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鴉片戰爭的到來使清朝遍體鱗傷,加上辛亥革命的爆發,大清王朝滅亡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帝王制度打破了,實現了人人平等的新中國時代。
清朝沒了以後,那些貴族子弟因為自己姓氏的原因都不敢輕易外出,害怕世人仇視他們,為了避免尷尬的事情,於是他們紛紛把自己的姓氏改了,以往貴族高高在上,高貴的姓氏讓他們引以為傲,可能當代的我們只知道百家姓,姓氏哥,了解到了中國姓氏如此之多,但是這些姓氏到底從何而來,又有什麼含義呢?我們一無所知,歷史記載,當今的姓氏大多都是根據滿族貴族子弟的姓氏更改而來的,姓氏在古代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可如今卻怎麼能隨隨便便修改了呢?要在古時更改姓氏可是犯了大不敬之罪,新的中國雖然沒有了這種封建的思想,但是更改姓氏也是有規矩可循的。
據統計滿族大概有姓氏上千左右,典型代表姓氏大概有八個,也被認為是滿族的貴族姓氏,清宮劇裡最常聽見的兩大姓氏,也是權力最高的姓氏,那拉氏和鈕祜祿氏。那拉氏世代為後,這值得驕傲的姓氏也沒逃過更改的道路,他們更改姓氏主要以諧音為主要導向,然後展開支系找到合適的姓氏,清朝皇帝一族大多出自這一姓氏,他們這一姓氏後來更改為了"那"和"南"兩個姓氏。鈕祜祿氏是滿族中人數最多的一個,這個姓氏也是時常出皇后的貴族姓氏,後來更改為了"郎","鈕",這兩個形式在當今還是不常見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富察容音富察皇后,來自富察氏一族,歷來這個姓氏也是皇親國戚,才子佳人輩出,後來富察氏大多改為了"富","付","傅"等相關姓氏,這其中還有一系列相關的姓氏也都緊接著更改了。而瓜爾佳氏和富察氏一樣世代與皇族聯姻,兩個都是女真古老的姓氏
瓜爾佳氏後來不知道為何更改為了"關"姓,其他的姓氏更改大多都是取自諧音或者相關字節,可以說瓜爾佳氏的更改令人捉摸不透,看起來毫無關係,當今社會姓關之人佔比還是很多的。常與皇室聯姻還有一個姓氏後來更改為了"童"和"佟"兩大姓氏這個姓氏顧名思義就是佟佳氏了。
除此之外赫舍裡氏根據諧音和姓氏組合的分解分別改為了"赫","舍"等單姓,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舍"和"佘"姓的根本來源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佘"不是根據此"舍"演變而來的。索綽羅氏根據姓氏拆分取捨更改為了"索"等姓氏。馬佳氏屬於正黃旗,取姓氏諧音更改為"麻",還有單字"馬"姓。
當然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姓氏,那就是皇帝的姓氏,皇帝一族屬於愛新覺羅氏,這個姓氏的修改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雖然當時的帝王制度已經消失了,但是封建思想的影響還未完全瓦解,這樣一個高貴的姓氏到底更改為什么姓氏為好呢,很多人為此絞盡腦汁,最後決定取捨滿語的意思,更改為了漢姓"金"。還有一種流傳說,漢姓"黃"也是由愛新覺羅氏演變而來的,因為古代皇帝微服出訪時,常常以黃姓自稱,也就是取自"皇"同音字。
中國不僅文化歷史悠久,而且姓氏文化更是意味深長,每一個姓氏都有它最初的含義,蘊含了不同的意義,即使滿族貴族子弟在新中國時期紛紛改為了漢姓,但是依舊保留他原有姓氏文化,只不過換了一種形式存在,讓他更好的延續下去,姓氏的根依舊保留,為了使它茁壯成長,為其修剪了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