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鹿鼎記》中的虎頭帽,見證大清雅克薩之勝和鴉片戰爭慘烈

2020-12-01 朝文社社長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滄海明月生

當紅小生張一山主演的《鹿鼎記》未播先火,這是這部作品已經被多次翻拍。

1992年,香港永盛電影公司發行的電影版韋小寶中,主演周星馳延續了他一貫的無釐頭風格,而且這版有處搞笑的鏡頭:

每當危急關頭,韋小寶頭戴頂一頂奇特的帽子,仔細辨別能看出,這是一頂舊時農村嬰兒戴的虎頭帽。

韋小寶出場時已近成年,顯然不需虎頭帽驅邪避禍。這個鏡頭的出現,只是為了增加搞笑的戲份嗎?

翻閱史料才得知,原來這處鏡頭並非導演的胡編亂造,它確實源自清朝的一支特種部隊--虎衣藤牌兵。

而螢屏上那頂讓觀眾笑出內傷的虎頭帽,既是這支特種部隊的秘史,也是大清帝國走向衰落的緣由。

一、初露鋒芒

一代英主康熙皇帝收臺灣、平三藩、眼見天下太平之際,東北一帶卻面臨著沙俄的入侵。

「羅剎國(沙俄)抗殺黑龍江、松花江一帶三十餘年」,東北本是滿族龍興之地,對政權的的象徵意義不言而喻,康熙對此深表憂慮,決定出兵反擊。

然而一番交手下來,沙俄軍隊裝備的洋槍火炮,卻令自詡弓馬嫻熟的清軍寸步難行。

無奈之下,康熙想到了一個人——鑾儀衛鑾儀使林興珠。

林興珠是福建人,早年追隨鄭成功反清復明,後來率軍歸降清朝,又在平定「三藩之亂」中立下戰功,其人素有謀略,深得康熙的信任。

公元1684年冬天,康熙召見林興珠,商討抵抗沙俄火器之法,林興珠向康熙推薦了虎衣藤牌兵這一兵種。

當年在鄭成功的麾下,林興珠見識了它的威力:著虎紋衣戴虎頭帽的軍士,右手執快刀、左手執藤牌,再搭配操縱者嫻熟的滾地技巧,衝鋒陷陣無人能敵。

為了驗證藤牌兵的威力,林興珠叫來家僕,親自為皇上現上一出表演秀:「興珠年老,然持藤牌而舞,闢易萬夫。前躍八尺,後退一丈,不可敵也」。

康熙帝「命善射者數人,以雹頭射之,數發皆不能中。矢未發已滾至面前,疾於飛鳥」。

這樣的功效令康熙喜不自禁,第二年新春剛過,他即派人到河南、山東、山西三省選調精悍軍士500名,又令福建提督施琅提供鋒利的大刀和精製的藤牌。

之後,康熙帝還親自檢查藤牌兵的裝備,認為「藤牌稍薄,雙層者加舊棉一層,單層者加舊棉兩層,堅固可用」,命林興珠與營造司郎中佛保監修,進式後速發」。

公元1685年5月,康熙令兵部遣快馬將經過訓練的藤牌兵送往中俄邊境的雅克薩,一場西式火器與傳統冷兵器的交鋒,即將拉開序幕。

二、大顯神威

清軍統帥林興珠率數千人馬抵達雅克薩城下,卻發現城高牆厚,沙俄守軍憑藉火槍堅守不出,大軍難以強攻。

就在此時,清軍在城郊俘虜了幾名敵兵,尚未審問卻逃逸了一人。

林興珠得知後心生一計,沒有派人追趕,而是一面令大軍將雅克薩城圍得如鐵桶一般,一面又遣藤牌兵在黑龍江江口潛伏。

沙俄果然派軍乘船從黑龍江上遊增援雅克薩,準備與城中守軍合兵一處。林興珠當即率藤牌兵跳入江中,將藤牌覆蓋在頭頂上。

藤牌原是用藤條編制,本身具備浮力,俄軍只見茫茫江面上現出一個個「大帽子」,驚慌之下開槍射擊,子彈打在藤牌上絲毫不能傷及對方。

