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在清朝鼎盛時期,放棄貝加爾湖?3大原因令人佩服

2021-01-09 騰訊網

最後一點就是:清朝在康熙時期雖然軍力上達到了鼎盛,但政治上還不是十分穩定,畢竟入主中原僅僅百年,內部還有很多不穩定因素存在。 在中國古代,一直有著「四海昇平」之說,說起它的由來,是因為古代中國確實有著東、西、南、北,四大海域,只是與現在人們印象裡的四海有些許不同。 古代的東海就是如今的東海、黃海地區的統稱,南海在古時還是叫南海,西海就是現在的廣西北部灣地區,那麼北海是哪裡呢?是現在的渤海地區嗎?並不是,北海實際上是現在的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古代中國稱其為北海,它與其它三大海一樣,都曾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也就是古時候\"四海昇平\"一詞的由來。 貝加爾湖現在的俄羅斯南部,蒙古語、稱為「baigal dalai」,意為「自然海」;是世界第一深湖、最大的。

貝加爾湖地區也是連接東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交通要道,在公元七世紀中葉,唐朝就將貝加爾湖正式納入了中國領土,並設置了行政機構,隸屬於「關內道」管轄,統治該地區長達50年。唐朝滅亡後,貝加爾湖地區幾經易手,到了清朝時期又被收歸大清管轄。 康熙二十八年,清軍在雅克薩之戰中戰勝沙俄後,兩國於尼布楚籤訂雙方議和條約,史稱《尼布楚條約》。條約中正式規定了中俄兩國的國界線為包括大興安嶺、庫頁島等地區的外興安嶺以南,額爾古納河以東為中國領土,外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河以西歸屬沙俄。 康熙時期在清代是公認的軍事實力最強盛的時期,無論是相比於滿清入關時的天聰、崇德時期,還是後來的雍正乾隆來講,清軍的戰鬥力和人數都達到了清代歷史的頂峰。而就是在那麼個強盛時期,清政府為什麼明明戰勝了沙俄,還要放棄貝加爾湖這一交通樞紐呢,難道真的是康熙帝委曲求全做出的退讓嗎?其實不然。

縱觀歷史,如果正面、理性的解讀《尼布楚條約》會不難發現,在條約中,清朝和沙俄帝國討論劃分的地區幾乎都是兩個國家此前沒有涉及過或者只在短時期內統治過的地區,當然,也包括貝加爾湖地區。 貝加爾湖在中國歷史上,只被唐朝正式統治了50年,至於元代由蒙古人統治的時期,基本上不能算作是被中國統治,因為當時的中原地區還屬於南宋呢。而除貝加爾湖以外,如外興安嶺、尼布楚、雅克薩等地,大部分時間都從未被中原王朝統治過,當然,這些地方曾經也不屬於沙俄,所以兩國討論劃分的地區,基本都屬於在開疆拓土。 因此《尼布楚條約》並不算不平等條約,只是在劃分歷史上那些無主之地的歸屬權罷了,貝加爾湖地區也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被清朝劃給了沙俄的。

清王朝在鼎盛時將貝加爾湖讓給沙俄,更像是一種主動的戰略放棄,在政治上也算不得失去國家領土、有損國家尊嚴。 清朝放棄貝加爾湖三大原因

那麼至少就需要建造營舍來駐軍,還需要運送軍需、糧草和各種物資來養活軍隊。光是這些軍費開銷和政府機構的費用,每年就要倒搭很大一筆錢。這樣長年累月的倒搭下來,就會成為清政府的一大累贅,清朝沒必要為了守住一片歷史上本就不完全屬於中國的領土,而每年搭上那麼多人力物力財力,那樣太得不償失了。 康熙帝那麼精明,當然能算明白這筆帳,所以乾脆將這個包袱丟給了沙俄,自己抽出人力物力的同時,還可以以此作為一項談判的籌碼來要到其它方面的好處。

