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薩之戰,清軍藤牌兵大顯神威打得俄軍幾乎全軍覆沒

2020-12-01 騰訊網

17世紀俄國的一個重大特點是急劇的殖民擴張,在1610-1640年的30年間,俄國的殖民活動幾乎向東方推進了4500公裡,侵佔了從鄂畢河到太平洋沿岸的廣大地區,開始覬覦中國領土。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夏,沙俄雅庫茨克長官戈洛文派波雅科夫率兵132人沿勒拿河下行南侵 ,於這年冬天越過外興安嶺,侵入中國領土。這些侵略者兇狠殘暴,四處搶掠,竟然滅絕人性地殺食達斡爾族人。雖然遭到中國軍民的堅決反抗,由於當時正處在明朝末期,明朝與後金也就是清朝處於戰爭狀態,雙方都無暇顧及當時絕對處於偏遠地區的黑龍江流域。於是俄羅斯乘機在西伯利亞東部的勒拿河流域,建立雅庫茨克城,作為南下侵略中國的主要基地。

雅克薩位於黑龍江上遊的北岸,今漠河縣境內的額木爾河口對岸俄羅斯境內,地扼水陸要衝。「雅克薩」是滿語的音譯,意譯為「河岸坍塌成半圓形的河灣子」。無論是從貝加爾湖方向,還是從外興安嶺方向進入黑龍江中下遊都要經過雅克薩,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雖經清政府多次警告,但是嘗到甜頭的俄羅斯強盜們得寸進尺,不斷蠶食中國領土,殺害中國軍民,霸佔他們財產,更加囂張。 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亂後,決定騰出手來,給這些非法侵入龍興之地的紅毛鬼子一點顏色瞧瞧。

1682年9月,也就是平定三藩之亂的第二年,康熙就派郎坦,彭春以獵鹿為名北上,到雅克薩去偵察地理環境;同時在在璦琿和額蘇裡兩地屯田、貯兵備、糧食,修理船隻,開闢驛站,為武力解決黑龍江問題做準備。

1863年9月,康熙勒令沙俄軍撤離中國領土,侵略軍不但不予理睬,反而變本加厲縱兵竄至愛琿劫掠。由於這次清軍早有準備,沙俄軍被擊敗退守孤城雅克薩。為了永絕後患,康熙命都統彭春赴愛琿,負責收復雅克薩。

5月25日,清軍集結3000人向雅克薩發起攻擊。俄軍官兵450人,炮3門,鳥槍300支,負隅頑抗。仗著火器厲害,俄軍有恃無恐。但是水陸並進的清軍早有準備,除了江上的軍艦炮擊給俄軍以殺傷外,陸軍也使出了撒手鐧。原來,清軍中有一支藤牌兵,他們人人左手手持盾牌,右手持快刀,行動非常敏捷。作戰時用盾掩護身體,飛快的滾到敵人跟前,出其不意地發起攻擊。眼看支撐不住,沙俄軍請求投降。經彭春同意後,俄軍撤至尼布楚(今涅爾琴斯克)。隨後,清軍平毀雅克薩城,勝利班師。

但是,沙俄侵略軍本來就是一幫犯人拼湊的流氓部隊,毫無信義可言,清軍撤走後,他們馬上糾集殘餘實力,再次回到雅克薩城。這一背信棄義的舉動引起清朝軍民的極大憤慨,第二年7月,清軍2000多人就進抵雅克薩,將城圍困起來,勒令沙俄侵略軍投降。但是,這次俄軍有備而來,他們事先加固了城牆和防禦工事,絲毫不理會清軍的通牒。8月,清軍開始攻城。這次,清軍採取了持久戰法,一邊攻城,一邊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面掘壕圍困,在城西河上派戰艦巡邏,切斷守敵外援。俄軍內外交困,戰死病死很多,826名官兵最後僅存66人。