待靠近俄軍的戰船後,數百藤牌兵跳入船中殺得俄軍哭爹喊娘。此戰殺死俄軍30多人,俘虜15人,而藤牌兵無一傷亡,沙俄援軍見狀只得敗退。

雅克薩城的守軍遲遲未見援兵,早已人心浮動。

城外的清軍又用大炮猛攻,炮彈所及之處已是火光一片,林興珠令藤牌軍抱柴草到城牆下點火,城上的守軍開槍還擊,卻只能打在藤牌上。

內外交困之下,沙俄頭目額裡克舍只得乞降,立誓永不再來雅克薩。清軍即釋放俘虜700多人,以全勝贏得第一次雅克薩之戰。

兩個月後,待清軍退回,沙俄背信棄義又重新攻佔了雅克薩,並囤積糧草伺機反撲。

聞訊後的康熙怒不可遏,第二年(公元1686年)命將軍薩布素率2000精兵再攻雅克薩,又令林興珠率400名藤牌兵隨軍參戰。

當年六月初八,400名藤牌兵再顯神威,配合大部隊將沙俄侵略軍殺得大敗。此戰俄軍被殺七八百人,只剩66名倖存者。

公元1690年,沙俄不得不與清政府籤訂了中外第一個平等條約《尼不楚條約》,而這一外交的勝利,所依仗的是林興珠和他麾下的藤牌軍。

三、揚名海外

時光荏苒,轉眼間到了乾隆年間。

這期間的世界格局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沙俄經過彼得大帝的改革日益強盛,而西方列國也因為蒸汽機的發明步入了工業時代,唯有康熙的孫子乾隆皇帝,此時還以天朝上國的「十全老人」自居。

公元1793年,英國派出以馬嘎爾尼為首的使團,以為乾隆祝壽為名意圖通過談判打開中國市場,拓展海外貿易。

82歲的乾隆皇帝昏聵不堪,他對外國使團呈送的工業品很漠視,將其斥為「奇淫巧技」,至於馬嘎爾尼等人,他仍然將其視作番國向天朝進貢的使者,賜給他們一堆禮物打發了事。

馬嘎爾尼使團雖然沒有達到目的,但仍然在中國境內停留了大半年的時間。

這期間,使團中有一個叫做威廉·亞歷山大的畫家,就將虎衣藤牌兵和晚清軍隊一起畫進了作品裡。

待馬嘎爾尼等人歸國後,威廉的那幅畫令西方人感慨不已。

步入工業文明的西方人簡直難以想像,那個傳說中強盛繁榮的中國,即將步入19世紀,居然還有這種近乎原始的戰鬥裝備。

其實,虎衣藤牌在問世之初應該算得上是近戰利器。

17世紀、18世紀的火槍,射程近、射速慢,而經過訓練的虎衣藤牌兵翻滾速度快,自然不易被火槍擊中。

即便擊中,當時的火槍子彈威力不足,也難以穿透用桐油浸泡過的藤牌。

但到了18世紀晚期,先進的工業讓火槍的性能得以強勁發揮,這時的藤牌顯然難以抵擋子彈的攻擊,也漸漸讓西方人認定,那個龐大的東方帝國,就如同它的統治者一樣暮氣沉沉。

四、帝國斜陽

1840年,英軍以鴉片貿易為由進犯中國沿海。

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腐敗的滿清八旗軍在洋槍洋炮下不堪一擊,焦頭爛額之際,清政府又想到了曾經大顯神威的虎衣藤牌兵。

可笑的是,為了順應朝廷,負責浙東戰事的揚威將軍奕經,戰前在關帝廟內求到了一個上上籤:「不遇虎頭人一喚,全家誰敢保平安」。

奕經這樣欣喜地上奏解釋:「洋人者,即為羊人,遇到他的虎頭軍就等於羊入虎口,有來無回!」,一時間清廷上下莫不群情振奮。

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公元1842年3月10日,清軍以虎衣藤牌兵為先鋒,開始反擊被英軍攻佔的定海。

