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軍直接進入朝鮮戰場,美軍的轟炸機轟炸範圍直接擴張了中國的東北,整個東北都在美國轟炸機的轟炸範圍內。「唇亡齒寒」,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迎來最嚴峻的考驗,是否出兵朝鮮,1950年7月,中國成立抗美援朝指揮部,堅決支援朝鮮,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英勇奮戰,把美軍壓制回38線。1953年7月,中美雙方籤訂了停戰協議。在三年的韓戰中,中國犧牲了許多的志願軍將士,許多志願軍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今天我們來回顧韓戰時期的歷史,來講述一下韓戰時期,中美雙方戰死的最高的將領分別是誰。
美軍戰死最高將領,美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沃克中將。
沃克畢業於美國的西點軍校,美國二戰時期的英雄,在二戰戰場上功勳卓著,他在二戰中的打法和巴頓將軍非常相似,都是以「快」戰法為名,喜歡打閃電戰、突襲戰,這點深得巴頓將軍賞識,因為巴頓將軍也喜歡打「快」戰,速戰速決。
韓戰爆發後,沃克出任美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統帥美軍24萬大軍,是美軍登陸朝鮮的主力兵團中,軍銜最高的指揮官。但是等沃克到了朝鮮戰場,沃克速戰速決戰法對志願軍完全不管用,沃克「快」戰法處處施展不開,讓他很是彆扭。清江川戰役中,沃克慘敗,沃克的「快」戰術被志願軍完全限制,沃克親眼看到志願軍用兩條腿快速急行軍,晝夜不停,趕上了美軍的機械化步兵團,快速、準確的到達戰略要地,對美軍進行了戰術分割,讓沃克大敗。
1950年12月23日,他到韓戰僅僅5個多月後,他就永遠留在了這裡。沃克當天乘坐吉普車前往美軍第25軍的駐地,給自己的兒子小沃克頒發榮譽勳章,由於時間緊張,沃克一直催促司機加速,司機超速行駛,於韓國的一兩坦克車相撞,當場身亡。
志願軍犧牲最高將領,67軍軍長李湘。
李湘在1951年春節前參加了軍委在天津召開的會議,這個會議只有軍以上級別的軍官才可以參加,這時他才得知部隊要奔赴朝鮮的命令。
這一消息需要嚴格保密,出徵前兩個小時,他才有時間來到醫院看自己剛剛出生兩天的女兒,也沒說自己要去哪裡,只是囑咐妻子要保重身體,帶好孩子,他甚至還沒來得及給自己的女兒取名就匆忙離開,奔赴了朝鮮前線。
1951年10月13日,美軍集結了4個整編師,在飛機、坦克、大炮的配合下進攻金城南邊的李湘率領的志願軍,李湘指揮部隊靈活迎戰,不和敵人硬碰硬,靈活利用地理優勢,指揮67軍在三天時間內殲滅敵軍17000餘人。
但他在戰鬥中被細菌彈感染,病情惡化飛快,軍區的政委好多次催他去治療,但他非得親自坐鎮指揮室,等著戰役打完再去治療。由於細菌感染,他的病情迅速轉化為敗血症和腦膜炎。
李湘的腦袋腫的像一個水桶一樣,醫生已經無法醫治,最終於1952年犧牲在朝鮮戰場,年僅38歲,從發病到去世僅僅只有八天。李湘去世後,朝鮮政府授予李湘「一級國旗勳章」,在朝鮮的中朝友誼塔中,志願軍烈士名冊的第一個名字就是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