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20年 清軍打敗俄械匪軍收復新疆
清軍4天急行軍400裡殲滅阿古柏匪軍
甲午戰爭前20年,中亞貴族阿古柏侵佔新疆,組織起5萬人的武裝力量。除了得到沙俄的援助以外,還在1873年獲得了英國援助的1萬支步槍和一些大炮。1876年6萬清軍徒步穿越從甘肅肅州到新疆哈密的1580公裡,人煙稀少,極度乾旱的荒原。8月清軍出現在古牧地,在使用開花大炮轟開城牆的一瞬間,清軍步兵以火藥包開路,直接衝進城內,與阿古柏軍隊巷戰,此戰阿古柏軍隊被殲滅近6000人,清軍僅損失500人。隨後清軍高速行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對方援軍到達之前奪取了烏魯木齊。到10月僅僅開戰3個月,清軍就收復了天山以北的新疆北部地區。隨後在1877年4月,1萬清軍擊破2萬阿古柏軍隊,在半個月時間收復了南疆達坂,吐魯番和託克遜三城。
8月,阿古柏殘部挖開了開都河形成了一道100多裡寬的泛區,深者過頂,潛者可及馬背。妄圖阻止清軍前進,但是2萬清軍依然對南疆八城發動了長途奔襲戰,清軍前鋒2500人4天急行軍400裡猛烈追擊阿古柏軍。最後,阿古柏殘軍在木扎提河列陣,槍炮環轟,連珠不絕。清軍張開兩翼,勇猛衝擊,其中副將夏辛酉突然躍馬突入敵陣,在萬軍之中生擒阿古柏軍右路指揮官,敵軍頓時崩潰。
圖為1893年清國為裝備旅順、威海衛海軍基地,在德國訂造的28釐米口徑克克虜伯巨炮,正在德國埃森港裝船運送清國。
清軍出伊犁 向3萬沙俄軍隊發出挑戰
清軍1個月長途行軍2000裡,經過多次激戰,收復南疆四城,解救10萬難民。在收復西四城佔地中,清軍以破竹之勢,橫掃敵人巢穴,俘虜了阿古柏的8個子女以下大批俘虜,繳獲大炮100多門,步槍數千支,戰馬1萬多匹。
1878年,清軍要求沙俄歸還被其侵佔的伊犁地區,沙俄索要280萬兩白銀代管費。還要求在新疆蒙古的免稅權。清軍表示拒絕,沙俄惱羞成怒,在與中國接壤的地方集結數萬軍隊,在伊犁駐軍1.2萬,在齋桑湖駐軍1.8萬。出動黑海艦隊20多艘軍艦到日本長崎要封鎖中國海岸,進行軍事訛詐。
1880年,5萬清軍兵分三路,出擊伊犁,「要與俄人決一死戰」。
沙俄談判大臣威脅說,如果這樣拖延,不如我們打一仗比較合算。清軍大臣也毫不示弱的回應,中國不願意打仗,倘若不幸有這樣的事情,我們也不怕,就算一戰不勝,然中國地方最大,打幾十年也是可以的。不知道貴國能不能。1882年欺軟怕硬的沙俄不戰將伊犁歸還中國。雖然這也是一個不平等條約,但是能夠逼迫沙俄帝國改約已經是一件多肉虎口的事情了。
戰前10年 清軍打敗法軍獲鎮南關大捷
萬把清軍就與8千法軍殺得難解難分
甲午戰爭前10年,在1884年開始的中法戰爭中,清軍表現也不是很壞,在中法戰爭中的船頭之戰,法軍玻裡向法國政府報告,他們遇到的華軍勇敢非凡,裝備有毛瑟步槍,還有遠程大炮,並以歐洲方式操練,看到他們的敏捷和技巧,我相信這些軍隊是中國的精銳軍隊。當時此戰打破了4000名法軍就可以襲擾中國七省的神話,因為4000法軍連數千清軍的瓊山陣地都無法突破。而法軍第2次進攻瓊集合了2個步兵旅和1個炮兵大隊8000法軍,法軍在總攻威坡的戰鬥中,與清軍進行了包圍與反包圍的鏖戰。法軍稱在這些陣地上,雙方寸土必爭,戰鬥異常激烈,法軍在這個主要攻擊陣地上傷亡356人(包括土著士兵)。法軍鎮南關立下了一支柱子,上面寫著與法國籤訂條約才能保護中國的安全,廣西的門戶已經不復存在。清軍則立下了另一根柱子寫著,我們將用法國人的頭顱重鑄我們的門戶。
