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甲午戰爭時期的朝鮮,那時清朝和日本正在這裡激戰

2020-12-05 靜靜時光

圖為當時的平壤牡丹臺和玄武門,這兩處是平壤北邊的戰略要地。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國王邀請宗主國清朝出兵鎮壓,清政府派葉志超、聶士成率2500名清軍入朝。日軍亦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藉口不請自來,逐漸增至上萬人,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

圖為在仁川登陸的日本軍隊,日軍登陸後通過馬匹把大量的戰略物資運輸到戰爭前線。 1894年6月,中日兩國正式宣戰前,為加強駐朝兵力,清朝派遣衛汝貴的盛字軍,馬玉昆的毅字軍,左寶貴的奉軍和豐升阿的奉天練軍盛字營及吉林練軍等共32營,1.3萬多人趕赴平壤駐守。

圖為站在大同門樓上俯瞰平壤街景,這些建築物都建的很稠密一個挨著一個的,房屋都比較低矮。中日宣戰後,葉志超,聶士成又率領牙山戰役敗退下來的清軍3000多人趕來會合,平壤清軍總兵力增達1.5萬餘人,另有朝鮮軍隊千餘人協助守衛。

圖為平壤船橋裡戰地,此時已是一片廢墟。清朝軍隊和日本軍隊在這裡進行激烈的戰鬥,在這裡清軍擊退日軍。平壤之戰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共三十五營,一萬五千人;進攻平壤的日軍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兵力旗鼓相當。日軍分四路圍攻平壤,由於李鴻章「先定守局,再圖進取」的作戰方針及清將葉志超的膽小昏聵、縮手縮腳,日軍遂順利完成了對平壤的包圍。

圖為當時位於平壤的一處日軍指揮部。在這裡要說下清朝將領葉志超,他在牙山戰役後戰敗誇勝,謊報戰功,還得到了獎賞。在城西南戰場,作為總指揮的他貪生怕死,在戰局膠著的情況下,竟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撤退的清軍中日軍埋伏,死亡2000人,被俘500餘人。平壤之戰以清軍大敗告終。以後6天中,清軍狂奔五百裡,一路逃至鴨綠江邊,於21日渡鴨綠江回國。日軍一路高歌猛進,佔領朝鮮全境。

圖為當時在平壤的日軍第三師團司令部,這個建築物修建的挺氣派的,之前一定是某個朝鮮王朝的王宮大臣的家產,此時已經被這些侵略者日本兵所佔領。可見建築物上那些懸掛的牌匾,上面都是漢字。

圖為日軍在當時的漢城凱旋門舉行的一場部隊檢閱儀式。從1394年朝鮮王朝的創始人李成桂遷都到這裡,這裡一直是朝鮮王朝的首都,漢城直到2005年才被改為現在的首爾。平壤之戰是甲午戰爭爆發後中日陸軍第一次大兵團作戰。此戰日軍傷亡約700人,清軍傷亡2000多人,500人被俘,超過日軍傷亡人數2倍多。日軍乘勝推進,完全控制了朝鮮半島,此後更加猖狂,很快將戰火燒向中國境內。

