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以後,北洋政府如何處置那10萬囚犯?還有人居然不想出來

2020-12-05 歷史鑑賞者

1912年清朝滅亡的時候,除了皇帝下臺了,其實其他機構的領導,依舊原地待命,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明末清初多爾袞入關的時候,對明朝大臣們採取了一個政策,那就是照單全收,讓他們該做什麼官依舊做什麼官,因此迅速穩定了民心。相反李自成就對這幫人痛下殺手,所以他失敗了。

因此在清朝末年,北洋政府的這幫人,也必須要考慮穩定的問題,所以大清朝的所有官員,除了對革命窮兇惡極之人外,其他的都依舊在北洋政府做官。那麼問題來了,關押在牢房裡的那些犯人,又該怎麼處理呢?

1、政治犯人,基本全部釋放。

清朝的政治犯,那就是民國的大功臣。我們去看《清史稿》比較早的版本,就會發現,原來很多名人,在清朝都被扣上了政治犯的帽子。

比如說著名的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著名的鑑湖女俠秋瑾先生,屢敗屢戰的大將軍黃興先生,包括後來所謂曲線救國的汪兆銘,全部都是清朝有案可查的政治犯。

當然了,這些人不是所有人都被關押了起來。這些是比較有名氣的,還有很多為了革命事業默默奮鬥的人,他們被關押以後,在民國初年自然是要放出來的。

為什麼?因為他們在清朝是政治犯,可到了民國以後,人家就是英雄了。不光要放出來,還要成為重要的政府官員。成王敗寇就是這麼個道理。

2、不可饒恕的犯人。

不管是清朝還是民國,還是任何一個時期,總歸會有一些為非作歹的壞人,其中打家劫舍,殺人放火者也不乏其人。

因此不管在任何時期,這幫人都是要受到懲處的。所以當清朝過渡到民國以後,其實這幫人只是換了個稱呼,該坐牢還是要坐牢,該殺頭依舊要殺頭。

任何一個時代的法律,都不會允許這幫人還在世上猖獗,所以說北洋政府,也不會對這幫人心慈手軟。

其實北洋政府的官員,很大一部分都是完全繼承了清朝的官員,這幫人過去怎麼處置這幫人,現在不出意外依舊還會怎麼處置。

3、小偷小摸的犯人。

既然有十惡不赦的犯人,那麼當然也會有小偷小摸的犯人。這幫人沒有犯多大的罪,並沒有嚴重傷害他人。

但是在清朝的刑法裡面,他們被判了重罪,比如說關押個十來年。那麼這些人北洋政府又該怎麼處置呢?

其實到了新時代,他們處理這幫人的辦法也開明多了。大部分罪責不大的人,都被釋放了,一來可以減輕新牢房的負擔,二是他們出去了也不會為非作歹太嚴重。

況且自古朝廷有什麼喜事了,都講究一個大赦天下。民國既然取代了清朝,也算是喜事一樁,他們對這些沒什麼太大罪過的犯人,自然也會手下留情了。

4、冤假錯案,發回重審。

清朝屬於封建時代,他們審理案子的依據,基本上就是大清律。但是後期官吏不作為的情況居多,人治取代了法治,出現一系列冤假錯案,也就很正常了。

也就是說,清朝官員僅憑個人喜好來斷定某個人有沒有犯罪,這就給很多人帶來了不白之冤。任何時代都不敢說沒有這種情況,何況是落後的清朝呢?

因此北洋政府對於一直在伸冤的案子,會拿出來重新審理,根據證據和證人,作出新的判斷,繼而給這幫人一個清白。

重審過關的犯人,自然就不需要再坐牢了,而重新審理後,依舊判定有罪的,那麼恭喜你,你將成為民國第一批被法律制裁的人。

5、《監獄準則》出臺,假釋制度得以頒布。

1913年,北洋政府正式頒布了《監獄準則》。過去清朝那一套管理監獄的制度得以廢除,而新的制度是參考西方管理牢獄的方法作出的改進。

這裡面就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制度,那就是假釋制度。所謂假釋制度,也就是說你本來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但是因為你在牢中的表現良好,所以就被提前釋放了。

