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沒有那弱:北收新疆南揍法軍意氣風發

2020-12-01 網易軍事

戰前20年 清軍打敗俄械匪軍收復新疆

清軍4天急行軍400裡殲滅阿古柏匪軍

甲午戰爭前20年,中亞貴族阿古柏侵佔新疆,組織起5萬人的武裝力量。除了得到沙俄的援助以外,還在1873年獲得了英國援助的1萬支步槍和一些大炮。1876年6萬清軍徒步穿越從甘肅肅州到新疆哈密的1580公裡,人煙稀少,極度乾旱的荒原。8月清軍出現在古牧地,在使用開花大炮轟開城牆的一瞬間,清軍步兵以火藥包開路,直接衝進城內,與阿古柏軍隊巷戰,此戰阿古柏軍隊被殲滅近6000人,清軍僅損失500人。隨後清軍高速行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對方援軍到達之前奪取了烏魯木齊。到10月僅僅開戰3個月,清軍就收復了天山以北的新疆北部地區。隨後在1877年4月,1萬清軍擊破2萬阿古柏軍隊,在半個月時間收復了南疆達坂,吐魯番和託克遜三城。

8月,阿古柏殘部挖開了開都河形成了一道100多裡寬的泛區,深者過頂,潛者可及馬背。妄圖阻止清軍前進,但是2萬清軍依然對南疆八城發動了長途奔襲戰,清軍前鋒2500人4天急行軍400裡猛烈追擊阿古柏軍。最後,阿古柏殘軍在木扎提河列陣,槍炮環轟,連珠不絕。清軍張開兩翼,勇猛衝擊,其中副將夏辛酉突然躍馬突入敵陣,在萬軍之中生擒阿古柏軍右路指揮官,敵軍頓時崩潰。

圖為1893年清國為裝備旅順、威海衛海軍基地,在德國訂造的28釐米口徑克克虜伯巨炮,正在德國埃森港裝船運送清國。

清軍出伊犁 向3萬沙俄軍隊發出挑戰

清軍1個月長途行軍2000裡,經過多次激戰,收復南疆四城,解救10萬難民。在收復西四城佔地中,清軍以破竹之勢,橫掃敵人巢穴,俘虜了阿古柏的8個子女以下大批俘虜,繳獲大炮100多門,步槍數千支,戰馬1萬多匹。

1878年,清軍要求沙俄歸還被其侵佔的伊犁地區,沙俄索要280萬兩白銀代管費。還要求在新疆蒙古的免稅權。清軍表示拒絕,沙俄惱羞成怒,在與中國接壤的地方集結數萬軍隊,在伊犁駐軍1.2萬,在齋桑湖駐軍1.8萬。出動黑海艦隊20多艘軍艦到日本長崎要封鎖中國海岸,進行軍事訛詐。

1880年,5萬清軍兵分三路,出擊伊犁,「要與俄人決一死戰」。

沙俄談判大臣威脅說,如果這樣拖延,不如我們打一仗比較合算。清軍大臣也毫不示弱的回應,中國不願意打仗,倘若不幸有這樣的事情,我們也不怕,就算一戰不勝,然中國地方最大,打幾十年也是可以的。不知道貴國能不能。1882年欺軟怕硬的沙俄不戰將伊犁歸還中國。雖然這也是一個不平等條約,但是能夠逼迫沙俄帝國改約已經是一件多肉虎口的事情了。