相關焦點

  • 若不籤馬關條約,甲午戰爭如何發展?清朝躺著都贏,日本早透支了
    維新領袖梁啓超曾這樣評論甲午戰爭:「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始。」甲午戰敗後割讓臺灣島和遼東半島,並賠白銀2億兩給日本,就算遼東半島最後用3000萬兩「贖回」,但是這個割地賠款的體量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歐洲侵略清朝,賠款頂多千萬兩,割地也就一些小島嶼,而小小的日本的胃口之大讓清朝驚訝,甚至讓歐洲列強都目瞪口呆。
  • 中國與日本,在甲午戰爭時期,朝鮮扮演著什麼角色呢?
    說到甲午戰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場戰爭的失敗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空前絕後的民族危機。如果說這場戰爭是日本發起的侵略我國和朝鮮的戰爭。那麼,在這場戰爭中,朝鮮扮演著什麼角色呢?下面是小編搜集到的一些資料,一起來看看吧!有一種「H」結構的說法。著名的國際政治學家路易斯·黑利在其所著《作為歷史的戰爭》一書中就朝鮮的歷史結構,提出了精彩的理論。
  • 日本式的風俗畫:中日甲午戰爭
    這個系列的風俗畫是當時日本畫家對戰爭的寫照。此圖為1894年6月至7月的三方談判。在朝鮮政府與東學軍就全州和議達成後,朝鮮政府要求中日撤兵,日本公使大鳥圭介開始與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商談撤兵問題,但在日本政府干預下,不但沒有撤軍,而且不斷增兵,不久,日軍在朝鮮的駐軍就大大超過了清軍。
  • 甲午戰爭前後日本吞併朝鮮的過程
    朝鮮統治階層有一個要求改革的集團,叫做「開化派」,他們反對清政府的駐軍和幹涉朝鮮內政,主張向日本學習,走維新之路,幻想與日本進行合作,得到日本的幫助,實現民族獨立。日本大力利用這些人,企圖建立一個附屬日本的傀儡朝鮮政權,在這些人中培養了一大批日本的奸細和叛徒。
  • 甲午戰爭前後朝鮮半島是各國利益交匯點
    人民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黃子娟)今年又是一個甲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已過去整整120周年。在中國近代反侵略戰爭中,中日甲午戰爭是規模最大、影響最深、後果最重的一場戰爭。近日,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教授舒健大校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家利益最終決定各國戰略走向,朝鮮半島是當時各國利益的交匯點。
  • 引爆甲午戰爭的朝鮮版「太平天國」——1894年「東學黨起義」
    上面這段分析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各版本的歷史教科書中介紹中日甲午戰爭之時通常都是用類似的表述,也就是說,是朝鮮發生了亂局,日本趁機而入準備實現侵略野心並對傳統東亞霸主清朝進行打擊,最終獲勝。根據教科書所說,它領導了朝鮮(這裡指朝鮮王朝,包括了現在的朝鮮和韓國)的農民起義,那麼這是不是一個類似搞起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之類的組織呢?其實,這兩者還真的有點相似,但也不完全一樣,要介紹「東學黨」,首先要了解朝鮮半島的情況。
  • 這個英國士官目睹了甲午戰爭,聲稱:清軍不是敗給了懦弱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中日戰爭,這場戰爭的成敗與否,直接關乎到兩國在近代化努力探索的失敗,然後淪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從此被列強欺負,要知道,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的國內並不比清朝好多少,雖然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國家有所起色,但想打贏清朝這個龐然大物,他們心裡也沒譜,可惜日本人此時相當團結,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從牙縫裡擠出資金讓海軍打了一仗,這點從後來的馬關條約喪心病狂的要求戰爭賠款就能看出來,
  • 我國與朝鮮的關係自古至今就是唇亡齒寒,你了解嗎?
    朝鮮半島是中國歷代王朝想成為東亞領導人、主導國際體系的必然爭鬥之地,是唐、宋至明、清時期中國最重要的節國,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中國與朝鮮半島的山水相連,與休戚同在。 中國和朝鮮的關係是具有深厚友好傳統的國家和國家之間的正常關係。
