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中美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2020-11-22 騰訊網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軍直接進入朝鮮戰場,美軍的轟炸機轟炸範圍直接擴張了中國的東北,整個東北都在美國轟炸機的轟炸範圍內。「唇亡齒寒」,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迎來最嚴峻的考驗,是否出兵朝鮮,1950年7月,中國成立抗美援朝指揮部,堅決支援朝鮮,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英勇奮戰,把美軍壓制回38線。1953年7月,中美雙方籤訂了停戰協議。在三年的韓戰中,中國犧牲了許多的志願軍將士,許多志願軍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今天我們來回顧韓戰時期的歷史,來講述一下韓戰時期,中美雙方戰死的最高的將領分別是誰。

美軍戰死最高將領,美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沃克中將。

沃克畢業於美國的西點軍校,美國二戰時期的英雄,在二戰戰場上功勳卓著,他在二戰中的打法和巴頓將軍非常相似,都是以「快」戰法為名,喜歡打閃電戰、突襲戰,這點深得巴頓將軍賞識,因為巴頓將軍也喜歡打「快」戰,速戰速決。

韓戰爆發後,沃克出任美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統帥美軍24萬大軍,是美軍登陸朝鮮的主力兵團中,軍銜最高的指揮官。但是等沃克到了朝鮮戰場,沃克速戰速決戰法對志願軍完全不管用,沃克「快」戰法處處施展不開,讓他很是彆扭。清江川戰役中,沃克慘敗,沃克的「快」戰術被志願軍完全限制,沃克親眼看到志願軍用兩條腿快速急行軍,晝夜不停,趕上了美軍的機械化步兵團,快速、準確的到達戰略要地,對美軍進行了戰術分割,讓沃克大敗。

19501223日,他到韓戰僅僅5個多月後,他就永遠留在了這裡。沃克當天乘坐吉普車前往美軍第25軍的駐地,給自己的兒子小沃克頒發榮譽勳章,由於時間緊張,沃克一直催促司機加速,司機超速行駛,於韓國的一兩坦克車相撞,當場身亡。

志願軍犧牲最高將領,67軍軍長李湘。

李湘在1951年春節前參加了軍委在天津召開的會議,這個會議只有軍以上級別的軍官才可以參加,這時他才得知部隊要奔赴朝鮮的命令。

這一消息需要嚴格保密,出徵前兩個小時,他才有時間來到醫院看自己剛剛出生兩天的女兒,也沒說自己要去哪裡,只是囑咐妻子要保重身體,帶好孩子,他甚至還沒來得及給自己的女兒取名就匆忙離開,奔赴了朝鮮前線。

1951年10月13日,美軍集結了4個整編師,在飛機、坦克、大炮的配合下進攻金城南邊的李湘率領的志願軍,李湘指揮部隊靈活迎戰,不和敵人硬碰硬,靈活利用地理優勢,指揮67軍在三天時間內殲滅敵軍17000餘人。

但他在戰鬥中被細菌彈感染,病情惡化飛快,軍區的政委好多次催他去治療,但他非得親自坐鎮指揮室,等著戰役打完再去治療。由於細菌感染,他的病情迅速轉化為敗血症和腦膜炎。

