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為慘烈的戰役:1萬精銳遭遇重創,多位高級將領戰死沙場

2020-12-06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我們數千年的封建社會發展到元明清就已經到封建社會的末期了,特別是我們在明代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這對於千年來實行的小農經濟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即使是萌芽狀態。特別是發展到明清時期,當時的社會一直都處在"小動蕩,大發展"時期。這三朝中按照民族來說元朝是蒙古人統治的,清朝是滿族人,都是少數民族,只有明朝是漢族人朱元璋打下的天下。

這三朝中按理說或許明朝的統治方式不一樣,但實際的情況是明清兩朝在統治方式和推行政策上有更多的共同點,而且他們在某些角度上來說是抗擊蒙古的同盟。俗話說"朋友的敵人就是朋友,"元朝對於明清來說都是敵人,因為元朝滅亡後,就一直沒有徹底死心,一直期望可以再度入主中原。

但明清這兩朝抗擊元朝的做法卻有些不同,明朝作為漢族統治者,明清朱氏家族對於元朝一直採取的都是鐵血政策,使用武力震懾他們,一言不合就刀光劍影的打起來。滿清時期同為少數民族的統治者和蒙古在一定程度上和蒙古族有很多共同點,都發源和久居我國東北,蒙古一帶,兩個民族有很深的文化歷史淵源。所以在抗擊元朝這件事上,清朝採取的是比較溫和的聯姻政策。清朝赫赫有名的孝莊太后就是蒙古人,大清後宮裡也有蒙古嬪妃,同樣也有清朝的公主也會遠嫁蒙古。

雖說我們的傳統文化講究"兒女親家"是最大的親戚,但就是兒女親家也有劍拔弩張的時候。畢竟溫和的聯姻方式始終不可能完全緩和光復心不死的蒙古。特別是準噶爾部,這個部落在大熱劇《甄嬛傳》裡也有描述的橋段,或許電視劇有改變的地方,但這也從側面展示出這個部落確實是小動作不斷,即使被康熙帝打的狼狽至極。也是從康熙開始,準噶爾部和清朝開始了長達將近70年的戰爭。

清朝眾多皇帝中康熙帝絕對是排在前列的,以他的成就真的是名震千古。當時準噶爾部被大清打敗後,雖然是元氣大傷,幾乎是全軍覆沒。但這也沒有消滅他們的野心和希望,也沒有向大清屈服。而是尋求外援,找到了更北邊的沙皇,也是在沙皇的援助下,他們得以迅速緩過來,雖說達不到戰前狀態,但仍然是滿清的威脅。雍正上位後也沒有放鬆警惕,也在對他們進行圍剿。但雍正在對待準噶爾的問題上明顯輕敵了,反而讓大清數百年來的戰爭史中遭遇了最大的滑鐵盧。

當時準噶爾部特意給大清的探子放出消息,說他們內部出現了問題,內訌十分嚴重。這一消息讓雍正高興的昏了頭,立馬出兵7萬,浩浩蕩蕩的開始西徵之路。無疑這個消息是假的,他們內部不僅精誠團結,還從沙俄引進了先進的武器,有些甚至是從歐洲弄回來的。他們的目的就是讓雍正出兵,一雪前恥。

雍正派出的主將是傅爾丹,也是他帶了一萬的先頭部隊西徵。自信滿滿的到準噶爾的時候卻發現上當了,可是在當時通訊並不發達的時代,這個消息是很難傳遞給後方部隊的。特別是他們先頭部隊就遭到了準噶爾部從歐洲引進的先進武器和各種大炮,整個部隊見到這樣的新鮮事物全部都蒙圈了。馬背上的民族和精銳的八旗子弟也沒見過這新式武器的陣仗,而且整日安逸的生活,他們已經不復當時打天下的英勇了。

傅爾丹組織起來剩下的部隊準備再次進攻,結果更是遇到了更強烈的炮火。昔日裡不可一世的八旗子弟腿都嚇軟了,他們準備投降準噶爾也沒有給他們機會,準格爾部這次就要消滅他們,一雪前恥。但當時一萬多的先頭部隊,這時也已經剩下幾千人了。不僅如此,清軍更是節節敗退,倉皇而逃。但此時的準噶爾部還是不放過他們,把他們僅剩的這幾千人都殲滅了。最後只有主帥傅爾丹和少數將士逃過一劫,回到北京。但這一戰,讓大清損失了一萬多名將士以及14位高級將領。傅爾丹回到北京後也是灰頭土臉的,好面子的雍正更是封鎖了他們戰敗的消息,而且之後雍正也再也沒有提過出兵準噶爾部,反而是又回到了溫和的聯姻方式和人家交好。這就是歷史的選擇吧,落後就要挨打,但這一次也並未讓大清國痛定思痛,反而還是閉關鎖國,所以釀成了後期中華民族最大的恥辱。