戰前10年 清軍打敗法軍獲鎮南關大捷

萬把清軍就與8千法軍殺得難解難分

甲午戰爭前10年,在1884年開始的中法戰爭中,清軍表現也不是很壞,在中法戰爭中的船頭之戰,法軍玻裡向法國政府報告,他們遇到的華軍勇敢非凡,裝備有毛瑟步槍,還有遠程大炮,並以歐洲方式操練,看到他們的敏捷和技巧,我相信這些軍隊是中國的精銳軍隊。當時此戰打破了4000名法軍就可以襲擾中國七省的神話,因為4000法軍連數千清軍的瓊山陣地都無法突破。而法軍第2次進攻瓊集合了2個步兵旅和1個炮兵大隊8000法軍,法軍在總攻威坡的戰鬥中,與清軍進行了包圍與反包圍的鏖戰。法軍稱在這些陣地上,雙方寸土必爭,戰鬥異常激烈,法軍在這個主要攻擊陣地上傷亡356人(包括土著士兵)。法軍鎮南關立下了一支柱子,上面寫著與法國籤訂條約才能保護中國的安全,廣西的門戶已經不復存在。清軍則立下了另一根柱子寫著,我們將用法國人的頭顱重鑄我們的門戶。

日清戰爭中,日軍繳獲大批清國武器,包括德國造克虜伯山炮、野炮、加農炮、加特林等各種國際名牌大炮,看的日軍眼光繚亂。

清軍重傷法國將軍 法軍丟棄瓊山逃跑

而在1885年的鎮南關大戰中,法軍還出動了來自非洲的黑人士兵,越南偽軍,信教民兵助戰。炮聲震天,所用炸子不下千計,山谷皆鳴,槍彈積陣前厚者寸許。3萬清軍歡呼勇戰,多次組織坦胸露背的大刀敢死隊對法軍進行反衝鋒。清軍甚至還重傷了法軍的尼格裡將軍,尼格裡將軍對他的部下說,我從沒有想到中國軍隊有這麼堅強的組織,打得這麼好,現在誰都不能懷疑這事了。當法軍從瓊山後撤時,因為過於倉促把13萬銀元和一些大炮和炮彈都扔進了河裡。一直一口氣後退到了150裡以外。

1884年,清朝開始了增強邊境省份要塞化,保衛邊疆的練兵行動。要求一定要選練精實,能戰能守,一兵得一兵之用,不能以疲弱應汰之兵,濫竽充數。原來分布於各個哨卡的士兵被集中起來進行1年集中訓練。選擇其中精銳者為機動部隊。化散為整,精練戰兵。

清軍裝備多彈倉式步槍 日軍是單發槍

戰前10年光淮軍就比全日本大炮還多

論陸軍裝備,1884年3萬淮軍就擁有後膛鋼炮370多門[多德國造]。比全日本陸軍的火炮還要多50%。

清朝在戰爭爆發的1894年先後向德國,比利時,奧地利訂購65000隻步槍,大炮67門,子彈炮彈2800萬發。到戰爭爆發有毛瑟槍5200隻,馬第尼11400隻,黎意快槍1000隻,其他步槍馬槍2600隻,子彈近千萬發,鋼炮30門,過山炮32門,克虜伯快炮12門到位。僅僅淮軍的野戰火炮就是日本全部7個師團火炮的一倍左右.所以清軍在大炮的數量和質量上都遠遠超過了日軍。

截止1894年11月兩廣共計解送18600隻洋槍和一批子彈,以及30門鋼炮,這些改善了部隊裝備。淮軍和直隸練軍一律是新式洋槍洋炮,內地如江西,貴州,雲南的練軍也在70-80年代裝備了近代武器。清軍擁有自1873年上海製造的美國快利到1894年的新毛瑟在內的100萬隻新式步槍,所以清朝軍隊並不缺乏近代步槍。

圖為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大炮製造車間原貌。清軍早就可以製造西方大口徑鋼鐵大炮,而日本只能造小口徑青銅小炮。

清軍配備美國牛仔最愛溫徹斯特步槍

清軍步兵使用的主要是德國毛瑟1871年式步槍,英國恩費魯式單發步槍,英國士奈德式步槍,美國斯本瑟馬槍,還有美國西部牛仔的最愛美國溫徹斯特連發步槍,清軍已經基本上實現了連發步槍,在平壤戰役中,據日方記載清軍還使用了七連發槍和十三連發槍。清軍軍官使用的是美國和法國製造的轉輪手槍。

