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兩則神奇預言 如何準確「預測」了大清的滅亡?

2020-12-05 搞哥讀史

關於我國古代的王朝更替和歷史變遷,有人曾提出一套理論學說,即戰國時期鄒衍的五德終始說,以五行相生的理論,來解釋中國不同朝代更替的現象。

五德終始說的基礎,是戰國時期一度流行的陰陽五行思想,因為這套理論比較玄乎,很多說法都可以往這上面附會,以致每個朝代進入動蕩時期時,圖讖之說就大為流行。漢代以後,圖讖融入儒家經義,發展出了讖緯學。

讖緯,就是一種預言。秦漢兩代,都有過非常著名的亡國預言,比如「亡秦者胡也」,以及「代漢者,當塗高」等。

自先秦至清末,讖緯迷信說法一直在官方和民間都大有市場,從未中斷,貫穿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

在清朝,有一則預言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那是在努爾哈赤所在後金時期,女真葉赫部對愛新覺羅部的一個詛咒:「滅建州者葉赫。」

這則預言,在官方史料上並沒有明確的出處,而主要見於清人的筆記小說。雖然在清朝愛新覺羅氏與葉赫氏並不存在互相仇視的關係,更不存在葉赫氏不得入宮為妃的說法,但這則預言卻是廣為流傳。

此預言出現的原因,是由於清朝的奠基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擴張地盤、建立後金時,女真扈倫四部均被其所滅,葉赫部便是其中之一。而且努爾哈赤攻打葉赫部的一條主要理由,是葉赫部出爾反爾,把許配給他的絕世美女「葉赫老女」改嫁他人。

努爾哈赤著名的「伐明七大恨」中,有一條便是「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所以許多人將「滅建州者葉赫」解讀為清朝將因葉赫氏的女人而亡。

而到清末,清朝果然亡於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之手,清初流傳的這則預言,不幸言中。

上面這則預言,是出現在明末清初,而到清末之時,還有一人也作出了大清滅亡的預言,這個人就是晚清政壇上的一位重量級人物,恭親王奕訢。根據近人王照所著的《方家園雜詠紀事》記載:

「恭忠親王奕訢曾言,我大清宗社乃亡於方家園。」

方家園是北京朝陽門裡面的一條巷子,現在也還存在,不過改名為了芳嘉園。方家園巷子雖小,但卻是枝頭低能出鳳凰的寶地。晚清著名的桂公府座落於此,是慈禧、隆裕兩位太后的母家。

在書中,王照並沒有記載恭親王說出這句話的具體時間。但從那時的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發生在光緒十年(1884年)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奕訢被罷黜賦閒的十年之間。

奕訢作為晚清時期身份最為尊貴的皇親貴胄,卻也說出大清將亡的喪氣話,可見他對當時的朝堂政治已經非常失望。而說大清宗社亡於方家園,則是感嘆祖宗辛苦建立的基業,竟被慈禧一家用裙帶關系所操持。

自同治新政以來,因為有慈安太后和恭親王的聯合牽制,讓慈禧太后無法一手遮天。但自慈安太后去世後,慈禧太后一人地位尊崇,漸成無法壓制之勢。

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以中法戰事不利為由,發動甲申政潮,將以奕訢為首的全班軍機大臣全部替換,讓恭王投閒置散,並將醇王奕譞取代其地位。

奕譞正是慈禧的妹夫,從此朝堂上徹底失去制衡慈禧的力量,晚清之政治成為婦人政治。慈禧擅長政治上的權力制衡,但缺乏政治遠見,醇王的政治能力亦遠遜於恭王。

恭親王被罷免後,慈禧膨脹的個人權力欲望,和朝廷糟糕的政治生態,已經無法應對西風東漸下來自外部的威脅,政治體系的崩潰只是早晚。因此恭親王有大清亡於方家園一嘆,卻不料也一語成讖,準確預言了清初的滅亡。

