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8歲喪父,殘疾母親辛苦把他跟啞巴妹妹拉扯大,為謀生計跟人學徒卻慘遭欺凌,甚至在不願意的情況下,於14歲時被逼娶了個19歲的老婆。
出於逃避不幸婚姻以及有一顆改變時代的心,他決定參軍,憑藉過人的智慧及勇氣,他不斷立下赫赫戰功。
在打勝仗的同時,他也找到了一生摯愛,可就在女兒剛剛出生,母親重逢不久之際,他就接到了奔赴朝鮮戰場的命令,於是在抱了女兒一刻鐘後,便告別母親、妻兒,前去他國浴血奮戰。
在敵強我弱的實力之下,他率領的67軍打到敵方膽寒,並且是朝鮮戰場唯一一支殲敵數量超過8萬的軍隊!
可就是這麼一位年輕、具有傑出才華、英勇大義的將領,卻死於美軍的生化武器,享年38歲!
他就是志願軍第67軍軍長李湘,說起來「李湘」這個名字還是朱老總給取的。
1914年,李湘(原名李秀裡)出生在江西永新泮中鄉泮中村,家中只有1間半土磚房以及8分田地,連農具都沒有。
初期,一家人雖然貧苦,但日子還算過得去,到了李湘8歲時,父親意外去世,家中不僅一下子沒了頂梁柱,並且還有30塊銀元以及12擔穀子的外債要還。
李母是個聰慧的農家女子,不過左腳有些殘疾,為了把李湘跟啞巴女兒養大,李母白天去大戶人家打零工,晚上還要編織鬥笠,就這樣,一家三口人過著半飽不飽的生活。
李湘將一切看在眼裡,但他天生瘦弱,體力活有些幹不來,到了9歲時,他便去幫大戶人家放羊放牛,以此緩解家庭生活壓力。
11歲時,李湘幸得叔父資助,去讀了3年私塾,讀完私塾的李湘,在親戚的幫助下有幸能去鄰村學篾匠,但時常遭到師傅的打罵,甚至有些時候李湘頭上鮮血直流,但他回到家卻假裝沒事。
李母看著兒子逐漸長大,一晃都14歲了,所以有些事不得不提上日程了。
1928年的冬季,叔父知道李母的擔憂之後便幫李湘找了門親事,結果不知怎麼的,14歲的李湘,竟然入贅到了19歲的女方家中。
在那個年代,男方入贅本就抬不起頭,所以人們開始七嘴八舌起來,李湘只能默默忍受,誰讓家裡如此貧寒呢?
但少年郎一顆想打破傳統、改變命運的心從未停過,恰巧當時革命運動鬧得十分火熱,於是李湘決定改變參加紅軍,以此來改變自己的軌跡,如果有可能,他也希望能為國家出一份力!
李湘:「當時由於紅軍遊擊隊不斷到我村附近活動,並且宣傳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動員青年參軍。我由於對舊社會的憎恨和當時的家境,下決心出來參加紅軍。」
於是在經過幾天的打聽趕路之後,李湘終於找到了大部隊,但因為年紀太輕,身體瘦弱遭到了拒絕,不過仔細想想這也是為他好。
但李湘參軍的心從未動搖過,最後就連首長都拗不過他,於是李湘就成為了紅九師一名勤務兵,後來轉為司號員。
1931年,部隊轉移至湖南,朱老總恰巧在視察時,注意到了這個聰明能幹的小夥子,於是就問他叫什麼名字。
李湘回答道:「李秀裡。」
朱老總笑道:「一個漂亮小夥,怎麼名字這麼像女人,部隊已經開拔來湖南了,那就叫「湘」吧。」
就這樣,李秀裡變成了李湘。
在參軍過程中,李湘的聰慧逐漸讓他受到了關注,所以他被提拔為指導員,並且隨紅軍一起參加長徵。
1934年11月,我軍在突破湘江時遭遇多次圍剿,在一次戰鬥中,李湘的腿部不幸負傷,並且無法行走,組織為了讓李湘安心養傷,給了他10塊銀元,讓其在一位老百姓家中養病。
李湘知道這意味著他將退出長徵隊伍,但他早就把紅軍的兄弟姐妹們當成了一家人,於是在簡單治療了三天後,他掏出5塊銀元僱了一支擔架隊,硬是回到了大家庭中。
部隊領導看著信念堅定的李湘,只能批准他再次加入,在艱苦的長徵途中,李湘也曾多次負傷,但他完全靠著一股堅定的信念,最後終於跟大部隊一起走完了長徵!
1937年全面抗戰打響,李湘被派往晉察冀前線,由於靈活的思維以及長徵的經歷,他很快就被提拔為副團長。
後來李湘大大小小參加了多場戰役,比如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古北口保衛戰等等,在此期間戰功卓越的他,被提拔為冀晉縱隊1旅旅長。
但是,你可別以為李湘是個粗人,其實私下裡,他也是個幽默風趣,懂得浪漫的男人。
解放戰爭時期,李湘在河北經人介紹,認識了北方局共青團的安淑靜,談戀愛的時候,李湘眾目睽睽之下,送給安淑靜一個紙團,然後神神秘秘的說道:「打開看看吧,這是送你的禮物。」
安淑靜打開紙團,發現裡面只有一個密密麻麻、雜亂無章的線圈,安淑靜疑惑的看著李湘,結果李湘哈哈大笑道:「這是我送你的線團,牽著你就不會丟了。」
這番話讓眾人在開懷大笑之餘,也不得不佩服李湘哄女生的水平。
1947年的2月,兩人正式完婚,但在新婚的第二天,李湘就帶著安淑靜到了一片樹林中,他指著不遠處的墳頭,眼眶頓時流下了淚水,並且鄭重的跟妻子說這些都是為這座城市犧牲的烈士!
