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哪了?有一支竟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2020-12-05 大國將令視頻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自1840年起,清朝就被打得不成樣子了,後來地方勢力崛起,清政府更加衰敗,直到1912年終於滅亡。

雖然清軍在近代戰爭中屢戰屢敗,但是清軍的人數還是很龐大的。在政府滅亡以後,清軍人數都還有100多萬人。那麼剩下一百萬士兵都去了哪裡呢?結果誰都沒想到,其中一支撐到1987年成土皇帝,在地方上佔領一方,威嚴大得很。

我們都知道清朝有八旗軍,還有綠營軍,這兩支是清朝最傳統的軍隊。除此之外,清政府還有李鴻章手下的北洋水軍以及曾國藩手下的湘軍,後兩個軍隊相較於前兩個軍隊戰鬥力更強,訓練方式也更先進。

八旗軍顧名思義就是有八旗子弟構成的,以滿族貴族為主。而綠營軍優勢怎麼形成的呢?在清軍入關之後,八旗軍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但是時間一長,享樂久了,這些原本驍勇善戰的軍人便變成了酒囊飯袋,於是清政府只能招募漢人新兵,於是綠營兵便形成了。

哪知道,綠營軍久了又走上了八旗軍的老路,戰鬥力漸漸下降。後來一部分被編入了北洋水師和湘軍,這大概就是當時清軍的情況。

至於湘軍,則是清朝時期比較出名的軍隊。是曾國藩創立、訓練起來的。他們在近代的各大戰爭中有比較大的貢獻,算是清軍裡面戰鬥力最強的了。後來這一支軍隊還參加了抗日戰爭,蔣介石改造了這支軍隊之後則被解放軍消滅。

緊接著是北洋水軍,這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支現代水軍,組建這支水軍的花費也是很大的。光是後來在甲午戰爭中出現的定遠艦和鎮遠艦就花費了足足170萬兩白銀。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戰鬥力卻並不強,最後這支軍隊的結局也不太好,在甲午海戰當中全軍覆沒。

北洋水師覆敗之後,剩下的軍人又被編成了北洋新軍,不過管理上一直沒有系統化,軍隊人心渙散。後來袁世凱可謂亂世梟雄,將這些軍隊收編到了一起,這就意味著給了袁世凱超強的權力,依靠著這一支軍隊,袁順利稱帝。但在袁死後,軍隊又分裂了。