相關焦點

  • 清朝能滅了幾十萬兵的太平天國,為何會被幾萬人的辛亥革命滅亡?
    堡壘永遠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太平天國運動雖然沒有滅亡清朝,但動搖了清朝的根基。大清帝國已經奄奄一息,用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的話說就是,清朝已經活不過50年了。曾國藩和趙烈文對話的這一年大概是1864年,40多年後辛亥革命爆發,大清帝國正式壽終正寢,應該說這個預言還是比較精準的。清朝的八旗軍和綠營兵早就失去了戰鬥力,在鎮壓白蓮教起義的時候,這一缺點就暴露無遺。當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清朝的正規軍戰鬥力不強的弱點再次被放大。
  • 大清滅亡後,滿清八大貴族全都改了漢姓,你知道幾個?
    中國最後一個朝代清朝有八大貴族姓氏,後來隨著大清的滅亡,這些姓氏出於各種原因紛紛改了漢姓,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而在滿語中「愛新」又有金的意思,所以當大清滅亡之後,愛新覺羅的後裔都改了「金」姓。大清滅亡後那拉氏改姓「那」、「南」兩姓,今天最有名的歌手那英了。
  • 歷史上最準確的五大預言,全部已經實現,你知道幾個?
    在他的預言中,金朝將於六十年內滅亡,而金朝的滅亡則是宋朝真正的災難開始。 對於這個預言我相信不是胡編亂造的,這是辛棄疾對於當時局勢,以及金朝內部的分析才做出的預言,這也足以說明他的遠見。實際上也是這樣的。
  • 清朝早期埋下了什麼禍根?為什麼它註定滅亡?
    大清帝國擁有4億人口,精兵百萬,土地面積達到了中國史上頂峰1300多萬平方公裡,如此強大的帝國衰退的原因有哪些?是什麼讓它滅亡的?漢族的反抗以及區域的強大,讓清朝好幾代君主都坐立不安,特別是雍正晚年對漢人的戒備心越來越重,從而導致大興文字獄,乾隆接班後更是為了鞏固滿清文化,清除漢文化而焚燒大量不符合滿清文化的書籍。同時編撰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功閹割掉漢人的文化遺產,漢民族歷史悠遠,文化一度站在世界巔峰,而滿清人大肆銷毀書籍,加上思想控制,導致人才的斷崖式減少,就此,第一份滅亡的導火索,埋在了大清帝國強盛的時期。
  • 此人臨死前說:我一死,大清必亡!果不其然10天後,大清滅亡!
    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但是很不幸,維持了200多年以後,它也走向了顛覆的邊緣。先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統治。後來袁世凱竊取成果,當上大總統。期間處於變革和封建的邊緣,屬於近代和現代的邊緣。而且當清朝滅亡的時候,有很多鬼迷的傳說。其中有一個人就是,他在臨死前曾經說道:我一死,大清要亡。
  • 乾隆罵了紀曉嵐一句話,埋下了清朝滅亡的禍根!
    清朝是一個備受爭議的王朝,乾隆更是其中備受爭議的皇帝。得益於《戲說乾隆》、《銅齒鐵牙紀曉嵐》等電視劇,讓乾隆成為了歷代知名度最高的皇帝。在諸多電視劇中,乾隆和紀曉嵐的關係,可謂君臣相得益彰,一個英明一個賢達,這對好基友一時傳為美談!
  • 大清滅亡後,八旗子弟為避風頭紛紛改名,他們是如何改的?
    清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鴉片戰爭的到來使清朝遍體鱗傷,加上辛亥革命的爆發,大清王朝滅亡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帝王制度打破了,實現了人人平等的新中國時代。 清朝沒了以後,那些貴族子弟因為自己姓氏的原因都不敢輕易外出,害怕世人仇視他們,為了避免尷尬的事情,於是他們紛紛把自己的姓氏改了
  • 清朝滅亡後,工作人員打開了大清國庫,結果在場眾人傻眼了
    完全不用擔心國庫會空虛,不過隨著時代的落寞,到了清晚期的時候,國庫就變得尤為悽慘,清朝滅亡之後,工作人員看到的國庫樣貌,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其實到了清朝晚期的時候,真正掌權的人並非是皇帝,而是太后慈禧,慈禧一生極盡奢靡,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史書記載中都是如此,慈禧一生奢靡,無論是吃穿用度全部都是最奢華的,只因愛聞蘋果香味,每年要用15萬個蘋果裝飾房間,這也就造就了晚清時期的衰敗,雖然政府沒錢了,百姓食不果腹,但是慈禧的生活還有吃穿用度,卻始終沒有變化。
  • 當年日本居然害怕清朝,說大清要橫行萬國稱雄東洋
    當今中國之狀況,派遣青壯軍官留學歐洲,大舉興辦武備學堂,購求兵器軍艦,一為改革兵制,一為擴張軍備,馬不停蹄,掀起東洋之波瀾者,又豈止英、俄兩邦耶。東洋情勢錯綜複雜,不可以常道論之,如我兵備不充分,又何能排除萬難,安然屹立于波瀾之中耶。」山縣有朋擔任過日本的內閣總理,居然說清朝要橫行萬國,稱雄世界。清朝在日本人眼裡有這麼厲害嗎?
  • 清朝末期,為什麼百姓們對清朝政府不信任,甚至是坐視清廷滅亡