當然了,假釋制度都有一定的假釋期,在假釋期內你必須要遵守法律,否則還是會想辦法把你弄進來。

這一制度,可謂是牢裡那幫苦大仇深的犯人們的福音。這幫人從無惡不作,立刻變成了表現良好的乖寶寶,你上哪兒說理去。

6、也有人不願意出來。

關進大牢自然不是什麼好事,就算是這樣,居然還有人願意繼續呆在裡面不肯出來的。比如說戊戌六君子中的徐致靖。

這位老兄過去跟著康有為、譚嗣同各種折騰,最後戊戌變法失敗,康有為跑路了,而譚嗣同等人被殺了。徐致靖居然幸運地活了下來,為什麼?上頭有人唄!

原來徐致靖他爹跟李鴻章那是老鐵,所以在李鴻章的幫助下,徐致靖被判處無期徒刑。這麼一來,如果清朝不滅亡,這位老兄可就再也出不來了。

等到了民國時期,北洋政府把他放了出來。可是這哥們還在懷念清朝,他表示,是清朝給他判了無期徒刑,所以他必須要得到了清朝的赦令,才能走出牢房。

牢頭很不高興地送了他一腳,把他給踹了出去,得了便宜還賣乖,這種人可真的可惡。其實徐致靖不是想繼續坐牢,而是想要恢復大清王朝罷了。清朝的遺老遺少其實都有這樣的想法。

總結:不管什麼時代,犯了罪,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們作為普通的老百姓,那就應該遵紀守法。因為只有大家守法,這個社會才會安寧。別指望著天下大赦,你就能安然無恙地出來。