最後一支軍隊,則與其他軍隊的命運都不同。在清朝末年,他們被派遣到香港,憑藉著自身的武力,將當時的九龍城寨給霸佔了,因為那個地方有著複雜的情況,英軍也沒有管理。直到1987年,這支軍隊才結束了自己土皇帝的日子。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後,100萬的八旗軍都去了哪裡?其中一支保留到了1993年
    軍隊是國家的軍事根本,也是一國國力的彰顯,因此世界各國都不遺餘力的訓練軍隊,哪怕是二戰後的日本,雖然被強制勒令不允許組建軍隊,但日本依舊利用條約的漏洞,組建了一支以國防為主的自衛隊。
  • 清朝滅亡後,清政府有支百萬大軍突然失蹤,75年後才終於被人找到
    清政府滅亡的時候,還有上百萬殘兵敗將,他們後來都去了哪裡,仿佛突然消失了一樣,75年之後。他們終於被人找到,這時候大家才知道,原來清政府當年的殘兵敗將,居然去了香港的九龍城寨這個地方。說起來跟鴉片戰爭有一定的關係,當年的鴉片戰爭,給中國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英國人逼迫清政府籤署了一份不平等條約,為了保護清政府的面子,英國人專門在條約裡面,將九龍城寨歸還給了清朝。因此,清朝官員有權力派人去九龍城寨工作,還可以派遣軍隊監管當地的事務。
  • 明朝滅亡是天數?還是崇禎皇帝操作不當?崇禎的兒女都去哪了呢?
    1644年,對於世界史來說,沒什麼稀奇,但對於中國歷史來講,對朱家來講,卻是一個災年,因為這一年一位姓李的將軍率領起義軍打進了北京城,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明朝滅亡,但是明朝滅亡,那些大臣、皇親國戚以及崇禎皇帝的家屬們都去哪了呢?
  • 清朝早期埋下了什麼禍根?為什麼它註定滅亡?
    本已經安心當順民的百姓聽到了剃髮易服這一充滿民族歧視和侮辱的政策後,一片譁然,到這時他們才意識到亡的不是國,而是整個種族,於是漢民族空前團結,無論是個人還是權貴都發起了反抗,寧可血流成河,也也不願意接受這份莫大的屈辱和清軍的種族大滅殺,只是面對已經入關的清軍,這份團結來得太晚了。
  • 清朝滅亡後,漂亮的宮女為何沒人願意娶,有一點原因難以忍受!
    中國是一個有著數千年發展歷史的文明古國,在秦國打敗六國,一統天下之後,就建立起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不過由於秦始皇推行暴政,農民起義不斷,使得這個朝代存在的時間卻很短。雖然秦朝很快就被推翻,但其創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卻被延續了下來,並為此後的各個封建王朝都奠定了基本的政治框架。而我國封建歷史中的最後一個王朝,自然就是清朝了。歷史上的164年,清軍突破山海關入主中原,建立起了我國的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清朝。
  • 清朝統一內地的全過程:不到20年的時間削平群雄,以應對千年變局
    然而就在李自成立足未穩之時,清軍已經到達了湖北,李自成在九江之戰中再次戰敗,最終在湖北通城縣被地鄉勇殺害。李自成去世後,「大順」政權隨之瓦解,殘餘勢力轉戰東南,和南明勢力結合了起來。李自成兵敗後,整個北方已經被清朝佔據。李自成消滅之後,清朝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南明了。明朝滅亡後,江南一帶的明朝官僚擁立朱由崧為帝,定都南京,建立了「弘光」南明政權。此時的南明還擁有全國半壁江山,軍隊幾十萬。
  • 清朝末期,為什麼百姓們對清朝政府不信任,甚至是坐視清廷滅亡
    但是話說來,清朝百姓作為清朝統治下的國民,清朝的覆滅對於老百姓來說不一定是好事,畢竟外患不斷情況下,清廷的覆滅反而會讓百姓們無依無靠,備受欺凌,為什麼在清朝將要滅亡的那幾十年裡,百姓起義不斷,未曾有百姓幫助清廷,坐視清廷崩塌呢?
  • 清朝滅亡後,漂亮的格格都嫁給了誰?當紅明星有不少人是她們後代
    「我是秦始皇,打錢」「我是乾隆,打錢」,雖說這是個玩笑,但依舊有人當真,有人相信那些已經不在的人還存在著,尤其是清朝的。提起清朝,人們總會想到慈禧太后,總會想到那段飽受欺辱的歲月,但是清朝的統治者有功也有過,有八國聯軍侵華,也有康乾盛世。雖然清政府已經不在了,但滿族人依舊存在著。在清朝滅亡之後那些漂亮的格格都嫁給了誰?
  • 九龍城寨:香港唯一沒被英國控制的土地,真的有清軍一直駐守嗎
    九龍城寨原來是香港的一個城寨,北宋時就已存在,於1993年開始拆除,1995年改造成為九龍寨城公園。九龍城寨也是香港境內唯一從未被英國控制的土地,主權一直在中國手中,因此網上傳言該地一直有清軍駐守,直到1993年城寨拆除。那麼事實真如傳言中所說的那樣嗎,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九龍城寨建立
  • 明朝火器比清朝先進?明朝大臣說清軍大炮轟擊,銅牆鐵壁也擋不住
    有網友問:明清兩軍松錦大戰,明朝手握13萬大軍,為什麼還敗給了清軍? 1641年4月,明朝出動,洪承疇領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步騎十三萬出擊遼東。這已經是明朝最後一支精銳野戰軍團。
  • 揭秘清朝末年駭人聽聞三件的怪事,滿清不滅天理難容!真是喪心病狂!