1894年7月,編修曾廣鈞曾上一呈文,文中系統地總結了戰前清軍製造、購買軍火的情況。曾氏稱:"中國後膛槍炮之多,甲乎天下"。

而日本使用的村田13年式,18年式步槍,兩者都是單發步槍。日本陸軍全軍只大板生產的不過294門70毫米山炮,野炮。[包括戰時緊急生產的]。而清軍截止1894年光3萬淮軍就有至少500多門後膛鋼炮,1886年廣東又把100門後膛鋼炮,江南製造局145門後膛鋼炮運送北方,準備對日作戰。

清軍百戰精兵全部出動 名將多如雲

收復新疆部隊是清軍最強參戰部隊

在收復新疆戰爭和中法戰爭中建立功勳的湘軍淮軍在甲午戰爭中,清軍也全部投入作戰,甚至參戰數量更大。清朝的精銳淮軍三大主力盛軍,銘軍,毅軍全部參戰。

而直接開進朝鮮的清軍是32營15000名最精銳的北洋清軍(包括淮軍,奉天練軍,神機營練軍,盛字軍),帶兵的長官衛汝貴,馬玉昆,左寶貴都是李鴻章手下的得意戰將,其中的馬玉昆更是勇絕新疆,打擊過阿古柏的戰將。所屬部隊練習西洋新式槍炮多年,都有較強的戰鬥力。屬於清軍中的精華力量。

中法戰爭名將和傳奇英雄全體參戰

後來參戰的白鬍子老將軍,太子太保宋慶,敕號「毅勇巴圖魯」,曾屢次挫敗捻軍,以勇武著稱。來自吉林的滿洲鑲白旗勇將依克唐阿,曾效力於以八裡橋騎兵連續衝擊上萬英法聯軍大陣的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麾下。後一直在東北防範沙俄,有「東北三省海外天子」之稱,被譽為「虎將軍」。

聶士成,章高元則是在中法戰爭中渡海增援臺灣,成功抵抗法軍侵臺的戰將。他們都是淮軍後期三大戰將之一。其中章高元在清軍中素以勇敢著稱每臨陣「率騎馬前往,以率士卒,視彈子如無物」,綽號「章迂子」。

聶士成則以操練部隊得力,上諭賞加頭品頂戴。因戰功卓著,賞穿黃馬褂,因功賞換巴圖隆阿巴圖魯勇號。

孫萬齡更是個傳奇人物,此人家庭貧困,從小賣烙餅為生,雖然個子矮小,但是力氣特別大,喜歡習武。三次參軍,都因為個子太小被退回,最後好不容易參軍了因為作戰勇敢,也只是提拔了一個編制外的低級軍官,因為目不識丁,成為軍官後,每天發奮讀書,學習寫字。僅僅幾年的時間,就因為履立功勳成為總兵,加提督銜。30歲時的孫萬齡榮膺同治皇帝頒赦聖旨的殊榮。聖旨稱讚孫萬齡「為寧夏肅清案內出力,賞授爾為武功將軍,錫之誥命。」

在西北平叛中以勇武著稱戰將出戰

曾擔任同治皇帝藍翎侍衛的郭布羅·長順更是以勇武著稱,20多歲便領兵駐守西北,後以在西北平定回軍而出名,勇號恩特赫恩巴圖魯。同治年間又擢升為烏裡雅蘇臺將軍,成為封疆大吏。

魏光燾也曾隨左宗棠出兵西北,李光久是湘軍悍將李續賓之子,蔭襲三等男爵,陳湜則是參加過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圍攻戰,追隨左宗棠平定陝甘的老將。這3個人都是湘軍悍將。