最後,兩人在墳前拍了婚後的第一張照片,安淑靜心裡知道,李湘這是在隱晦的告訴她,如今應當以國家大事為重,他也可能隨時犧牲,讓她做好心理準備。
安淑靜深情且堅定的望著李湘說道:「寧願做英雄的寡婦,也不做懦夫的妻子!」
在新婚的第三天,兩人就各自回到了崗位上繼續努力工作。
李湘雖然結婚了,但他仍然掛念著家鄉的老母親,所以在家鄉解放後的第一時間,李湘就派警衛員趕緊去找母親。
警衛員一開始怎麼也找不到李母,後來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李母逃到了山上,當警衛員找到李母時,他的淚水不自覺的就流了出來,因為李母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旁邊只有一堆雜草,既用來禦寒,也用來睡覺,煮飯的鍋也是破破爛爛的只有半口。
當李湘再次見到母親時,他頓時泣不成聲,但在兩個月後,李湘就含淚把母親送回家鄉,因為他接到了奔赴朝鮮戰場的命令。
國破家何在,在國家面前,李湘選擇無條件服從,在出發前幾天,他匆匆忙忙趕到安淑靜產女的醫院,並且只抱了寶貝女兒15分鐘,就跟妻兒匆匆告別。
由於李湘體質不是很好,再加上長久的奔波勞累,所以初到朝鮮戰場的李湘,身體狀態並不是很好,但他還是在家書中寫道:「我們在朝鮮雖然很苦,但是很愉快,因為這是為了我們的祖國;你在祖國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帶好孩子 ,不要和別人比安逸,要比艱苦奮鬥的精神,因為我們是革命夫妻。」
言歸正傳,李湘率領的67軍在朝鮮戰場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金城以南地區沿「三八線」27公裡的防禦工作,但聯合國軍知道67軍來了之後,就打算直接搓搓67軍的銳氣。
誰曾想,聯合國軍跟67軍第一次交鋒就以大敗收場,在裝備軍力都壓制我方的情況下,仍然付出了1140條生命的代價。
半個月後,不服輸的聯合國軍整合了4個師的軍力,並且在擁有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再次向67軍發動進攻,結果在激戰3日後,我軍剿滅聯合國軍1.7萬人,此戰打到敵軍膽寒,並且一舉粉碎敵軍的「秋季攻勢」。
此戰毫無意外的成為了《人民日報》的頭版報導,並且李湘也因此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
在裝備軍力有優勢的情況下,聯合國軍仍然打不過我方,於是他們決定啟用生化武器。
1952年春季,聯合國軍打算再次發動「春季攻勢」,知道打不過我軍之後,聯合國軍朝一九九師陣地投放了十幾枚空炮彈。
作為軍長的李湘很奇怪聯合國軍的此類行為,於是親自前去一探究竟,其實本來他的身體不是很好,當時有人勸阻他別去,但他仍然堅持前往。
李湘看著十幾枚空殼彈,感覺沒什麼異樣,於是把空殼彈詳細的翻了個遍,小隊伍討論此事時,李湘還坐在空殼彈上,最後決定將此異常情況匯報給總部。
但李湘在看完空殼彈後,臉上突然長起了小癤子,當時他也沒在意,就簡單的擠破了,可誰曾想到,第二天李湘就臉就開始發腫,他後來知道了真相,原來空殼彈是聯合國軍投放細菌武器,他被感染了!
本來下屬建議李湘趕緊回後方治療,但李湘知道戰鬥處於白熱化,如果一走,聯合國軍以優良的軍事裝備,很有可能以67軍為突破點長驅直入我軍後方,所以李湘堅持留在67軍。
但沒過幾天,李湘的病情急劇惡化,細菌感染轉化成了敗血症跟腦膜炎,腦袋腫的猶如水桶一般,戰友們見到此情此景,不禁淚如雨下。
1952年7月8日,李湘在被細菌感染後的第8天就不幸逝世,年僅38歲。
他是韓戰中我方犧牲的最高指揮員,他所率領的67軍,是抗美援朝戰績中最好的一支隊伍,也是唯一一支殲敵數超過8萬的「勇者之師」!
他的逝世不僅讓我國人民為之惋惜,也讓朝鮮人民為之哀痛。
朝鮮人民:「李湘軍長為朝鮮人民犧牲的,他就是朝鮮兒女的阿媽妮!」
1952年12月10日,李湘的遺體從前線被運送至石家莊進行安葬,並且在朝鮮志願軍的烈士陵園內也留有李湘軍長的衣冠冢。
英烈永存,精神不滅。
——END——
感謝您的點讚與關注。
如有偏差,望海涵。