李湘的腦袋腫的像一個水桶一樣,醫生已經無法醫治,最終於1952年犧牲在朝鮮戰場,年僅38歲,從發病到去世僅僅只有八天。李湘去世後,朝鮮政府授予李湘「一級國旗勳章」,在朝鮮的中朝友誼塔中,志願軍烈士名冊的第一個名字就是李湘。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雙方戰場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
    日本史學家和田春樹在《韓戰全史》中這樣寫道:如果說美中戰爭是美國和中國「軍事、政治、經濟、外交上的全面較量」的話,那麼可以說結果是不分勝負。 像抗美援朝這樣,一眼看不出勝負的戰役,往往人們會從其他的方面進行對比,從而決出誰才是贏家。其實,戰死的最高將領便是一個對比項。
  • 對越自衛反擊戰,雙方犧牲的最高將領都是誰?中國有兩個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還是有進行過幾場戰爭,這裡不得不提的當然就是對越南的那場反擊戰,雖然說這場戰役耗時不算長,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在那之後,雙方還是有過多次摩擦,所以也是又持續了十年的時間。雖然戰爭規模不算太大,但是傷亡也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在這場戰爭當中,雙方都有什麼人犧牲呢?我們來看一下。
  • 抗美援朝影視劇吹響集結號,存貨不多緊急開工製造…|北緯三十八度|...
    這意味著,曾經出於外交關係考慮,一度被限制的「抗美援朝」電視劇正式脫敏,並且以極高的規格納入主管部門重點題材電視劇規劃中。這一切,顯然都和現實中中美博弈的升級密切相關。1951年,黨中央決定將發生兩水洞戰鬥的1950年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 解放戰爭打了3年,抗美援朝也打了3年:為何後者打得更慘烈?
    抗美援朝戰爭,是在解放戰爭結束不到一年後爆發的,中國參戰軍隊以解放戰爭時的各野戰軍為主(前期為三野、四野主力,後期各部隊入朝輪戰),在朝鮮半島打退了韓軍及16國軍隊組成的聯合國軍。這場戰爭到底有多難打?
  • 日本侵華被擊斃的軍銜最高的將領是誰?正是南京大屠殺元兇之一
    被擊斃的日軍軍銜最高將領又是誰呢?關於具體傷亡人數統計起來可能沒有那麼準確,但是要統計日寇在侵華期間被擊斃的軍銜最高的將領就容易多了。日寇侵華期間被擊斃的軍銜最高的將領是誰呢?冢田攻大將冢田攻大將是日寇侵華期間被我軍擊斃的日寇軍銜最高的將領。冢田攻大將是日本陸軍大將,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9期,任日本陸軍第11軍司令官。
  •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此詩出自長徵途中,不是抗美援朝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是毛主席寫給彭德懷元帥的《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這首詩因為彭德懷元帥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卓越功勳而揚名天下。這也讓很多人都誤以為這首詩是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期寫給彭德懷元帥的,比如我的一名朋友。今天小北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就談到了抗美援朝之戰,談到這裡便說起了彭德懷元帥,以及『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句詩。
  •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引專家熱議
    ,單集最高收視率為1.07%。政治分寸把握得好,敘述平實,很注意從國際背景講抗美援朝何以發生,把中美雙方統帥部的戰略判斷和戰術運用,進行對比參照,來推進戰爭故事,擺清戰場形勢。這樣,就有了史詩方面的追求和特點。在電視化上,創作團隊通過不少難得一見的影視鏡頭,有些還是第一次看到的資料,通過一些當事人的採訪,還原了決策和戰鬥現場。帶入感強,很吸引人。
  • 李湘:朱老總賜名,遭細菌戰毒害,是抗美援朝犧牲級別最高的將領
    可就是這麼一位年輕、具有傑出才華、英勇大義的將領,卻死於美軍的生化武器,享年38歲!他就是志願軍第67軍軍長李湘,說起來「李湘」這個名字還是朱老總給取的。在參軍過程中,李湘的聰慧逐漸讓他受到了關注,所以他被提拔為指導員,並且隨紅軍一起參加長徵。1934年11月,我軍在突破湘江時遭遇多次圍剿,在一次戰鬥中,李湘的腿部不幸負傷,並且無法行走,組織為了讓李湘安心養傷,給了他10塊銀元,讓其在一位老百姓家中養病。
  • 拜登即將登總統寶座,美軍最高將領表態:絕不可以和中國開戰
    在川普上臺以前,中美雖然也會發生不少矛盾,但是基本上都是以中國的忍耐而結束,中美關係長久保持著緊密的聯繫雖然給兩國帶來了不少的好處,但是也令中國習慣了屈居「老二」,而自從川普領導美國以來,其就不斷地對華開展各種非軍事戰,逼迫著中國不得不做出各種各樣必要的反擊。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假如中美發生戰爭,以中國現在實力,還能像抗美援朝那樣取勝嗎?