當時清朝有官員說日軍不過是烏合之眾,全無戰鬥經驗,根本無法頂住我大清百戰精兵一擊。

清朝對擊敗跳梁小丑日本志在必得

望著鐵甲艦隊名將雲集 沒有想到輸

望著威海衛,旅順口那些由德國人設計的一座座巨大的近代化鋼筋混凝土炮臺,炮臺全部仿照西方樣式,曲折堅固,兵房,彈藥庫全部用條石砌成,前牆是焙土10多丈寬,可以抵禦大口徑炮彈,堅不可摧。還有炮臺上安裝了升降機和旋轉裝置威風凜凜的德國克虜伯,英國阿姆斯特朗重型大炮。

看著海上以亞洲第一鐵甲艦定遠號,鎮遠號為核心的龐大的鐵甲艦隊,在海上開波劈浪的前進。

看著湘軍淮軍東北練軍這些從鎮壓百萬太平天國各路名王,擊破數十萬遊動作戰的捻軍,平定南疆山區苗民起義,打敗陝西百萬回軍大暴動,保衛了臺灣廣西擊敗法軍,收復新疆消滅阿古柏侵略軍,陳兵伊犁挑戰沙俄........百戰不敗的精銳盡出。

眼瞅著清軍陸軍宋慶,衛汝貴,馬玉昆,左寶貴,長順,聶士成,章高元,孫萬齡,依克唐阿,魏光燾等等這些久經戰陣,威名顯赫於中華的黃馬褂和巴圖魯們。海軍主要將領劉步蟾,林泰曾,薩鎮冰,方伯謙,林永升等等全部是十幾歲就到英國留洋學習海軍,北洋水師軍中不光有喝過洋墨水的,還帶著來自很多位美國德國的洋顧問。

