人說曾國藩、張廷玉、周培公、于成龍、左宗棠、李鴻章等人,難道不是賢臣嗎?對於這種問題,筆者只能「呵呵」,其實他們只能算是能臣幹臣,根本談不上賢臣。皇帝說什麼,他們只能執行,而不能提出意見。列位看官,對於乾隆視紀曉嵐為妓女的做法,你有什麼高見?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早有先兆,乾隆對紀曉嵐說的這段話,已為清朝埋下禍根
    大家好,這裡是「歷史自習室tv」,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清朝滅亡早有先兆,乾隆對紀曉嵐說的這段話,已為清朝埋下禍根,他們倆使得大清朝的歷史在厚重之外,多了幾分民間的情趣,如果說滿朝的官員是大清朝天空裡的一群星星,那麼紀曉嵐就堪稱是星星裡的月亮,他不恃寵而驕,而是無論逆境順境,都忠心耿耿,為大清朝盡心盡力,毫無怨言,他是乾隆欽點的《四庫全書》策劃兼總編輯,在為乾隆效忠的時候,他的每一天都極具分量,言談舉止間的分寸尺度,拿捏得也是恰到好處,
  • 清朝早期埋下了什麼禍根?為什麼它註定滅亡?
    漢族的反抗以及區域的強大,讓清朝好幾代君主都坐立不安,特別是雍正晚年對漢人的戒備心越來越重,從而導致大興文字獄,乾隆接班後更是為了鞏固滿清文化,清除漢文化而焚燒大量不符合滿清文化的書籍。同時編撰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功閹割掉漢人的文化遺產,漢民族歷史悠遠,文化一度站在世界巔峰,而滿清人大肆銷毀書籍,加上思想控制,導致人才的斷崖式減少,就此,第一份滅亡的導火索,埋在了大清帝國強盛的時期。
  • 紀曉嵐出一個字謎,乾隆皇帝都猜不出來,紀曉嵐一句話彰顯高情商
    ——譚昆智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的才子,他們往往都有著很深的文學造詣,有的人因為才華橫溢,還會得到皇帝的重用,甚至還會和皇帝成為朋友,而在歷史上,皇帝和才子發生故事最多的當屬清朝乾隆皇帝和紀曉嵐了,皇帝雖然高高在上,但說到底也是一個普通人,他們不光有七情六慾,而且也有屬於自己的愛好,比如有的喜歡打獵,有的喜歡吟詩作對,而乾隆皇帝就是後者。
  • 「對聯大王」紀曉嵐,可以把乾隆對到哭!
    紀曉嵐,清朝大學士、大才子, 據說,紀曉嵐對對聯是一絕, 有許多關於他對對聯的傳說, 今天,我們就通過幾個對聯故事 來領略紀曉嵐的的對聯才華。
  • 乾隆死後不久,和珅被嘉慶處死,那嘉慶是怎麼對待紀曉嵐的呢?
    和珅是清朝歷史上有名的大貪官,乾隆帝駕崩沒多久,嘉慶帝就軟禁了他。在和珅遭到軟禁之際,大學士朱珪、王傑等人也開始搜集和珅貪腐的證據,僅僅半個月,和珅就從一個一品大員淪落為囚徒。因為其貪汙數額巨大,嘉慶帝遂趁機將其處死。
  • 紀曉嵐出一字謎,乾隆帝說自己猜不到,紀曉嵐:陛下已經猜對了
    ——譚昆智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的才子,他們往往都有著很深的文學造詣,有的人因為才華橫溢,還會得到皇帝的重用,甚至還會和皇帝成為朋友,而在歷史上,皇帝和才子發生故事最多的當屬清朝乾隆皇帝和紀曉嵐了,皇帝雖然高高在上,但說到底也是一個普通人,他們不光有七情六慾,而且也有屬於自己的愛好,比如有的喜歡打獵,有的喜歡吟詩作對,而乾隆皇帝就是後者。
  • 清朝為什麼滅亡?
    不成想厄尼爾諾現象,讓明朝自然禍災連年不斷,加上明朝朝內東林黨亂政,西部大小起義軍侵襲明政權機體不絕,明政權就在李自成的刀劍下滅亡了。滿蒙軍事集團利用漢奸吳三桂邀請,入主中原。此時正是明朝剛滅亡,群龍無主的亂世,三下五除二,乾脆利落,幾十萬人口滿清勢力就定鼎中原了。
  • 大清十二帝齊聚陰間,溥儀說起他的痛苦經歷,乾隆卻百般挖苦
    康熙:溥儀,你是清朝正統的最後一個皇帝,雖然是慈禧那個老妖婆封的,但你也是曾經大清國的臉面,怎麼說話支支吾吾的!我問你,為什麼沒有留下正統的愛新覺羅後代?宣統(猶豫良久才開口說話):康熙大帝,這個問題……我不想回答!乾隆:喲……這裡頭有故事,快說,快說嘛,反正都在地府了。
  • 清朝紀曉嵐墓被發掘,發現7名女屍骸體態各異,專家:歷史沒寫偏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對那個鐵齒銅牙、敢於伸張正義,與和珅鬥一輩子的紀曉嵐的印象根深蒂固,簡直就是正面人物的典型,但歷史上的紀曉嵐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為您揭開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在清朝紀曉嵐墓被發掘時,發現7名女屍骸體態各異,專家說:正史沒寫偏。這是怎麼回事呢?