相關焦點

  • 薩爾滸改變中國命運之戰:明軍精銳一戰全滅
    其後,八旗軍攻城掠地,重創遼東明軍。引發明廷震動,萬曆皇帝破例上朝,徵求平息努爾哈赤策略。最後朝廷定下「務期殲滅,以奠封疆」戰略。投入軍費白銀300萬兩。以在抗日援朝戰爭明軍統帥楊鎬以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經略遼東。
  • 二戰最為悲壯的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簡直無法想像!
    二戰之中,最為激烈的戰爭是蘇聯與德國之間的衛國戰爭,而衛國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役就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同時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自此之後,猖狂一時的納粹德國便開始走向了末路。而代表正義一方的蘇聯軍民在此戰中卻也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
  • 塞班島戰役中,4萬多「鬼子兵」戰死,2萬多日本民眾集體跳崖自殺
    期間,美國和日本雙方在太平洋戰場多次爆發了武裝衝突,外界認為,塞班島戰役比較慘烈,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日軍傷亡人數4.1萬,2萬平民被迫自殺。美軍出動大量兵力,在塞班島戰役中獲勝塞班島戰役是在馬裡亞納群島中的塞班島上進行的一場戰役,塞班島屬於中心島嶼,是日軍的戰略核心。為此,日軍在此部署了數萬兵力。
  • 二戰:圖片揭秘慘烈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二戰中最慘烈的守城戰是什麼?或許應該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這場超過半年的血腥戰鬥,徹底把史達林格勒變成一個廢墟,顯示出二戰城防戰的慘烈。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二戰最慘烈的城市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中的主要轉折點,時間從1942年7月17日開始至1943年2月2日。戰役包括下述部分:德軍逼近史達林格勒;德軍攻入市區;市區巷戰;蘇聯紅軍反擊;合圍全殲軸心國部隊。戰役中雙方傷亡約200萬人,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之一。
  • 老鼠都死三回的慘烈奪島戰役!進軍日本無法繞過的「地獄小島」
    1944年是美軍反攻太平洋經歷戰事最激烈的一年,當時美軍剛剛取得塞班島戰役的勝利,士氣正旺。但在當年夏天,美軍內部高層就關於美軍太平洋戰場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出現了分歧:以麥克阿瑟為首的將領認為應當佔領菲律賓以及衝繩島,並以此為跳板,最終總攻日本本土。但是以海軍上將尼米茲為首的一群將領認為,應該避開菲律賓,直接攻擊衝繩島。
  • 三大戰役哪個最難打?淮海屬第一,看看參戰將領都是誰
    我軍經歷了尤為艱難的戰鬥,最終戰事到了決定勝負的時刻,三大戰役正式打響,向國民黨軍隊發動了最為有力的一次大圍剿。在淮海戰役期間,國民黨憑藉著八十萬大軍的精良裝備本該佔據更有利的地位,但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這場戰爭打得如此膠著,其作戰規模也是超出大家的預期,所以我們只要來了解一下參與淮海戰役的將領就能知道這場戰爭有多不容易了。黃百韜可謂是解放戰爭中突然升起的一顆新星。他是從雜牌軍中走出來的王牌將星,並在淮海戰役中為國民黨軍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三大戰役國民黨軍損兵154萬,其中戰死的官兵有多少萬人?
    國民黨軍不到3個月的時間有154萬人被殲滅,不是說這些官兵都陣亡了,這裡邊真正戰死的其實只是少部分。只要是因為我方的軍事行動或強大威懾而放棄武裝抵抗的敵軍,都算是在戰役中被殲滅。這其中包括直接擊斃、沒死但造成重傷、生俘敵人或者以武力、策略迫使敵人投誠起義等。真正在三大戰役中因為頑固作戰而失去生命的國民黨軍,只有7.7萬餘人,客觀來看戰死比例並不高。
  • 抗美援朝最慘烈戰役,兩個師只剩200人,幾萬人被活活凍死
    其中有一場戰役最為激烈,雙方只剩了200餘人,幾萬人直接被凍死。這場傷亡巨大的戰爭,是十分決定抗美援朝走向的長津湖戰役。我軍帶領16萬部隊悄悄的度過鴨綠江,從北朝鮮的東北部出發,包圍由愛德華·阿爾蒙德少將指揮的6.5萬多國部隊。
  • 希臘史21:普拉提亞戰役—一名斯巴達勇士逆轉戰局,希臘僥倖取勝
    誠如富勒在《西洋世界軍事史》所言:在歷史上,再沒有比這兩場戰役(薩拉米斯戰役和普拉提戰役)更偉大的,它們就像兩根擎天柱,負起支撐整個西方歷史的責任。這次希臘軍隊的集結規模之大空前絕後,總共10萬多人,這大概包括希臘能夠上戰場的所有青壯年男子。希臘聯軍主力當屬斯巴達軍團,一共4萬5千人,包括威名遠揚的斯巴達重裝步兵5千人,斯巴達盟友拉科尼亞重裝步兵5千人,以及斯巴達的希洛奴隸軍(黑勞士)3萬5千人。雅典出動7千重裝步兵和1千弓箭手,由阿里斯蒂德率領。其他希臘城邦出兵數百到數千不等。希臘聯軍一共有重裝步兵3萬8千餘人,輕裝步兵7萬人。
