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清朝滅亡,《辛丑條約》4.5億兩的巨額賠款,真的還清了嗎?

2020-12-06 騰訊網

中國有句古話「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欠了人家的錢就得還清。我們都知道清朝史是一部屈辱史。八國聯軍侵華前,清朝統治者過於自負,向侵略者宣戰,沒曾想,我們根本不是敵人的對手,只好委曲求全的向侵略者求和。

侵略者本來就是看上了中國這塊肥肉,怎麼可能輕易鬆口,便乘機和清朝政府在1901年籤下了不平等的《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中要求需要給11個列強合計賠款4.5億兩海銀從1902年到1940年39年時間,加上高額利息總共要賠付9.82億銀元。這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就是一筆巨額賠款,我們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可是過了10年之後,清朝滅亡了,還有29年時間,賠款又由誰來賠呢?最後還清了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在1億銀元左右,可是光每年的財政支出就不止1億銀元,沒有辦法的清政府只能從百姓身上搜刮,不僅加重了百姓的負擔,還造成了社會局勢的不穩定。不僅如此,有些國家還不支持白銀賠款,只能去借款或者多賠款來支付賠款,這直接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10年之後,清政府滅亡,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因為新政府成員背後沒有實力,比較軟弱 ,《辛丑條約》中沒有賠完的賠款將由南京國民政府繼續賠付。

一、美國:

1904年,清政府和美國大使對賠款究竟使用黃金還是白銀進行探究,清政府發現美國在申報賠款的時候有所隱瞞。特此抓住機會不放,要求美國退還過多賠款。後來,美國在因我國抵制美貨壓力下同意退還賠款。但是只同意將錢一部分拿出來開辦學校,最出名的就是燕京大學,還要求清政府每年必須派留學生前往美國學習。美國此舉為我國培養出了不少大學生,我國也成為赴美留學人數最多的國家。別看美國這樣像做了一件好事,其實他們最初了意圖是想通過留學生控制他們的精神,以此來由他們支配。

二、英國:

1926年,英國也打著和美國一樣的如意算盤,同樣要求清政府派留學生出往英國。在他們看來,只有控制了我們的精神,才能對我們國家進行更深入的控制。

三、蘇俄等其他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北洋政府加入了協約國,與英法俄等國家一同對抗以奧匈帝國等國家為首的同盟國,就成了一隊人。北洋政府就開始和英法俄等國家協商對賠款時間進行延遲,得到了一致同意。

一戰結束後,中國作為戰勝國對奧匈帝國等國家的賠款就終止了。英法俄等國家也放棄了《辛丑條約》未付完的賠款。但是要求承認蘇維埃政權,並將剩下沒有支付的賠款全部用於教育事業。

四、日本

日本可就沒有怎麼好心了,不僅沒有返還退款,還將賠款運用於自己國家的事業擴充。之後的日軍侵華,因為蔣介石的一時自以為是,覺得我國是大國,要有大國風範,說到做到,以及不敢得罪日本,答應繼續進行賠款。直到二戰之後,國際形勢開始產生變化,才相繼廢除了這屈辱的《辛丑條約》。

雖然10年之後清政府滅亡了,但這後來這陸陸續續,雖然部分國家停止了賠款,但是我國實際賠款的金額早已經超出了條約中的數目。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之後留下數億爛帳,最後是怎麼處理的?
    什麼叫慈禧太后自取滅亡向11國宣戰,這叫民族尊嚴,最後輸了也沒有輸民族氣節,要客觀看待歷史,不要苟且偷生,一個女人統治1000多萬的國土長達幾十年,你來試試,18世紀工業革命,讓西方有了長槍短炮,堅船利器,所以它們被稱為列強,你以為清政府不想有嗎?中國幾千年的正權更換,從來沒有被外國人奪去,始終保持祖國統一領土完整,這就是中國。
  • 同樣得益於晚清賠款,清華大學和京都大學,誰更勝一籌?
    因為她的經費源自美國對中國賠款的返還。辛丑條約賠款4. 5億兩白銀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慈禧決定利用風起雲湧的「義和團」, 對八個國家同時宣戰。這八個國家分別是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它們基本上是當時世界上軍事、經濟最強的國家。
  • 《辛丑條約》沒有割地,都說是美國的功勞,他為什麼要幫助中國?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68期:1901年,慈禧太后向跟列強談判的李鴻章等人施加壓力,本著「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重要指示,籤訂了《辛丑條約》。當年乾隆皇帝可是氣勢洶洶地對來訪的使者講過:「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
  • 清朝是怎麼滅亡的
    清朝為什麼會滅亡,僅僅是因為閉環清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閉關鎖國不僅沒有滅亡清朝,反而延長了清朝的存在時間。接下來筆者將具體分析清朝滅亡的原因。清朝無法逃脫傳統王朝的更迭周期清朝從本質上講是跟中國傳統王朝是一樣性質的,以小農經濟為基礎,以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治全國,代表封建大地主階級的利益。而事實上所有類似清朝的王朝從秦漢到唐宋元明,沒有一個逃得了滅亡的命運,清朝又怎麼能逃得了。
  • 最新未來人預言:辛丑年大亂?2021年正式開始災難-真的有一場大災難嗎?
    