當英軍看到幾百名身穿虎紋的士兵衝來時,還以為遇到了雜技表演團,直到看到他們手中揮舞的大刀才如夢初醒,於是列隊舉槍還擊。

此時英軍使用的是前裝滑膛槍,威力早非當年雅克薩守軍所用的火槍所能比擬。

當一排排子彈出後,彈丸迅速穿透了藤牌直入士兵體內,經過戰後統計,清軍傷亡600餘人,而英軍只陣亡1人,這場荒誕的戰鬥,也成了虎衣藤牌兵最後一次出場。

隨著這支特種兵的消亡,那個曾經躍馬揚刀的大清帝國,就如同紫禁城外的那抹斜陽,沉淪於時代的風沙。

故步自封意味著守舊落後,落後就要挨打。

參考資料:《清史稿》、《廣陽雜記》

相關焦點

  • 康熙朝的雅克薩大捷,真實戰況是怎樣的?
    在同沙俄多次交涉的過程中,康熙也認識到,僅靠和平談判解決不了問題,並得出結論: 「若輩非創以兵威,則罔知懲畏,將至蔓延,遂決意徵剿——《朔方備乘》」 所以,在談判的同時,康熙根據國內形勢的變化和沙俄侵略的加深,也在為反擊沙俄做軍事準備。
  • 尼布楚冰與火之歌:康熙大帝贏得雅克薩戰爭,輸掉的卻是百年國運
    眼看沙俄的觸手就要伸向大清的龍興之地,康熙帝終於坐不住了。 迫於當時草原威脅和軍備物資的不足,康熙帝隱忍了兩年之久,採用恩威並施,攻守兼備的戰略,與沙俄長期對壘,積蓄永除後患的實力。 直到康熙二十四年,名將彭春率三千清軍分水路向雅克薩城進發,史稱雅克薩戰役。 可惜的是,那一戰雖然大獲全勝,收復了失地,卻沒有一舉消除後患。
  • 清朝為什麼被歐美視為列強呢 只因和這一場戰爭有關
    公元1650年,俄羅斯人哈巴羅夫侵佔了黑龍江省漠河市以東黑龍江北岸的雅克薩地區,世居此地的達斡爾族敖拉氏,不堪其擾甚至殺害,被迫遷到嫩江流域。哈巴羅夫一看,大清土地很好佔領,就在雅克薩修築城堡,作為入侵中國的基地。 此後,清朝不斷下令勒令俄羅斯人撤離中國,然而,盤踞在此的侵略軍不予理睬。
  • 雅克薩之戰對於清朝:從結果上來看是大捷,從影響來看是慘敗
    偉大的民族總會從戰爭中汲取經驗與教訓,避免慘劇再一次發生,奮發圖強,讓自己不會再遭受欺辱。就算戰勝,他們也會在勝利的喜悅後看到戰爭巨大的破壞力,從而意識到和平的寶貴。中國封建社會末端的清朝,由於後半個世紀的歷史實在是太過屈辱,以至於清朝的每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都變得尤為珍貴,值得吹捧。
  • 明末高光時刻,比起清初雅克薩之戰為何勝之不武?屯門海戰了解下
    有人說是大明帝國的光輝勝利,有人說比起清初雅克薩之戰更加勝之不武。事實如何?且看本文為各位看官解答。我們先來介紹一下此戰發生前的背景。屯門海戰前夕,明帝國的海禁已經有所放鬆,正德時代完成了對東南亞諸國的正式開禁,但對於來意不明的西洋列強,大明王朝仍然充滿警惕,無法信任。葡萄牙人則是大航海時代前期的驕子,以百萬上下的人口敢於與西班牙一同宣稱要瓜分地球。
  • 燈塔讀歷史5:西方入侵是延續了大清還是摧毀了大清
    大清的治理水平那是相當高超的,用古代的標準,大清的政治治理是集大成之作。其實大清在入關之前就已經升華,繼承了元朝的正統,所以滿人收服了世界上戰爭能力最強的蒙古人,借用蒙古的力量橫掃天下,雄踞亞洲。滿人是怎麼收服蒙古人的呢?那就要看蒙古的歷史了,大家會背朝代的時候都是說:唐宋元明清,一個朝代接一個朝代,上面那個滅亡了才到下面那個。
  • 《喜劇之王》幕後冷知識,周星馳與萬梓良翻臉,和成龍互相客串
    和《喜劇之王》一樣,周星馳雖然是跑龍套; 卻很愛和導演提意見。 李小龍和這段歲月,此後經常在周星馳的電影中體現。 在《鹿鼎記》之後,周星馳對電影的控制欲越來越強; 他那完美主義的傾向也是越來越嚴重。
  • 為什麼兩次雅克薩之戰清朝都打贏了,康熙帝還是要把尼布楚割讓出去
    因為歷史上,中國和西伯利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清朝時期,中國丟掉了西伯利亞大片的土地。即使是被認為平等條約的《尼布楚條約》,實際上中國也割讓了貝加爾湖、尼布楚等領土。很多人感到奇怪,清政府為何要放棄尼布楚等大片土地? 清朝前期,清朝控制著貝加爾湖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直至庫頁島的遼闊土地。
  • 「戲說歷史」的《鹿鼎記》為何沒有被禁播?
    確實,這些年「歷史不能捏造戲說」,已經成為了古裝劇在創作過程中的普遍共識。從備案到播出,古裝「限額」已成常態。古裝劇的發行窗口期,也會隨著政策和重大宣傳期進行波動。9月底,古裝劇《延禧攻略》《如懿傳》遭到了全網下架看,古裝劇似乎迎來新一輪的監管。
  • 年少不懂周星馳,懂時已是傷心人!周星馳電影全集
    「年少不懂周星馳,懂時已是傷心人!」我應該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看周星馳的電影,應該說,就是看他的電影長大的!而如今他也老了,我也長大,以前只覺得周星馳電影是喜劇,能拍出這種喜劇的人應該會很快樂吧!後來長大後才發現,偏偏是這樣的人心裡悲傷越多!不是所有的難過都要表現出來,不是所有的開心都會時刻微笑!
