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和歐洲國家沙俄籤訂的第一個條約。說到條約,就會讓人想起之後籤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畢竟那些條約對中華民族近代史影響太深了,作為清朝和沙俄籤訂的第一個條約,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其影響很深,它劃定了中俄東段邊境界線,確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屬於中國。但這些都被後來的沙俄給侵佔了。
而《尼布楚條約》是和雅克薩之戰分不開的。雅克薩之戰爆發於1685年,到1689年結束,是清朝對沙俄入侵進行的反擊戰。在軍民的共同努力下,清朝贏得雅克薩之戰的勝利。而沙俄是如何進行擴張的?整個西伯利亞是如何被沙俄收入囊中的?
早期的沙俄,只是歐洲東北地區的一個小公國,叫基輔羅斯,民族屬於東斯拉夫人。曾經在金帳汗國的統治下,而金帳汗國是蒙古帝國分裂後出現的一個汗國,屬於蒙古族後裔。到14世紀末,莫斯科大公國出現,便脫離金帳汗國的統治。脫離金帳汗國的統治後,開始崛起之路,之後進行一系列的擴張。
1533年,沙俄完成了歐洲整個東北地區的統一後。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幾個汗國,都成了沙俄擴張的絆腳石。到1552年,沙俄打敗喀山汗國,勢力進一步擴大,到1556年時,沙俄又消滅阿斯特拉罕汗國,到1581年,沙俄的跨過烏拉爾山脈,入侵西伯利亞。1598年,沙俄佔領了西西伯利亞上的鄂畢河。
1619年,沙俄進入葉尼塞河流域,勢力伸進到中西伯利亞,在葉尼塞河上遊建立一個據點:葉尼塞斯克城。1632年,沙俄又順利越過中西伯利亞,到達中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的勒拿河,進入東西伯利亞地區,很快,沙俄就達到黑龍江流域。到1800年,沙俄就佔領亞洲北部,中亞地區也遭到沙俄的入侵,很快就被納入沙俄的版圖中,這種無止境的擴張,帶來的是殘酷的殺怒,給其他民族帶來巨大的災難。
在向東擴張的同時,沙俄也向西擴張,從1640年至1667年,沙俄向西擴張並沒有向東那麼順利,西部的國家比東部的部落強大多了,哪有那麼容易。最終在1667年,沙俄就停止向西擴張,專注向東。這也就是沙俄為什麼東擴那麼容易的原因。遇到強國根本就無法擊敗,直到進入近代,憑著強大的國力才成為重要的一員。
當沙俄東擴到黑龍江流域時,免不了要和清朝接觸。清朝建立初期,主要目標是入住中原,面對沙俄的東侵也顧不上。沙俄也時常騷擾清朝的外興安嶺邊境,一開始清朝只是忍讓,但沙俄得進寸尺,騷擾越來越頻繁。到清朝基本統一中原後,清朝有力量抽掉出來對付沙俄。最終兩國決戰於雅克薩城,而沙俄的統治者是彼得大帝,清朝的是康熙皇帝,這是兩者間的較量。
其實《尼布楚條約》對清朝來說是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是領土的丟失。由於太過急於籤訂,原本清朝提出的邊界線並不是外興安嶺,而是勒拿河一貝加爾湖一線,由於準噶爾汗國的入侵,清朝只能做出讓步,邊界線變成了以外興安嶺一烏第河為界。就這樣,東西伯利亞和貝加爾湖東部地區與中國擦肩而過。而蘇聯時期,他們的專家認為這是對沙俄的不公平,我們還說對我們不公平呢,沙俄作為入侵者,永遠滿足不了他的胃口。
而雅克薩之戰後,清朝急於求邊境穩定,便和沙俄籤訂《尼布楚條約》,這又是什麼原因?
主要清朝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雖然清朝統一全國大部分,但並沒有統一全國,西域還有一個強大的敵人準噶爾汗國。正是有他的存在,導致清朝急於籤訂條約,失去大量的領土。就這樣,清朝和準噶爾汗國結下仇恨,接下來就是康熙三徵準噶爾,還有後來的雍正、乾隆,歷經三個帝王,一直堅持消滅準噶爾。直到乾隆年間,準噶爾汗國被清朝滅掉,最終統一西域。
還有內部的原因,清朝初期,民間的反清勢力猖獗,明朝殘餘勢力還沒消滅,吳三桂起兵造反,臺灣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等,在這些內亂問題上,清朝並不希望與沙俄為敵,如果和沙俄為敵,這樣容易拖垮清政府,對清朝不利。因此,急於籤訂條約,只要東北地區穩定,清朝就有機會來消滅這些問題。因此《尼布楚條約》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於清朝統一全國,穩定政權的條約。
《尼布楚條約》的籤訂,開始了中國和世界國家以條約來制定邊界的開端。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次對中國不平等的條約,雖然沒有造成實際上的損失,但也間接失去了貝加爾湖東部領土,還有東西伯利亞地區。對於東北失去的領土,將來還不知道能否要的回來,如果能,那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