見取勝無望,沙俄只好再次求和。1689年7月24日締結了《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以外興安嶺至海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周星馳《鹿鼎記》中的虎頭帽,見證大清雅克薩之勝和鴉片戰爭慘烈
    二、大顯神威清軍統帥林興珠率數千人馬抵達雅克薩城下,卻發現城高牆厚,沙俄守軍憑藉火槍堅守不出,大軍難以強攻。就在此時,清軍在城郊俘虜了幾名敵兵,尚未審問卻逃逸了一人。藤牌原是用藤條編制,本身具備浮力,俄軍只見茫茫江面上現出一個個「大帽子」,驚慌之下開槍射擊,子彈打在藤牌上絲毫不能傷及對方。待靠近俄軍的戰船後,數百藤牌兵跳入船中殺得俄軍哭爹喊娘。此戰殺死俄軍30多人,俘虜15人,而藤牌兵無一傷亡,沙俄援軍見狀只得敗退。
  • 康熙朝的雅克薩大捷,真實戰況是怎樣的?
    清軍兵臨雅克薩城下也不忘先禮後兵,當即給俄軍發出康熙的國書,敦促俄軍撤離。 與此同時,康熙特遣隨從侍衛關保前往雅克薩軍營,穿諭諸將: 「兵,兇器;戰,危事,古人不得已用之。
  • 可不是雅克薩之戰!
    一般人一談到滿清與俄羅斯的第一次對決,都會想到清朝與沙皇俄國籤訂尼布楚條約的雅克薩之戰。然而此戰並非滿清與沙俄的第一場戰爭。1652年4月3日(俄歷三月二十四日)清軍與沙俄在黑龍江流域的烏扎拉村爆發了戰鬥。或許因為這場戰鬥的過程實在難以啟齒,清方史料僅有少許記載,更多的細節需要查詢俄方的資料。
  • 為什麼兩次雅克薩之戰清朝都打贏了,康熙帝還是要把尼布楚割讓出去
    戰爭多以清軍的勝利而告終。然而沙俄侵略者並非退兵,反而增派600人為支援,繼續盤踞在雅克薩城內伺機反撲。這才徹底激起康熙憤怒,並於1686年7月開始圍困雅克薩城長達數月之久。城內800餘名俄軍士兵死傷至只剩66人,俄國統治者才慌忙求和。
  • 英軍把清軍按在地上摩擦,為何卻被阿富汗人打得全軍覆沒
    在這場戰爭中,數千英國軍隊如入無人之境,打得清軍潰不成軍。坐擁百萬雄兵的清王朝被嚇破了膽,被迫向英國人割地賠款,結束了這場戰爭。而就在鴉片戰爭爆發不久,英國人同時打響了另一場戰爭。1841年,第一次英阿戰爭爆發,英國和阿富汗進行了激烈的戰爭。在戰爭中,阿富汗人把入侵的英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英軍把清軍按在地上摩擦,為何卻被阿富汗人打得全軍覆沒?
  • 雅克薩之戰對於清朝:從結果上來看是大捷,從影響來看是慘敗
    1643年,沙俄趁清朝忙於平定三藩之亂時,多次派遣軍隊入侵中國黑龍江等地燒殺劫掠。1682年,在多次與沙俄交涉未果後,康熙決定以暴力手段解決衝突。次年2月,負責偵察敵情的郎坦上書,指出沙俄「久據雅克薩,恃有木城,若發兵三千,攜紅衣大炮二十具,即可攻取」。康熙深以為然,遂調撥軍隊3000人,配備紅衣大炮進軍雅克薩。
  • 尼布楚冰與火之歌:康熙大帝贏得雅克薩戰爭,輸掉的卻是百年國運
    澎湖之戰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500餘艘戰船,水兵兩萬,壓向臺灣。 雅克薩之戰 但在數年之後,沙俄捲土重來,再次佔據了雅克薩。
  • 打了勝仗,卻失了土地:清朝為何承認西伯利亞歸沙俄?
    中蘇珍寶島之戰的前因後果1 作者:桅杆 按:1969年的中蘇珍寶島之戰,是大國博弈背景下一次並非偶然發生的衝突。此戰規模雖小,卻影響巨大,對中國和世界的格局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可謂小仗改變了大格局。