日清戰爭中,日軍繳獲大批清國武器,包括德國造克虜伯山炮、野炮、加農炮、加特林等各種國際名牌大炮,看的日軍眼光繚亂。
清軍重傷法國將軍 法軍丟棄瓊山逃跑
而在1885年的鎮南關大戰中,法軍還出動了來自非洲的黑人士兵,越南偽軍,信教民兵助戰。炮聲震天,所用炸子不下千計,山谷皆鳴,槍彈積陣前厚者寸許。3萬清軍歡呼勇戰,多次組織坦胸露背的大刀敢死隊對法軍進行反衝鋒。清軍甚至還重傷了法軍的尼格裡將軍,尼格裡將軍對他的部下說,我從沒有想到中國軍隊有這麼堅強的組織,打得這麼好,現在誰都不能懷疑這事了。當法軍從瓊山後撤時,因為過於倉促把13萬銀元和一些大炮和炮彈都扔進了河裡。一直一口氣後退到了150裡以外。
1884年,清朝開始了增強邊境省份要塞化,保衛邊疆的練兵行動。要求一定要選練精實,能戰能守,一兵得一兵之用,不能以疲弱應汰之兵,濫竽充數。原來分布於各個哨卡的士兵被集中起來進行1年集中訓練。選擇其中精銳者為機動部隊。化散為整,精練戰兵。
清軍裝備多彈倉式步槍 日軍是單發槍
戰前10年光淮軍就比全日本大炮還多
論陸軍裝備,1884年3萬淮軍就擁有後膛鋼炮370多門[多德國造]。比全日本陸軍的火炮還要多50%。
清朝在戰爭爆發的1894年先後向德國,比利時,奧地利訂購65000隻步槍,大炮67門,子彈炮彈2800萬發。到戰爭爆發有毛瑟槍5200隻,馬第尼11400隻,黎意快槍1000隻,其他步槍馬槍2600隻,子彈近千萬發,鋼炮30門,過山炮32門,克虜伯快炮12門到位。僅僅淮軍的野戰火炮就是日本全部7個師團火炮的一倍左右.所以清軍在大炮的數量和質量上都遠遠超過了日軍。
截止1894年11月兩廣共計解送18600隻洋槍和一批子彈,以及30門鋼炮,這些改善了部隊裝備。淮軍和直隸練軍一律是新式洋槍洋炮,內地如江西,貴州,雲南的練軍也在70-80年代裝備了近代武器。清軍擁有自1873年上海製造的美國快利到1894年的新毛瑟在內的100萬隻新式步槍,所以清朝軍隊並不缺乏近代步槍。
圖為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大炮製造車間原貌。清軍早就可以製造西方大口徑鋼鐵大炮,而日本只能造小口徑青銅小炮。
清軍配備美國牛仔最愛溫徹斯特步槍
清軍步兵使用的主要是德國毛瑟1871年式步槍,英國恩費魯式單發步槍,英國士奈德式步槍,美國斯本瑟馬槍,還有美國西部牛仔的最愛美國溫徹斯特連發步槍,清軍已經基本上實現了連發步槍,在平壤戰役中,據日方記載清軍還使用了七連發槍和十三連發槍。清軍軍官使用的是美國和法國製造的轉輪手槍。
1894年7月,編修曾廣鈞曾上一呈文,文中系統地總結了戰前清軍製造、購買軍火的情況。曾氏稱:"中國後膛槍炮之多,甲乎天下"。
而日本使用的村田13年式,18年式步槍,兩者都是單發步槍。日本陸軍全軍只大板生產的不過294門70毫米山炮,野炮。[包括戰時緊急生產的]。而清軍截止1894年光3萬淮軍就有至少500多門後膛鋼炮,1886年廣東又把100門後膛鋼炮,江南製造局145門後膛鋼炮運送北方,準備對日作戰。
清軍百戰精兵全部出動 名將多如雲
收復新疆部隊是清軍最強參戰部隊
在收復新疆戰爭和中法戰爭中建立功勳的湘軍淮軍在甲午戰爭中,清軍也全部投入作戰,甚至參戰數量更大。清朝的精銳淮軍三大主力盛軍,銘軍,毅軍全部參戰。
而直接開進朝鮮的清軍是32營15000名最精銳的北洋清軍(包括淮軍,奉天練軍,神機營練軍,盛字軍),帶兵的長官衛汝貴,馬玉昆,左寶貴都是李鴻章手下的得意戰將,其中的馬玉昆更是勇絕新疆,打擊過阿古柏的戰將。所屬部隊練習西洋新式槍炮多年,都有較強的戰鬥力。屬於清軍中的精華力量。