任何時代發生任何變化,你做出了十惡不赦的事情,都是要受到嚴懲的。清朝雖然沒了,但是民國也會接著處置你,畢竟任何時代不會白白讓惡魔逍遙法外。

相關焦點

  • 清廷滅亡後,兩萬禁衛軍何去何從?北洋政府準備怎麼處置他們?
    最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各省宣布獨立,清政府派袁世凱鎮壓革命軍,而袁世凱在南北談判中,同意勸說清帝退位。後成立北洋軍閥,與清政府形成敵對。而這支禁衛軍,也與清政府共命運,站在袁世凱的對立面。清朝禁衛軍由滿洲八旗組成,其中有親衛營、前鋒營、護軍營等。一部分貼身保衛皇帝的人身安全,一部分監督皇城的治安。
  • 清朝已經滅亡100多年,為何《清史》一直沒寫出來?
    比如《明史》是清朝修的,《元史》是明朝修的。但是,清朝已經滅亡超過100年,為何《清史》卻一直沒有寫出來?▲二十四史清帝退位後,北洋政府接管了編纂清史的工作。▲清朝到民國的軍閥等到1927年時,清史已經編纂了14年,此時的工作人員也從最初的80多人,銳減到10多人。
  • 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哪了?有一支竟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自1840年起,清朝就被打得不成樣子了,後來地方勢力崛起,清政府更加衰敗,直到1912年終於滅亡。雖然清軍在近代戰爭中屢戰屢敗,但是清軍的人數還是很龐大的。在政府滅亡以後,清軍人數都還有100多萬人。
  • 1912年清朝滅亡,《辛丑條約》4.5億兩的巨額賠款,真的還清了嗎?
    我們都知道清朝史是一部屈辱史。八國聯軍侵華前,清朝統治者過於自負,向侵略者宣戰,沒曾想,我們根本不是敵人的對手,只好委曲求全的向侵略者求和。 侵略者本來就是看上了中國這塊肥肉,怎麼可能輕易鬆口,便乘機和清朝政府在1901年籤下了不平等的《辛丑條約》。
  • 清朝末期,為什麼百姓們對清朝政府不信任,甚至是坐視清廷滅亡
    但是話說來,清朝百姓作為清朝統治下的國民,清朝的覆滅對於老百姓來說不一定是好事,畢竟外患不斷情況下,清廷的覆滅反而會讓百姓們無依無靠,備受欺凌,為什麼在清朝將要滅亡的那幾十年裡,百姓起義不斷,未曾有百姓幫助清廷,坐視清廷崩塌呢?
  • 清朝為什麼滅亡?
    建州滿清政府能夠入主中原,統一中國,是他們統治者做夢都想不到的結果,畢竟滿族只有30萬人口,與明朝太不成比例。從滿州軍事崛起,其實只想做個佔山為王,割據勢力的實力派,面對明朝對早期建州滿人軍事勢力擠壓,滿人非常害怕自己被明政府消滅,與蒙古科爾沁部族結盟,讓自己的割據政權生存下去。
  • 清朝是怎麼滅亡的
    清朝為什麼會滅亡,僅僅是因為閉環清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閉關鎖國不僅沒有滅亡清朝,反而延長了清朝的存在時間。接下來筆者將具體分析清朝滅亡的原因。清朝晚期中國人口大量增長,土地兼併日益嚴重,人地壓力已經到達臨界點,階級矛盾一觸即發,白蓮教起義,太平天國運動一起比一次猛烈,而晚清官場腐敗成風又效率低下,這些所有的情況都和古代封建王朝末期非常類似。
  • 當年日本居然害怕清朝,說大清要橫行萬國稱雄東洋
    山縣有朋擔任過日本的內閣總理,居然說清朝要橫行萬國,稱雄世界。清朝在日本人眼裡有這麼厲害嗎?說清朝稱雄世界純屬神話,說清朝威脅日本這是日本軍國主義擴軍備戰的最好的理由。甲午戰爭之前,清朝的國際地位還是挺高的,經過30多年的洋務運動,清國的近代工業開始建立,左宗棠收復新疆,鎮南關大捷打敗法國,同治中興,士氣大振,在國際上重振聲望。
  • 末代皇帝溥儀3歲登基那一年,生父載灃,一句話預示著清朝結局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著近300年的歷史。在這300年裡,清朝一共出現了12位帝王,清朝雖然是我國最後一個王朝,但它也曾繁榮過,也曾輝煌過,在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清朝更是走向了鼎盛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
  • 大清滅亡後,清朝的九位末代總督,最後下場如何?大部分結局還好
    第二年,張勳被北洋政府特赦。此後,張勳也投身商業,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據不完全估算,張勳的資產最後達到五六千萬元之多。期間,張勳拒絕了北洋政府的邀請,不再出仕。1923年,張勳在天津病逝,終身保留辮子。溥儀得知後,賜諡號「忠武」。四、兩廣總督張鳴岐1910年,張鳴岐在奕劻的支持下,署理兩廣總督,並在1911年4月授實職。
  • 鼠疫來襲,北洋政府如何應對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鼠疫來襲1918年1月1日,新年伊始,北洋政府卻突然接到一份緊急報告,稱綏遠、山西等地爆發疫情。感染者症狀極似鼠疫,已死亡數百人,甚至有藉助京綏鐵路大規模東侵、直撲京津的趨勢。一想到1910年東北庚辛鼠疫的慘重人員傷亡,北洋政府心急如焚。
  • 清朝滅亡後,工作人員打開了大清國庫,結果在場眾人傻眼了