    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當時的朝鮮戰場上面,100多萬中國人民志願軍前赴後繼地進行戰鬥,一直持續了三年之後,韓戰才落下帷幕。在這場戰爭中,我國人民志願軍遭受了十分嚴重的損失,有40萬人受傷或死亡,將近20萬人永遠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在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營接到命令對597.9高地進行反撲。
  • 美軍高級將領發出警告:絕不能跟中國「開戰」!突然給拜登提了醒
    在這一緊要關頭,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也成國際關注焦點。隨著中國近年來各方面實力的穩步提升,無端被美國視為威脅,導致中美關係不斷惡化。眼看拜登就要入主白宮,美國的新對華政策會如何發展?美軍高級將領近日做出分析,給拜登提了個醒。
  • 倪志亮——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將軍大使
    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領導的戰略運籌中,派遣倪志亮出任中國駐朝大使,是十分關鍵的一環。倪志亮出使朝鮮後做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與柴軍武參贊一起成功預測仁川登陸,協調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為志願軍制定入朝注意事項,促進中、蘇、朝之間的軍事合作,參與開城和談,在抗美援朝的軍事外交中留下了閃亮的一頁。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軍事科學院出版的《抗美援朝戰爭史》總結出如下特點: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反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新中國與美國互為主要對手的一場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的全面較量;雙方經濟力量和軍隊武器裝備對比懸殊、極不對稱的一場戰爭。
  • 央視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晚會今晚八點播出,吳京周冬雨...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為了紀念這段紅色歷史,今晚(24日)8點,總臺央視《英雄兒女——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文藝晚會》將在CCTV-1綜合頻道、CCTV-3綜藝頻道、CCTV-15音樂頻道並機播出,音樂之聲、文藝之聲、央視頻、央視網同步播出。
  •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損失究竟有多大?看犧牲的將領數量就明白了!
    雙反展開了激烈的血戰,大將張南、馮習不幸戰死,只有吳班得以突圍,最終順利抵達白帝城匯合蜀軍。另外,蠻王沙摩柯也死於這一場戰役,被敵軍將領周泰給殺死了。這些意志不屈,寧死不降的大將都戰死了。那麼有沒有歸降的將領呢?
  •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
  • 大宋將領三箭全部射偏,敵軍一看仰頭大笑,再看一眼急忙逃走
    看到何灌突然態度大變,遼軍心裡自然有些不服氣,立馬召集了幾千名遼兵,想要痛擊何灌的近千名士兵,給他留下一個深刻的教訓,不過何灌並沒有因此退縮,而是帶著自己的士兵來到雙方對峙的空地面前,準備和遼軍來一次正面的交鋒。
  •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究竟是勝利者,還是只與美國打了個平手?
    1953年7月27日,中朝代表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代表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 眾所周知,「抗美援朝戰爭」最後是以雙方籤訂停戰協議結束的!既然是停戰,那麼應該是大家都打了一個平手,不然怎麼會叫「停戰協定」,而不叫「戰敗協定」呢!
  • 夷陵之戰失敗的鍋,不能讓劉備一個人背,看看蜀軍參戰的將領!
    其實夷陵之戰時,蜀國的參戰將領陣容也是非常寒酸,甚至連廖化都沒得用。歷來人們提起夷陵之戰,蜀軍之所以慘敗,全是由於劉備以怒興師,不聽勸諫執意伐吳,在和吳國對峙過程中被陸遜擊潰的。劉備作為一國之君,一軍之帥,當然要對失敗負主要責任,但是鍋不能讓他一個人背,我們看看蜀軍的參戰將領陣容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