  • 電視劇《鹿鼎記》主人公韋小寶的原型到底是誰
    韋小寶是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中的男主角,他偶入皇宮,結識了康熙皇帝,參與了擒鰲拜事件,拜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為師,後來成為天地會香主,因身份暴露而出逃通吃島,後在雅克薩之戰中他統帥大軍取得大捷,最終攜七個夫人歸隱。韋小寶本來是武俠小說中的虛構人物,但人們喜歡對號入座,非要找到他的人物原型。因此,在韋小寶人物原型問題上,人們各執己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鴉片戰爭清軍的大炮和英軍大炮,差別有多大?自廢武功,焉能不敗
    鴉片戰爭一共有過兩次,即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和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大清對手是英國;第二次鴉片戰爭大清對手是英法聯軍,兩次鴉片戰爭的結果,都以清朝慘敗而告終。為什麼一個泱泱大國被打得慘不忍睹,其主要原因就是雙方武器有代差,大炮差距太大。清朝軍隊使用的,都是些老掉牙的大炮,製作工藝落後,射程近,炮彈殺傷力小,精確度低。
  • 6版《鹿鼎記》,哪版最是「美女如雲」?
    算起來,《鹿鼎記》改編的影視作品也有10多個版本了,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周星馳版、陳小春版、張衛健版,以及近年來翻拍的黃曉明版、韓棟版和現在的張一山版了。眾所周知,《鹿鼎記》最大的看點除了韋小寶的傳奇經歷,就是他7個貌美如花的老婆了,那麼這6版《鹿鼎記》哪版最是「美女如雲」呢?
  • 王晶導演的四大經典港片,第四部捧紅周星馳,誰說他是爛片之王!
    王晶導演的四大經典港片:1,1992年拍攝《鹿鼎記》一二部,周星馳版《鹿鼎記》被觀眾譽為最接近原著的經典版本,無論演技,劇情,配樂都是堪稱經典。王晶導演的四大經典港片:2,《最佳損友闖情關》這部戲是王晶自編自導,和劉德華合作的一部戲,也是非常經典的一部港片。
  • 乾隆朝滿洲文檔案中的雅克薩與尼布楚
    一 在清朝歷史中,若提到雅克薩與尼布楚,人們最先想到的是發生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至康熙二十七年( 1688年)的兩次雅克薩之戰,以及於康熙二十八年( 1689年)中俄籤訂的《尼布楚條約》。
  • 中俄雅克薩之戰的較量,《尼布楚條約》對清朝是否公平?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和歐洲國家沙俄籤訂的第一個條約。說到條約,就會讓人想起之後籤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畢竟那些條約對中華民族近代史影響太深了,作為清朝和沙俄籤訂的第一個條約,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其影響很深,它劃定了中俄東段邊境界線,確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屬於中國。但這些都被後來的沙俄給侵佔了。
  • 沒有靈魂和核心!新版《鹿鼎記》相形見絀,觀眾究竟在生誰的氣?
    要說近期熱度最高的電視劇,那就非張一山出演的新版《鹿鼎記》了,而伴隨高漲的熱度,與之而來的是無數的質疑和嘲諷,使得這部劇在開播之後,多次登上熱搜,成為了網友們議論的焦點。
  • 二次元爽文:鹿鼎記中偷大清寶藏,武俠世界築基,仙俠世界長生
    《冒險在無數位面世界》劇情簡介:擁有可以穿梭在各個世界能力的時空之匙,李維決定,我要做這個世界最有錢的人。復仇者聯盟裡謀取天空航母,火影忍者中奪取永恆萬花筒,鹿鼎記中偷走大清寶藏,武俠世界中築基,仙俠世界中長生。走進一個個世界中,奪取所有的機緣。
  • 同樣是公認的「喜劇之王」,周星馳和金·凱瑞誰的影響力更大
    世界上有很多喜劇演員,但有資格被稱作「喜劇之王」的人,卻是屈指可數。 縱觀整個華人世界,似乎唯有周星馳一人,擔得起「喜劇之王」的讚美。
  • 張一山《鹿鼎記》評分低但熱度第一,為什麼?其實並沒有那麼差
    只有2.6分,這在張一山主演的電影和電視劇是從沒有的低分,要知道,張一山其他作品都在8.0分以上。一代火爆的童星,這一次竟然翻車了。當然,周星馳主演的電影《鹿鼎記》例外,周版改動很大,比如韋春花變成了韋小寶的姐姐。但是看看周星馳的表演,哪個看起來真實?哪個看起來表演太過?星爺的表情包可是一二十年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