    完全不用擔心國庫會空虛,不過隨著時代的落寞,到了清晚期的時候,國庫就變得尤為悽慘,清朝滅亡之後,工作人員看到的國庫樣貌,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其實到了清朝晚期的時候,真正掌權的人並非是皇帝,而是太后慈禧,慈禧一生極盡奢靡,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史書記載中都是如此,慈禧一生奢靡,無論是吃穿用度全部都是最奢華的,只因愛聞蘋果香味,每年要用15萬個蘋果裝飾房間,這也就造就了晚清時期的衰敗,雖然政府沒錢了,百姓食不果腹,但是慈禧的生活還有吃穿用度,卻始終沒有變化。
  • 清朝早期埋下了什麼禍根?為什麼它註定滅亡?
    大清帝國擁有4億人口,精兵百萬,土地面積達到了中國史上頂峰1300多萬平方公裡,如此強大的帝國衰退的原因有哪些?是什麼讓它滅亡的?明朝被清朝滅亡初期,鄭成功等政治勢力一直支持反清復明,並長期依靠海上力量與清朝周旋,一些西方勢力也直接參加與清朝的軍事鬥爭。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大軍事實力,鄭成功和日本也有大量往來,鄭成功的海上實力之強,可以說在當時海軍力量算是數一數二,在兵力差距極大情況下,將清軍主力戰艦幾乎全部重創,逼迫清朝出禁海令,將萬餘裏海疆拱手讓出。
  • 滅亡清朝的臨門一腳,居然跟一句日語翻譯失誤有關?
    大學時,昱弟的日語課老師曾經說過,中國人學日語,看似全是漢字、很容易學,但稍有不注意就容易誤翻,弄成大型事故現場——這方面最著名的事件,大約莫過於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清朝滅亡的《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事件。
  • 清朝滅亡後,清政府有支百萬大軍突然失蹤,75年後才終於被人找到
    清政府滅亡的時候,還有上百萬殘兵敗將,他們後來都去了哪裡,仿佛突然消失了一樣,75年之後。他們終於被人找到,這時候大家才知道,原來清政府當年的殘兵敗將,居然去了香港的九龍城寨這個地方。九龍城寨雖然位於香港,但實際上港英政府卻沒有辦法控制,其主權仍在中國手裡。話是如此,可是沒有人對九龍城寨進行監管,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典型的三不管地帶。這個地方長期以來,一直都是無政府狀態,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從上個世紀開始,這個地方就已經成了犯罪分子的避風港,很多在香港境內觸犯法律的人,都逃到了這個地方。
  • 若不籤馬關條約,甲午戰爭如何發展?清朝躺著都贏,日本早透支了
    甲午戰敗後割讓臺灣島和遼東半島,並賠白銀2億兩給日本,就算遼東半島最後用3000萬兩「贖回」,但是這個割地賠款的體量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歐洲侵略清朝,賠款頂多千萬兩,割地也就一些小島嶼,而小小的日本的胃口之大讓清朝驚訝,甚至讓歐洲列強都目瞪口呆。此戰後,大清朝的腐朽無能暴露在全世界面前,前後持續30年的洋務運動也沒能富國強兵。
  • 清朝能滅了幾十萬兵的太平天國,為何會被幾萬人的辛亥革命滅亡?
    堡壘永遠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太平天國運動雖然沒有滅亡清朝,但動搖了清朝的根基。大清帝國已經奄奄一息,用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的話說就是,清朝已經活不過50年了。清朝的八旗軍和綠營兵早就失去了戰鬥力,在鎮壓白蓮教起義的時候,這一缺點就暴露無遺。當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清朝的正規軍戰鬥力不強的弱點再次被放大。這時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順勢崛起,扛起了鎮壓太平天國的重任,並最終完成了這項任務。
  • 她見過慈禧洗澡,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那可是清朝實權派的老大啊,她可是清末的實際統治者,可以說她一發怒誰人不怕?連光緒帝都是她廢立的,你說厲不厲害?然而,就有這樣一個人,她見過慈禧洗澡,當著慈禧太后的面,辱罵她是老寡婦,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 中日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是因為北洋官兵貪生怕死嗎?
    戰爭的起因是,日本侵略朝鮮劍指中國東北,清朝為了防止日本以朝鮮為跳板侵略我國,所以派兵保護朝鮮。1894年7月25日,日軍偷襲了由北洋水師兩艘戰艦護送的運兵船,高升號運兵船被日本的浪速艦擊沉,1200多名清軍將士葬身在朝鮮豐島海域。 自此清日戰爭全面爆發,北洋水師主力艦隊齊出,希望在海戰中擊敗日本海軍。然而日本聯合艦隊早有準備,並提前出海尋找北洋水師主力。
  • 為什麼有人說唐朝鼎盛時期領土看著比清朝大,實則比清朝小很多?
    即使是清朝也只有在鼎盛時期(乾隆、嘉慶時期)的1316萬平方公裡的略微超過了鼎盛時期的唐朝版圖,題目中這個小很多又從何說起呢?況且唐朝時吐蕃不包含在國土範圍內,所以唐朝在西部中亞、北部邊界、南部交趾以及東部的朝鮮半島控制區域都大於清朝控制範圍。什麼叫看著的大?那是真的很大,只不過邊疆地區多實行以都護府形式存在的羈縻政策,控制力度不是那麼強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