更何況清軍還在北洋戰區的遼東半島,營口,天津等地建設了一個長度為6500裡的軍事有線電報網絡,指揮軍隊,匯報情況更加自如快捷。

看到這一切,那時的清朝恐怕是自上而下都對擊敗跳梁小丑的小小日本國信心爆棚。清軍滿懷信心走上了甲午戰爭的戰場。

本文來源:網易軍事 作者:正藍旗下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鎮南關大戰中,清軍如何打敗法國軍隊?靠的是2000年前中國老辦法
    在1885年,清軍和法國軍隊對戰中取得了完勝,這對於當時的清軍來說實屬不易。因為當時的清軍和法軍在各方面都不在一個層次上,清軍的裝備和士兵素養都要差得很多,至少相差一個世紀。那麼,在這種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清軍是怎麼打敗法軍的呢?
  • 庫車暴動,清軍調兵平叛,布穀尓,庫爾勒失陷,喀喇沙爾遭攻擊
    庫車騷亂是新疆全境騷亂的開始。實際上,關內出關的第一站倒不是庫車,只是有渭幹河那幫民工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先幹了,所以順勢而為的新疆首義,熱西丁建立了第一個反清革命根據地。庫車場位於塔裡木盆地北緣中心,阿克蘇西部距庫車場僅8站車程,喀喇沙爾東部位於軍臺9站。
  • 清軍連發步槍敗給了日軍單發步槍(全文)
    陝西部隊原來沒有後膛槍,"各營平日操練皆用前膛洋槍及土槍,萬難應敵",後由劉坤一協濟林明敦槍1000枝,裝備北上援軍。張之洞派出北上參戰的吳元愷部,"有過山炮三十二尊,克虜伯新式快炮十二尊,連珠黎意快槍千枝,彈百萬,軍火可為關外諸軍之冠"。本來裝備落後的湘軍,到戰爭後期裝備大為改善,如陳湜部已配備了快利槍和新馬梯尼槍。!
  • 甲午戰爭中日本死傷1.2萬人,清軍死了多少?說出來讓人大跌眼鏡
    【甲午戰爭中日本死傷1.2萬人,清軍死了多少?說出來讓人大跌眼鏡】如果給各朝各代軍隊戰鬥力排一個名,那清王朝一定是倒數第一,畢竟那麼多「光榮」戰績擺在面前,很難讓人承認它的強大。就八國聯軍時,八國軍隊中只有英法出了3000人補刀的正規軍,其餘國家均是從殖民地招來的殘兵,總數不超過萬人,而就是這樣一支軍隊竟然將慈禧太后打得西逃,清王朝的落後甚至都影響到當時的官員。八國聯軍時李鴻章等人發起東南自保,都不願意幫助懦弱的清王朝。那麼在甲午戰爭中,中國軍隊損失是多少呢?
  • 雅克薩之戰,清軍藤牌兵大顯神威打得俄軍幾乎全軍覆沒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夏,沙俄雅庫茨克長官戈洛文派波雅科夫率兵132人沿勒拿河下行南侵 ,於這年冬天越過外興安嶺,侵入中國領土。這些侵略者兇狠殘暴,四處搶掠,竟然滅絕人性地殺食達斡爾族人。雖然遭到中國軍民的堅決反抗,由於當時正處在明朝末期,明朝與後金也就是清朝處於戰爭狀態,雙方都無暇顧及當時絕對處於偏遠地區的黑龍江流域。
  • 美國南北戰爭,南軍本來佔儘先機連打勝仗,為何最終敗給北軍
    在戰爭初期,南方憑美墨戰爭中磨練出的精銳軍隊,在傑出的指揮官羅伯特·李的帶領下,採用以攻為守的策略,不斷向北軍施壓。而此時的北方明顯對戰爭的準備不足,並且他們採取的戰略是「大蛇計劃」,也就是將兵力都分散到了8000英裡長的戰線上。這樣大大地分散了北軍的火力。更可笑的是,北軍指揮官麥克萊蘭同情奴隸主,一直採取著消極的戰術。
  • 蒸汽與人力的對決:鴉片戰爭中的英軍蒸汽輪船VS清軍車輪船
    一些中文資料認為復仇女神號的鍛鐵外殼比木殼軍艦的橡木外殼更加堅固,可以更好地防禦清軍炮火,甚至把復仇女神號當成了鐵甲艦。實際上,那層薄薄的沒有內襯的鍛鐵外殼防禦力並不強,遠不能和鐵甲艦厚厚的鍛鐵裝甲帶相比。而且鍛鐵雖然比橡木硬,在面對榴彈時更堅固,但是鍛鐵較脆,缺乏木材的韌性,在面對大口徑滑膛炮發射的實心彈時只會比橡木船殼更脆弱。
  • 《三國演義》最抗揍的三大虎將:號稱打不死的周泰只能排第二
    《三國演義》中有幾名猛將雖然他們的武力並非是最厲害的那幾位,但是他們無一例外都有個特點,那就是抗打擊能力相當強悍:要麼是孤身一人能敵千人,要麼是能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要麼能從武力比他強得多的猛將槍下虎口脫險。今天就來說一說演義中最抗揍的三大虎將:號稱打不死的周泰只能排第二。
  • 明朝大臣說清軍大炮轟擊,銅牆鐵壁也擋不住
    有網友問:明清兩軍松錦大戰,明朝手握13萬大軍,為什麼還敗給了清軍? 1641年4月,明朝出動,洪承疇領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步騎十三萬出擊遼東。這已經是明朝最後一支精銳野戰軍團。
