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擁有4億人口,精兵百萬,土地面積達到了中國史上頂峰1300多萬平方公裡,如此強大的帝國衰退的原因有哪些?是什麼讓它滅亡的?
明末,大多百姓對明帝國已經有了牴觸心,對於飽受農民起義和明軍軍閥勢力的普通人來說,國家興亡並不如一頓飽飯重要,長期的戰爭讓權貴和百姓都渴望和平,厭戰情緒導致對明王朝本來就沒有多少留戀的百姓,幾乎拱手把天命送給了清朝統治者,起義軍在內外反動敵人的聯動打擊下迅速消亡後,清朝此刻成為了唯一可以恢復秩序的力量,雖然沒有舉國歡慶那麼誇張,但百姓看到了和平的曙光,然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本已經安心當順民的百姓聽到了剃髮易服這一充滿民族歧視和侮辱的政策後,一片譁然,到這時他們才意識到亡的不是國,而是整個種族,於是漢民族空前團結,無論是個人還是權貴都發起了反抗,寧可血流成河,也也不願意接受這份莫大的屈辱和清軍的種族大滅殺,只是面對已經入關的清軍,這份團結來得太晚了。可以說剃髮易服事件在清朝的滅亡和漢人之後的地位上都起到了很大的影響作用,確實如果放在別的國家剃髮易服也並非是不能接受的事情,而漢族由於文化關係向來重視衣冠髮飾,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傳統,例如夏侯惇吃掉自己的眼睛也是。
因此清軍是對漢族的文化有一定了解,並且故意出此政策來清除愛國志士和明末餘黨,但並未想到會引起舉國反抗。同時清軍在鎮壓叛亂之初,以為只要足夠殘忍,屠個城,殺雞儆猴這事就算成了,但萬萬沒想到漢族爆發出來的憤恨已經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和掌控,於是清軍繼續屠城,殺出了空前絕後萬裡無人的真實情況,同時顛覆了對漢人都是懦弱的看法。
至此之後滿清徹底地站在了漢族的對立面,由於對漢族的畏懼,不允許漢人進入權力高層,同時開始文字獄,以絕後患。漢族的反抗以及區域的強大,讓清朝好幾代君主都坐立不安,特別是雍正晚年對漢人的戒備心越來越重,從而導致大興文字獄,乾隆接班後更是為了鞏固滿清文化,清除漢文化而焚燒大量不符合滿清文化的書籍。同時編撰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功閹割掉漢人的文化遺產,漢民族歷史悠遠,文化一度站在世界巔峰,而滿清人大肆銷毀書籍,加上思想控制,導致人才的斷崖式減少,就此,第一份滅亡的導火索,埋在了大清帝國強盛的時期。
明朝被清朝滅亡初期,鄭成功等政治勢力一直支持反清復明,並長期依靠海上力量與清朝周旋,一些西方勢力也直接參加與清朝的軍事鬥爭。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大軍事實力,鄭成功和日本也有大量往來,鄭成功的海上實力之強,可以說在當時海軍力量算是數一數二,在兵力差距極大情況下,將清軍主力戰艦幾乎全部重創,逼迫清朝出禁海令,將萬餘裏海疆拱手讓出。而後清朝為了壟斷對外貿易,嚴禁思想傳播革命思潮,延續了明朝的閉關鎖國,導致與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第二根導火索也就此埋下。
清朝建立之初,在內政和戰爭方面極為出色,歷經康熙、雍正等明君勤勤懇懇的治理下確實不錯,迎來了所謂的康乾盛世,但正因如此滿足自大的心理開始出現,乾隆末年不理朝政,政治腐敗,土地兼併,貪官汙吏開始出現,由於封建帝國君主的權力極大,而君主開始鬆懈,國家就會陷入各種問題,歷史無數次的證實了這一點,尤其清朝是史上把封建制度推上頂峰的王朝,至此第三根導火索悄悄的埋下。
乾隆去世後年輕的嘉慶雖然銳意進取,但未能解決弊端,慢慢的也失去了鬥志。清朝繼續走向衰退,清朝到了道光手中時,他也曾想力挽狂瀾,但帝國已經弊端積重難返。於是道光末年連掌政風格日趨保守和僵化,官場中結黨營私,買官售爵,賄賂成風,軍隊裡裝備陳舊,操練不勤,營務廢弛,軍紀敗壞,財政上國庫日益虧空,入不敷出,階級矛盾激化,民變四起,而往後的接班人再也沒人能收拾這亂攤子
17世紀傳教士來到中國對中國文化非常痴迷與喜愛,於是向中國文化傳入歐洲引發中國風的熱潮。歐洲人追求中國文化思想與藝術,在1976年更有新聞寫到中國比歐洲更偉大,這也導致了無數狂熱粉,帶著大量禮物來到中國,其中就包括英國特使馬格爾尼,當他來到中國後拜見了當時執政的乾隆,並送上大量歐洲的禮物,而乾隆只淡淡回應了中國地大物博,啥也不缺就趕走了他。
到了18世紀末,與乾隆不歡而散的英國特使馬格爾尼認為清朝已經衰落,馬格爾尼對中國政權的結論在日後廣為人知,政府正如他目前的狀況,嚴格的說是一小撮人對億萬漢人的專制統治,這種專制統治有著災難性的影響。自從北方或滿洲政府以來,至少過去的10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準確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成為半野蠻人,這一結論在當時的歐洲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而現在回頭看看所謂的康乾盛世時為子虛烏有而已,雖然對社會經濟有一定復甦,但實際上與明末依然有較大差距,資本主義工商業遭受嚴重打壓,隆慶開關以後將近百年的對外開放格局被破壞,康乾盛世雖然人口數倍於明朝,然而鐵和布匹這兩項指標性的工業產品總產量卻未能恢復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康乾盛世結束不久,中國工業產量僅為全世界的6%,無論是總產量還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0年的明末,無論是在繁榮的質上還是量上,康乾盛世都遠遜名單,具有歷史上建的全面頹廢崩潰之時。以上所述清朝足以滅亡,也可以說建國之初它就註定滅亡。
對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