  • 乾隆的三哥弘時,為何24歲神秘消失?不得不說,雍正手段是真狠
    清朝從建立國家以來一直到它滅亡,一共經歷了200多年的歷史。而且在這200多年的歷史上,清朝一共經歷了13位國君,從入關後的第1位順治皇帝一直到他的末代皇帝溥儀。   13位皇帝沒有一位皇帝可以被人罵作昏君。
  • 紀曉嵐給老鄉寫對聯,嚇人家一身冷汗,乾隆聽完解釋誇他機靈
    紀曉嵐想必大家都知道,有關於他的春聯故事確實不少,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其中一個。說是有一年紀曉嵐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河間過年,在他們村裡有三個人和紀曉嵐的關係非常好,這三人都請紀曉嵐幫他們寫春聯,紀曉嵐也都一一答應下來了,但在紀曉嵐寫完這副春聯後讓在場看到的人都傻了眼,就連那三個兄弟也都出了一身冷汗,他到底在春聯上寫的什麼呢。
  • 清朝滅亡一點不冤,看看康熙皇帝的一道聖旨,滅亡是遲早的事
    現如今人們對於清朝基本都是非常了解的,只不過大家更為熟悉的是清宮劇,在這樣的電視劇中人們依然可以學習很多歷史知識。不過很多內容是沒有通過清宮劇展現出來的,大部分內容依然是記載在史書中。康熙畫像清朝時期出現了很多耳熟能詳的皇帝,比如說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等,從乾隆帝之後,清朝就走了下坡路。
  • 清朝滅亡後,工作人員打開了大清國庫,結果在場眾人傻眼了
    喜歡看歷史劇的小夥伴們,應該都聽過國庫一詞,沒錯,在封建王朝時期,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國庫,這些都是國家的財產,也是決定一個朝代繁榮昌盛的關鍵,就好比是乾隆時期,由於上一任雍正皇帝的勤勉,因此造就了清朝最為充足的國庫,因此交到乾隆手裡的時候,可謂是完全沒有後顧之憂,乾隆整日出去遊玩,
  • 清朝是怎麼滅亡的
    清朝為什麼會滅亡,僅僅是因為閉環清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閉關鎖國不僅沒有滅亡清朝,反而延長了清朝的存在時間。接下來筆者將具體分析清朝滅亡的原因。清朝無法逃脫傳統王朝的更迭周期清朝從本質上講是跟中國傳統王朝是一樣性質的,以小農經濟為基礎,以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治全國,代表封建大地主階級的利益。而事實上所有類似清朝的王朝從秦漢到唐宋元明,沒有一個逃得了滅亡的命運,清朝又怎麼能逃得了。
  •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若照他路線走,清朝不止二百年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若照他路線走,清朝不止二百年清朝是從後金過渡而來,從後金建立,到清朝滅亡,一共經歷了12位皇帝,其中10位皇帝是大統皇帝,坐朝北京,統治全國。在這12位皇帝中,誰是最開明的皇帝呢?是康熙還是雍正?
  • 和珅死前,在獄中寫下一首絕命詩,嘉慶看後只說一句話
    乾隆最寵愛兩個人,一為紀曉嵐紀大學士;二為和珅和中堂,因此,乾隆、紀曉嵐、和珅,一度在坊間或電視裡被喻為「鐵三角」,關係好極。 乾隆寵愛的二人,一為滿人,一為漢人,紀曉嵐是漢人,而和珅是滿族人,似乎演繹了一段滿漢大團結佳話。
  • 清朝和金國同屬於一個民族,可乾隆皇帝為何認定南宋是正統?
    元朝滅亡之後,漢人重新掌權,明代官方對於宋金問題就給出了很明確的答案,大宋必須是正統!大宋的領土哪怕是只有一個縣,也必須是正統,至此「宋為正統」的觀點被徹底扶正。清兵入關後,對於宋金之爭的態度有了一點點變化,畢竟金國和大清是同族,清朝統治者對金國是有天然的好感。然而到了乾隆時期,乾隆皇帝蓋棺定論,將南宋視為正統。
  • 紀曉嵐要極力銷毀,細思極恐!
    但是這本是一直沒有失傳,被人們保留了下來,一直到了清朝。我們對紀曉嵐應該不陌生,他是乾隆皇帝時期的大學士,他學富五車,乾隆皇帝看重他的才華,所以就讓他編寫四庫全書,這樣一來能夠彰顯乾隆的功績。在這本書的修訂上,他話費了10多年,可以說是凝結了他畢生的精力和心血。
  • 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八十歲還日食十斤肉,日御數女否則將雙眼發紅
    說起紀曉嵐,人們總會想起影視作品裡他和和珅鬥智鬥勇的故事。不過,電視劇裡紀曉嵐和和珅兩人之間發生的故事,絕大部分都是虛構的,劇中的紀曉嵐堪稱大儒,即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和珅也被他玩弄於鼓掌之中。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與劇中形象大相逕庭,甚至可以說完全是另一個人。 紀昀,字曉嵐,官宦世家出身,直隸河間獻縣(今河北滄縣)人,父親紀容舒是著名的考據學家,曾擔任過京官。紀曉嵐自幼聰慧,在家鄉有「神童」之稱。
  • 為何紀曉嵐要銷毀?如今已被破解
    《山海經》這本記錄了很多神奇古怪生物,以及世界山川地理文學的著作,從古至今對它的評價一直都是褒貶不一的,尤其是清朝時期的大官紀曉嵐,曾經竭力的想要燒毀這本書,到底是為什麼呢?幾百年後的專家揭開了這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