  • 俄軍將領妄圖全殲法軍,卻損兵3萬險全軍覆沒,令沙皇只能投降
    可是由於拿破崙太過心急,不等主力到來便發兵徵討逃亡的俄國軍隊,最終由於人手不夠,法軍和俄普聯軍打成平手,這無疑為後來的戰爭埋下了伏筆。 1807年2月法軍於俄普聯軍戰爭結束以後,拿破崙軍隊開始了數月的修養,以從長達半年的戰鬥中恢復,同時為不久後的戰鬥做好充足準備。
  • 噶爾丹末日之戰:本可把康熙連鍋端,卻把自己打成光杆司令
    本期,冷兵器研究所就來說一下昭莫多之戰,看看蒙古梟雄噶爾丹的野望是破滅的。對於噶爾丹來說,烏蘭布通戰役後的六年過得想必十分煎熬(詳見冷研之前的文章《《上下五千年》騙人?復盤烏蘭布通之戰,哪有清軍火炮大破駝城》)。烏蘭布通之戰雖然是平手,清軍的戰場損失甚至大於準軍,然而福全部只是清軍主力的一支,在裝備上就已經完勝了噶爾丹幾乎全部的家當。這時候,噶爾丹恐怕才意識到巨大的國力差距。
  • 中俄雅克薩之戰的較量,《尼布楚條約》對清朝是否公平?
    而《尼布楚條約》是和雅克薩之戰分不開的。雅克薩之戰爆發於1685年,到1689年結束,是清朝對沙俄入侵進行的反擊戰。在軍民的共同努力下,清朝贏得雅克薩之戰的勝利。而沙俄是如何進行擴張的?整個西伯利亞是如何被沙俄收入囊中的?
  • 甲午戰爭中日本死傷1.2萬人,清軍死了多少?說出來讓人大跌眼鏡
    就八國聯軍時,八國軍隊中只有英法出了3000人補刀的正規軍,其餘國家均是從殖民地招來的殘兵,總數不超過萬人,而就是這樣一支軍隊竟然將慈禧太后打得西逃,清王朝的落後甚至都影響到當時的官員。八國聯軍時李鴻章等人發起東南自保,都不願意幫助懦弱的清王朝。那麼在甲午戰爭中,中國軍隊損失是多少呢?
  • MEMS陀螺儀將大顯神威
    現在輪到MEMS陀螺儀大顯神威了,消費電子集成MEMS陀螺儀的浪潮剛剛掀起。  陀螺儀能夠測量沿一個軸或幾個軸運動的角速度,而MEMS加速計則能測量線性加速度,因此這兩者是一對理想的互補技術。
  • 《地心引力》大鬧天宮 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感性派「熱」捧: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近年來,好萊塢影片加入中國元素已屢見不鮮,但《地心引力》,一定會讓中國觀眾產生揚眉吐氣的感覺。影片中,美太空人只有乘坐中國的天宮一號、神舟飛船才能返回地球,於是中國成了災難的最後防線,是科技的集中體現。而天宮空間站「閃現」的蔥綠水稻、桌球拍,以及大肚彌勒佛,無不讓中國觀眾會心一笑。
  • 伊甸之戰種族選什麼好? 伊甸之戰四大種族強度分析推薦
    伊甸之戰種族怎麼選?伊甸之戰是一款節奏緊湊的卡牌對戰手遊,遊戲中有4個種族陣營可供玩家選擇,那麼作為新手我們選什麼種族最好呢?下面就是伊甸之戰四大種族強度分析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地圖看世界;苦寒之地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名源自蒙古語「西波爾」(泥土或泥濘的地方),意為「寧靜之地」 俄羅斯幾乎獨佔西伯利亞,僅在西南有一小塊在哈薩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