  • 抗美援朝中,中美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今天我們來回顧韓戰時期的歷史,來講述一下韓戰時期,中美雙方戰死的最高的將領分別是誰。 美軍戰死最高將領,美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沃克中將。
  • 《雪中悍刀行》涼莽大戰,十分慘烈,最感人莫過這三場戰役
    看過《雪中悍刀行》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雪中悍刀行》其實是有著三條故事線:江湖、廟堂、沙場。準確的講,其實是四條,還有一條是市井,只不過市井這條線描寫的並不算多,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把他算到江湖那條線裡。而沙場這條線,是我感覺帶給我震撼和感動最多的一條線。
  •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兩國傷亡超過六千萬,一國到現在都沒恢復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當然,之後的戰爭不僅僅出現在歐洲戰場上,還出現在其他地方。全球有幾十個國家捲入戰爭,傷亡近億人口,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
  • 為何說一戰要比二戰更加慘烈?
    如果要問您:第1次世界大戰和二戰,誰更加殘酷慘烈?相信會有超過半數以上的讀者認為,肯定是後者。但是一些歷史學家並不這樣認為,認為「一戰不夠慘烈」,說明您對這場戰爭還不夠特別了解。從某些角度來講,這場戰鬥的難度要勝於二戰!今天本文就從細節上來為大家講述一戰吧!近代火器出現以後改變了戰爭的格局,首先來一個常識的普及。
  • 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真正的「絞肉機」,1個師可能1天就打光
    而作為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二戰進程的轉折點史達林格勒戰役也是廣為人知,那麼大家都在影視作品中和書中得知了史達林格勒戰役十分的慘烈,那麼到底有多慘烈呢?所以史達林格勒這個城市對於兩國來說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兩國也是向此地派遣了大量的兵力,也使得這場發生在史達林格勒的戰役成為了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
  • 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佔據著絕對優勢,為何仍付出了7.5萬傷亡代價
    1945年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結束之後,歷經了漫長跳島戰役的美軍,開始逐漸接近日本本土。此時的美軍開始為進攻日本本土做準備,而距離日本本土僅有560千米,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基石」的衝繩島,便成為了美軍最為理想的跳板。於是,美國開始調動大量兵力,於1945年4月發動了衝繩島戰役。
  • 碾莊戰役多慘烈?兩軍傷亡十多萬,雜牌部隊竟打了國軍最頑固一戰
    而有這麼一個兵團卻給國民黨來了個迴光返照,跟我軍戰損比打了一個1:1,雙方損失十二萬人。我們看看這位國軍將領是誰,有這麼大能耐?說到這次戰鬥我軍這個損失是值得的。這就是淮海戰役的碾莊之戰,此戰換來了八十萬國民黨部隊的潰敗。我們把時間線調回碾莊戰役前的幾天。「劉老總今天來三次電話相催了。老兄,你多保重,我實在沒有辦法,我不能不執行上峰命令啊!」
  • 西羅馬帝國的覆滅:哥特人起義暴動,羅馬帝皇帝戰死沙場
    公元375年,大約有10萬名匈奴人在其首領巴蘭勃的率領下,侵入頓河流域。匈奴騎兵驍勇無比,所向披靡。東哥特人無力抵抗,逃奔到多瑙河流域,與西哥特人匯合一起,企圖抵抗匈奴人的進攻。經過德涅斯特河一戰,哥特聯軍大敗,被迫退至多瑙河下遊北岸。
  • 血戰松山:滇西抗日中最慘烈的戰役真相
    松山戰役,又名十戰松山。它是日本軍國主義眼中的「玉碎之戰」,更是中國遠徵軍以血肉之軀奪取勝利的代名詞。此戰,中國遠徵軍全殲駐守松山的日本侵略者,打通了滇緬公路,使抗日戰爭由此進入反攻階段。但這次勝利是以極其慘烈的代價換來的。
  • 國難當頭,350萬川軍出川,65萬將士血灑沙場
    當然,好成績的背後是慘烈的代價,成績越好,死傷越大。也正因此,川軍出川350萬人,最後死傷65萬人。 多少少年出川一去不回,幾多英雄無名戰死沙場 川軍將士在偉大的愛國熱情的激勵之下,確實煥發出了超強的戰鬥力,但是由於整個的軍事實力與日寇差距懸殊,越是在戰場上奮勇,越是不顧命,最後的死傷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