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尼布楚條約》界定了中俄合法邊界,中國東北疆域獲得了長久的安寧。
歷史上評價毀譽參半。
但有一點不爭的事實:條約籤訂之後,貝加爾湖以東,富庶的尼布楚地區被沙俄侵佔,清朝喪失四十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
康熙帝
那麼康熙帝為什麼要這麼做?
作為康乾盛世的開創者,這位雄主8歲即位,16歲除鰲拜,20歲削藩,又用8年時間平定三藩。其雄才大略,整個中國歷史上都少有比肩者。
可他為什麼要向北方的敵人低頭呢?
這還要從真實的歷史說起。
伊凡四世
沙俄是維京人的後裔,血脈中流淌著掠奪者的血液。早在15世紀,伊凡四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自稱沙皇。同時,也是最初的沙俄原型。
此後,莫斯科公國擊敗了蒙古軍隊,成為羅斯公國中最強的國家。經過了數百年的融合吞併,建立了版圖廣袤的沙俄帝國。
早在17世紀初,沙俄就擴張到了清朝邊境,一直對遼東地區進行持續不斷的騷擾。
來自冰雪國度的沙俄人非常兇殘,他們不畏嚴寒,曾多次翻越大外興安路,侵入遼東四處燒殺搶掠,甚至出現過吃人的行徑。
生活在北方的達斡爾族險遭滅絕,很多族人都被沙俄悍匪殺死並吃掉。
當時,康熙大帝的注意力被牽制在臺灣的澎湖列島,無暇北顧。這也讓沙俄侵略者愈發猖狂,一度侵犯到了黑龍江地帶,並佔據了大片關鍵地區。並在黑龍江上遊侵佔雅克薩城,作為不斷深入黑龍江流域的據點。
這些地區資源豐富,氣候宜人,是不可多得的寶地。眼看沙俄的觸手就要伸向大清的龍興之地,康熙帝終於坐不住了。
澎湖之戰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500餘艘戰船,水兵兩萬,壓向臺灣。最終在以戰逼和的戰略性,從鄭氏手中收回了臺灣。
東南戰事平定,他終於抽出精神去面對北方的侵襲。
然而,當時的威脅不只是在北方,西方的噶爾丹也已經統一了蒙古草原,對清廷生出了逆反之心。
腹背受敵的清廷
尋常人在30歲會幹什麼?
大概是娶妻生子,成家立業。而康熙帝當時剛滿三十歲,已經平定三藩,收復了臺灣島。
大清的國力在經過數次折騰之後,根本無力再舉大規模的戰爭。
所以,康熙選擇遣使對沙俄進行交涉和警告。但嘗到甜頭的沙俄怎麼可能輕易退兵?無奈歸無奈,康熙也認識到,惡狼需用武力才能懾服。
不得不在黑龍江流域築城屯戍,但由於戰線太長,不得不加緊造船,疏通河道,以保證戰時的兩路暢通。
直到做好準備,清軍一鼓作氣,摧毀了黑龍江下遊的所有沙俄據點,並攻下了雅克薩城,將沙俄侵略者趕出了黑龍江流域。
雅克薩之戰
但在數年之後,沙俄捲土重來,再次佔據了雅克薩。清軍多次警告無效,康熙終於決定了全力徵剿。
迫於當時草原威脅和軍備物資的不足,康熙帝隱忍了兩年之久,採用恩威並施,攻守兼備的戰略,與沙俄長期對壘,積蓄永除後患的實力。
直到康熙二十四年,名將彭春率三千清軍分水路向雅克薩城進發,史稱雅克薩戰役。
可惜的是,那一戰雖然大獲全勝,收復了失地,卻沒有一舉消除後患。只因康熙當時,說過這樣一句話,給沙俄與清廷之爭留下了火種。
康熙帝言:「兵兇戰危,朕以仁治天下,素不嗜殺。以我兵馬精強,器械堅利,羅剎勢不能敵,必獻地歸誠。爾時勿殺一人,俾還故土,宣朕柔遠至意。」
此後,雅克薩的沙俄軍隊投降,不可思議的是,清軍竟然同意他們保留武裝撤出雅克薩。
如果是面對同樣儒家薰陶下的國家,這樣的懷柔策略可能會起作用。然而,當時的沙俄已經受到了西方影響,初步進入了工業時代,對於資源和領土的渴求非同以往。
兵敗的沙俄軍隊
不出所料,在同年秋季,莫斯科派來了援軍,狼子野心的沙俄背信棄義,在清軍撤退之後,又一次侵佔了雅克薩。這一舉動惹怒了清廷,康熙下令即刻反擊。
那時,已經到了冬季。清軍圍困了雅克薩,徹底切斷了外援。八百多名沙俄士兵,最後只剩下六十餘人。
最終,沙俄認為大勢已定,急忙向清廷求和,準許沙俄殘餘的軍隊撤到了尼布楚地區。
四年之後,中俄雙方國內都出現了不穩定因素。沙俄內部出現了權力紛爭,而清廷則要面對草原上的嚴峻威脅。
在這種背景之下,雙方於尼布楚開始正式談判。經過數次激烈的爭鋒,雙方始終沒有達成一致。
尼布楚條約
但那時的噶爾丹極為猖獗,而且跟沙俄狼狽為奸。如果清廷不儘快解決雙方紛爭,一旦沙俄和噶爾丹雙方聯合,清王朝損失的領土將不只是貝加爾湖,還可能導致王朝分裂,北方的全面戰爭也將打響。
為避免顧此失彼,康熙想儘快抽出精力對付噶爾丹,不得不在尼布楚跳躍中讓步。
從黑龍江支流格爾必齊河至外興安嶺、直到海,嶺南屬於清朝,嶺北屬於沙俄帝國。西以額爾古納河為界,南屬清朝,北屬沙俄,額爾古納河南岸之黑裡勒克河口諸房舍,應悉遷移於北岸。雅克薩城被摧毀,沙俄人遷回國境。
至此,大清帝國和沙俄帝國的數十年的碰撞告終,中國東北邊境持續了一個半世紀的安定。
康熙帝在結束了這場戰爭之後,又用了八年消滅了噶爾丹,平息了蒙古草原上的騷亂。整個國家終於恢復了安定。
但有一點非常可惜。清朝和沙俄的爭端本來非常具有學習意義,然而康熙卻沒有認識到其中的重要性。
此後的百年中,沙俄學習西方諸國,逐步完成了工業化。而清朝卻始終固步自封,以至於晚清面對列強入侵而不堪一擊。
大清帝國進入了遲暮黃昏。
等到沙俄再犯東北邊境時,康熙帝已經作古百年。他的懷柔思想造就了後世的自負和軟弱,那時,再也沒有人能扛起國家重擔,抵抗惡虎群狼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