    但是,很多王朝滅亡之前都有預兆,特別是一些不道王朝。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殖民地偽政權——清朝(第一個是蒙元)就是這樣。清朝末期,滿清殖民地偽政權滅亡前夕,中國發生了三件匪夷所思的事件。這三件事發生之後,清朝隨即就滅亡了,實在是讓人慨嘆不已。
  • 清朝為什麼滅亡?
    1793年【乾隆58年】馬噶爾尼使團訪華,想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乾隆不願意。回廣州走京杭大運河,經過一路的觀察,馬噶爾尼使團對中國從嚮往到鄙夷。1840年的鴉片戰爭,清政府治下「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廣東老百姓,直接組成護軍隊跟隨英國人一路北上,參與打擊侵略中國戰爭。
  • 清朝滅亡前,發生了三件很詭異的事件,至今都很難解釋
    大家知道,在每一個朝代即將滅亡的時候,都會發生一些很詭異的事情,比如說六月飛雪等。當然了事情本身倒不是多麼的奇怪,但是我們要思考事情背後的原因。在清朝即將滅亡的時候,也發生了一些讓人難以理解,很難琢磨的事情,而這些事情發生的原因才是我們值得深思的。
  • 清朝是怎麼滅亡的
    清朝為什麼會滅亡,僅僅是因為閉環清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閉關鎖國不僅沒有滅亡清朝,反而延長了清朝的存在時間。接下來筆者將具體分析清朝滅亡的原因。清朝無法逃脫傳統王朝的更迭周期清朝從本質上講是跟中國傳統王朝是一樣性質的,以小農經濟為基礎,以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治全國,代表封建大地主階級的利益。而事實上所有類似清朝的王朝從秦漢到唐宋元明,沒有一個逃得了滅亡的命運,清朝又怎麼能逃得了。
  • 清軍沒有那弱:北收新疆南揍法軍意氣風發
    到10月僅僅開戰3個月,清軍就收復了天山以北的新疆北部地區。隨後在1877年4月,1萬清軍擊破2萬阿古柏軍隊,在半個月時間收復了南疆達坂,吐魯番和託克遜三城。8月,阿古柏殘部挖開了開都河形成了一道100多裡寬的泛區,深者過頂,潛者可及馬背。妄圖阻止清軍前進,但是2萬清軍依然對南疆八城發動了長途奔襲戰,清軍前鋒2500人4天急行軍400裡猛烈追擊阿古柏軍。
  • 1950年,解放軍抵達此地,國軍哭著說:你們怎麼現在才來換崗?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我國的邊境防禦管理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尤其是西部地區,這裡地理環境複雜,自然條件惡劣,穿插交錯有高原、戈壁、高寒山區等,邊境防禦管理難度不言而喻。早在1875年左宗棠收復新疆後,就了解到在新疆有個叫做塞圖拉的地方,這裡是一條商貿通道,可以通往遙遠的印度。
  • 唯一參加過清軍、北洋軍、國軍、八路,解放後授銜的軍人,他是誰
    在戰火四起的年代,有人在沉默中滅亡,有人在沉默中爆發,這個男子自然是屬於後者,他的「爆發」並非是毫無計劃地去到戰場送死,而是步步努力、步步成長。他所處的近代史黑暗至極,中國的近代史乃是一部充滿血淚的漫長屈辱史:從清朝滅亡到全國解放,數百年的時間,外來侵略者在華夏熱土燒殺搶掠、作惡多端,許多無辜人士慘遭殺害,民族存亡危在旦夕,曾經雄居一方、傲視一切的國家,在西方列強的窮追猛打下變得羸弱不堪,若不是愛國人士的挺身而出、無懼犧牲,恐怕很難換得今天的和平生活。
  • 老照片,甲午戰爭時期的朝鮮,那時清朝和日本正在這裡激戰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國王邀請宗主國清朝出兵鎮壓,清政府派葉志超、聶士成率2500名清軍入朝。日軍亦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藉口不請自來,逐漸增至上萬人,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圖為在仁川登陸的日本軍隊,日軍登陸後通過馬匹把大量的戰略物資運輸到戰爭前線。
  • 清朝滅亡一點不冤,看看康熙皇帝的一道聖旨,滅亡是遲早的事
    康熙畫像清朝時期出現了很多耳熟能詳的皇帝,比如說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等,從乾隆帝之後,清朝就走了下坡路。最終的清朝在1912年的時候滅亡,這一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徹底的宣告著清朝的滅亡。面對清朝的滅亡,其實早就有徵兆,根據這個徵兆來看,清朝的滅亡一點不冤。
  • 清軍艦隊三次渡海攻臺,都曾被大風擊退
    鄭經面對全軍即將瓦解的嚴重局面,不得不放棄沿海島嶼,退出廈門,率殘部逃往臺灣。為此,清廷授予施琅靖海將軍、福建水師提督職位,率領原鄭軍水師部眾進攻臺灣。當年12月,施琅首次率領清朝水師橫渡臺灣海峽,不料船隊在海面遇到南來颱風,「舟師行至洋面,驟起颶風,難於逆進而還。」清朝第一次渡海攻臺遭到失敗。1665年5月10日,施琅水師第二次發兵渡臺,自銅山(東山)起航進入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