  • 清朝真實老照片:大臣家的夫人醜出天際,最後一張神似打狗棒!
    清朝真實老照片:大臣家的夫人醜出天際,最後一張神似打狗棒!清朝時期,大臣家的夫人穿著華麗,但是醜出天際。 清朝時期,普通人家的婦女。
  • 清朝老照片:圖二官員跪拜英軍,最後一張有錢人妻妾野外打靶!
    清朝老照片:圖二官員跪拜英軍,最後一張有錢人妻妾野外打靶!清朝時期,兩個賣包子的小販,很是簡陋的環境。 清朝時期,官員跪拜英軍,這樣的行為真是太丟臉了,沒有一點的骨氣可言。那時候的百姓也是比較愚昧的。
  • 韓戰:近代朝鮮從隱士王國到日本殖民地的屈辱歷史
    皇太極在1627年派阿敏打敗朝鮮,但雙方議和後,朝鮮不僅沒有中斷與明朝的宗藩關係,還拒絕承認皇太極在1636年建立的大清國,於是皇太極在1637年再次派兵入侵朝鮮,朝鮮被迫臣服清朝並斷絕了與明朝的宗藩關係。不過,朝鮮雖然在表面上臣服於清朝,但在以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著「思明反清」的意識形態,這從近代朝鮮王朝的服飾和日常生活習慣可以看出,由此可見我國明朝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對朝鮮的深刻影響。
  • 臺灣當年是怎麼一步步被日本侵佔的
    到了1885年4月18日,並不理虧的大清政府,居然和日本籤署了一個叫做《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的東西,主要內容是:1、清、日兩國軍隊從朝鮮撤兵;2、清、日兩國以後均不可再派人到朝鮮充當軍事教官;3、朝鮮若再發生變亂或者重大事件,清、日兩國如果某一國要派兵進入朝鮮,務必提前知會對方。按理說,大清國是朝鮮的宗主國,清朝在朝鮮的軍事行動,本不需要知會日本方面。
  • 中日甲午戰爭,清軍陣亡4萬人,但是你知道日軍傷亡多少人嗎?
    甲午戰爭,清朝敗在無備而迎戰。正所謂奇襲七分強,無備處處慌。歷史上眾多戰爭以弱勝強均不離此法則。 甲午海戰,當時日本能造整隻艦船,日本所造艦船雖小可以源源不斷地出來,武器彈藥也是如此!當時清政府船要買,炮要買,炮彈更要買!
  • 甲午戰爭前,大清被歐美公認為列強之一,為什麼還會敗給日本人?
    正是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引發了列強瓜分中國的浪潮,不僅賠了銀子,還搭上了土地,甚至自己的主權。 也正是這場失敗,讓國人醒悟過來,才會出現變法派,出現義和團,出現革命派。社會生活節奏也徹底被打亂,走了太多彎路後,中國陷入了長時期的分裂與鬥爭。
  • 當年日本居然害怕清朝,說大清要橫行萬國稱雄東洋
    山縣有朋擔任過日本的內閣總理,居然說清朝要橫行萬國,稱雄世界。清朝在日本人眼裡有這麼厲害嗎?說清朝稱雄世界純屬神話,說清朝威脅日本這是日本軍國主義擴軍備戰的最好的理由。甲午戰爭之前,清朝的國際地位還是挺高的,經過30多年的洋務運動,清國的近代工業開始建立,左宗棠收復新疆,鎮南關大捷打敗法國,同治中興,士氣大振,在國際上重振聲望。
  • 清朝老照片:朝廷重臣李鴻章和兒媳合影,京城裡的馴鷹人!
    圖為一組由英國記者莫理循在清朝末年拍攝的百姓生活舊照,這組珍貴的清朝老照片中不但有朝廷重臣李鴻章和兒媳們的合影老照片,而且亦是可以一窺清朝時期京城裡的馴鷹人是何等的霸氣瀟灑。 這是清朝末年的朝廷重臣李鴻章和兒孫輩及兒媳們的合影舊照,站在後排的女性的右一和右四及右五都是李鴻章的兒媳
  • 甲午戰爭英雄左寶貴的傳記前言
    原創 廉克飛 時拾史事 收錄於話題#甲午戰爭中被遺忘的英雄左寶貴1個|甲午戰爭中被遺忘的英雄左寶貴/每周五更新/廉克飛(撰文)|前言在一間紅瓦蓋頂的破舊教室裡,一位老師正在課堂上講課。
  • 洋人看砍頭,正室看小妾洗衣服,清朝的老照片今天看有什麼感覺?
    對於清朝這個朝代,是我們很多人都比較感覺興趣的一個朝代了,因為一方面這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另外一方面,清朝也是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再加上現在的很多的古裝劇有很多的題材都是取之於清朝的,所以,人們還是比較的熟悉的。
  • 清朝真實老照片:女子側臥容貌清秀,清朝巨人身高兩米四
    清朝真實老照片:圖中的男子是清朝巨人,身高兩米四,比現代的姚明還要高 清朝自從滿族入關了以後,漢人就開始剃頭留辮子。
  • 清朝真實老照片:百姓很心酸,第二張的大象讓人吃驚!
    清朝真實老照片:百姓很心酸,第二張的大象讓人吃驚! 清朝時期,隨軍記者的鏡頭正好捕捉到外國士兵在摟著女子,真是感到很氣憤。你喜歡清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