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欠了人家的錢就得還清。我們都知道清朝史是一部屈辱史。八國聯軍侵華前,清朝統治者過於自負,向侵略者宣戰,沒曾想,我們根本不是敵人的對手,只好委曲求全的向侵略者求和。
侵略者本來就是看上了中國這塊肥肉,怎麼可能輕易鬆口,便乘機和清朝政府在1901年籤下了不平等的《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中要求需要給11個列強合計賠款4.5億兩海銀,從1902年到1940年39年時間,加上高額利息總共要賠付9.82億銀元。這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就是一筆巨額賠款,我們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可是過了10年之後,清朝滅亡了,還有29年時間,賠款又由誰來賠呢?最後還清了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在1億銀元左右,可是光每年的財政支出就不止1億銀元,沒有辦法的清政府只能從百姓身上搜刮,不僅加重了百姓的負擔,還造成了社會局勢的不穩定。不僅如此,有些國家還不支持白銀賠款,只能去借款或者多賠款來支付賠款,這直接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10年之後,清政府滅亡,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因為新政府成員背後沒有實力,比較軟弱 ,《辛丑條約》中沒有賠完的賠款將由南京國民政府繼續賠付。
一、美國:
1904年,清政府和美國大使對賠款究竟使用黃金還是白銀進行探究,清政府發現美國在申報賠款的時候有所隱瞞。特此抓住機會不放,要求美國退還過多賠款。後來,美國在因我國抵制美貨壓力下同意退還賠款。但是只同意將錢一部分拿出來開辦學校,最出名的就是燕京大學,還要求清政府每年必須派留學生前往美國學習。美國此舉為我國培養出了不少大學生,我國也成為赴美留學人數最多的國家。別看美國這樣像做了一件好事,其實他們最初了意圖是想通過留學生控制他們的精神,以此來由他們支配。
二、英國:
1926年,英國也打著和美國一樣的如意算盤,同樣要求清政府派留學生出往英國。在他們看來,只有控制了我們的精神,才能對我們國家進行更深入的控制。
三、蘇俄等其他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北洋政府加入了協約國,與英法俄等國家一同對抗以奧匈帝國等國家為首的同盟國,就成了一隊人。北洋政府就開始和英法俄等國家協商對賠款時間進行延遲,得到了一致同意。
一戰結束後,中國作為戰勝國對奧匈帝國等國家的賠款就終止了。英法俄等國家也放棄了《辛丑條約》未付完的賠款。但是要求承認蘇維埃政權,並將剩下沒有支付的賠款全部用於教育事業。
四、日本
日本可就沒有怎麼好心了,不僅沒有返還退款,還將賠款運用於自己國家的事業擴充。之後的日軍侵華,因為蔣介石的一時自以為是,覺得我國是大國,要有大國風範,說到做到,以及不敢得罪日本,答應繼續進行賠款。直到二戰之後,國際形勢開始產生變化,才相繼廢除了這屈辱的《辛丑條約》。
雖然10年之後清政府滅亡了,但這後來這陸陸續續,雖然部分國家停止了賠款,但是我國實際賠款的金額早已經超出了條約中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