比如當時在蒙古地區的準葛兒還沒被平定,西藏問題沒有徹底解決,臺灣島內還有叛亂沒有平息、人心浮動等,這些都需要動用軍力和財力來解決,當然沒必要為了塊可有可無的地方,動用精銳部隊,出錢費力的與沙俄繼續交戰。 所以康熙將貝加爾湖作為順水人情劃給沙俄,打兩棍子(兩次雅克薩之戰)給一個甜棗,讓當時的沙俄即挽回些顏面又在此後一百多年裡沒敢再犯,實乃一舉兩得。

這不得不說明康熙的政治眼光是很獨到的,不愧為一代\"聖主\",清王朝在康熙年間,僅用了不到五十年就剷平了之前上百年都沒完成的內外矛盾。 削三番,平臺灣,消滅了漠北戈爾丹叛亂,又戰勝沙俄確定了北部疆土劃分,件件都是可以名留青史的大功,為清王朝之後兩百年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康熙為何在清朝鼎盛時期,放棄貝加爾湖?
    在清朝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統治的強盛時期,貝加爾湖被清政府拋棄了,先是同沙俄籤訂了《尼布楚條約》,後來又是《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永久地承認了沙俄對於貝加爾湖地區的所有權,在強盛時期放棄領土,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不可想像的,但統治者或許有自己的考量。
  • 為什麼有人說唐朝鼎盛時期領土看著比清朝大,實則比清朝小很多?
    即使是清朝也只有在鼎盛時期(乾隆、嘉慶時期)的1316萬平方公裡的略微超過了鼎盛時期的唐朝版圖,題目中這個小很多又從何說起呢?況且唐朝時吐蕃不包含在國土範圍內,所以唐朝在西部中亞、北部邊界、南部交趾以及東部的朝鮮半島控制區域都大於清朝控制範圍。什麼叫看著的大?那是真的很大,只不過邊疆地區多實行以都護府形式存在的羈縻政策,控制力度不是那麼強大罷了。
  • 貝加爾湖是淡水湖,為何生活著海豹?它們是靠什麼活下來的?
    而到了後來的魏晉南北朝,它被柔然控制,然而又被突厥奪得,隨著突厥人的歸順,從而成為了唐帝國的領土,在元朝時期和清朝中前期,這裡也屬於中原的王朝所掌控,讓人遺憾的是,隨著沙俄帝國的擴張,這片土地隨即被俄羅斯帝國人所窺視,他們在向東南擴張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和清朝發生了摩擦,因此暴發了清朝著名的雅克薩之戰。
  • 古代嬪妃有宮女伺候,為何還要太監?因為有3件事宮女想做做不了
    幫助妃子處理雜事雖然太監已經被淨身,但是卻更方便於幫助妃子處理更多雜事,不管如何肯定會擁有著比宮女更好的身體素質,還有勇氣,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有時候可能需要做一些粗活,那麼只有太監才能夠完成,比如有時候妃子想要給帝王送去一些消息,這種情況下都需要讓太監來代勞,這麼做的原因非常簡單
  • 為什麼兩次雅克薩之戰清朝都打贏了,康熙帝還是要把尼布楚割讓出去
    總面積近1300萬平方公裡,佔俄羅斯總面積70%以上,比加拿大的面積還要大。西伯利亞不僅面積大,而且資源豐富,是一塊風水寶地。世界許多國家都很豔羨,中國人更是如此,甚至可以說是耿耿於懷。 因為歷史上,中國和西伯利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清朝時期,中國丟掉了西伯利亞大片的土地。即使是被認為平等條約的《尼布楚條約》,實際上中國也割讓了貝加爾湖、尼布楚等領土。
  • 貝加爾湖淡水資源佔全球20%,距海2千多公裡,卻為何有海洋生物?
    眾所周知貝加爾湖就是我國歷史上四海之一的「北海」,曾為我國北方遊牧民族主要活動地區,並留下了「蘇武牧羊」的佳話。由於歷史原因,在1869年(聖祖康熙二十八年)清朝政府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定的第一份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中,包括貝加爾湖在內的廣大地區被劃給了俄羅斯帝國。