    清朝出現末期的局面,一部分原因是當時天下百姓得知慈禧等人種種事跡,覺得罪有餘辜,另一部分原因是軍事力量確實太差,儲備資源無法抵抗他國入侵,上層「建築」腐朽,導致的下層腐敗,以至於清朝末期的社會一片混亂與黑暗,百姓民不聊生。
  • 為什麼有人說唐朝鼎盛時期領土看著比清朝大,實則比清朝小很多?
    也就是西部抵達鹹海、阿富汗;北部在滅亡突厥後已經抵達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北部區域;南部把交趾納入國土;東部佔據朝鮮半島的大部區域。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如果不是大英帝國分布在五大洲的統治如何奠定殖民時代超過3000萬平方公裡的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雖然距離不太恰當,但是更直觀形象)版圖西部大唐和大清比較我國歷史上的王朝如果說統治西域、橫跨蔥嶺已經成為一種大一統王朝的常態,但是如果說大唐在中亞地區的滲透和影響力來說只有大唐王朝最厲害。
  • 中國9大預測古籍,最後一本預言中國將出紫薇聖人,天下終會大同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不為人所知的,接近天書的古籍,驚人之處是能準確預測身後幾百至幾千年的歷史事件。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神秘讓世人嘆為觀止。今天給大家介紹9部能夠預測未來的古籍,一起感受古籍的神奇之處。1.
  • 統治者描繪的康乾盛世,卻被一群外國人預言道:不出百年必將滅亡
    清朝所謂的「盛世」正是如此。身居高位的統治者自認為自己所看到的就是整個國家的面貌。於是讓史官以盛世的名義記載進史書。而在他目光看不到的地方,那些還在掙扎溫飽問題該如何解決的百姓們是不是會承認這「盛世」的存在呢?被天子,朝臣們歌頌的太平盛世,事實上可能早已到了腐朽沒落的末路了。
  • 清朝是怎麼滅亡的
    清朝為什麼會滅亡,僅僅是因為閉環清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閉關鎖國不僅沒有滅亡清朝,反而延長了清朝的存在時間。接下來筆者將具體分析清朝滅亡的原因。清朝無法逃脫傳統王朝的更迭周期清朝從本質上講是跟中國傳統王朝是一樣性質的,以小農經濟為基礎,以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治全國,代表封建大地主階級的利益。而事實上所有類似清朝的王朝從秦漢到唐宋元明,沒有一個逃得了滅亡的命運,清朝又怎麼能逃得了。
  • 清朝為什麼滅亡?
    不成想厄尼爾諾現象,讓明朝自然禍災連年不斷,加上明朝朝內東林黨亂政,西部大小起義軍侵襲明政權機體不絕,明政權就在李自成的刀劍下滅亡了。滿蒙軍事集團利用漢奸吳三桂邀請,入主中原。此時正是明朝剛滅亡,群龍無主的亂世,三下五除二,乾脆利落,幾十萬人口滿清勢力就定鼎中原了。
  • 清朝滅亡以後,北洋政府如何處置那10萬囚犯?還有人居然不想出來
    1912年清朝滅亡的時候,除了皇帝下臺了,其實其他機構的領導,依舊原地待命,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明末清初多爾袞入關的時候,對明朝大臣們採取了一個政策,那就是照單全收,讓他們該做什麼官依舊做什麼官,因此迅速穩定了民心。相反李自成就對這幫人痛下殺手,所以他失敗了。
  • 大清滅亡後,清朝的九位末代總督,最後下場如何?大部分結局還好
    清朝末年,有句著名的話,「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句話不但揭示了大清朝的結局,而且預示了大清朝封疆大吏們的命運。清朝的總督,是清朝地方的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按照清制,清朝共設置有十一大總督。
  • 清朝人寫的科幻小說,未來人都長這樣,書中還預言了飛機的出現
    受到地域的影響,科幻小說一類的書籍最早在西方等國家開始流行起來,但你又是否聽說過中國清朝時期的科幻小說呢?其內容絕對會令你大開眼界。在1909年宣統元年,距離大清滅亡還剩不到3年的時候,一位筆名叫高陽氏不才子的清朝男子許指嚴就著寫了一本奇幻小說,名叫《電世界》。
  • 燈塔讀歷史5:西方入侵是延續了大清還是摧毀了大清
    大清的治理水平那是相當高超的,用古代的標準,大清的政治治理是集大成之作。其實大清在入關之前就已經升華,繼承了元朝的正統,所以滿人收服了世界上戰爭能力最強的蒙古人,借用蒙古的力量橫掃天下,雄踞亞洲。滿人是怎麼收服蒙古人的呢?那就要看蒙古的歷史了,大家會背朝代的時候都是說:唐宋元明清,一個朝代接一個朝代,上面那個滅亡了才到下面那個。
  • 預測千古的《推背圖》到底有什麼來歷?它的預言都應驗了嗎?
    人類一直熱衷於預測未來之事,比如世界上的瑪雅預言,再比如我國的《推背圖》,它們都是人類對於未來之事的預測,而研究這一方面的人更是多不勝數。前一段熱播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當中,主角們在墓室當中發現了一幅壁畫,不曾想這正是《推背圖》,當下主角們便驚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