  • 獨家探訪緬甸南撣邦軍總部
    原標題:獨家探訪緬甸南撣邦軍總部   充滿民族危機感盼望中國促和談南撣邦軍一號人物、撣邦復興委員會主席召耀世。想讓中國「出手」的是緬甸的南撣邦軍一號人物、撣邦復興委員會主席召耀世。以前緬甸政府指責南撣邦軍是「恐怖組織」、「販毒集團」,但在南撣邦軍看來,他們是在為爭取撣族平等權利而鬥爭,目的是有自己控制的和平地區。12月上旬,《環球時報》記者從泰國北部城市清邁出發,一路顛簸6小時,來到位於泰緬邊境的南撣邦軍總部——傣亮山。
  • 世界最「奇怪的」五件事,那是最詭異的一年,網友:細思極恐
    李自成南徵北戰,擊敗了眾多的明朝軍隊,佔據了西安並建立了大順政權但是李自成的軍隊沒有經過專業的軍隊培訓缺乏軍紀,在城內燒殺搶奪,漸漸的失去了民心,加上李自成面對這是有著嚴明紀律的清軍,十三天的激戰,李自成退出西安,在登山探險的路途中,李自成被當成是賊寇被當地村民用鋤頭砍死。
  • 外東北、新疆得失談,儒論怎樣讓中華帝國失去成為超級帝國的機會
    於是清軍在雅克薩城的東、南、北三面掘壕相困,在西面河上,則派出強大的艦隊來回逡巡,遮斷遠徵軍外援。清軍之所以不按兵法圍三闕一,決絕封死遠徵軍的生路。康熙大帝的意圖很明白,不戰是無暇兼顧東北,並非不對沙俄秋後算帳。他準備一舉殲滅全部俄軍,一戰即令其趴在中華民族的跟前示弱臣服,藉此宣示中華民族收回東北主權的堅定決心。
  • 九龍城寨:香港唯一沒被英國控制的土地,真的有清軍一直駐守嗎
    九龍城寨也是香港境內唯一從未被英國控制的土地,主權一直在中國手中,因此網上傳言該地一直有清軍駐守,直到1993年城寨拆除。那麼事實真如傳言中所說的那樣嗎,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九龍城寨建立卜力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英屬香港總督卜力派兵接受新界。
  • 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哪了?有一支竟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雖然清軍在近代戰爭中屢戰屢敗,但是清軍的人數還是很龐大的。在政府滅亡以後,清軍人數都還有100多萬人。那麼剩下一百萬士兵都去了哪裡呢?結果誰都沒想到,其中一支撐到1987年成土皇帝,在地方上佔領一方,威嚴大得很。我們都知道清朝有八旗軍,還有綠營軍,這兩支是清朝最傳統的軍隊。
  • 清軍入關後強推剃髮令,為什麼沒有在全國範圍內普及滿語?
    清軍入關在中原建立起近三百年王朝,為鞏固統治,頒布「剃髮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企圖同化漢族,便於管理,但這漫長的統治時期,為什麼清朝統治者沒有在全國推行滿語?雙語牌匾二、滿族人自身被漢語徵服,普遍接受漢語清軍入關時,滿人20萬人,
  • 南法:在薰衣草向日葵的世界裡徜徉
    南法讓我印記深。就譬如我去過西藏,回來,總放高原的歌。放歌,想起西藏極致的雲、天、路、湖、雪山。沉浸其間,不能自拔。南法亦是。南法的味道,奇熱中有芬芳。夏日,如血的紅土城,蔚藍海岸,和太陽媲美的向日葵。而萬馬奔騰的薰衣草花田,藍紫,紫紅,延伸,延伸,向山那邊山這邊一切可以延伸的地方盡情延伸。
  • 科布多的失陷,對新疆意味著什麼?科布多與阿爾泰是怎麼分開的?
    這個「活佛」就是一個不安分的政治和尚,他的理想可不是僅局限在喀爾喀這塊酷寒,鳥獸都不願意拉屎的地方,他嚮往著一直向南,去收復「黃金家族」故地,夢想著恢復大蒙古國的風光。對於這個東西的腦袋,你還真不能正常對待,他也不想想,就你身邊那頭毛熊能讓你的理想實現嘍?
  • 甲午中日海戰,清軍兵力是日軍的2倍之多,傷亡率呢?
    日軍的軍艦比較先進,清軍則是兵力豐沛,是日軍的2倍之多,在這樣的狀況下,他們的傷亡率又是幾比幾呢?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割地賠款,打破了他們天朝大國的自我想像。為了防止類似情況再度發生,李鴻章等人發動了洋務運動,大量購買西方武器,學習西方技術。這讓清朝海軍實力一躍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七。軍事實力的強大確實可以一時震懾他國,但政府內部的腐敗,註定它走不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