  • 貝加爾湖是不是清朝弄丟的?看完這段歷史,你就明白了!
    提到貝加爾湖,很多人會想到那裡曾經是中國的土地,被清朝給弄丟了。那麼,貝加爾湖是不是清朝弄丟的?看完這段歷史,你就明白了! 貝加爾湖的名字是啥意思呢?因為湖中盛產多種魚類,蒙語稱之為「富饒的湖泊」,音譯成漢語就是貝加爾湖。 這條湖泊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居住地,根據史料記載,公元前3世紀左右,中國歷史上的丁令族已散居在貝加爾湖一帶 。公元前3世紀末,丁令被匈奴徵服,成為匈奴奴隸制國家的被統治部族 。
  •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若照他路線走,清朝不止二百年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若照他路線走,清朝不止二百年清朝是從後金過渡而來,從後金建立,到清朝滅亡,一共經歷了12位皇帝,其中10位皇帝是大統皇帝,坐朝北京,統治全國。在這12位皇帝中,誰是最開明的皇帝呢?是康熙還是雍正?
  • 1600萬噸黃金沉入貝加爾湖,為何無人打撈?專家道出實情:不敢
    因此各個國家也非常的重視它,一聽說哪裡有黃金,肯定會吸引大量的人前去打撈,但有個地方非常的特別,1600萬噸黃金沉入貝加爾湖,為何無人打撈?專家道出實情:不敢,這究竟什麼原因呢?說到貝加爾湖,幾乎位於亞洲中心,目前處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在布裡亞特共和國和伊爾庫茨克州境內。它的長度為636公裡,最大寬度為81公裡,海岸線長度為大約2千公裡。
  • 康熙皇帝心中永遠的噩夢——論天花惡疾在清初時期的肆虐及預防
    清朝時期,尤其清朝入關以後,清朝皇室成員的最大噩夢並不是中原地區的強力反抗,也不是皇位傳承過程中的勾心鬥角,而是肆虐在北方地區的天花病毒。在清朝皇室成員中,單就皇帝而言,12位清朝帝王中就有4位得過天花惡疾,其中順治皇帝和同治皇帝直接死於天花;康熙皇帝和鹹豐皇帝雖然僥倖逃過一劫,但在他們的臉上都留下天花肆虐過後的痕跡——麻子,並伴隨其一生。
  • 歷代王朝中,為何只有清朝不立太子,看完發現清朝統治者真聰明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王朝都是有太子的,有些王朝就沒有太子,比如清朝。清朝是所有的封建王朝中唯一不立太子的王朝。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這是清朝的前身。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清朝正式出現。1644年,清軍入關,開始統治中原地區。1912年,清帝遜位,清朝正式滅亡。從努爾哈赤開始到溥儀結束,清朝一共有12個皇帝。按理說會有很多太子的,不過清朝卻非常特殊,幾乎沒有太子。
  • 中俄雅克薩之戰的較量,《尼布楚條約》對清朝是否公平?
    這也就是沙俄為什麼東擴那麼容易的原因。遇到強國根本就無法擊敗,直到進入近代,憑著強大的國力才成為重要的一員。清朝建立初期,主要目標是入住中原,面對沙俄的東侵也顧不上。沙俄也時常騷擾清朝的外興安嶺邊境,一開始清朝只是忍讓,但沙俄得進寸尺,騷擾越來越頻繁。到清朝基本統一中原後,清朝有力量抽掉出來對付沙俄。最終兩國決戰於雅克薩城,而沙俄的統治者是彼得大帝,清朝的是康熙皇帝,這是兩者間的較量。 其實《尼布楚條約》對清朝來說是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是領土的丟失。
  • 清朝滅亡一點不冤,看看康熙皇帝的一道聖旨,滅亡是遲早的事
    現如今人們對於清朝基本都是非常了解的,只不過大家更為熟悉的是清宮劇,在這樣的電視劇中人們依然可以學習很多歷史知識。不過很多內容是沒有通過清宮劇展現出來的,大部分內容依然是記載在史書中。康熙畫像清朝時期出現了很多耳熟能詳的皇帝,比如說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等,從乾隆帝之後,清朝就走了下坡路。