中法戰爭名將和傳奇英雄全體參戰
後來參戰的白鬍子老將軍,太子太保宋慶,敕號「毅勇巴圖魯」,曾屢次挫敗捻軍,以勇武著稱。來自吉林的滿洲鑲白旗勇將依克唐阿,曾效力於以八裡橋騎兵連續衝擊上萬英法聯軍大陣的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麾下。後一直在東北防範沙俄,有「東北三省海外天子」之稱,被譽為「虎將軍」。
聶士成,章高元則是在中法戰爭中渡海增援臺灣,成功抵抗法軍侵臺的戰將。他們都是淮軍後期三大戰將之一。其中章高元在清軍中素以勇敢著稱每臨陣「率騎馬前往,以率士卒,視彈子如無物」,綽號「章迂子」。
聶士成則以操練部隊得力,上諭賞加頭品頂戴。因戰功卓著,賞穿黃馬褂,因功賞換巴圖隆阿巴圖魯勇號。
孫萬齡更是個傳奇人物,此人家庭貧困,從小賣烙餅為生,雖然個子矮小,但是力氣特別大,喜歡習武。三次參軍,都因為個子太小被退回,最後好不容易參軍了因為作戰勇敢,也只是提拔了一個編制外的低級軍官,因為目不識丁,成為軍官後,每天發奮讀書,學習寫字。僅僅幾年的時間,就因為履立功勳成為總兵,加提督銜。30歲時的孫萬齡榮膺同治皇帝頒赦聖旨的殊榮。聖旨稱讚孫萬齡「為寧夏肅清案內出力,賞授爾為武功將軍,錫之誥命。」
在西北平叛中以勇武著稱戰將出戰
曾擔任同治皇帝藍翎侍衛的郭布羅·長順更是以勇武著稱,20多歲便領兵駐守西北,後以在西北平定回軍而出名,勇號恩特赫恩巴圖魯。同治年間又擢升為烏裡雅蘇臺將軍,成為封疆大吏。
魏光燾也曾隨左宗棠出兵西北,李光久是湘軍悍將李續賓之子,蔭襲三等男爵,陳湜則是參加過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圍攻戰,追隨左宗棠平定陝甘的老將。這3個人都是湘軍悍將。
當時清朝有官員說日軍不過是烏合之眾,全無戰鬥經驗,根本無法頂住我大清百戰精兵一擊。
清朝對擊敗跳梁小丑日本志在必得
望著鐵甲艦隊名將雲集 沒有想到輸
望著威海衛,旅順口那些由德國人設計的一座座巨大的近代化鋼筋混凝土炮臺,炮臺全部仿照西方樣式,曲折堅固,兵房,彈藥庫全部用條石砌成,前牆是焙土10多丈寬,可以抵禦大口徑炮彈,堅不可摧。還有炮臺上安裝了升降機和旋轉裝置威風凜凜的德國克虜伯,英國阿姆斯特朗重型大炮。
看著海上以亞洲第一鐵甲艦定遠號,鎮遠號為核心的龐大的鐵甲艦隊,在海上開波劈浪的前進。
看著湘軍淮軍東北練軍這些從鎮壓百萬太平天國各路名王,擊破數十萬遊動作戰的捻軍,平定南疆山區苗民起義,打敗陝西百萬回軍大暴動,保衛了臺灣廣西擊敗法軍,收復新疆消滅阿古柏侵略軍,陳兵伊犁挑戰沙俄........百戰不敗的精銳盡出。
眼瞅著清軍陸軍宋慶,衛汝貴,馬玉昆,左寶貴,長順,聶士成,章高元,孫萬齡,依克唐阿,魏光燾等等這些久經戰陣,威名顯赫於中華的黃馬褂和巴圖魯們。海軍主要將領劉步蟾,林泰曾,薩鎮冰,方伯謙,林永升等等全部是十幾歲就到英國留洋學習海軍,北洋水師軍中不光有喝過洋墨水的,還帶著來自很多位美國德國的洋顧問。
更何況清軍還在北洋戰區的遼東半島,營口,天津等地建設了一個長度為6500裡的軍事有線電報網絡,指揮軍隊,匯報情況更加自如快捷。
看到這一切,那時的清朝恐怕是自上而下都對擊敗跳梁小丑的小小日本國信心爆棚。清軍滿懷信心走上了甲午戰爭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