  • 真的是四萬萬嗎?
    1901年,中國與西方列強籤訂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條約《辛丑條約》,中間有一條,賠銀4.5億兩,當時西方列強的想法是給每個中國人腦袋上安一兩,由此,也基本可以推知當時的人口大約在4.5億左右。同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官報》上發表的全國人口統計數字為四萬萬七百萬,但很不幸這些數字都是估算出來的數字,也就是說,這些數字天然存在誤差,但是這些都成為了民國四萬萬同胞的源頭。坊間有傳言說,民國的人口數字是根據清朝的數據和賣鹽數量推算出來的。其實也不是,民國一共進行了3次所謂的人口普查,但是由於兵荒馬亂、軍閥紛爭等種種原因,都沒有進行到底。
  • 《地母經》2021年預言解釋分析辛丑年預測
    2021辛丑年運勢?  2021年建議創業的人,如果已經開始創業了,那麼請儘量減少沒必要的開支,縮小人力投入。   那麼看看接下來的2021辛丑年,《地母經》又是怎麼說的?  2021年辛丑詩曰:  太歲辛丑年,疾病稍紛紛。  吳越桑麻好,荊楚米麥臻。  春夏均甘雨,秋冬得十分。
  • 考試難嗎?標題定樁記憶法,讓你在試卷中輕鬆找答案
    《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1、中國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9.8億兩。2、拆毀北京至大沽口的炮臺,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在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由於《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每條之間沒有關聯性,記憶起來比較困難,而且容易忘記,使用標題定樁法容易記憶。需要記憶的內容有五條,因此需要在標題中找到五個詞語來作為記憶的樁子,而題目中《辛丑條約》只有四個詞語,不能實現與內容一一對應,所有我們需要找到五個詞語來幫助我們記憶內容。《辛丑條約》又稱為《北京議定書》,我們可以用這個標題來作為樁子。
  • 初中中國近代史知識點梳理:重要的國際條約總結歸納
    1、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的過程   (1)開始: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等的籤訂(2)加深:第二次鴉片戰爭和條約的籤訂   (3)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4)完全淪為: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   2、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鴉片戰爭(1840—1842年);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
  • 你知道嗎?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與天幹地支有關
    實際上,我們已經接觸和很多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了,只是我們還沒有清晰的認識到,例如,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幾件大事情: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辛亥革命等,你知道嗎,這些大事情統統按照中國傳統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來進行的;如果不知道的話,剛好我想要分享下中國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希望分享完成後
  • 清朝躺著都贏,日本早透支了
    維新領袖梁啓超曾這樣評論甲午戰爭:「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始。」甲午戰敗後割讓臺灣島和遼東半島,並賠白銀2億兩給日本,就算遼東半島最後用3000萬兩「贖回」,但是這個割地賠款的體量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歐洲侵略清朝,賠款頂多千萬兩,割地也就一些小島嶼,而小小的日本的胃口之大讓清朝驚訝,甚至讓歐洲列強都目瞪口呆。
  • 賠款500億美元,亞美尼亞民眾反對停戰,納卡民眾:不當亡國奴
    悲憤交加的亞美尼亞民眾難以接受,稱這一條約"喪權辱國",並宣稱絕不接受該條約,將要繼續戰鬥到底。納卡地區民眾更是群情激奮,要求亞美尼亞政府拒絕籤署不平等條約,誓死"不當亡國奴",絕對不向亞塞拜然低頭認輸。然而亞美尼亞政府表示如果再不停戰,納卡地區的2萬多名士兵將全軍覆沒。
  • 他顫動著雙手替清政府在賣國條約上簽了字 從此背負千古罵名
    晚清重臣李鴻章一生褒貶不一,對於清政府他是絕對的忠誠,但是對於國人來說,他替清政府籤訂了一個又一個的賣國條約,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賣國賊」。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李鴻章每次籤訂條約的時候都是顫抖著雙手,因為他知道一旦他寫下了這個字,他就將背負千古罵名。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跟列強展開談判。此時的李鴻章已經病入膏肓,不停地咳血。他只想儘早結束談判,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時日已經不多了,這也是他最後一次替清政府做擋箭牌。
  • 清朝成為殖民地後,不敢稱自己為「大清」,曾偷偷換了3次名字!
    隨著辛亥革命的成功,我國人民終於推翻了腐朽的清朝統治,結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在這段歷史裡,清朝統治者的懦弱表現,不斷刷新了我們的三觀,可謂是沒有最慫只有更慫!那麼,清朝統治者們一般自稱是什麼?最早的時候,入關後的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自稱大清,這種稱謂也是氣吞山河的豪邁叫法,呼應了歷史上那些著名的王朝。不過奈何後世子孫敗家,隨著中英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侵略者屢屢進犯中國,強迫中國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像是在中英《南京條約》裡,清朝就自稱「大清」。
  • 清朝末期,為什麼百姓們對清朝政府不信任,甚至是坐視清廷滅亡
    清朝出現末期的局面,一部分原因是當時天下百姓得知慈禧等人種種事跡,覺得罪有餘辜,另一部分原因是軍事力量確實太差,儲備資源無法抵抗他國入侵,上層「建築」腐朽,導致的下層腐敗,以至於清朝末期的社會一片混亂與黑暗,百姓民不聊生。
  • 清朝滅亡一點不冤,看看康熙皇帝的一道聖旨,滅亡是遲早的事
    現如今人們對於清朝基本都是非常了解的,只不過大家更為熟悉的是清宮劇,在這樣的電視劇中人們依然可以學習很多歷史知識。不過很多內容是沒有通過清宮劇展現出來的,大部分內容依然是記載在史書中。康熙畫像清朝時期出現了很多耳熟能詳的皇帝,比如說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等,從乾隆帝之後,清朝就走了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