  • 清朝抗擊天花三百年,已經取得重大成果,為何同治還是死於此病?
    既然,同治皇帝死於天花,為何清朝史官卻沒有公開說明呢?原因就是,清朝的皇帝死於天花比死於梅毒還丟人!看看清朝統治者三百年的抗擊天花歷程就可以知道,同治皇帝死於天花是有多麼丟人了。滿族人在東北時不得天花,為何入關之後就大面積爆發了?
  • 1600噸黃金沉入貝加爾湖,為啥沒人去打撈?專家:根本不敢!
    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是世界第一山湖、歐亞大陸最大淡水湖。至於貝加爾湖有多大?曾有科學家計算過,貝加爾湖所儲存的淡水可供50億人飲用半個世紀,按照目前全世界總人口為75億人計算,則可以飲用33年。如此看來,貝加爾湖到底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
  • 收復臺灣以後,施琅想進攻日本,為何康熙皇帝不同意?
    按常理上說,康熙皇帝對於任何有可能成功擴大領土範圍的事情都願意嘗試,但為什麼康熙皇帝會拒絕施琅這一個誘惑力十足的提案呢? 其實康熙皇帝所考慮的,除了元朝時期,兩次徵伐日本都遭遇慘重失敗以外,更多的可能是在於就算打下日本也很難將這個國度守住,並經營好。
  • 打了勝仗,卻失了土地:清朝為何承認西伯利亞歸沙俄?
    建國後,羅斯公國即開始對外擴張,於882年佔領第聶伯河中遊的基輔城,隨即把首都遷到基輔,開始了基輔羅斯公國時期。至公元10世紀末,基輔羅斯公國達到鼎盛時期,成為東歐強國。之後開始衰退,在11世紀中葉分為十八個公國,陷於封建混戰。13世紀初,基輔羅斯及東歐的眾多公國被蒙古大汗拔都(成吉思汗之孫)建立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所徵服,成為其附庸。
  • 清朝竟然有四個「禁區」,漢族人若是貿然入內,多數性命難保
    1644年,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之後,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逐步掌控全國。眾所周知,清朝鼎盛時期的疆域是十分遼闊的,但是,為什麼清朝的老百姓還會時常出現缺少土地糧食短缺的問題呢?這其中又有那些原因呢?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清朝的疆域。
  • 深藏在貝加爾湖的秘密,到底是人間慘劇還是治癒天堂?值得一探!
    試想,清晨起來推開窗向外望去,看到一望無際的藍天,清新的空氣,鳥語花香,好像進入仙境一般,眺望遠處的貝加爾湖,靜靜地湖面讓人的心裡無比放鬆。望著碧藍的湖面,引起無限遐想,這麼寧靜的貝加爾湖到底有何秘密呢?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它和我們祖國有著太多的淵源,在漢代時這裡被稱為「北海」,是世界上年齡最大的湖,也是世界第七大湖,它的形狀呈月形,十分漂亮。
  • 假若康熙傳位於他,清朝很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恐怕不是對手
    ——康熙 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在清朝的康雍乾時期,康熙開創了盛世,雍正改革了康熙留下的弊端,乾隆則是將自己父親和爺爺的基業發揚光大。這三位皇帝也一直是清宮戲當中的主角,大部分的清朝歷史電視劇都圍繞著這三位皇帝而展開。 康熙絕對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君主,彼時的清朝才剛剛入關不久,統治還不夠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